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說起近些年最火爆的好萊塢電影類型,絕大多數觀眾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復仇者聯盟》《蜘蛛俠》《海王》這些改編自漫威和DC漫畫的超級英雄電影,的確,無論是從IP的知名度還是票房體量上來看,真人超英電影已經成了好萊塢最吸金的類型之一,但是,儘管為製片廠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也為各個角色籠絡了一批批忠實擁躉,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超英電影卻始終被看作是文化“快消品”,無法擺脫“爆米花”的便籤,而超英電影也始終與奧斯卡學院獎、國際電影節這些旨在肯定電影藝術成就的權威獎項無緣,不過,超英電影的這一“尷尬”處境卻在這個九月被徹底改變。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作為漫改超英電影,《小丑》首次拿下三大電影節最高獎

在本月7號,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閉幕式上,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盧奎西亞·馬特爾上臺,揭曉了本屆電影節最後一個大獎“金獅獎”,而在所有觀眾的注目中,馬特爾念出了“Joker”(《小丑》)的名字,臺下影迷頓時一片沸騰,儘管有些許意外,但這部改編自DC漫畫、由華納和DC共同製作的電影,卻是超級英雄電影首次登頂歐洲三大電影節,《小丑》,創造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儘管與超人、神奇女俠等擁有超能力的英雄角色相比,“小丑”這個出身凡人、不具備任何超能力的角色並不算是超級英雄,但是“小丑”的角色卻是出自於聞名全球的超級英雄作品《蝙蝠俠》,同時影片基於DC漫畫角色改編而成,因此這部《小丑》個人電影也屬於超級英雄電影範疇。《小丑》的背景設定在上世紀80年代,片中傑昆·菲尼克斯飾演一位脫口秀喜劇演員,但在生活陷入困境後漸漸走向精神崩潰的邊緣,從而在哥譚市開始了瘋狂的犯罪生涯,最終一步步成為蝙蝠俠的宿敵“小丑”……

和大多數初次亮相的超級英雄一樣,《小丑》旨在揭示這一角色的起源和早期經歷,而關於電影本身的最初起源,則可以追溯到2014年,最先對這一漫畫反派角色表示興趣的是主演傑昆·菲尼克斯(也即現在這部《小丑》的主演),彼時關於電影的導演、主演等都尚未有定論,而外界也並不知道這部電影就是《小丑》,直到2018年7月,傑昆·菲尼克斯正式簽約出演電影,並對外宣佈片名為《小丑》,華納兄弟決定該片獨立於目前的DC宇宙(DCEU)。值得一提的是,據華納最初的消息稱,《小丑》在風格上有意致敬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出租車司機》、《憤怒的公牛》以及《喜劇之王》。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今年7月威尼斯電影節組委會宣佈《小丑》入圍主競賽單元就已讓不少影迷感到意外,這是漫改超英片首次入圍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而作為與戛納、柏林齊名的國際性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一直都是全世界電影人和影迷嚮往的藝術殿堂,過去兩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斬獲大獎的《水形物語》《羅馬》均在奧斯卡頒獎禮上載譽而歸,可以說威尼斯已經成了奧斯卡的前哨站。在本屆電影節上,《小丑》的媒體放映雖然贏得了滿堂喝彩,但卻並不是評價最高的一部,其中由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婚姻故事》以3.95的場刊評分領跑,更有是枝裕和、羅曼·波蘭斯基、羅伊·安德森等大師級導演與《小丑》同臺競技,能從大師雲集的威尼斯殺出一條血路,《小丑》這枚金獅獎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過去四十年,超英電影始終與“藝術”無緣

《小丑》奪得威尼斯金獅獎之所以會掀起如此大的轟動,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其對“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間長期以來隔絕狀態的打破。在過去,代表著商業電影的超級英雄與旨在獎勵藝術電影的電影節之間始終處於一種互不“侵犯”的狀態,在不少觀眾和電影人看來,超級英雄電影只能給觀眾帶來歡樂、驚奇等娛樂效果,這也是“爆米花電影”的由來,而只有具備一定藝術價值的文藝片才有資格登上三大電影節的舞臺。

儘管改編自漫畫的超級英雄作品(如動畫劇集)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有出現,但受制於電影技術的發展,真人超級英雄電影直到1978年才首次出現,這一年上映的《超人》以5000萬美元的預算最終獲得了3億美元的票房,受《超人》走紅的影響,製片廠紛紛炮製出自家的英雄角色,甚至還出現了山寨版的《超人》電影,而這其中無一例外均對角色進行了臉譜化和簡單化的描述:正面角色毫無缺點,反派十惡不赦,影片也過於依賴動作場面,導致最後的成片千篇一律,這也是《超人》四部曲票房一部不如一部的重要原因,連帶著口碑也跌至谷底。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經過70年代末的短暫輝煌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超英電影都沒能恢復往日風采,票房口碑雙雙下降,在各大頒獎禮上自然也顆粒無收,而2018年上映的《黑豹》首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此時距離1978年第一部《超人》面世已經過去了整整40年,這40年間超英電影從來都與“藝術”一詞無緣,甚至很多知名電影人都曾公開批評超級英雄電影,斯皮爾伯格就曾表示“氾濫的超級英雄電影會像西部片一樣很快落沒”,而包括彼得·傑克遜、特瑞·吉列姆在內的知名導演均曾公開表示過對超英電影的反感,而以這些導演為代表的學院評委,又在每年奧斯卡獎評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或許這也是超英電影始終無法獲得權威獎項的重要原因。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當然,超英片在藝術領域的空白,還與超英電影長期以來受市場導向所形成的創作思維息息相關,相對於一般的劇情片而言,超英電影的製片成本和宣發費用通常都會高出數倍,而高昂的成本也導致了超英電影始終都將商業訴求放在首位,眾所周知大部分觀眾走進電影院觀看一部電影都是出於娛樂考量,而市場的導向和大眾的口味也決定了超英片在一開始就不可能走“曲高和寡”的藝術片道路。

《小丑》奪獎的背後,會如何改變超英電影創作思路

在打造出《鋼鐵俠》《銀河護衛隊》《雷神》等賣座超英電影后,漫威也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超英片模式:富有個人魅力的角色、五彩繽紛的視覺特效、恰到好處的笑點…正是憑藉著對這些風格和娛樂元素的繼承,才成就了漫威在超英電影界的霸主地位,但是,久而久之問題也隨之而來,一樣的劇作套路和視效轟炸拍了十幾年,觀眾也難免會產生審美疲勞,而“超英電影陷入瓶頸期”的言論更時有出現。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在這一現狀下,漫威長期以來的對手DC卻另闢蹊徑,既然模仿漫威不可行,為何不開闢一套全新的、暗黑的超英電影系列呢?於是便有了《蝙蝠俠大戰超人》和《正義聯盟》,也才有了這部《小丑》,不過,雖然同屬於DC旗下作品,但DC公司一早就強調過,《小丑》電影與DC電影宇宙並無關聯,而預告片也顯示小丑毫無超能力,片中小丑或嚴肅或瘋癲的形象,讓影片更接近於一部現實向的悲喜劇,而這也是DC一直以來想要達到的效果——聚焦現實議題,挖掘人性深處。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一直以來都與漫威戲謔、娛樂向風格背道而馳的DC,不僅在自家作品中將“暗黑”的風格貫徹到底,同時在這部《小丑》的製作過程中,DC也啟用了與漫威影業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在以往的超英電影創作中,一部影片劇作思路和風格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影業高層,而導演所擁有的實際權力非常小,但在《小丑》的製作中,導演託德·菲利普斯不僅親自創作了劇本,同時DC也讓其在拍攝中擁有最大程度的創作自由,而投資僅有5000萬美金的《小丑》,在超級英雄電影中也僅算中小製片規模。

聚焦人性和社會現實,創作權交還給導演,商業考量讓位於創作……在《小丑》的製作中,DC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革新性的措施,其目的既在於與漫威分庭抗禮,也在於改變超英片的創作思路,而在這一製作過程中,影片又充分借鑑了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車司機》《喜劇之王》等影史經典作品,小丑角色獨一無二的遭遇也賦予了這部影片特殊的現實價值,超英電影中的角色不再是忙著拯救世界,而是作為一個同樣需要關注和拯救的人呈現。從“凡人英雄化”到“英雄凡人化”,這也是超英電影的另一個突破。

《小丑》奪得金獅獎,將對未來的超英電影產生哪些影響?

幾十年來,超級英雄都無法真正登上大雅之堂,超英電影陷入創作瓶頸的論調也甚囂塵上,而《小丑》的誕生也許正是對於這一論調的強力反擊,憑藉在威尼斯贏得的滿堂喝彩以及最終成功代表超英電影斬獲金獅獎,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之後即將開啟的北美頒獎季,《小丑》和影片眾主創會有很多的收穫,或許也將影響超英電影的創作走向。

— THE END —

作者 | 邁克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