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引言:前段時間有科學研究發現,地球的大氣不僅出現在月球的周圍,還去到距離地表65萬公里的地方。這飄散的大氣像一條絲帶一樣連著地球和月球,然而很多人對此感到疑惑,地球大氣都“吹”到月球的後面了,為什麼大氣層沒有明顯變薄呢?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地球大氣層作為地球上最為重要的保護層,它不僅保護地球不會遭受太多宇宙輻射的影響,還可以保護原有的大氣不至於讓它們飄散到宇宙中去。人們一直以為大氣層的範圍僅僅是距離地表幾萬公里的地方,然而已經有研究表明,大氣的範圍可以擴散到63萬公里遠的地方。而地月之間的距離大約是38萬公里,也就是說月球有可能還在地球的大氣層內。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得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原來地球大氣每年都會被大量吹走。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10萬噸大氣會被吹出大氣層,而地球大氣是有限的,為什麼大氣層不會逐漸變薄呢?科學家表示,大氣的厚度一直保持動態平衡,不可能總是保持一定的厚度,但它最終變薄的可能性比較低。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每年有大量大氣流失。由於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星球,因此太陽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地球,其中太陽風就是吹散大氣的主要原因。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風不斷的作用,原本僅僅存在於地球附近的大氣逐漸向月球方向擴散,時至今日地球大氣不僅可以觸及月球,還去到更遠的地方了。在科學家觀察到這種現象之後,立即對大氣損失的速度進行計算,結果發現每分鐘就有大約180公斤的氣體被吹散。如果以此為平均速度的話,那麼地球每年最少會有10萬噸氣體被吹進宇宙。既然如此,為什麼地球大氣並沒有明顯變薄呢?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後來有研究人員給出瞭解釋,地球在不斷流失氣體的同時也在捕捉宇宙中的氣體,這些氣體大部分都是太陽軌道上的遊離氣體。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檢測到大氣中含有太陽風的成分,也就是說地球大氣連太陽風都敢吸收。科學家表示,要不是地球有這樣的能耐,以它流失氣體的速度地球很快就會變成第二個火星了。除此之外,地球內部的氣體來源也十分重要。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眾所周知自然界中綠色植物被譽為生態系統的“生產者”,它們不僅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水等其他化合物,還產生大量的氧氣。當然植物也並非只產生氧氣而不消耗,它們還是需要靠呼吸作用來維持生命活動的,但光合作用產生的氣體遠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氣體多,所以植物能夠源源不斷地向大氣層輸送氣體。

月球每年“吸走”地球10萬噸大氣,為何至今不見大氣層變薄?

對於地球大氣流失的現象,有網友提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如果未來地球流失到太空中的大氣把整個月球都包圍住了,那麼人類是否能夠通過改造月球來建設人類的月球基地呢?專家表示,要想在月球上認為地建立起一個大氣層,還需要一定的磁場來固定這個大氣層,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的,而月球恰恰不符合這一點要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