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畸形是什麼原因?能否預防?

壽鄉小楊


紅薯畸形,也就是長得“不拴整”、“不順活”,這在過去傳統的農業種植中經常見到,過去追求高產採用結大薯塊的品種和早熟品種,由於生長期過長,經常發生裂口的變形。但現在隨著品種改良和精耕細作,這種現象比較少見了。紅薯畸形的基本表現,有的大頭小尾, 形成牛勞根,有的出現裂縫,也有的塊根發硬,裡面長了一些紅紅的纖維絲。這樣的紅薯口感極差,纖維多,嚴重影響紅薯的商品價值,也不利於銷售。

紅薯是一種根塊作物,是從從薯秧或種薯苗上長出纖維根皮下的形成層細胞分裂、生長、膨大形成的。由於不同的纖維根生長髮育條件不一樣,所形成的根也不一樣。纖維根是否能形成塊根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果日照充足、土壤通氣性好、肥水適宜,有利於根的加粗而形成塊根;薯塊形成過程中,如果土壤乾硬、通氣不良,就會使塊根膨大受阻,從而形成畸形塊。

紅薯形成畸形塊的主要原因有:土壤鈣、硼等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氮肥過高造成秧蔓旺長,影響微量元素的吸收,從而造成缺鈣,使薯塊表皮變薄失去彈性,出現開裂。薯塊蓋土少,溫溼變化大,.施肥不合理或水分驟變,生長膨大不協調,都能造成薯塊畸形。另外病蟲危害,田間雜草根系、土壤中的碎石,都能導致生長中出現分叉開裂或者扁頭現象。

其實紅薯畸形塊完全可以通過精耕細作進行預防,使根塊儘量長的大小一致,條形順溜。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條:

首先是土壤選擇:儘量選擇表土疏鬆、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和壤土。儘量避免連作。儘量採取起壟種植方式,以使土壤更加松透,利於根塊膨大伸展。

其次要合理施肥:紅薯一生中鉀肥需要量最大,氮肥需求多集中在封壟前,結薯期切忌施過量氮肥。施肥時一定要注意前期重氮,後期重鉀,必要時需要增施鈣肥,特別是連作的地塊要注意多施鈣肥。

三是加強水分管理。土壤乾旱後突遇大水,根塊吸水不一致,最容易造成薯塊開裂。所以,生產中要保持適宜的水分,避免大旱大澇現象。

當然,還有其他綜合的防治措施,比如選用良種,培育無病壯苗; 深耕改土,協調土壤水、肥、氣、熱之間的關係;及時防治病蟲害,減少薯塊裂皮。


齊東晏子


紅薯畸形,嚴重影響紅薯的商品品質,是薯農所不願意看到的。導致紅薯畸形的原因說起來可能很多,但最直接、最主要的不外乎三個方面,瞭解了,就能夠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預防。


品種的原因導致紅薯畸形。

不同的紅薯品種之間的抗性是截然不同的,從薯農的生產實踐來看,一般結薯過大,薯形偏圓的紅薯品種容易出現畸形薯。比如,北京553、鄭166—7、豫薯12等品種容易出現裂皮和畸形薯,而寧選1號、蘇薯4號、皖薯3號、巖薯5號、金山57、湘薯75—55、泉薯10號等高產抗病良種經過各地薯農的種植實踐檢驗,就不容易出現畸形薯。

土壤時干時溼導致紅薯畸形。

土壤含水量時常變化和不穩定,對紅薯的生長往往會產生致命影響。一方面,紅薯的鬚根生長到一定程度後,在保證有合適肥料的前提下,需要遇到適宜的土壤溼度環境才能轉入生殖生長,膨大成紅薯塊根。否則,幼根中柱細胞就會老化形成纖維根,也就是薯農收穫紅薯時可以見到的牛蒡根,亦即硬根或者柴根。另一方面,土壤溼度過小、乾硬、通氣不良時,生長中的薯塊膨大受阻就會停止生長,表皮部分老化。假如突然遇雨或者是澆水的話,原本停止生長的薯塊又處於適宜的生長條件,在表皮部分老化的情況下,沒有老化的部分迅速恢復生長和澱粉合成,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畸形薯或者裂皮薯。


施肥不當導致紅薯畸形。

連作地塊缺硼缺鈣等微量元素容易使紅薯出現裂皮,裂皮薯愈傷後就會形成畸形薯。結薯期土壤氮肥過多,也容易導致紅薯鬚根在分化結薯過程中遭受影響,變得多筋或者形成牛蒡根,最終變成畸形薯。

預防畸形薯出現的措施。

⊙在紅薯育苗和扦插前選擇抗病優良品種。

⊙紅薯定苗後到分枝結薯前保持土壤持水量60—80%,分枝結薯期保持土壤持水量70—80%,後期紅薯快速膨大期保持土壤持水量60—70%。需要補水時,及時補水。

⊙按照粘土摻沙、沙土加泥的原則改良不適土壤,重施有機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在紅薯扦插栽培前深耕土壤,為紅薯膨大創造有利的土壤環境。

⊙紅薯生長期內,鉀肥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還需要補充硼和鈣等微肥。因此,紅薯栽培前應當適當施用硼肥和鈣肥,封壟之前重施氮肥,中期重施鉀肥,後期適當施用2—3%的磷酸二氫鉀葉面肥。


鄉村螢火蟲


咱們去買紅薯的時候,經常看見分了好幾堆,順溜的,大的;形狀不規範的,畸形的,小的,一樣種的紅薯怎麼長出來大小不一,形態不一呢?紅薯畸形是紅薯生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情況,嚴重的話會影響產品質量,不好賣,拉低了經濟效益,給薯農帶來了經濟損失。【導致紅薯畸形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紅薯畸形?】



一•紅薯畸形的原因:

1•品種原因。紅薯品種不同,生長特性不同,所屬抗性也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結大薯塊,薯形偏圓,早熟的品種容易引起畸形。

2•施肥原因。作物生長,離不開氮磷鉀肥。但如果氮肥過多,易引起紅薯瘋長,影響微量元素吸收,尤其是鈣元素硼元素,是植物生長必需,缺乏這些元素,導致紅薯外皮變薄,缺失彈性,引起開裂而造成紅薯畸形。

3•土壤原因。土壤粘性重,通透性差,紅薯在土壤中容易發生發育不良,引起紅薯畸形;如果土壤中有石塊,瓦礫,紅薯在發育膨大時,會受到擠壓,引起紅薯畸形。


4•病蟲害原因。病蟲害對紅薯生長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地下害蟲,會導致紅薯表面粗糙,開裂、畸形。

5•澆水原因。不合理的澆水也會導致紅薯開裂、畸形,尤其是在紅薯膨大時,突然遇到大水漫灌,就會造成紅薯畸形。

二•紅薯畸形預防措施:

1•品種選擇。抗病的優良品種是第一選擇。

2•合理施肥。紅薯生長過程中對鉀肥的需求是比較大的。紅薯施肥是前期重氮肥,後期鉀肥為主,還應增施微量元素,像鈣肥、硼肥等,能夠有效促進吸收。

3•選擇適合土壤。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排灌良好的土壤,有利於紅薯根塊膨大,沒有侷限性。儘量避免連作。

4•預防病蟲害。發現病蟲害要及時治療,找到預防的措施進行處理。防大於治。

5•合理澆水。在紅薯生長過程中,要保持適宜的水分,避免大旱大澇現象的出現。保持土壤見幹見溼為宜。


以上就是我對於紅薯畸形預防辦法的分享。當然如果你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雲朵在鄉村


我們農民口中常說的地瓜學名叫做紅薯,也有人叫它番薯,都知道地瓜裡的蛋白質、澱粉很豐富,殊不知地瓜也含有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專家認為吃地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著預防癌症的作用,還有人認為地瓜可以幫助減肥,對糖尿病的預防也有一定的作用,當然最主要的是地瓜還很好吃。因此地瓜不僅有著食用的價值還有著豐富的藥用的價值。在農村有許多農民都會選擇種植地瓜,但是在種植地瓜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地瓜畸形的現象,這給農民帶來了不小損失,那麼造成紅薯畸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造成地瓜畸形的原因

1、持續種植以及長期的營養不足:如果地瓜長期的連續種植,容易造成病蟲害危害更嚴重,病蟲害嚴重了以後就會造成地瓜嚴重的畸形。許多農民種植地瓜的時候經常使用氮磷鉀這三種肥料,特別是經常用大量的氮肥,殊不知常使用氮肥容易導致地瓜藤蔓瘋長,並且致使地瓜對其他營養的吸收,但是在地瓜生長期Ca和B這些微量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一旦這些元素缺少,地瓜就會外皮薄且沒有彈性,容易造成地瓜開裂並且畸形。

2、農藥殘留:在地瓜種植過程中,由於之前的農藥過度使用,造成再種植地瓜的時候還會有上一茬殘留的農藥,這些藥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甘薯的生長,最後導致地瓜畸形。

3、有機肥沒有完全腐熟:前面提到當地瓜需要的ca和B等元素,這些微量元素一般是靠有機肥以及農家肥來提供的,可以滿足地瓜正常生長,但一些農民在農家肥或有機肥沒有完全腐爛的情況下就給地瓜用上了,這樣有機肥發酵分解時產生的大量熱量會燒壞地瓜的根,導致地瓜畸形的產生。

4、病蟲害的影響:在種植地瓜的過程中受到很多病蟲害的侵害,最常見的就是黑斑病等,如果一旦染上這些病蟲害,地瓜就很難正常生長了。

導致地瓜變畸形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地瓜的品種還有地瓜生長的田地土壤,以及對水和肥料的不合理使用,或田間養分被搶佔等。那麼怎樣預防地瓜長得畸形呢?針對上述地瓜畸形的原因,小編下面就介紹一下針對措施。

1、連續種植地瓜這一種作物肯定會造成田地裡的營養缺失,在地瓜生長期間肯定就容易畸形。因此,我們應該適當地將地瓜與其他作物輪換著種植,就當是給田地喘息的空間,換到其他田地種植地瓜也是一樣。另外,給地瓜施肥時應合理配比,不應單一或局部施用,否則會造成單一地瓜株瘋長,影響營養的吸收。

2、針對因農藥引起的畸形,在地瓜生長期間一定要注意使用農藥的量和度,這裡的量和度指的是多少與農藥的濃度,在使用時檢查農藥是否殘留的狀況,儘量避免出現藥渣超量的情況。

3、針對不成熟有機肥的施用而引起的畸形,這個就更容易避免了,在施肥時,注意有機肥的分解情況,等其分解成熟了在進行施肥就可以了,農家肥在地裡堆放一段時間,再進行使用。

4、針對病蟲害引起的地瓜畸形,在地瓜種植期間,一定要特別注意這個方面,一旦發現病蟲害的跡象要馬上進行除害治理,千萬不要拖延。

5、在種地瓜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的地瓜品種,這樣在品種上的優勢在抗病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有助於以後提高地瓜的產量。還要在地瓜種植期間,加強對水的管理和肥料的管理,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態和氣候的變化合理的進行澆水和施用化肥,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地瓜皮分裂的現象發生從而避免地瓜畸形。


向夢想出發930


紅薯的畸形與氣候變化影響很大,特別是伏旱以後,秋風秋雨的猛長,甚至裂果的發生。農民都知道一個道理,搭鬥響,紅薯長。違背生長規律的肥料過剩,也是導致生長畸形的生長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