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在地獄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Oo葡萄酒oO


黃泉之路花開彼岸

按照我國古代民間傳說記載,人死後都會走上一條通往冥界的路,也就是所謂的黃泉路,據說這條路上開滿了只開花不結葉的彼岸花,這種彼岸花因為花葉生生世世兩不想見的特質,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也被賦予了很多的愛情色彩。

據傳說在黃泉路的盡頭有一條河,河上有一架橋直通彼岸,這座橋就是大名鼎鼎的奈何橋,一旦跨過奈何橋,緊接著就是望鄉臺,相傳逝去的人最後想看看自己人間的親人就只能登臨望鄉臺,而這也是塵世之緣的最後一眼。

上古帝族來歷嚇人

而和望鄉臺臨近的正是孟婆亭,孟婆就常年守護在此,每個鬼魂途經此地都要喝一碗孟婆湯,喝過這碗孟婆湯之後就可以了卻凡塵重新投胎。而民間關於孟婆來歷也是說法不一,最早在《山海經 東荒》中記載:“帝堯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風雨自隨,故曰孟婆”

如果按照這一說法,孟婆的來歷可謂是高的嚇人,因為我們所熟悉的三界六道神仙體系其實是在商周時期才建立起來的,按照封神演義的記載,商周之前尚且沒有天庭就更不用說冥界了,而經歷了封神大戰之後,截教和闡教眾弟子最終達成某種協議,從而組建了天庭併成為中堅力量,而地府也隨之應運而生。

冥界之主職責重大

按照百度百科給出的數據,堯帝身處的上古時代大致在公元前2168年,而西周在公元前1046年,按照這一數據那麼孟婆至少活了1122歲等到封神榜冊封天下神仙才進入的地府,由此可見孟婆的實力絕對不一般。

從上述資料中我們不難發現,孟婆有可能是隱藏的幽冥之主,畢竟帝堯的地位太過特殊,能在上古時期稱帝的基本上都和仙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他們所具備的神力遠非後世修煉出來的神通所能比擬,那麼在三界劃分儀式上,孟婆極有可能是作為上古族群的代表鎮守冥界。

三界太平有我無他

因為冥界初建的時候,宇宙之中的荒古巨獸妖魔鬼怪比後世多多了,那麼如何管理這些凶神惡煞就成為了難題,而讓這些神通廣大的鬼魂失去記憶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由此可見孟婆絕不是後世流傳的勸誡每個人喝碗湯那麼簡單,而很有可能是動用無上法力來重置妖魂的記憶。

久而久之,隨著上古時代的烙印離我們越來越遠,孟婆也逐漸成為一個更符合人類社會的標籤文化,尤其是經過現代網絡文學的渲染,孟婆的地位好像與一般的鬼差沒有區別,但是咱們就拿最簡單的一個事來看看,一位活了4187年的上古帝族公主,伴隨著中華文明從無到有,怎麼可能是三界之中的等閒之輩呢?


船伕聊名著


門房大爺一般的存在。

起初傳說中的孟婆並不是在奈何橋邊的,而是一個名叫孟婆莊的村莊。人死後,靈魂出竅,被陰間的衙役押著去陰間衙門審判。審判完了以後,要經歷懲罰煉獄之後,進行投胎。

投胎前就是要去孟婆莊的。

《吳下諺聯》裡說,“人死去第一處是孟婆莊,諸役卒押從牆外經過赴內案完結。生前功過,注入輪迴冊內,轉世投胎,仍從此莊行過”。然後進入一個室內,雕樑畫棟,珠簾半卷,內有一老太婆。老太婆見人來了,呼喚三個小妹出來,名為孟姜、孟庸、孟戈。三個小妹清香襲人,遞來一杯茶。此時倍覺口渴欲死,就接過來喝了,喝到底時,猛然看見杯底有泥,抬頭再看,老嫗化作一個骷髏,“華屋雕牆,多變成荒郊,生前事一切不能記憶”。一驚過後,便成了懵懂小孩了。

這個茶就叫做孟婆湯,又名“泥渾湯”,再名“迷魂湯”。《紅樓夢》里根據這個典故,創造出來許多內容。

後來人們又將孟婆看作是守著奈何橋的老婆子,其實奈何橋這東西,並不是在剛進陰間的位置。人必須是帶著生前記憶,經過審判和懲罰或榮升為神明、降格為牲畜之後,才有資格忘掉記憶。

孟婆乾的是“消磁”這個勾當,說和門房大爺一樣是開玩笑,職責上更重要,比高考監考巡檢指責還重,但工作環境和門房大爺沒區別。知名度很高,地位不高。有時候也會忘記下藥或者藥效不到。當然也有陰間的衙役翫忽職守,或者管控不足的事。這樣會導致有些人生來就帶著前世記憶,這是根本沒下藥或者根本沒被抓的。後者會遊蕩一段時間的,前者則不記得有遊魂過程。也有部分是漸漸充斥生前記憶,那就是孟婆同志的藥下淡了。

陰間和陽間照應,不是說只有一個衙門,也分片區州縣。有些地方管控很差,就會出現整體都帶著前世記憶的事。譬如湖南有個轉世村,就是這種情況(大霧)。

以上內容純屬猜測,總之此孟婆非彼孟婆,歷史上最初孟婆是風神,後來可能是有同姓的老婆子,抑或是她本身轉化了,就成為了陰間橋頭的送茶大娘。


豆子人民藝術家



五百年前的某天,一個男人踏上了奈何橋,橋上有位等待已久的老婆婆攔住了他,奉上一碗湯,於是便開始了他們之間的對話:

孟婆:知道你一路走來,甚是勞累,特為你準備了一碗湯,喝下去吧,喝下去可解你一路的疲憊,喝下去你便會忘卻在人間時的凡塵俗事。

男人問:此為何物?

孟婆曰:此物名曰孟婆湯,又稱忘情水,喝了之後能讓人忘卻今生今世所有的牽絆,了無牽掛的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人,或為畜。我便是傳說中的孟婆。

男人:我不喝,我向來不喜歡喝苦的湯湯水水。

孟婆曰:我放了糖,據書上說,甜更能讓人忘記憂傷。於是我便給一些人碗里加了糖,加了糖的孟婆湯,更可讓人忘記一切憂,了結一切繞。紅塵輪迴時,再不會有錐心的痛和可以讓你為之憂傷的人。

男人:你怎麼知道?你又沒喝過,你怎會知道喝了之後能讓人忘記俗世間的一切?

孟婆眉頭微微一皺,因為她每天都守候在這裡,會給每個經過這裡的路人遞上一碗湯,據絕喝下孟婆湯的人有很多,可是竟然還會反問自己的人似乎只有眼前這一個。男人的反問,勾起了她的回憶,那時,她新婚三天的丈夫範喜良被秦朝抓去修長城,不久便因飢餓勞累而死,屍骨埋在了長城牆下,她痛哭城下三天三夜不止。為了能忘記這些痛苦萬分的記憶,就熬製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後來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動地,就免了她的輪迴之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但是,孟婆始終沒喝過自已做的湯。她每天只是看著那些愁緒滿懷的人喝了自己做的湯後愁眉盡舒的樣子。

孟婆反問:你是不是有末了的心事?

男人說:“我有忘不掉的人。”

孟婆:這個人對你這樣重要?

男人答:是的。

孟婆嘆了口氣說道:唉,又是一個痴心人啊,放下吧。

男人說:不,因為我承諾過她,來世兩個人還要再一起,我知道假如我喝下去後,我就會忘記她。我怕她來世會找不到我,那樣她一個人會很孤單。

孟婆問:就為了一句承諾?

男人答:是的。我想知道怎樣才能不喝?我給你錢好嗎?我可以把她燒給我的紙錢都給了你,她燒的時候告訴我,這是買路錢,假如路上有人為難我,你就把錢送給她,還叮囑我一定不要喝孟婆湯,她怕來世我會忘掉她的樣子,會找不到她。

孟婆轉過身去,兩滴淚從她的眼角流下,她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憂憂的說道:我想放你過去,可我只是一個守橋的芝麻小官,有些時候我也為難啊。


小卒


孟婆在地獄中只是一個貧民,沒有什麼地位。

說起夢婆還真是個苦命人,二十幾歲就喪夫,留有一子不到三歲。她有幾次想改嫁,擔心怕後老公帶不下兒子,自己就又當娘又當爹,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成人,又為兒子完了婚。兒媳過門後一直沒有工作,一家人全靠兒子出門打工養家。後來兒媳給孟婆生了個胖孫子。孟婆如獲至寶,幾個月就把孫子慣來晚上陪她睡,白天陪她玩。兒媳則閒得無事,不去找工作,卻天天去打麻將。夢婆勸說她多次,兒媳根本不理她。夢婆實在見不過就說你不找工作做,就自己帶孩子,我自己去找活幹。兒媳照常不理她。夢婆一氣之下果然把孩子交給了兒媳,出門找活幹去了。兒媳心裡很憤怒,沒工作無所謂,從此打不成麻將好比萬箭穿心。就和婆婆大吵大鬧。公開說如果孟婆不給她帶孩子,老了休想贍養她。背地下老說孟婆的壞話,又在網上扇動婆婆不幫帶孩子的謬論。兒子也想作為奶奶不帶孫子,真是豈有此理。於是小夫妻倆合夥把孟婆趕出了家門。

孟婆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想想含辛茹苦,吃一口留一口把孩子養大,競然落到這步下場,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於是來到奈何橋上想跳河自盡,被一老者見到上前救下了她。勸她想開些。從橋上過去的每一個人都有痛苦的經歷,他們都想徹底忘掉過去,卻找不到忘掉的辦法。如果你有辦法不如在這橋頭擺個攤子,專為他們指點迷津,既做了好事又掙點零用錢。

夢婆想了很久也想不出辦法,只好對老者說:”我口言差,讀書又少,那能把人說服呢?算了我還是不想活了。“

那老者又說:“你只需要取這橋下的水,凡是經過的人每人給他們一碗水喝,他們就把以前的事全忘記了。”老者說完飄然而去。

夢婆果然照老者說的做起了這筆生意,每天下河取幾百趟水。有的見她勞累給她錢她一個都不收。幾天後那老者又來了,站在人群邊觀望了夢婆很久。最後走到夢婆跟前,對著夢婆笑了笑說:“你做得很好。我是閻王爺,你以後凡是從這經過的人叫他們必須喝,不喝的就不讓他過橋。有倒亂的就打我的電話。”說完就給夢婆一張名片,揚長而去。

夢婆接過名片,突然想起來自己沒手機,忙對閻王爺喊:“閻王爺!閻王爺!我沒有手機,怎麼給你打電話啊?“

遠遠傳來一句:”放心吧,你兒子會給你燒手機,燒電腦,燒洋房來的。


凝解


有一句歌詞,形容情好日密的情人如中途離世,在'奈何橋上等三年'!為什麼不是過了奈何橋再等呢?這就牽涉到孟婆,這位傳說中的人物,她常駐在奈何橋邊。她的職能是,為所有轉世投胎的靈魂提供一種叫"孟婆湯"的飲料,任何鬼魂渴下以後,就會消除前世的記憶。

我國古代傳說中,孟婆是陰曹地府中專門掌管將即將投胎的生魂抹去所有記憶的官員.

關於孟婆的由來,民間通常有三種說法。

1.鴻蒙初開,世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天界法力無邊,權力最大,掌管一切,人間即所謂的陽世人界就是我們生活的現實社會,地即為"陰曹地府"。孟婆本為天界的一個散官。因為看到世人愛恨情仇無數,縱使離世了還念念不忘,她主動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並在奈何橋的橋頭上,立起一口大鍋,將世人放不下的思緒煉化成了"孟婆湯\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民間傳說中,傳本道:閻羅殿長回生草,卻靈性而生,化身一女子,因看透人間滄桑,生於一姓孟的人家,沒有取名字,所以街坊叫她孟丫頭,後來孟氏長大,大家叫她孟姑,嫁一秀才,秀才十年寒窗,三年鄉試,三年科考,竟然中了榜眼,棄妻而去,卻不想孟姑天生法眼,已經識得人之三本,就在她丈夫的腋下點了炙了三下,要丈夫離家前答應,三年科考後一定回來,卻不想丈夫三年未歸,三魂六魄本散,另去攀龍附鳳之日,做了野鬼孤魂,被牛鬼收去,抓到閻羅判官那裡被數落,大聲喊冤,閻羅發現生死簿上沒有此人的名字,問不清原由,就榨屍粉末,叫其不得超生,恰恰這牛鬼本是50年陰陽一換,正好輪到了孟姑家的那頭老黃牛,也是機緣巧合,前一年孟姑用法眼給這牛指了明路,竟然成了鬼界18魔之首的牛鬼,所以,牛鬼怕牽扯老主人,到人間抓魂的時候順路告訴了孟姑,孟姑竟然讓牛鬼押自己來找閻羅,閻羅不肯放,說已經碾成碎末,孟姑將真相和盤脫出,原是她下的咒在這秀才身上,閻羅看她有著等法術,查了她三世前生,才知道本是女媧造人的回生草,卻被遺漏天機,這神草可治人回魄收魂,不長於天下,不長於地上,已經絕跡,卻在地府的奈何橋留了最後一株,並且成精,看透太多輪迴轉生,哀氣震天,愛痛不斷,仇恨相加,終於洗了草命做了人形,只為蒼生少點痛苦,閻羅問孟姑,如何處置自己的丈夫,孟姑拔下一根青絲,泡湯給秀才喝下,然後推他出了奈何橋,說從此他再也不記得以前的事情,閻王知道她私放了寡情的丈夫,大為惱火,扣了她三十年的陽壽,叫她在奈何橋前,永世不得超生,每天拔自己的頭髮入湯,凡投胎的鬼,必須喝下,忘記前世的恩恩怨怨,自此,盤古開天地後,人清命淡,不見前世,在來生,仇人可以成為朋友,夫妻不再反目,父子可以成為兄弟,姐妹可以成為夫妻,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落得無傷無痛,短了三十年陽壽的孟姑,也變成了孟婆,一碗孟婆湯,斷了多少人鬼未了情。


三秦視點


地獄的出現一方面是宗教流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封建統治者的諸多統治工具之一,而孟婆的形象是地獄剛“出現”就有的,她是隨著時代的推進漸漸衍生出的一個概念。

沒人知道自己死後會去哪,會再經歷什麼,於是地獄的出現多少滿足了人們的幻想。傳說當人死後十殿閻羅就會依據你在世時所做的善事與惡事逐一清算,待受刑完畢後交給第十殿的轉輪王安排往生。在某一個階段再世的人依然保留著前世的記憶以及在地府的一系列經歷,這樣一來就會出現新人認舊親以及洩露天機之事,於是十殿閻羅一琢磨,覺得得派專人熬製專門的東西去消除鬼魂的記憶,就這樣,孟婆進入了他們的法眼。

孟婆生前生活在西漢,是個從不回憶過去也不念想將來的姑娘,除了每日誦經之外就是勸人吃齋行善了。世人不知其姓名只知她姓孟,到了八十一歲是頭髮花白但仍是少女模樣,相親們稱其為孟婆阿奶。後來孟婆入山修行,在沒有出現,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閻王讓其來地府任職,建醧忘臺,並令其採摘俗世的藥材,調合成類似酒一樣的五味湯,等到鬼魂投胎前飲下此湯,忘卻一切前世,開始新生活。

當然,也有比較頑固的不願意忘記過去之事的鬼魂不肯喝湯,孟婆憐憫也無可奈何,但鬼卒們可都是暴脾氣,每每這時他們就會用銅槍刺其喉嚨強迫他喝湯…

孟婆湯會讓你忘了一切,三生石則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走過奈何橋,在望鄉臺上看最後一眼前世的人間,那種感覺誰能懂。所以孟婆在地府的地位並不算高,但很關鍵,若沒有她的話你我或許就都知道我們前世的樣子了~


以上故事皆為傳說,或許也是真的呢~


邏輯文史游


胡一一上線,開啟胡叨叨模式,歐耶!

孟婆,何許人也?據說她特別會熬湯,這種湯擁有神奇的功效,路過奈何橋的陰魂喝了它便可以忘記前塵往事,安心地開始新的輪迴。那些愛之深的情侶要愛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開的那種,對孟婆湯是極為反感的,他們才不想忘記自己的愛人呢!



奈何牌孟婆湯哪裡有賣?來十碗!孟婆,能給你提點建議嗎,你這湯可不可以改進一下,都這麼多年了,你這湯還是原來的味道,還是原來的功效,你就不能創新一下湯式嗎?原味湯、甜湯、酸湯、辣湯、鹹湯、全忘湯、遺留美好湯、銘記湯、窖藏十年湯、新鮮出爐湯、回鍋湯……再把生意的版圖開拓到陽間。相信不,你若這樣做,生意翻十番!



說了這麼多,孟婆在地獄裡的地位到底怎樣呢?

傳說,人死後到了地獄,都要走過奈何橋,你願或不願,孟婆都在那裡等著你,不見不散。想來,這奈何橋是進入地府的必經之地,離閻王殿很遠很遠。

一個遠離閻王權力中心的廚娘,地位能高到哪裡去,估計和土地公、土地婆差不多,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負責奈何橋這麼點兒事,本事小、事情少、地位低、工資低。



插播一條信息:

在動漫《畫江湖之不良人》裡,孟婆的地位是很高的,是僅次於老大冥帝的存在,在老大閉關修煉的那段時間,孟婆就是代理老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好了,就叨叨這麼多吧!


一抒己見


據說,孟婆生於西漢時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唸誦佛經。 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一心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 。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為“孟婆老奶” 。 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後漢。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洩露天機, 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為幽冥之神,併為她造築醧忘臺。 在《閻王經》中說,鬼魂在各殿受過刑罰後,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後轉押至第十殿 ,交付給轉輪王。 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這裡來準備投生的鬼魂,都會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 管的醧忘臺下灌飲迷湯,讓鬼魂們忘卻前生。 相傳孟婆湯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發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採自俗世的藥材 ,調合成如酒一般的湯,分成甘、苦、辛、酸、鹹五種口味。 凡是預備投生的鬼魂都得飲下孟婆的迷魂湯,如有刁鑽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腳 底下立刻就會出現鉤刀絆住雙腳,並有尖銳銅管刺穿喉嚨,強迫性的灌下,沒有任何鬼魂 可以倖免。 孟婆在陰間開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莊。在清人沉起風的《諧鋒》 卷八中有一關於孟婆莊的故事: 葛生不喝迷魂湯得返生 從前有一歌妓叫蘭蕊,她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玉蕊和葛生相戀至深,但因為 葛生很窮,娶不起玉蕊,後來蘭蕊因病而死,葛生則因無力與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 葛生死後,來到陰曹地府,閻羅王看他死得無辜,就判他投生為人。葛生聞令後,便 準備再去投生。 葛生一個人呆呆地走著,忽然來到一個攀滿蘿藤的棚子底下。只見好幾百個男男女女 ,爭先恐後的搶那付瓢杓,急急忙忙的向爐頭舀水來喝。 葛生因為走累了,覺得口乾,便也想上前去飲用那瓢裡的水。這時,有一女子從棚子 後面走出來,葛生仔細一看,竟然是蘭蕊。 蘭蕊問他為何來此,葛生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蘭蕊知道後,便輕輕地對葛生附耳 說道: “你難道不知道這裡是孟婆莊嗎?還好今天孟婆去給寇夫人祝壽,命我暫時掌管瓢杓 。要是你和那些人一樣,也喝了這瓢裡的迷魂湯,你就返生無路了。” 葛生一聽,不禁感到慶幸。後來,在蘭蕊的指點下,葛生尋得舊路,重返人世。 孟婆莊上喝茶美女相伴 另外,在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解》的“孟婆湯”中,也有一段關於鬼魂被灌迷魂湯的 描寫: 人死之後,首先經過的是孟婆莊。眾役卒押送鬼魂從孟婆莊的牆外走過,至閻王殿去 接受審問。判定後,則將生前功過錄入轉回冊中。凡是被判轉世投胎的鬼魂,就再從孟婆 莊走回去。 孟婆莊的門口有一個老婆婆站在那兒招呼來者,步上階梯,進入裡面。 莊內全是雕樑畫棟、朱欄石砌;屋內,觸目皆是精緻華麗的擺設,有珠玉做成的簾子 ,廳中還擺了一面玉雕的大桌子。 待來者入屋後,老婆婆便叫出三個女孩子來,這三個女孩子分別是孟姜、孟庸與孟戈 。三人都穿著紅色的裙子和垂著綠袖的上衣,個個如花似玉、貌賽天仙,而且輕聲細語地 呼喚郎君,還以手拂淨席子請來者坐下。 來者坐下後,丫鬟便送上茶水。三個美女環伺在側,皆以纖纖玉指親奉送茶,玉環叮 叮脆響,陣陣奇香襲人,在如此情境中,實在很難拒絕不喝。 才一接過茶杯,便覺目眩神馳,輕輟一口,只覺清涼無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飲而盡 。喝到底忽見有一匙左右的濁泥在杯底沉著,待抬眼一看,發現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 婆婆都成為僵立的骷髏。 走出門外一看,原先的雕樑畫棟盡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並忘卻生前一切事物


談笑書生


孟婆,一位女性神祗,常年駐守在忘川河邊的奈何橋上,每當有鬼魂經過時她都會親手遞過去一碗孟婆湯。如若你不喝,就過不得奈何橋,投不了胎。相傳孟婆湯是人前世的眼淚熬製而成,喝了它就會忘記前世的愛恨情仇。以一個新的生命重新輪迴於六道。這也是許多耽美小說或影視作品中主角沒有喝孟婆湯帶著記憶轉世的藍本。用時髦點的話來說,孟婆這個角色的地位很像遊戲中角色死亡後的復活點,唯一不同的是玩家裝備和等級清零。那麼,真正的孟婆在地獄中地位究竟的是怎樣呢?

先講孟婆來歷:

《靖江寶卷》:“陰司有座孟婆莊,絕色女子賣茶湯。來人吃得湯和水,三十五天不清爽。”《山海經》中還提到了:“帝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以帝女故曰孟婆。”《歷代詞話》:“俗謂風曰孟婆”。

上面是一些書中的記載,而民間的說法一般有三:一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形成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間界為陽世,地界陰曹地府。三界劃定,各自運行。孟婆本是天界的一個散官,平常工作清閒。有一日心血來潮,想看看看人界生活。她看到人界有許多痴情男女,恩怨糾纏,到死也不肯投胎,地府秩序因此有了崩潰的跡象,於是她自告奮勇下到地界,將世人放不下的情緒熬成湯,世人喝了湯,就能安心投胎。維持了地府秩序的運轉。

二說所謂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長城之後,見長城之下屍骸無數卻找不到丈夫的屍骨。為了能忘記這些痛苦萬分的記憶,就熬製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後來上天念她思夫之情,就免了她再入輪迴。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

 

三是孟婆生於西漢時代,是一位絕世美女,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唸誦佛經。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一心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為“孟婆老奶”。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後漢。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洩露天機,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為幽冥之神,併為她造築驅忘臺。

推測孟婆在地府的地位:

<strong>從孟婆的幾個來歷看來,無論是神(散官),還是孟婆是人死後封神,與地府的正統的神的地位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像傳統地府中就有執掌幽冥地府十八重地獄天齊仁聖大帝,北陰酆都大帝,五方鬼帝,羅酆六天官,十殿閻羅,以及後面佛教加入地藏菩薩等諸多大佬,甚至還有牛頭馬面,陰陽判官這些和大佬走的近的管理層,而孟婆更像是管理層的副手一樣,有一定的權利但還是要看著領導的臉色行事。不過作者更傾向於孟婆像網劇《靈魂擺渡》中說的是地府第一美人,誰見了都會喜歡的那種,等等,好像地府就孟婆一個女的吧~

ps: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讀者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