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膿病深度剖析和解決方案

種桑養蠶原本是創業興家、快速致富的好項目,而事實上有很多人把這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在養蠶中,最怕的就是蠶養到五齡後,發生嚴重的膿病,添食任何藥物感覺都不管用。很多養蠶戶,蠶房一旦發生過膿病,往往出現後面養的每一批蠶都發生膿病的現象,養蠶養得身心疲憊,有些養蠶戶甚至放棄了養蠶,選擇去打工謀生。在這裡,我們對家蠶膿病病毒做一個深度的剖析,並提出已在養蠶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的膿病病毒殺滅方法及防治方案,希望無論有多忙的您,能抽出幾分鐘寶貴時間完整的閱讀全文。

家蠶膿病深度剖析和解決方案

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Bombyx mori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NPV)。存在形式有兩種:NPV(核型多角體)與NPB(質型多角體)。

屬桿狀病毒科,核型多角體病毒屬,病毒粒子桿狀,330×80 nm;dsDNA;Tm為87.5℃;多為整齊六角形十八面體(偶有四方、三角或不正形);2~6μm(平均3.2);光學顯微鏡下易觀察到,淡綠色,折光性強,比水重;易溶於氫氧化鈣、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及硫酸的水溶液和乙酸;不溶於水、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1mol/l鹽酸;蘇丹Ⅲ不能使其著色。多在寄主的血、脂肪、氯管、皮肢等細胞的細胞核內發育,故稱核型多角體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寄主範圍較廣,主要寄生鱗翅目昆蟲。經口食下或傷口感染。經口進入蟲體的病毒被胃液消化,遊離出桿狀病毒粒子,通過中腸上皮細胞進入體腔,侵入細胞,在細胞核內增殖,之後再侵入健康細胞,直到昆蟲致死。

一、血液型膿病

家蠶膿病深度剖析和解決方案

【病原】

血液型膿病的病原是核型多角體病毒,該病毒幾乎可以在蠶體所有的組織細胞內寄生增殖,並形成多角體,六菱形,十八面體結構,大小為2~6微米。


【病症】

各齡蠶均有發生,生產上在五齡中期到老熟前後發病較多。由於發育階段不同,外部症狀也有差異,但患病蠶到發病後期都表現為狂躁爬行、體色乳白、軀體腫脹、體壁易破裂等典型症狀。流出乳白色膿汁而死。不同發育階段,還會出現下列症狀:

①不眠蠶。眠前發病,體壁緊張發亮,體形雖與正常蠶相似,但久久不能入眠,大部分都在蠶座中徘徊,最後體壁破裂,流出乳白色膿汁,潰爛而死。

②高節蠶。4、5齡期發病,病蠶各節間膜或各節後半部隆起,形如竹節,狂躁爬行至蠶座外流膿而死。

③膿蠶。5齡後期到上簇時發病,病蠶環節中間腫脹拱起,形如算盤珠狀,體壁緊張發亮,體色乳白。

④斑蠶。病蠶的氣門周圍往往對稱出現黑褐色的環狀病斑或腹足焦黑。

⑤膿病蛹:在5齡後期、熟蠶、初蛹期感染可造成蛹期發病。病蛹體色暗褐或乳白,體壁易破,一經震動即流出膿汁而死,造成繭層汙染,即內印繭或死蘢繭。

【發病規律】

①傳染源。主要是病蠶和桑園患病昆蟲的屍體及其流出的膿汁。

②傳染途徑。經口、創傷感染。

③發病季節。適溫多溼條件下易發病,在適溫且晝夜溫差較大時發病多。

④發病特點。急性型傳染病,當蠶感染後,小蠶一般經過3~4天,大蠶4~6天發病死亡。溫度高,發病死亡較快。如在起蠶或少食期感染嚴重時,可在當齡發病當齡死亡。五齡後期感染的蠶能結繭,但都成為死籠繭。

二、中腸型膿病

家蠶膿病深度剖析和解決方案

【病原】

中腸型膿病為質型多角體病毒,病毒粒子很小,在蠶體內寄生增殖形成0.5~10微米大小的多角體。

【病症】

病勢緩慢,病程長,個體症狀表現為體軀瘦小,食桑和行動不活潑,常呆伏於蠶座的四周或殘桑中,並出現空頭、起縮和下痢;群體發育嚴重不整齊,大小相差較大,在同一蠶座內常有不同發育齡期的蠶出現。

①空頭。蠶體胸部空虛,體色失去青白色,甚至變黃,特別是後半身的背面呈現黃白色。將眠蠶發病,則成為遲眠蠶或不眠蠶,發病較輕的蠶雖然能入眠,但常在眠中死去,有的勉強蛻皮後呈起縮、下痢(拉肚子)而死。五齡後期發病的形似熟蠶,但不能結繭或僅結薄皮繭。

②起縮。在餉食後1~2日內發病,食桑停止,體壁多皺,體色灰黃,糞便黏軟,有的尾部有汙液。生產上第五齡餉食後多見。

③下痢。病蠶都伴有下痢,糞便形狀不整而呈糜爛狀,糞色呈褐色、綠色乃至白色。

【發病規律】

①傳染源。主要是病蠶屍體及其蠶糞中。

②發病途徑。經口食下傳染。

③發病季節。在高溫的蠶房發病較多;在氣溫相對較低的早春蠶、晚秋蠶發病較少。夏、秋蠶期多發生本病。

④發病時期。生產上在3、4齡感染,到4、5齡發病,且多數在5齡中後期爆發該病。

三、病毒性軟化病

家蠶膿病深度剖析和解決方案

【病原】

病毒性軟化病是細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家蠶軟化病毒病。球形,直徑26~30納米。

【病症】

食慾減退、行動遲緩、體軀瘦小。胸部變透明,“空頭”,縮小、下痢、猝倒或吐液等。群體表現為大小發育不整齊,眠起不整齊。死後屍體扁癟。

①起縮。起縮症狀是各齡餉食後1~2天發病,特別是五齡起蠶較多。病蠶很少食桑甚至完全停止食桑。在群體中體色灰黃不見轉青,體壁多皺。有時吐液,排黃褐色稀糞或汙液,萎縮而死。

②空頭。空頭症狀是在各齡盛食期出現,特別是大蠶為多。病蠶很少食桑,體色失去原有的青白色,胸部稍膨大,半透明微帶淡暗紅色,漸漸全身呈半透明,排稀糞或汙液。死亡前吐液,死後屍體軟化。嚴重發病時,蠶座及蠶室內有異常的臭氣。

【發病規律】

①發病季節與時期。夏秋蠶為害,大蠶期發生較多。

②傳染途徑。經口食下傳染。

四、濃核病

家蠶膿病深度剖析和解決方案

【病原】

濃核病是屬細小病毒科。球形,直徑20納米左右。

【病症】

病蠶外部呈空頭症狀,重症蠶停止食桑,爬向蠶座四周,抬起頭胸部,中腸變薄、平滑易破,消化管內幾乎無食下的桑葉片而充滿半透明的消化液。發育遲緩、小蠶排念珠糞,體色鏽黃,頭胸突出呈空頭狀,中腸黃色半透明或殘留少量的桑葉片等。此外,還有起蠶萎縮、排稀糞“溼尾”等病症。

【發病規律】

①發生季節和時期。多在夏秋高溫季節發生,慢性病害,往往是濃核病和腸道病併發,病勢加快。

②傳染途徑。經口食下傳染。

五、膿病病毒殺滅方法

通過對家蠶膿病病毒的認知,我們瞭解到家蠶膿病病毒分為核型多角體病毒和質型多角體病毒。這兩種形式的膿病病毒,以核型多角體最為頑固,病毒表面有一層六菱形保護層,通過性價比篩選,我們發現核型多角體病毒外的保護層易溶於氫氧化鈣(也就是新鮮的石灰粉與水的混合液),所以我們首先要選用石灰水來溶解膿病病毒的保護層,露出遊離態的病毒本體,然後再選擇【聚維酮碘溶液(蠶用)】對病毒本體進行殺滅。經過生產實踐證明,此方法消毒蠶房,可達到徹底殺滅養蠶前蠶房內的膿病病毒、細菌、真菌以及黴菌孢子。

聚維酮碘:是一種新型、高效、廣譜、無殘留、無腐蝕性的綠色環保型消毒劑,殺菌譜廣、殺菌力強、能直接殺滅細菌、真菌、病毒、黴形體、芽孢與原蟲。殺菌速度快,大多數病毒、細菌30秒內可殺滅,對個別病毒、細菌5分鐘足以殺滅。對皮膚粘膜無刺激,可用於體腔、粘膜及潰瘍面的消毒與治療。無毒性,不易使微生物產生耐藥性,不易發生過敏反應。使用持久,穩定性好,貯存有效期長。易溶於水,易清洗,不汙染或損壞織物及其它物品。

家蠶膿病深度剖析和解決方案

下面,我們對很多養蠶戶常用的漂白粉和石灰水的消毒方式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漂白粉【主要成份:次氯酸鈣,分子式 :Ca(ClO)2】,其在消毒過程中的分步反應過程如下:

第一步:

Ca(ClO)2+CO2+H2O=CaCO3↓+2HClO

解釋:漂白粉主要成份是次氯酸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結合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鈣【CaCO3】(無消毒作用)和次氯酸【HClO,再分解後才有消毒作用】。

第二步:

2HClO=光照=2HCl+O2↑

解釋:由於次氯酸的不穩定性,在光照條件下釋放出原子氧,原子氧有強氧化性,將病毒或細菌的蛋白質氧化,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原子氧如果沒有碰上病毒和細菌,兩個氧原子將會結合變成氧氣【O2】跑到空氣中去。

第三步:

Ca(OH)2+2HCL=CaCl2+2H2O

解釋:漂白粉溶於水後,產生了稀鹽酸【HCL】,稀鹽酸遇到鹼性的石灰水【Ca(OH)2】,發生酸鹼中和反應,最後生成氯化鈣(鹽)和水。這個過程,漂白粉讓石灰水失去了鹼性,膿病病毒外殼依然存在,從而使針對核型多角體膿病病毒的消毒過程在微觀世界裡被中止。

或許在使用方法上優化一下,先使用石灰水噴灑,再使用漂白粉消毒效果稍微好一些,但漂白粉的消毒原理需要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過程,並且次氯酸需要在光照的條件下才會迅速分解釋放出原子氧,一般蠶房內的光線是比較弱,發生分解反應的條件有所欠缺,所以我們選擇【聚維酮碘溶液】是最理想的消毒劑,聚維酮碘是屬於聚維酮和碘的結合物,消毒過程不需要發生化學反應,更不存在條件限制,一旦病毒和細菌接觸到聚維酮碘便即刻被氧化凝固。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很多養蠶戶雖然嚴格執行了消毒工作,養蠶中的護理工作做得也很到位,但蠶還是養不好,最後埋怨小蠶共育的沒育好小蠶,埋怨蠶種公司的蠶種不好等等理由多不勝數,雖然我們也不能絕對的排除小蠶共育和蠶種沒問題,但我們更需要的是完善自身的操作水準,否則即使投入了相同的成本、相同的勞動力,方法不對,結果也會相差甚遠。

六、蠶病防治方案

①養蠶前消毒:對蠶室、蠶具及周圍環境消毒;

②養蠶中消毒:養蠶期間進行對蠶體、除沙後的地面、桑葉消毒;

③養蠶後消毒:小蠶共育的養蠶戶每發完一批小蠶或大蠶養殖戶在上簇後對蠶具、蠶室的消毒。

④養蠶中,給蠶添食抗病毒藥物(比如特效膿病康),抗細菌藥物(比如高氯滅菌康),防僵病藥物(比如膿僵搭檔);添食藥物只需薄薄的噴一層霧水,切忌噴灑太多,以免蠶座潮溼,反而增加蠶病的發生率。

⑤嚴格控制蠶房溫度溼度,保持蠶房在23℃~28℃範圍內,加強蠶房空氣對流,每天堅持撒新鮮的石灰粉乾燥蠶座。

⑥及時淘汰弱小蠶、病蠶、創傷蠶。

七、結束語

養蠶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任何一種蠶病的發生,都有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比如說細菌病,蠶生病後整體的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發膿病的發生。蠶病多以經口食下感染,加強桑葉消毒是養蠶過程中必須的操作環節,否則一旦遇上陰雨綿綿的日子,很多養蠶戶就只能看天吃飯。養蠶需要切實有效的技術來“預防”蠶病發生,一旦發生了蠶病,操作上基本是靠扔來解決。養蠶不是靠運氣來經營,要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要讓氣候環境因素成為您發家致富路上的絆腳石!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只要方法正確,付出多少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多少回報!

家蠶膿病深度剖析和解決方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