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自發前往悼念謝高華

“謝老哥,我是愛倩,我來看您了…”謝高華去世的噩耗,80歲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經營戶馮愛倩比別人更早知道。這份悲痛對她來說,也更為沉重。昨晚,她一夜未眠。今天一大早,便驅車從義烏趕到衢州殯儀館,在謝老的靈堂前痛哭……

社会各界自发前往悼念谢高华

據衢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發佈的訃告,遵照謝高華生前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即便如此、今天仍有不少謝高華生前的同事、好友,甚至是僅一面之緣的陌生人,紛紛自發前來“送謝老最後一程”。

曾任謝高華秘書的楊守春含著淚水說,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義烏人對謝書記的印象就是個頭不大,膽魄過人;文化不高,學思超群;樸實務實,不圖形式;一心為公,為而不爭。“謝書記非常謙虛,總說是人民創造了歷史,他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激勵著我們要不斷正視困難,勇於突破,爭取更好的發展機遇和輝煌的未來。”楊守春認為,義烏人民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傳承好謝高華書記初心不變,乾淨做事,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感謝謝書記造福義烏百姓,儘管沒有近距離見您,但我心中早已烙下您的形象。”在留言簿上,世界義商總會副會長、方舟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芳深情地寫下這句話。她說,義烏有今天,離不開謝書記當年的決策。昨天知道這個消息後,廣大義商再也坐不住了,義商總會的20多位代表今天一大早就從義烏各地趕來送別謝書記,其中有身在外地、推掉工作來與謝書記告別的。

臨近中午,一位滿頭白髮的老者在親友攙扶下緩緩走來。一看到謝高華的遺像,老人便忍不住放聲痛哭。在老人情緒緩和後,記者上前詢問。他才告訴記者,自己是原衢縣縣委辦副主任胡開達,與謝高華共事了4年時間。“對我印象深的,一是他幹字當頭為民做事;二是做事有決心,看準的事情敢於擔當;三是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善於因勢利導。”胡開達紅著眼眶說。

前來悼念謝高華的原烏溪江引水工程黨委副書記孫自昌說,烏引工程傾注了謝高華大量心血,他在工作中把最多的時間精力都放在了項目現場。“謝高華和他所倡導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烏引精神,到現在依然鼓舞人心。”

社会各界自发前往悼念谢高华

下午1時30分許,記者見到了自發組織前來的50餘位賀邵溪村村民。大家聊著與謝老有關的往昔回憶,有的哽咽,有的搖頭,氣氛低沉。在人群中,身穿條紋連衣裙的孕婦邵月慧依著身邊的家人,看似有些吃力。“我是賀邵溪村民,懂事以來就聽家裡人說他是親民、廉潔的好黨員、好乾部,非常了不起。”邵月慧告訴記者,村裡人都以謝高華為傲,但她多次見謝老回村,卻從未見到他“擺架子”。這一點深深感染了邵月慧,儘管身懷六甲,她仍決定佩戴著黨徽,來見謝高華老人“最後一面”。

哀樂低迴、輓聯輕垂,村民們分批手持菊花進入廳內,為謝高華送行,不少村民在廳內難掩悲痛,泣不成聲。“知道消息後,大家都說要來,就一起過來了。”賀邵溪村支委李曉良說,一直以來,謝高華“一心為民”的情懷始終感染著歷任村兩委班子,他時常回到村裡勉誡村幹部要不忘為老百姓謀福祉、增收入的初心,為老百姓幹實事。

“他曾經告訴過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幹出不平凡的成績。”話音到此,李曉良眼神堅毅。

記者瞭解到,謝高華的遺體將在10月27日(週日)上午火化。“爸爸走了,沒有留下什麼物質財富,但留給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足夠大家受用一輩子!”靈堂現場,謝高華的兒子謝新彪的一句話,道出了家人的心聲,更讓所有人動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