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開發區:揚帆八角灣 建功新時代

三十五個春秋,年華匆匆;三十五載耕耘,碩果累累。

煙臺開發區得開放風氣之先而生、乘改革洶湧大潮而興,在艱苦創業中發展壯大,在接續奮鬥中日新月異。

從初創期的艱難拓荒到90年代初決戰大開發,從金融危機中逆勢增長到十八大以來的跨越轉型,從“大工業立區”到二產帶三產、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步伐越來越快;

從單一功能區到集開發區、保稅港區、中韓產業園、自貿試驗區等功能於一體,從萬商雲集彩雲城到8家國際品牌五星級酒店、9大商業綜合體齊聚建成區,從僅有煙蓬公路穿境而過到機場、港口、高鐵、高速通達海內外,發展支撐越來越強。

一代代開發區人為了共同的事業砥礪奮進,揮灑著愛拼才會贏的創業激情,描繪出荒灘起新城的壯美畫卷。

——35年來,開發區始終堅持開放引領、產業立區。1985年引進14個沿海開發區第一家合資企業亞東標準件,2002年起接連引進LG、通用東嶽、富士康、大宇造船等重大項目,“十二五”連續落戶萬華工業園、張裕國際葡萄酒城、現代汽車研發中心、華海保險全國總部、希爾頓、喜來登、永旺、萬達等高端優質項目。

近兩年,圍繞四新四化,引進過億美元、過10億元項目22個,總投資達到775億元,涵蓋高端化工、生物醫藥、智能製造、新能源等領域,騰訊新工科研究院、華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京東雲數字經濟產業中心等集中落地,全區世界500強項目達到82個。兩年新開工產業項目82個、總投資近800億元,全區在建各類項目244個、總投資1300多億元,產業項目、公共工程、社會事業統籌推進。消費電子、汽車、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十大卓越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培育出2大千億產業、6家百億企業、9家上市公司。在全市1/38的土地上,創造了全市1/5的生產總值、1/4的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3的實際使用外資、1/2的外貿進出口,實現了由對外開放窗口向區域發展龍頭的歷史跨越。

——35年來,開發區始終堅持人才引領、創新驅動。從1988年提出“以實業為基礎、以科技為導向”,到90年代初創辦留學生創業園,到“十二五”啟動創新型開發區建設,再到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生態,創新始終是第一動力,人才始終是第一支撐。聚集了140多位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區內企業與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等155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八角灣中央創新區列入全市重點打造的六大板塊之一,哈工程研究生院、煙大科教園區、山建大工程科技產業基地、省農科院創新中心集中落戶;海洋經濟創新區納入海洋經濟市級戰略,中科院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即將投用;業達智谷建成運營,中韓、中加等海外離岸創新孵化基地簽約落地。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8家、佔全市1/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979億元、佔全市2/5;3家公司躋身2018中國創新能力1000強,睿創微納成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彰顯了開發區創新的強大實力,實現了由技術引進地向創新策源地的全面升級。

——35年來,開發區始終堅持探路引領、銳意改革。建區之初就大膽探索,確立了“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體制,之後又多次進行機構、人事改革,始終保持精簡高效,“敢闖敢試”的基因融入血脈。進入新時代,按照省、市委部署要求,全面啟動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黨工委(管委會)+”、全員聘用、績效薪酬等重點領域改革,機構數量壓減1/3,國有資產戰略性重組為城發集團、經發集團兩大平臺公司,80%以上的集中審批服務事項達到全國最快水平。山東自貿試驗區獲批後,又把改革與自貿區建設相結合,創新推出優化政務服務20條、惠企新政60條、人才服務12條,謀劃設立國際貿易、商事服務、海洋經濟等七大中心,自貿區掛牌首月註冊企業近400家,近20家金融機構爭相落戶。“深化改革”成為開發區保持優勢的關鍵一招,實現了由改革開放試驗田向制度創新新高地的華麗轉身。

——35年來,開發區始終堅持規劃引領、高標準建設。1984年第一套總體規劃確立“建設國際一流城市”的目標,最新一版規劃突出“國際視野、世界標準、國內領先、煙臺特色”的定位,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是一以貫之的追求。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800多億元,修建道路150條,建成福萊山、金沙灘、柳子河、柳林河等一批市民文化公園,建成區面積由2平方公里擴大到70多平方公里。強力推進城市更新,國際會展中心、旅遊文化中心等78個地塊項目陸續啟動,金沙灘旅遊度假區綜合改造加快推進,後沙廣場、揚帆廣場等再造城市新地標,城市品質成為城市新名片,實現了由傳統工業園區向現代濱海新城的精彩蝶變。

——35年來,開發區始終堅持民生優先、統籌發展。民生投入年均增長28.9%,累計達到500多億元,佔全區財政支出的73.6%。建成學校30多所,新建改建醫院18座;搬遷村莊107個,建設安置小區40個,4.2萬農村失地居民納入“兩保一補”,實現農民變市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市第一;成功獲評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群眾滿意度全市第一。開發區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高,實現了由貧窮落後荒灘向幸福和諧新區的巨大飛躍。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35年前,國家第一次把建設開發區的重任交給開發區,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創業歷程,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光輝成就;35年後,國家又賦予煙臺開發區建設自貿區的重大使命,這是自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後,開發區獲得的又一次最重要的歷史機遇。

立足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的重大機遇,煙臺開發區將提升產業發展首位度,強化製造業領先優勢,增創服務業後發優勢,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將跑出項目推進加速度,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以項目大突破引領發展大提速,加快打造動能轉換先導區;將增強科技創新集聚度,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集聚國際創新要素,深化產才融合發展,加快打造制勝未來新優勢;將彰顯改革創新新力度,統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加快打造營商環境樣板區;我們要崛起城市品質新高度,追求國際範的城市氣質,塑造現代化的城市形態,培育高品質的城市生活,加快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到2024年建區40週年時實現“六年大變樣”,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