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中最大的無奈,恐怕就是與已結婚的人兩情相悅

梁白波出生於上海,父母雖是香山人,卻早已遠離家鄉,在上海摸爬滾打。幼年時,家庭富足,童年生活充滿著快樂。但好景不長,父親逝世,家庭變得窘迫。母親一個人扛起了家庭,在她的努力下,所有孩子都能讀書上學,梁白波就讀上了藝專。可惜,梁白波思想激進,在當局者逼迫下,流落南洋。

隨後,她返回了上海,加入中國第一個油畫藝術團體“覺瀾社”,在多次繪畫展覽中,顯示出她創作漫畫的天賦和實力。1935年,梁白波去雜誌社見到了《時代漫畫》的編輯葉淺予。看著眼前頗為英俊的男人,梁白波對他產生了一點好感,但她此刻不知道這位先生早已結婚。

愛情中最大的無奈,恐怕就是與已結婚的人兩情相悅

葉淺予23歲時,在父母的包辦下,與出生在桐城的羅彩雲結了婚。但婚後的生活使他頭痛,妻子在上海大手大腳,花銷大,令他苦不堪言。當葉淺予第一次見到女性同行梁白波時,也充滿了特別好的印象。在他觀看了梁白波的漫畫後,更是覺得漫畫裡的人物就是對自己妻子這種人的諷刺。於是,在第一次見面上,雙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此後的日子裡,葉淺予常常去看望梁白波,面對梁白波的才藝,他深深地愛上了眼前這個女子,而梁白波也早已被葉淺予打動了芳心。

剛好,津浦鐵路搞了一列衛生宣傳車,葉淺予與梁白波一起報了名。在一起工作之餘,也增加他們之間的戀情。兩個人再也無法控制住感情,到達北平後,租了住宅,開始了同居生活。隨後,返回上海,繼續同居。

愛情中最大的無奈,恐怕就是與已結婚的人兩情相悅

但葉淺予早有家室,夫人羅彩雲也不願丈夫被搶,屢屢找上門來“捉姦”。兩人不堪其擾,一路私奔到南京。在南京生活的這段日子,是他們最快樂也是最幸福的日子。但是一切的幸福在羅彩雲的又一次的找上門所打破,使得梁白波意識到作為情婦的尷尬,四年毫無名分的戀愛也使她喪失了對葉淺予的感情。

1938年,梁白波遇到了一名空軍飛行員陳恩傑,很快就俘獲了她的心,從此她遠離了葉淺予。最終梁白波離開漫畫隊,去尋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在1949年,跟隨著陳恩傑,去往了臺灣。

可在臺灣的生活也不遂人意,作為藝術家的梁白波,雖有名分,成為了家庭主婦,長期面對柴米油鹽的生活讓她厭惡。不久後,她便和陳恩傑離了婚,獨自帶著兒子在臺南生活。為生活奔波,讓她痛苦。

愛情中最大的無奈,恐怕就是與已結婚的人兩情相悅

比困窘生活更可怕的是情緒的消沉,長期的插畫工作讓她精神疲憊。她在給林海音的信中寫道:“像我這種人,還是躲在家裡比較好,因在外面做事,我的應付和對付的手段,一點也談不上呢。”精神上的崩潰,讓她對世界充滿了絕望,對這個世界沒了留戀。1976年,她自殺在臺南海灘。

當理想生活與現實生活背道而馳,就是多麼才華橫溢也逃不出內心的沉淪。如何把握住理想與現實交叉的中點,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細敘滄桑記流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