河南平輿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10月17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召開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蹟報告會,會上表彰了39個“組織創新獎”獲獎單位,河南省平輿縣是其中之一,縣委書記張懷德代表平輿縣上臺領獎。

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實施,是脫貧攻堅領域的全國最高獎項。2016年正式設立,共設“奮進獎”“貢獻獎”“奉獻獎”“創新獎”“組織創新獎”5個獎項,每年開展一次表彰活動。經過激烈競爭和層層篩選,今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共評選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140個,我省有4名個人和1個單位獲獎。其中,平輿縣是今年我省唯一獲得“組織創新獎”的單位。

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平輿緣何受關注?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縣不斷創新實踐,探索“互聯網+分級診療+家庭簽約醫生”健康扶貧模式,建立了“一縱一橫四個數據庫”健康扶貧體系,方便貧困患者不出村就能享受優質診療服務。截至2019年9月底,通過互聯網分級診療平臺已為貧困患者累計會診4.38萬人次,縣、鄉、村三級醫生巡診129.74萬人次,因病致貧返貧的3035戶7527人實現脫貧。

構建健康扶貧體系。構建“一縱一橫四個數據庫”健康扶貧體系,“一縱”即構建三級診療平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發“互聯網+健康扶貧”信息系統,建立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三級互聯網診療平臺,網絡聯通北京、鄭州和市縣等多家醫院,開展遠程會診、康復訓練等醫療服務,三級診療平臺使貧困群眾足不出村就可享受更優質診療服務。“一橫”即推進縣內就診“一卡通”。為打通縣內橫向信息孤島,縣政府投入專項資金,開發軟件,配備自助查詢一體機等硬件設備,實現全縣範圍內跨職能部門、跨區域、跨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信息、就診信息共享和一卡通用。“四個數據庫”即建立完善健康扶貧動態管理數據庫、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醫生信息數據庫、慢病人群數據庫。目前,已建立95.7萬份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3.5%,利用“協同大夫”手機APP軟件進行慢病篩查功能,對貧困戶的22項身體指標進行比對,已篩查3.3萬例,6000餘例高危人群及時得到預防和治療。

創新簽約巡診。成立由332名縣醫、127名鄉醫、708名村醫組成的專家和巡診隊伍,實行“1+3”簽約服務,每名貧困戶分別簽約1名縣級專家、鄉鎮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開展定期康復諮詢、體檢、訪視等巡診服務。建立巡診獎補制度,為縣鄉兩級醫生巡診發放交通補貼、會診獎補。截至2019年8月底,通過互聯網分級診療平臺已為貧困患者累計會診3.94萬人次,三級醫生走村入戶巡診129.74萬人次,因病致貧返貧的3035戶7527人實現脫貧。

織密健康扶貧保障網。強化健康教育,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新時代脫貧攻堅講習所,把健康教育納入講習內容,開展健康講習活動3000多場次,受眾達40萬人次。縣內出臺“四免三提高兩兜底一補償”醫療救助政策,並對21種重大疾病、白內障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進行集中救治。目前,縣內貧困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平均達90%以上。2017年以來,醫療救助貧困人口21.07萬人次,財政補償2782.2萬元。建立7個重度殘疾人集中託養中心,通過“互聯網+健康扶貧”平臺指導鄉鎮衛生院,對入住殘疾人進行康復評估和康復治療,並從貧困戶中選聘護工,實現“一人託養,一戶脫貧”,目前已累計託養115人。

平輿縣“互聯網+健康扶貧”經過有效探索,初步構建起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工作格局,貧困群眾足不出村就可得到更好診治。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的4.75%下降到2018年的2.77%,醫療機構服務水平得到提升,縣級醫院可治療的病種達3680種,縣內就診率89%、基層首診率65%。2018年8月河南省健康扶貧三年攻堅工作推進會暨健康扶貧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建設現場會在平輿縣召開,11月國務院扶貧辦在海口舉辦全國健康扶貧培訓班平輿縣做典型發言。2019年3月,平輿被列為第一批全國強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貧工程試點縣。7月,在2019年全國健康扶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平輿縣做交流發言。中央、省級主要新聞媒體多次深度報道平輿做法。平輿縣“互聯網+健康扶貧”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攻克扶貧硬骨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與借鑑。(通訊員:於少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