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社會保障為百姓幸福加碼

敦煌市:社會保障為百姓幸福加碼

敦煌市:社會保障為百姓幸福加碼

社會保障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關係著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敦煌市始終把社會保障工作作為群眾的“第一福祉”來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改革開放以來,敦煌市居民的住房條件有了明顯改善。2000年後,百姓居住條件真正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眾多家庭告別了低矮破舊、設施簡陋的住房,遷入了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新居。再到近10年,有配套商鋪、運動場地、公共綠地的居民小區成為住房主流。房型更加合理,環境更加優美,娛樂休閒設施更加完善。如今,在敦煌市農村,家家戶戶都修起新房子,有的甚至建起了二層小洋樓。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今年,敦煌市還對2000年以前修建的城區67棟住宅樓進行了建築物立面美化,改造老舊管網、老舊破損管線、上下水管道,改善路面排水設施等方面的集中改造。目前該工程實施三個月,各項改造工程正在抓緊推進。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社區居民李志賢說:“對我們小區來說,這真是一件大喜事兒。這棟樓房已經住了20多年了,現在下水道不通、給水有問題,這次改造後徹底給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社區居民趙玉花說:“我們都非常高興,這次樓房改造給我們換了窗戶,我們自己還打算改造廚房和衛生間,改造完以後驗收過了還會享受到補助政策。住了20多年,從來沒有想到還有這麼好的事情。”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近年來,敦煌市養老保險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從城鎮到農村、從職業人群到城鄉居民,織就了一張堅實細密的民生兜底網,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北街社區居民王喜紅高興地說:“養老政策一開始我們就享受上了,剛開始的時候是150元每個月,現在漲到了每個月近180元,真的要感謝黨和政府啊!”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出生於1949 年的王喜紅和共和國同齡,她已經領取養老金10餘年了。王喜紅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老伴兒也有養老金,一家人生活很幸福。記者瞭解到 ,像王喜紅一樣享受養老金的敦煌市目前有18997人,從2012年每人每月60元調整到現在的每人每月178元,這些都是社會保障制度給百姓帶來的福利。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近年來,敦煌市民政部門聚焦脫貧攻堅、特殊群體和群眾關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積極作用。近三年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由每月380元提高到535元,增幅4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由每月234元提高到335元,增幅43%;特困供養人員的生活保障、供養經費近三年由年5014元提高到了年12200元,增幅144%;養老服務事業健康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城鄉2100戶3000多名老人享受到了居家養老服務,4家養老機構為200多名老人提供養老服務。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敦煌市民政局副局長楊建祥:“下一步,我們民政部門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加大救助力度,重視民生改善和保障工作。推進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更好地滿足全市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和社會組織管理,不斷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能力建設。”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改革開放以來,敦煌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財政支出用於民生的比例從不足40%提高到了70%,促進了就業創業、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社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2019年,敦煌全市共有中小學27所、幼兒園27所,義務階段教育入學率100%。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178個、衛生技術人員1375人、衛生機構病床960張。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7.3萬人。建成12個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22個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城鄉低保、五保實現應保盡保,城市低保對象1476人,農村低保對象2060人,發放各類救助資金3116萬元。

敦煌市:社会保障为百姓幸福加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