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要一個985、211的本科生,還是普通本科的研究生?

清風明月無我


這能稱之為一個問題嗎?都是本科生,為什麼985和211多了兩個稱謂?當然說明他們特殊,他們優秀,他們比普通本科生更勝一籌啊,有人願意要差的而不要好的嗎?


雖然都是本科,但差距不是一般大

截止2017年,全國共有本科院校1243所,而其中211只有112所,985則只有39所。分別佔所有本科院校的9.01%和3.13%。這個數據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說,任何一個211畢業的學生,都是全國最優秀的那10%的本科生,而任何一個985的畢業生都是全國最優秀的前4%的本科畢業生。

很多所謂的本科生,其實不過是一些民辦高校的本科生,可能大學四年都沒怎麼聽過課,考試全靠補考老師畫重點,說白了大學四年不學無術就出來混飯吃,這樣的學生怎麼可能和211/985的學生比呢?


211/985就是讓全中國最好的學生接受最好的教育

我國到現在還是應試教育為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中考淘汰一波,高考淘汰一波,誠然能夠考上本科的,哪怕是三本,也是同齡人裡面的佼佼者。有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本科以上教育率人口占比僅有不足4%。即便近些年來本科不斷擴招,整個中國教育水平與日俱增,90後同齡人中,最終能接收到本科教育的人數也不足20%。


中考和高考都是選拔型考試,目的就是為了通過考試選拔出最優秀的學生接受全中國最優秀的教育,為國家源源不斷的培養人才,如果綜合中考和高考的淘汰率,那麼能夠考上211大學的就是同齡人中排在前1.8%的佼佼者,而能考上985大學的則是同齡人中排在前0.6%的佼佼者。


211/985大學到底意味著什麼

最優秀的學生放在一起,除了因為他們分數高,更因為他們天資好,自律性強,肯努力,當然有些天才認為高考很簡單,但對於一個18歲的孩子來說,大部分人不僅僅要天資好,還要付出不小的努力,才能在高考的時候考出600+甚至650+的成績考上211/985大學,而像清北復交那樣的學校,恐怕考不到680分以上是別想。

優秀的學生匹配最優秀的教育資源,頂級大學除了有頂級的學習環境,還有頂級的師資,頂級的硬件,頂級的專業培養以及普通高校無法比擬的各種資源。無論學習什麼專業,走出校門都是炙手可熱的專業對口人才,怎麼可能不搶手呢?


普通大學研究生與985/211的本科生有可比性嗎?

答案很可能是沒有,985/211的本科生不考研很可能是不想考,而普通大學研究生考研則很有可能是沒辦法。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普通本科生畢業後選擇其實並不多,很多人選擇考研是為了推遲就業時間,拿著一份更高的學歷去彌補本科學歷的不足。

而985/211的應屆生則不同,他們不需要用考研來彌補本科學歷的不足,只要願意,本科畢業就可以進入到非常優秀的企業工作,主動權完全在自己手上。

現在很多頂級企業在招聘研究生的時候也開始關注候選人的本科學歷了,本科學歷不過硬的研究生學歷好也有可能被淘汰,關鍵的原因正是對於高考成績和本科階段學習的看重。

所以其實本科學歷才是決定一個人學歷最重要的部分。


學歷不決定一切,但決定一個人的基礎素質

很多人說,都9102年了還唯學歷論,的確,學歷不能說明一切,但好的本科學歷卻能說明一個人的基礎素質。

一個211/985大學畢業的本科生,無論他是否讀研讀博,都說明他的高考成績出色,那麼也就側面反映了他的智商、學習能力、自律性、抗壓性等方面在同齡人中是佼佼者,這樣的人到了企業中同樣會保持自己的特點,學習能力強,有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保持客觀謙虛的態度,遇事可以冷靜分析和獨立解決問題等等。

其實企業看重的並不是學歷,而是藏在學歷背後的這些特質。


未泯雙瞳


這個問題說一下個人看法。首先本人就是一個普通一本的學生

對於願意要985、211的本科生,還是普通大學的研究生,說實話本人更偏向前者。原因:本科學歷也就是所謂的第一學歷,代表著大學生在高中階段的信息,985、211的本科生可能是打敗同屆99%以上的競爭者,他們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思維能力,自律能力可能都是頂級的。不是我妄自菲薄,但是能考入985、211的學生的確不是一般人。而普通本科的研究生可能更多的是專接本,或者更一般的本科生考上來的,至少在高中階段他們是不如985、211的學生的。人都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學生也不例外,如果本身就是985、211得學生考研目標會是全國前十或者本專業頂級的學府;重點本科的學生考研目標會是目標985或211的學校;至於普通本科的研究生是什麼人的目標也就不言而喻了。當然這隻能是說普遍情況,肯定會有個例的存在。但是比較來說,985、211的本科生可能綜合能力更強。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單位對於第一學歷的要求很高的原因!


万俟濤


985高校的研究生更好。理由如下: 1.雖然本科是普通高校的,但能考到985高校的研究生說明他是有自制能力和自學能力,而且不一定比本科是985的學生差。 2.能考上985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學生在本校的成績肯定是名列前茅的,本科是985的學生不一定比普通高校前幾名的學生學的好,也有沉迷遊戲的人,不然也不會每年985有那麼多被退學的人了。 3.普通高校的人是可以通過四年的努力追上他們的,所謂知恥而後勇,他們知道自己的起點比別人低肯定會努力的,他們的目標更強烈。 綜上我認為普通高校的學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追上甚至超過985高校的學生,所以到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放棄。


魏武秦皇


參加國家選拔考試的全日制研究型研究生,肯定比本科生高,人的知識是不斷積累的過程,高考本科院校僅僅是證明你高中的能力水平,在大學學到了什麼?而考上研究生的恰恰證明你在大學學到了什麼?不是每一個211,985的學生都能夠考讀研究生的。研究生,博士生的思維,眼界,肯定比本科生要高几個層次。在中國一般的用人單位用本科生就夠了,因為中國工業企業普遍的沒有研發機構,但有生產技術科,外面偷點技術回來,生產技術科負責執行就可以了,企業使用本科生到頭了。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後一般企業用不起,因為不搞研發也用不到。你去詳細調查一下中國現在那些表面光鮮的企業,他們有研發團隊,研發機構嗎?沒有的,但牛皮吹上天,偷個技術可以混三年,因為中國市場大,三年以後能夠偷到就繼續混三年,偷不到就拜拜了。因此:研究生,博士生是高層次人才,國力比拼,是靠這些人的發揮,利用。


用戶6976874987630


我肯定是願意要985/211的本科生。

我為什麼願意要985/211的本科生呢?(所有的條件都是相同的,不要給我說985/211的本科生是倒數後五名,普通本科的研究生是前幾名,是學生會主席。這些不對等的條件我們後續闡述)

第一、現在的大學生太多了,挑選不過來。

2019年畢業的大學生有834萬人,這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我們就只能通過學歷來做初步的篩選。985/211的本科生不一定比普通本科的就好,但是錄用到優秀的概率比你錄用普通本科概率大。也就是說,你面試10個985/211的本科生,有8個符合你的要求,而普通的概率可能就3個符合你的要求。

第二、研究生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質量也參差不齊。

預計2020年考研人數突破300萬人。這樣的數字,跟多年前的大學生有的一拼了。有的人考研就是為了有一個更高的文憑,研究生期間也沒有什麼建樹,跟大學一樣頹廢度過了。

第三、新人都要培訓,為什麼不培訓一張白紙

在我招聘經驗中,一些普通的研究生平時就是幫助導師做一些項目,導師的項目基本上都不是那種大型工廠所需要的。既然我要對他們進行培訓,研究生在導師那裡培養出來的習慣,不是我們需要的。那我們就培訓白紙的大學生,能更快的適應工作需要。

所以,我不是歧視普通的研究生,我只是希望能更便捷的工作。希望你自己努力,得到在面試官前可以展現自我的機會。讓我看到優秀的你,我們同樣會錄用你。


跟著贊哥學office


如果只有二選一,我一定選985、211,而不選一般學校的學生。

學校不代表一切,但它確實代表了一些東西。很可能是非常關鍵的部分。

01

學校類型和學歷,不代表全部

我們每年都會做校招,雙一流大學和普通高校,我們都去。同時,本科和研究生我們也都招。

見得越多,越覺得學歷、學校與能力,不完全掛鉤。

總會有那麼些人,浪費了好好的學校背景,也總有那麼些人,在普通學校做出了不凡的成績。

所以,只要這個人符合我的要求,那麼我就會要。而不是隻看學校和學歷。

大家都是讀書,讀的好不代表其他方面就好。

因此,從普遍意義上來說,不論是選985、211,還是普通院校學生,只要牛,就可以選。

02

一般說來,好學校的學生優秀率會比普通學校要高

但我為什麼在二選一之間,一定會選擇985、211呢?因為,就普遍情況來說,學校好些的,學生質量確實高些。

這一點說白了就是環境的問題,

好學校的學習氛圍確實要比一般學校的高。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願意去好學校校招,而不是一般的學校。

在有限的精力和金錢投入下,只有擴大成功率,才能充分的利用資源,而選擇好學校的學生,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03

高校不斷擴招,學校連連升級的情況下,只有985、211具有明顯的高等院校標籤

現在已經沒有三本了。之前的三本要麼升級到了二本,要麼降了下去。

這就讓學生的層次分層更加的不明顯了。很多之前三本的學生,突然一下子變成了二本,甚至一本。你讓別人辛辛苦苦考上來的人怎麼想?

而這些又很難分辨清楚,於是985和211,就成了一種旗幟鮮明的存在。

實際上這種現象已經很明顯了。很多好點的企業都明確要求學歷是雙一流學歷。

只有達到這個標準,再才來看其他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選出的人,只會更加的好。

其實說這麼多,如果換成一句話的話,就是問問學生:你想不想考852、211?

如果沒區別,為什麼還存在雙一流,為什麼大家還想考?

我是 ,管理諮詢公司COO,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擅長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專業書籍《從零開始學招聘》全網售賣。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這個問題,絕大多數用人單位願意選985/211大學的本科生,這和大學錄取優先選高分的一樣!

  • 大多數朋友說,高考選擇了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進入955/211大學!

  • 高分學生代表了高素質!!!

  • 高分學生智力高、自律能力強,追求高等等,一大堆好評!

  • 請記住,尺有所長必有其短!

  • 瞎子多聰,瘸子強臂,一方面強的背後往往是另一方面短缺!

  • 高考高分學生多數比較“乖”,聽家長話,聽老師話!

  • 企業同樣希望這樣的員工做普通行業,985/211本科生確實比較合適。能力再強的多數早考研究生了!

  • 這類學生很少有突破精神,也就是常說的“膽子小”,讓加班就加班,有個穩定工作也不會輕易棄職,老闆好管理!

  • 同樣,自我要求高,往往代表奉獻精神差!

  • 無論初中、高中、大學,均是以個人為基礎,不需要團結協作,主要是分數的競爭,以超越別人為主要動力,達到個人目的為準繩!

  • 將來工作同樣以個人前途為重心,不會過多考慮家人陪伴而犧牲個人前途,不希望別人超越自己!

  • 那個企業希望招家庭觀念強的員工,這類員工動不動請假陪父母去看病,動不動陪子女去旅遊。獎金少一點,職位低一點,都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職工不好管啊!

  • 985/211本科生比普通本科研究生這方面更符合!

無論單位還是父母都喜歡985/211大學生

  • 單位喜歡985/211大學本科生的“乖”,以單位、前途為重,家庭觀念弱,好管理!


  • 父母,只要子女出人頭地,自己再苦再累都能接受!

  • 現實中,陪伴父母的多是高中成績較差的子女!

  • 不怕學霸開夜車,就怕學霸拼假期!能夠在中學放棄假期拼學業,就不要希望工作了放棄假期加班拼業績而去看父母!

  • 企業會喜歡誰!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本人在職場深耕多年,懂得市場規則,很多企業寧可需要985和211本科畢業生,也不要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這是社會用人的潛規則。

學生進入985於211大學學生與普通大學學生在進入大學時區別已分,985與211大學學生優勢很明顯,學習能力與發展潛力,自律能力獨立處事能力等方面等優勢會更大。

許多大型企業或者國有單位在招聘時通常會問你的第一文憑,也就是說本階段在那個學校畢業,這是重要,即是你本科在普通院校畢業然後經過刻苦努力進入清華研究生與本科與研究生都是清華學習土生土長學生差別很大,在社會上待遇也明顯不同。

當然這就是典型的學歷歧視表現,其實很多普通大學本科生與研究生也是很不錯的。


常德石頭


同等情況下,我會選擇985、211的本科生,下面就具體說一下原因。

招聘最主要是招聘有能力的人,能夠適應工作崗位,把工作做好的人,所以在工作崗位上能力是第一位的,學歷並不是最主要的,但是為什麼我還會選擇名校的學生呢?

01
985、211的本科生優秀的學生更多

招聘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雖然目前的招聘有筆試,面試,有的甚至幾輪面試,但是這個僅僅是表面,只能知道一個大概,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並不能真正的知道哪些面試的更加優秀,只能說暫時看起來比較優秀,至於以後工作什麼情況是不敢確定的。

既然不知道誰更優秀,那麼只能根據概率學來判斷了,不可否認,在985、211高校中,優秀的學生更多,至少在比例上要高於普通本科,但是題中說的是普通本科的研究生,按理說研究生應該比本科能力更加強。為什麼不要研究生呢?

這個就要說一下目前研究生的情況了,對於一般的985.211高校的本科生,如果選擇考研基本不會選擇普通本科,要麼是名校的研究生,要麼是研究所研究生,很少會有名校本科生去普通高校讀研的,這個是非常少的,但是這裡都不是絕對的貓也有部分會選擇普通本科,我們只討論大多數情況。

目前我國的普通本科在研究生培養上還是有很多路要走的,一方面目前研究生比較多,缺乏實驗條件,尤其是普通本科,大部分連國家級實驗室都沒有,一大半普通本科研究生在研究生階段主要是靠模擬,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研究生連實驗都沒有機會做,這個不能怪學生,因為做實驗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普通本科在實驗經費上匱乏,導致根本沒有條件去做,我不知道大家關注過沒有,我們每年幾百萬的研究生,他們最後都有什麼實質性的成果?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重複性的研究,實質性成果很少,這個不是說我們的研究生不行,而是實際情況不允許,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經費和精力去培養,導致很多研究生沒有實質的研究方面,具體就不展開了。

02
本科生的成本比研究生要低

對於一個公司而言,聘用研究生的成本要絕對高於本科,哪怕是普通本科的研究生,他們的待遇也要比985,211工資要高,因為研究生多讀了三年書,如果畢業之後待遇還不如本科,那麼誰還去讀研呢?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在招聘的時候應該選擇性價比最高的人才,不管是985、211的本科生還是一般本科的研究生,適合公司的才是最好的。

最後,關於招聘,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985的本科也有不學習,什麼也不會的,普通本科研究生也有能力出類拔萃的,學校的因素不能影響一個學生的全部,所以什麼都不是絕對的,只能從概率角度來看,企業看重的不是學歷,而是學歷背後的個人能力。


軟件資源君,專注職場十年,快速提升職場技能,因為專注,所以專業!歡迎關注:軟件資源君

軟件資源君


我會願意要一個合適的學生。

所謂合適,就是人盡其才,另外要適合公司規劃。舉個例子,一個搬磚的活讓一個大學生去做是人才浪費。一個公司只有10000預算,他也招不來20000的人。在招聘的時候首先可以這麼自問:

1、這個學生能否具備崗位的能力?

2、這個學生的薪資要求是否符合單位預算?


為什麼好多公司都會標註只招聘985.211畢業生或者要求學歷xx?

  • 機會成本。985、211學校高考的時候招的就是優秀的學生,再加上出色的培養條件,培養出來好的人才的可能性更大。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是優中選優了

  • 人才儲備。有些特殊的科研需要知識的積累和實踐。一些公司願意要研究生的原因是他們在學校做過了實踐的項目,培養起來會更容易些。


作為招聘人員怎麼選擇?

  • 按照崗位需求。只要能力達到,就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同等條件下,建議985、211的本科生,原因參考前面的機會成本。

  • 按照招聘預算。就業是雙向選擇,學生也會有自己的心裡預期,達不到薪水要求也就無從談起。


作為學生怎麼辦?

  • 985、211的學生不要為頭上的光環所驕傲,你們比別人領先了一步,但不一定會領先一輩子。

  • 普通高校的學生也不要氣餒,這個社會還是看能力的,只要自己足夠優秀,英雄從來不問出路。

所以,單位會挑選適合自己的學生,而學生們也要加倍努力去滿足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