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喜歡自駕遊的老年人,收穫的是什麼?

踏雪尋梅97517


王佑貴在《我們這一輩》的歌中唱到“ 上山練過腿,下鄉練過背,學會了忍耐,理解了後悔,酸甜苦辣釀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真正的嚐到了做人的滋味”。這首歌是我每次開車到時候一定要聽的歌,這首歌也唱出了退休老人的坎坷經歷。

幾十年來,退休老人為了國家、父母、孩子費盡了心血,如今退下來了,也該為自己活著了,孩子大多都已經成家立業了,不用操心了,自駕遊是許多老人為自己活著的一項選擇。那麼老人們選擇自駕遊收穫了什麼呢?

我認為有這麼幾點和大家討論一下:

1、收穫了好身體

長時間自駕遊一定要有一個好身體。自駕遊並不是一直開著車,整天在車上坐著,老人自駕遊大多每天行駛200公里左右,選擇的目的地都是風景秀美,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停車後到景區遊覽,採取爬山、徒步就是對身體的很好鍛鍊。我的一位同事退休後自駕遊,經常看見他在微信圈裡的步數超過了3萬步。在景區呼吸著負氧離子的空氣,和愛人一起走走停停,沐浴在大自然的陽光裡,許多人“三高”都降了下來,遊覽起到了很好的運動效果。我這位同事幾年自駕遊,現在困擾他多年的痛風都消失了。


2、收穫了愉悅的心情

退休後不窩在家裡,而是選擇全國各地走走,放鬆心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著大好的河山,優美的風景,身在畫中游,愉悅的情緒隨之調動起來。從退休老人自駕遊的自拍照裡,各種姿勢、搞笑的動作、黃昏的剪影、晨曦的萬道霞光,不難看出老人們的“英姿颯爽”。有了愉悅的心情,老人的身體自然倍棒。


3、收穫了知識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雖說退休老人的閱歷豐富,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通過旅遊,對地理知識、宗教知識、人文環境、民族信仰、歷史典故、天文氣象、風土人情等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更加豐富了老人的見識和閱歷。

4、提高了能力

老人們退休前大多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但自駕游出去了,就要不由自主地提高各種能力。有些人自駕遊風餐露宿,就要提高野外生存能力:高原如何做飯、湖邊山谷如何搭帳篷、語言不通如何與人交流、民族地區如何尊重信仰、異國他鄉如何開車導航等等,老人們就要不斷通過學習,掌握這些能力,腦子越學越活,持續激起學習的動力。



5、掌握提高了一技之長

旅遊都喜歡拍照,更喜歡分享到朋友圈裡,通過不斷地拍照,與同行交流,攝影技術也越來越好。也有人喜歡記錄旅遊的心得和感悟,分享到《今日頭條》,成為創作者,寫作能力技巧也會提高很多。要分享,就要用到一些app,好多老人掌握了電腦、智能手機、導航等技巧。

在詩和遠方的自駕中,親身體會了膾炙人口詩句的創作地,名人偉人的誕生,自己也會豪情萬丈,不由自主吟誦起來。



因此,退休老人自駕遊收穫了健康,收穫了愉悅,收穫了知識,提高了技能,您怎麼認為呢?


花小花遊記


收穫的是對世界一個新的認識吧。

我爸爸也是退休了,喜歡自駕游出去玩,他比較喜歡自由行,不愛跟團有約束。每次出去自駕都能收穫好的心情和一個對世界的新的認識,在他們那個年代裡吃飯穿衣都還成問題,不會像現在我們年輕人一樣想著去哪玩去哪玩,他說就算小時候翻一翻學校的大門對於他來說都是一種對世界的探索了。但是現在奮鬥半輩子,有了經濟基礎了,國家也富裕起來了,家庭也跟著小康了,很能去放開心思享受美景了,在他看來每次出去都會發現世界真的不一樣了,吃飯不再用米票肉票了,穿衣不再自己做了,出去玩也不再是用雙腿了。對於他來說更像是一個步履蹣跚的小孩子在一點一點的摸索和適應這個世界的發展和進步吧。



旅行探探


這個問題看你怎麼去認識。有的退了休了六七十歲的人,哪都不去,就願意在家待著,認為哪兒都不如家舒服,一點不假。旅遊勞心費力傷財,發達的地區高樓大廈,跟北京一樣,沒啥新鮮的。高山大樹河水,我也不是沒見過,絲毫勾不起興趣來。

有人說,旅遊是在一個地方待煩了的人到另一些人待煩了的地方去。

旅行是為熱愛的人準備的。堅固的鋼筋水泥已經把人們束縛了很久,遼闊的草原,自由自在的蘭天白雲,點點的羊群,奔馳的馬兒,那一刻的心情也是在家體會不到的。怒吼的黃河,寬闊的長江,湧動不可知的黑龍江,都使人得到不同的感受。從名聲大燥的張掖丹霞地貌到陝西小景波浪谷,大有大的壯觀小有小的獨特,各種的美。

自駕遊實際算起賬來,比報團遊一點不便宜,有時還要貴些。然而感受各異。一舒服,二風景在路上,三享受。路在腳下跑,周圍的山水往後退,只要你睜開眼睛就到處是風景了。

至於錢,這把年紀了還能活幾年。沒錢不行,錢多也無用。自己花自己的這點退休金,不給任何人找麻煩,寒暑假期間跟孩子們一塊出去幾天,祖國的天南地北,沒去過的,走走看看,趁現在腿腳還能動,吾願足矣!

旅遊還須要一個本錢,這就是身體。出去玩的確很辛苦,渴了餓了累了,有時生活不是那麼規律的,當身體跟不上會給別人造成麻煩時就要自覺些,當然也是對自己負責。所以更要珍惜現在。


東方紅2321


作為一個喜歡旅遊,更喜歡自駕遊的退休人,我將我國內外自駕旅行中的情感感受和認知收穫分享給大家。

旅遊的方式有很多,從最早的國內跟團遊、後來的自駕遊、國外遊、國外自由行,現在不少人到國外自駕遊,等等。

無論哪種旅行方式都能帶給人快樂,同時也能讓人在認知上有所收穫,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自駕遊屬自由行,它所得到的收穫是跟團遊根本無法比擬的。


2017年和2018年,我兩次沿中朝界河鴨綠江自駕旅行,這段旅途始於吉林省集安市,經臨江市,至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沿途行駛在鴨綠江邊,對岸的朝鮮近在咫尺,房屋建築、軍事設施、站崗士兵、熙攘人群,都清晰可見。鴨綠江穿行於長白山山脈,兩岸山脈在這裡並不陡峭,中國一側,滿山樹木繁茂,鬱鬱蔥蔥;而朝鮮一側很多樹木被砍伐,改種莊稼。而這些農作物長勢並不好,與中國農民自留地裡的農作物呈鮮明對照。朝鮮的綠皮火車噪音極大,行駛緩慢,偶爾遇到與它並行時,還不如我開車的速度快。


距離集安市不遠,朝鮮一側修建了一座化工廠,幾公里以外就可見濃煙滾滾。但鴨綠江兩岸中國一側大都是風景區,江水尚未被汙染,江水比較清澈。

自駕沿線途徑望天鵝風景區,長白山天池,在延吉品嚐朝鮮族飯店裡大飽口福,自然、人文風景和美食真的不虛此行。




如果說國內開車自駕,會讓人大開眼界,那麼國外的自駕就更會讓人耳目一新。

2018年5月,德國的自駕更是讓我領略了異國他鄉的自然風光。農舍、牧場、牧群、湖泊、山脈、白雲、藍天……,一切都是那麼新鮮,令人心曠神怡。遇到美景,隨時停車欣賞拍照,鋪上墊子,小憩於青綠的草坪上,自帶的午餐雖沒那麼豐盛,但在這個環境下咀嚼起來,味道竟然那麼可口,心情的愉悅溢於言表。


除了自駕,沒有任何一種旅行方式能給你帶來這種情感感受,和認知收穫。


自由行所見所聞


這個問題很有意義,我也經常這樣問自己:退休後喜歡自駕遊收穫的是什麼?

退休後一直在自駕遊,用床車方式,夫妻二人走天涯,幾乎走遍了全國。那麼,我收穫了些什麼呢,或者說,你喜歡的自駕遊有什麼意義呢?咱們試著來討論一下。


(作者在宏村)


話,應該往明白裡說,實說,才有意思。揀選漂亮的說,可以在臺上說,對了鏡頭說,在這裡就不必要了。

退休,往好裡說,安享晚年,直白說來,單位上不需要我們了,等同失去了社會價值。至少,被邊緣化了。但是,一個退休人員的心是不會退休的,他對社會進步的關注,他們為這個社會服務的精神,不會退休。


(作者在新疆)

這就形成了矛盾,心態上的矛盾,如果一位退休人員沒有能力調節自己,去想辦法開始一段新的生活,而一直沉湎在過去的生活習性之中,他是很痛苦的。所以人們經常鼓勵退休者,老有所樂。有所樂,是告訴我們,去尋找新的生活點。

朋友問退休後喜歡自駕遊的老年人,收穫的是什麼?我認為下面幾點是主要方面:


(作者在海南)


首先是生存意義價值。

不可否認,以前上班,價值意義在那兒,隨便你從事哪一行,每天都有你的活,這個活給你帶來收入價值,甚至社會名譽,你有成就感。

退休了,整一個車,到處走一走,自已有能力去到一些過去去不了的地方旅遊,會給退休同志帶來興奮點,這個點,來源於生存意義價值。比如在下,曾經駕車抵達西藏珠峰大本營,抵達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覺得自己做了一件事,做了在上班時不可能做到的事(上班沒有時間哪),生存意義價值上自己覺得加了一分。

其二,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是一種解放。

儘管我們在家也需要帶孩子,為小青年燒個飯,但咱們開會了,星期天節假日,寒暑假,時間歸我們(親家是老師)。屬於我們的時間,可以隨心所欲安排,這點很重要。如此,就比較忙乎了。平時,肯定要謀劃,打算去哪些地方,怎樣玩,需要什麼裝備,得準備哪些東西,細細碎碎。無空隙的細細碎碎就是生活本質,你總有那麼多的事忙不完,而這些弄不完的細碎恰是自駕遊給帶來的紅利。


(作者在西藏珠峰大本營)


其三,自由度有似隨心所欲的提高。

自駕遊,理論上講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只要那地方被允許到達。

今年某個星期天,我們有兩天時間,去安徽宏村,還真是說走就走。那個心情開放,真叫快樂。我們一般露營住車上,地方合適則睡帳蓬,這都是必選項目,一改平時在家裡的生活習慣,外面野去。

多種生活形式的嘗試,有時苦,便是苦,也讓人見到生活多樣性的趣味,生存品質提高。

其四,退休朋友必須學會自我轉變。

退休了,一下子彷彿失去了世界,怎麼辦?我們看到很多老年朋友盲從形式,不會唱的也去唱,跳不好的也到廣場上去扭,......五花八門,退休人員是一個大群體,急切需要導向,不是說大家都來自駕遊,沒有這個意思,但你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去做一些事,做你自己喜歡的事。

退休無疑是失去價值的危機,改變生命態度,走向真實才是救贖。

(作者部分自駕遊留影)


自駕遊讓我們接受新事物,見到新世界,這方面收穫最大,你想,車子走在路上,每一時刻都是新的,是不是?具體的收穫,在這裡我就不詳述了。

我認為只有腳踏實地建立起來的東西,才可以形成精神上的支撐。退休後喜歡自駕遊,收穫還真不少。

謝你好問。


稀夫文字


喜歡自駕遊的老年人,主要的收穫,我認為,收穫的是一種狀態,年輕態

首先,出去自駕遊的時候,要涉及到很多旅遊環節,諸如預先選定景點,確定行程,訂房等等,這些比較新鮮的事物,能夠讓老年人保持一種探索和積極的狀態,激發活力。避免總呆在家裡,容易形成孤獨感,覺得與社會脫節,長此以往,甚至發展成抑鬱症,老年痴呆。

其次,在茂密的森林中呼吸,在清澈的小溪邊漫步,既放開心胸,也鍛鍊了身體。

第三,和兒女的溝通中,多了溝通的方式和內容,和同齡人的交往中,也增加了很多共同的話題。

但是,我還是要特別提醒喜歡自駕遊的老年朋友,以下兩點必須注意:

1.自駕遊總體還是比較辛苦,特別是對駕駛員來講,既要開車,還要玩耍。所以,安排行程時,時間儘量充裕,少趕路,多休息。

2.有高血壓、心臟病者,應該避免去高原地區自駕遊,容易出現突發狀況。

我的兩點建議:

1.老年人自駕遊,建議多以休閒度假式為主,既整個行程,最好一個或兩個目的地,去了之後,就住下,在當地慢慢玩耍,不要長途跋涉到處走馬觀花。

2.對於長線線路,可以參加旅行社推出的夕陽紅線路,針對老年人設計的行程,相對比較輕鬆,關鍵是全程有人照顧,老人省心,兒女們也比較放心。

最後,祝老年朋友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娛樂方式,安享晚年!


文旅不分家


如果問退休後的老人自駕遊收穫的是什麼?其他人怎樣想我不知,但我堅信一句名言,行萬里路勝讀十卷書!我退休已10年了,因為還在工作我無法學其他朋友經常自駕周遊列國,但我一有機會絕對不會放過!平日時間只有兩三天我會和幾個朋友去離廣州200公里左右的溫泉度假山莊泡溫泉,去海邊游水吃海鮮,但國慶和春節假期比較長,特別是春節工廠放假一個月,我全家會在外面玩足一個月。其實退休後身體還比較好的,經濟方面沒問題的朋友我都建議多去外面走一走,通過旅遊增長自已的見識,開寬自已視野,這就是你最大的收穫,千萬不要學一些人都走到天堂門口了,全部錢還放在銀行。


車仔佬42104839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收穫最大的是實現年輕時的旅行夢想。

作為老年人來說,自駕旅遊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喜歡自駕旅遊的人都知道,出行前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要廣泛查詢旅遊攻略,制定詳細的行程計劃,包括在哪吃,在哪住,到目的地去主要看哪些景點,等等。這些都是勞神費力的事情,老年人對電腦操作的熟練程度有限,思維和記憶能力也在逐步減退,做這些事情要比青年人下更大的功夫,可想而知是有一定難度的。

自駕遊的路途中是對體力和心智的雙重考驗。就體力來說,自駕過程中每天基本上都要開車上百公里,有些年輕人身體都吃不消,經常會感覺腿疼,更何況老年人了。從心智方面來看,行走在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有些解決起來還很困難,老年人在外要解決這些問題可想而知。同時,由於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在減退,常會出現暈車,吃不好,睡不好等情況,有時行走在路上也是一種吃苦,是另外一種修行。

每個人都有夢想,自駕旅遊就是很多青年人無法實現的夢想。雖然媒體上有很多人在曬照片發視頻,講述自己旅行中的故事,但是又有多少人是把這個當做一項工作來乾的,可以說很少。因為青年時期正是大家創業的時期,每天的主要精力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這樣才能養家餬口;加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負擔,很難做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因此,很多青年人只能把旅行作為自己的夢想,在退休了以後有時間再付諸實施,我想這大概就是很多老人退休後自駕去旅行的一個原因。

以上是我的觀點,歡迎關注,歡迎評論。


隨心飄飛


我這個月退休的,正準備自駕游去東北三省看一看,我身邊有很多的東北朋友,我平時聽到很多關於東北的故事,我要去看看。我個人感覺退休後自駕旅行是個很好的選擇,會有很多收穫。

1.收穫的愉快的心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到了感覺適合自己的地方,可以深度遊,慢慢遊了,把旅行旅成一種享受。

3.退休後自駕遊沒了時間的限制,就像放飛的小鳥,可以到大自然裡翱翔。

4.退休後自駕遊能夠享受自由自在的快樂。靈活性很強。

5.能夠約上三五好友,那更是其樂融融。

6.自駕遊對退休後的人來說也是很好的身體鍛鍊。

總之,退休後對喜歡旅行的朋友來說,那是說不盡的收穫,只有自己融入進去了,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這裡祝退休後自駕遊的朋友們旅途愉快,身體健康。


66的旅行生活


本人覺得現在的50/60後的人,現在都已經退休,或者接近退休了。這代人有駕照的也不是很多,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正是上山下鄉的年代。連溫飽也解決不了,還談什麼旅遊呢。旅遊業在我們國家興起也就20年左右樣子,那時候的50/60後,剛剛成家每個月幾百元的工資,連家都養不了,想都不敢想哪倆個字“旅遊”。現在他們退休了,孩子們也都大了。如果身體還不錯,腿腳利索又有駕照的,應該出去走一走,看看祖國大好河山。自駕遊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