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產後抑鬱丈夫監控盯梢,泣不成聲:逼自己愛寶寶的模樣,真美

“產後抑鬱”這個詞現如今已不再陌生,網絡化時代的發展,讓我們見證了很多“悲劇”故事,很多

新手媽媽產後因為生理變化導致出現產後抑鬱,甚至有的新手媽媽選擇了輕生。

這讓我們不得不警惕“產後媽媽”這些特殊群體,因為產後抑鬱的情況著實太普遍了。

妻子產後抑鬱,丈夫裝監控“盯梢”,看到畫面後泣不成聲

小吳在分娩後出現了輕微的產後抑鬱,加上丈夫工作的特殊性,不能時刻陪在身旁,晚上深夜才能回家。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小吳看著身旁的這個“小人”,總是沒來由的哭泣,害怕自己不能很好地照顧好小寶寶。

丈夫覺察到了妻子的異樣,越發覺得放心不下,寶寶出生已經半年了,妻子小吳抑鬱的情況並沒有隨著孩子的成長而好轉,還是會出現過度焦慮,無端哭泣的情況。

妻子產後抑鬱丈夫監控盯梢,泣不成聲:逼自己愛寶寶的模樣,真美

為了防止意外發生,丈夫悄悄地在臥室裡裝了監控,以便自己不在家時能及時瞭解妻子的動向,避免意外發生。

而前幾日公司加班時,丈夫看著監控顯示屏上的畫面,不由得泣不成聲。

妻子產後抑鬱丈夫監控盯梢,泣不成聲:逼自己愛寶寶的模樣,真美

原來妻子在強忍著心底對寶寶的焦慮感,陪寶寶遊戲互動。媽媽趴在寶寶面前,學蛤蟆,煉蛤蟆功,只為逗寶寶開心一笑。

妻子產後抑鬱的源頭就是焦慮,平日裡看見寶寶就煩,再加上產後脫髮,皮膚鬆弛,睡眠缺乏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出現,導致妻子對寶寶更加“厭煩”。

現在看到妻子獨自在家中,強忍著“不悅”陪寶寶遊戲活動,看著妻子傻乎乎的模樣,聽著寶寶爽朗的笑聲,丈夫瞬間淚目了。

妻子產後抑鬱丈夫監控盯梢,泣不成聲:逼自己愛寶寶的模樣,真美

他知道寶寶的媽媽不是真的“不愛寶寶”,只是被“產後抑鬱”困擾

現在這種場景,說明媽媽在“逼”自己愛寶寶,她渴望得到寶寶的認可,她正在努力走出抑鬱的限制,這個偉大的媽媽,是自己的妻子,是自己孩子的母親——生而為母,很不易,自己有什麼理由不感恩妻子呢?

產後抑鬱的媽媽的內心情緒:複雜、不穩定、焦躁、易怒、煩悶……

1)內心焦慮型媽媽:

和例文中的媽媽一樣,一些媽媽會害怕自己養不活寶寶,加上產後孕激素的急速暴跌,導致情緒出現焦慮感。倘若此時遇到胡攪蠻纏的婆婆,或是丈夫的不體貼,媽媽們就會在情緒上很不穩定,出現抑鬱的負面情緒表現,長久不自控的情況下就容易引發更嚴峻的危害。

▲調整建議:

家人要儘可能實時陪護,多給產婦關愛,別讓媽媽獨自面對,媽媽要及時調整個人情緒,儘快走出心理壓抑期,享受和寶寶的快樂時光,體驗當媽媽的幸福感。

妻子產後抑鬱丈夫監控盯梢,泣不成聲:逼自己愛寶寶的模樣,真美

2)外在壓力型媽媽:

有些媽媽產後會面臨來自寶寶的壓力,比如寶寶的辛苦照料,導致自己長期失眠、睏倦,或是經濟拮据等現實情況,引發產後媽媽內心情緒變動,出現抑鬱症狀。

▲調整建議:家人需要在養育和護理方面,儘可能地搭把手,減輕媽媽的養育負擔,讓媽媽暫時擺脫寶寶吃喝拉撒睡的困擾,以休息和恢復為主。同時媽媽本身也要看淡養育這件事,水到渠成,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和丈夫家人攜手面對,養育聰明寶寶。

3)迷失方向型媽媽:

這類媽媽在產後會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擔心寶寶能不能健康長大,擔心寶寶會不會出現風險,會出現“疑人”情緒,對身邊的所有人充滿敵意,覺得任何人都會傷害寶寶。

▲調整建議:這種情緒的出現和過度焦慮有一定關係,也需要家人的多陪伴,多幫忙,讓寶媽騰出空來享受自由時光,儘快走出誤區,合理看待今後的生活,給生活做出細緻性的規劃。

妻子產後抑鬱丈夫監控盯梢,泣不成聲:逼自己愛寶寶的模樣,真美

寶媽們,你們有過產後抑鬱的情況嗎?你有努力積極調整嗎?你的丈夫在產後階段盡到責任了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