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作曲家,是綠葉對根的情誼

記住作曲家,是綠葉對根的情誼 | 爭鳴

©東方IC

文 | 吳洪彬

田彬華在《音樂週報》撰文《作曲家在哪裡?》,敘述了一件讓人傷心卻又很無奈的事情,音樂會的各種宣傳報道中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作曲家,不僅演出前不知道是誰創作的作品,演出後也沒有在頭腦中留下任何關於作曲家的信息,舞臺上只有演奏家、歌唱家們盡展風采,完全沒有作曲家的一席之地,這種社會現狀令人悲哀。

儘管我們說音樂文化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但很多時候這其實是作曲家的自謙之詞,毫無疑問,音樂藝術的主要創造者就是作曲家。為什麼過去的作曲家,譬如貝多芬等能被人們記得這麼清楚,而現在的作曲家卻被人們忽略?原因大致有兩個:

记住作曲家,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 争鸣

1842年,李斯特音樂會現場

一、過去的作曲家同時可能也是演奏家、歌唱家,在沒有錄音的時代,觀眾需要到現場才能聆聽到音樂,而樂譜都是手寫,也沒有複印的設備,基本就是誰作曲、誰帶著手稿演奏。李斯特、肖邦等人就如同現在的明星,在各地巡迴演出,“曝光率”極高,他們的作品音樂會同時也是自己的鋼琴演奏會。作曲家、演奏家的雙重身份給予觀眾的雙重刺激讓人們牢牢記住了他們的名字,早年的劉天華、丁善德也類似,並且他們都被寫入了中外音樂史,一直被學習。

二、現代音樂的創作生產分工越來越細化,很少再有作曲家需要親自演奏、演唱自己的作品,老百姓也無需親眼見到作曲家才能聽到作品,音樂欣賞可以在多種渠道實現。電視上一般會規規矩矩署上作曲家的名字,而各種音頻播放設備基本是不會告訴聽眾作曲家是誰的。再加上侵權問題,作曲家更是被惡意隱瞞了,這種現象在歌曲方面尤甚,老百姓往往知道是誰演唱的,而不知是誰作曲的。音樂會都以歌星的名字命名,很少有以作曲家的名字命名,能開一場作品演唱會對於作曲家來說是一種奢望,更別說巡迴演出的音樂會了。歌曲作家如此,器樂曲作家、交響樂作曲家更是如此,作曲家進入信息斷層時代。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

首先,音樂教育者們責無旁貸,我們之所以能從事音樂教育這個行業,靠的就是音樂家主要是作曲家們留下的大量的珍貴文獻,否則我們拿什麼來傳承音樂文化?曾經有學生只知道劉德華而不知道劉天華的尷尬,時至今日,情況可能也沒有多少好轉。有些音樂公開課,作品感受很到位,但老師就是不對作曲家做任何介紹,顯然這樣的音樂課少了點什麼,人文學科的特色還有待加強。不如從我做起,每位音樂老師在教唱一首新歌、欣賞一部作品的時候,都別忘了認真介紹一下作曲家。

其次,演奏家、歌唱家們更要飲水思源,節目單上醒目地印上作曲家的名字,音樂會上邀請作曲家作為特邀嘉賓,不要再出現“十五的月亮十六元”的窘狀,不要再出現任意侵權的不法行為。須知,觀眾是衣食父母,同樣,作曲家也是衣食父母,沒有作曲家的艱辛勞動,你拿什麼贏得榮譽、地位、金錢?“誰知耳中樂?聲聲含辛苦。”

最後,提議制定統一標準模式和運用高科技手段讓聽眾記住作曲家,比如一首音樂作品轉化成數字格式時,標題必須

加上作曲家的名字而不是歌星(演唱者)的名字,或者將作曲家的名字設為打開密碼,如果不知道作曲家則無法欣賞音樂,但是通過搜索引擎可以查到某部作品的作曲者,以這樣的方式倒逼人們記住作曲家。我相信,以現在科學技術的發達,還會有更好的辦法。總之,記住作曲家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綠葉對根的情誼,是傳承音樂文化的良心所在。

- THE END -

快手、抖音賬號

记住作曲家,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 争鸣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