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收藏家竟藏有42000件文物,5000多件屬非法,360多件還中國

文|郭曄旻

美國一收藏家竟藏有42000件文物,5000多件屬非法,360多件還中國

2008 年1 月9 日,文物專家在講解北魏石刻菩薩造像。此造像通高120.5 釐米,1994 年在

無論如何,歷史上以非法途徑流失的中國文物,現在卻要中國自己花錢購回,這的確是件咄咄怪事。反觀文物流失情況與中國較為類似的另一個文明古國埃及,倒是已經成功從美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追回了大量流失文物。光是2010年3月,埃及就通過艱苦談判從英國倫敦大學追回了25000件文物。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當然是合理合法的,因為流失的文物只有在其原所屬國才能發揮其最大價值,包括歷史文化和道德價值。中國政府同樣從未放棄對文物進行追索的努力。我國先後加入了文化財產保護與返還的三大國際公約,即 1970 年的《巴黎公約》,1995 年的《羅馬公約》和 1954 年的《海牙公約》。根據這些國際公約,我國享有對這些非法流失文物的所有權,即便是文物被盜或被出口前,這些公約還沒有生效,改變不了一個事實——中國是這些流失文物的所有權國家,有收回的權利。在國際公約的框架下,我國又與秘魯、印度、希臘、菲律賓、委內瑞拉、智利、土耳其等國家簽署了有關防止和返還盜掘、盜竊和非法進出境文物的雙邊協定。2014 年第四屆文化財產返還國際專家會議也在中國敦煌召開,討論並通過了旨在促進文化財產保護與歸還為主題的《關於保護和返還非法出境的被盜掘文化財產的敦煌宣言》,進一步提出各國應相互協助,確保或促進遭盜掘後非法出境的文物得以返還。

美國一收藏家竟藏有42000件文物,5000多件屬非法,360多件還中國

2009 年2 月,法國佳士得拍賣行在巴黎大王宮舉辦“伊夫·聖羅蘭與皮埃爾·貝傑珍藏”專場拍賣會,拍

依據這些國際公約和國家間的雙邊協定,我國通過外交手段成功追回了一些流失境外的文物,北魏石刻菩薩就是一個例子。1976年,山東省博興縣陳戶鎮張官村村民張立山蓋房挖宅基時發現一尊北魏石刻菩薩造像。1994年7月3日深夜,該菩薩像在博興縣文管所被盜。第二年10月,日本美秀博物館由埃斯凱納齊東方藝術組織購得此尊菩薩造像。2001年4月,經過長達8個月的交涉,美秀博物館終於同意將被盜菩薩像無償返還給中國;同時,考慮到日方購買、保護這尊佛像所付出的巨大經濟代價以及無償歸還的友善態度,中國同意這尊菩薩像在美秀博物館借展至2007年。這也是中國首次從日本成功追索被盜文物——由於日本許多博物館都藏有大量很多來路不明的中國文物,日本國內輿論向美秀博物館施加了巨大壓力,要求拒絕中國的正義要求。

恰是在北魏石刻菩薩正式迴歸中國的這一年(2007),意大利共和國的文物憲兵在文物市場查獲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隨即啟動國內司法審判程序。中國國家文物局獲知相關信息後,立即與意大利文化遺產主管部門對接開展流失文物追索工作。2019年3月23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意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交換關於這批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根據雙方協議,此次共有796件(套)漂泊海外的中國文物歸還中國。此次“回家”的796件套文物,主要來自陝西、山西、河南和江蘇等地,代表性的如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紅陶罐、漢代繭形壺、唐代彩繪駱駝、宋代黑釉瓷等。其時間跨度長達5000年,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民國時期,保存狀況較為完好,總體價值很高。其中彩繪繭形壺至今依然顏色鮮豔,具有較高價值。

與之情況類似的是,2014年4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印第安納州一位名叫唐納德·米勒的私人收藏家處查獲了一批中國流失文物,其時間跨度長,從新石器時代直至清代,涉及石器、玉器、青銅器、陶器、錢幣、木雕建築構件等多個門類,多為中國古代墓葬隨葬器物。喜歡收藏文物的米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入美軍預備役,在此後長達60餘年的時間裡,他一面為海軍航空電子中心工作,一面周遊全世界,進行考古挖掘等活動,並將所獲運到美國。他在家中收藏了成千上萬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和考古文物。美國聯邦調查局清點了大約42000件物品,沒收了超過5000件。FBI表示,被沒收的這些文物已經超過了合法收藏的範圍,是非法掠奪的。

不過,聯邦調查局並未就此對米勒提出指控。部分原因可能是米勒在“東窗事發”後的態度良好——他同意放棄這些文物的所有權,並表示希望這些文物迴歸故土。在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駐美使領館、美國國務院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2月28日,美國返還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交接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這批文物藝術品得以全部返還中國。

無論如何,中國文物的大量流失成為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傷痛,唯有完璧歸趙才能撫平民族的傷痛。當然,中國文物的迴歸絕不意味著它們將向世界關上大門。2014年10月,作為中法建交50週年的重要文化活動,“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就在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隆重舉辦。此次展覽彙集了來自中國27家博物館的450多件精美文物,包括“金縷玉衣”“銅馬車儀仗俑”等60多件國寶級文物。正如習近平主席在為“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題寫的序言裡所說的那樣,“這次展覽⋯⋯傳遞中華民族不斷進行文明創造的智慧結晶。從這份中國文化珍貴遺產中,法國和歐洲觀眾能夠更為形象地瞭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傳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