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不,“津沽棒”來了!

金箍棒……不,“津沽棒”來了!

你以為我們今天要講

孫悟空的金箍棒?

不,今天不說金箍棒

說“津沽棒”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大家都知道北京有大褲衩

上海有東方明珠

廣州有小蠻腰

深圳有國貿大廈

那你知道天津有啥不?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不知道?

笨,有“津沽棒”啊

剛剛講過了的

那麼“津沽棒”是何方神聖?

9月26日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正式竣工

被冠以暱稱“津沽棒”

根據2018年10月4日

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

發佈的建築高度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在

“已建成及已完成竣工驗收超高層建築類別”中

位列長江以北第一高樓

全中國第四高樓

以及全球第八高樓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它以530米的絕對身高優勢

站在了中國北方城市天際線的頂峰

並獲得“北方之鑽”的美譽

不僅身高佔絕對優勢

“津沽棒”的顏值也是在線的

白天,大廈將陽光折射出各種顏色

整棟建築外圍縈繞著暖暖的光暈

夜晚,塔樓頂部發出絢麗的光芒

酷似一顆晶瑩剔透的鑽石

又像一枚挺拔的玉筍直插雲霄

絕對是“網紅”本紅了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但是,作為新晉“網紅”

顯然光靠顏值也是不行的

還得需“技術”傍身

方能屹立不倒

做一根無與倫比的“定海神針”

新穎獨特的建築結構設計

我們都知道天津是濱海城市

風超大

那麼作為天津第一高樓

尤其需要充分考慮

臨港風力以及抗震能力

冥思苦想,設計團隊參考「藝術與自然」中的流體幾何造型,並最終創造了一種混合型的設計:一種逐級上升的「核心筒套核心筒」結構和「傾斜式」立柱系統。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柔和曲面的玻璃表皮包裹著八根傾斜立柱,這些立柱位於立面上的主要彎曲部位的後部,可提高建築結構的剛度,滿足抗震要求。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這一新穎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天津濱海新區風力為建築帶來的阻力,更符合空氣動力學,可以有效減少渦旋發散現象,最大程度地降低風荷載,同時降低大樓在日照下的暴曬面積和雨水的侵襲,又兼顧美學和視覺衝擊力。

可謂一舉多得!棒哉!

BIM的完美應用

但這種結構對施工的要求

可謂超難!!!

例如,塔樓的整個外立面由約15,000個幕牆單元板塊組合而成,需要約1,300多種不規則四邊形的幕牆單元板;整個大廈的鋼構件數量有42000件,高空組對焊縫約37.6萬米,相當於42.5個珠穆朗瑪峰高度,使用的焊絲可繞地球40圈。

聽起來就讓人頭大!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但是有了BIM就不一樣了

它在整個項目的建設中

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周大福金融中心綜合體項目全面使用了「建築信息建模」(BIM)技術來實現信息化管理,做到了所有的工作先在電腦上百分之百完成虛擬建設,然後再從現場進行具體實施,這樣的話不管是從方案的策劃上,包括現場平面組織和配合上,包括最終的施工質量的保證,都是可控的!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如運用BIM技術對大落地玻璃幕牆系統及後續安裝工序進行模擬、優化後,玻璃幕牆型材由1300種優化至400多種,在兼顧環保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建造難度。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項目還自主研發了EBIM系統,將Revit模型快速輕量化,同步至項目私有云平臺,平臺模型大小為原模型的1/6,基於LOD400高精度模型,通過模型ID創建唯一的二維碼,所有現場具有二維碼的構件可快速定位模型位置,管理人員使用平臺將材料設備從訂貨直至竣工移交各個階段進行實時狀態更新,加強物流信息追蹤能力,提升項目精細化管控水平。

還可以對建築進行全天候檢測、判斷及預警藉助結構的健康狀況,尤其在發生颱風、地震的極端情況下,及時評估安全性。

運用BIM技術和BIM協同平臺

項目的建設實現了

有序、集約、高效、環保

完美!

科幻電影般的施工現場

除了以上這些

在大廈的建設中

通過無數次的技術突破

技術團隊共奪得18項國內外技術之最

以及不斷湧現的高科技神奇景觀

蜘蛛俠、變形金剛、通天梯

焊接機器人……

這可不是在科幻電影裡

為解決建築外立面變化大而造成的施工電梯附著難度增加問題,項目創新採用了物流通道結合懸挑電梯,將垂直運輸通道分為上下兩部分,47層以下采用物流通道塔布置施工電梯,以上部分搭建懸挑電梯一直到頂;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為了達到隨核心筒爬升要求,創新引入了“蜘蛛俠”——超高層外掛重型動臂式塔吊不對稱支撐體系和爬升支撐體系四梁合一技術;

“變形金剛”則是項目自主研發的頂昇平臺,以液壓油缸和支撐架作為鋼平臺的頂升與支撐系統,實現全新的頂撐組合模式,解決了超高層塔樓核心筒施工中常見的牆體內收、吊裝需求空間大、安全要求高等施工難題;平臺最大面積可達1300平米,最小的時候,只有300平米。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

無數次的技術突破

無數次的科技創新

才有了今天屹立於

華北大地的“津沽棒”

北京南站到天津

半小時的車程

大家準備好打卡了嗎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最後

讓我們跟隨畫面,翻轉手機

一起欣賞“津沽棒”的

華北第一高”成長史!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2019年10月24日星期四

農曆九月二十六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2007年10月24日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升空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18時29分,嫦娥一號離開託舉它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進入近地點205公里、遠地點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軌道;18時50分,太陽翼展開,此後約13分鐘,定向天線展開。

1991年10月24日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趙州橋被評為國際土木工程里程碑

趙州橋是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的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里程碑”。在此之前被選定的有:英國的倫敦鐵橋、法國的巴黎埃菲爾鐵塔、巴拿馬運河、澳大利亞的悉尼灣大橋等。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金箍棒……不,“津沽棒”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