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是用乾草好還是鮮草好處?

z劉紅


我家以前養過牛,如果一年四季有鮮草,養牛當然是鮮草好。別的不說,如果有鮮草可供牛飼餵,牛絕對不會吃乾草。可事實上很難做到這點,我國的大部分牧區冬天草場都會枯萎,根本無法保證牛在冬天也能吃上鮮嫩草。用鮮草喂牛的好處比用乾草喂牛的好處簡直強的不是一星半點,下面做個詳細比對:



一、乾草適口性差,鮮草適口性好。

乾草裡面因為水分的缺失,導致適口性差,牛不太喜歡吃。鮮草多汁鮮美,是牛理想的優質青綠飼料,專治牛的挑食毛病。

二、鮮草的營養成分比干草高許多。

鮮草富含大量的粗蛋白和粗纖維,還有各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乾草的營養明顯要比鮮草差很多。鮮草曬乾變成乾草後會流失很大一部分營養物質,這就是我們發現用鮮草喂牛長膘快的原因。

三、鮮草鮮嫩多汁,很利於牛消化。

牛是反芻動物,在它的瘤胃裡面鮮草要比干草更容易消化。我家以前養的牛冬天都是餵食小麥秸稈,牛不但不愛消化,還不長膘,只能給它們補充精飼料。


注意:雖說鮮草喂牛比干草好,但最好還是乾溼結合更利於營養均衡,乾草和鮮草的的比例為1:3最佳。另外豆科類鮮草(比如紫花苜蓿、紅豆草等)不能給牛一次餵食過多,過多會造成牛瘤胃脹氣,嚴重者急性死亡。

總結:鮮草喂牛不用給牛補充精飼料,乾草喂牛還需要補充一定量的精料。因為氣候條件的限制,鮮草只屬於季節性牧草,全年飼餵鮮草也是不現實的。


西北郭郭


喂牛是喂乾草好還是鮮草好?首先,你提這個問題,在我們通遼地區就是個門外漢。鮮草,我們這稱青草。割青草喂牛,簡直不可思議。牛不同於兔子,食量極大,所帶來的勞動量也非常大。在我們通遼地區以前,耕地面積只佔土地總面積的2/3。其餘的土地為甸子(草原),坨沼,河道······。那時的生產隊也沒有那麼多牛,整個生產大隊連牛帶馬的就一=百頭,還有點羊。那時的夏天都是散放,也就是所謂的放牧。到改革開放以後,包產到戶了,牛馬羊也全分了。那個年頭以糧為綱,農民把幾乎所有的甸子全開了(農區),種上了糧食。這樣的結果是糧食增產了,可牧場沒有了。哪農民養的牛怎麼辦呢?人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玉米秸杆上了。到了秋收以後,村民把乾透的玉米秸杆用機械粉碎後壓縮成捆,或製成黃貯保存起來,用做全家一年的養牛草料。

下面我來回答你的問題,養牛有條件的地區,散放最好。鮮草牛吃著肯定比干草好,牛長的快,膘好。如果沒有草原,舍飼餵養勞動量太大,人工割青草喂不太現實。機械割喂沒有那麼大的施展範圍,如果人工種植一些高產的青綠的牛愛吃的飼草用機械來收割粉碎是最好的。其中也可摻些乾的玉米秸杆。幹玉米秸杆雖然沒有鮮草好,但是價格低,貨源廣,而且耐貯存,可以全年飼餵。我們這主要是用這種方法養牛。


牛倌17


我認為是鮮草好,畢竟新鮮植物的營養豐富,流失量減少許多,更有利於牛增肥。不過也要看你放養還是圈養,還要看你養多少?如果圈養青草料需求可不是一般的大。
也有回收青玉米杆氮化保鮮的,畢竟老化後營養相對減少許多。如果圈養,常規都是用乾草料,麥秸 稻草 玉米杆 等植物葉杆頸,另外加豆粕 玉米粉 ,如果不加些植物種子料,圈養秸稈類基本沒啥營養。所以在以前農村餵養牛,夏秋放牛會肥,過冬就瘦,營養不足,能量消耗還大。青草不能吃太嫩或露水草,牛容易拉肚子。乾草一定注意不能黴變,不然很容易牛肚子發撐生病。養牛還是要專業系統的學習下才對。個人見解 點關注不迷路


131419鑫圭雜苑


養牛,最好是乾草和鮮草結合著飼餵,乾草粗纖維含量高,適口性差,可以填充胃腸,牛有飽腹感。鮮草水分含量高,含有維生素,適口性好,牛採食後沒有飽腹敢,容易拉稀。因此乾草和青草結合著喂比較好。


lanfengz3


乾草和青草相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