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看似穩當的接應位置,實則暗流湧動!你贊同嗎?

遲到的好評


目前,中國女排最不穩固的位置就是接應。龔翔宇、曾春蕾風格類似,都是以一傳保障為主,不屬於強力接應。2018世錦賽就是因為2號位,龔翔宇面對單人攔網不下球,導致中國隊功虧一簣。接應位置進攻能力的坍塌,一直是我們難以解決的問題。

龔翔宇進攻能力已達極限,曾春蕾老邁只能靠經驗,接應荒成定局

雖然世錦賽曾因2號位進攻能力的孱弱,讓朱婷一個人累癱。但郎平也在賽後接受採訪說:“龔翔宇目前已經是國內接應位置最好的人選。”從這句話裡一個是出於對龔的肯定,另一個也反映出國內接應人才荒,無人可用的窘境。巔峰時期的曾春蕾進攻強於現在的龔翔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傷病的影響,曾的彈跳幾乎已失去,力量也大不如前,大多以抹、吊、拍為主,只在一傳保障方面起到替換作用。像杜清清等年輕球員,國內聯賽中下球都比較困難,經驗和基本功欠缺太多,根本不可能讓中國女排拿來所用。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無論你怎麼樣去突破、去提高,它都有一個限度。龔翔宇一傳、防守有大幅度的提高,但她的進攻能力限於自身力量和進攻高度已經達到她的極限。雖然總決賽對陣意大利發揮出了高水平,但奧運資格賽與德國、捷克等二流球隊交手,龔翔宇的進攻又再次回到剛進國家隊時的水平。即使她進攻再孱弱不堪,全勤戰士龔翔宇一旦受傷的話,中國隊接應位置將陷入無人可用。

李盈瑩逐漸成熟,張常寧或由主攻轉向接應

由於惠若琪的退役,朱婷的對角成為空缺。張常寧一直在主攻、接應位置遊走不定。里約奧運會張常寧在接應位置打出人生巔峰,她的攔網和2號位直線進攻威力巨大。里約之後,張常寧受傷病困擾以及連續2年缺席國家隊集訓,技術水平有大幅下滑。但即使這樣她在2號位的攔網高度仍優於龔翔宇。在李盈瑩一傳、攔網、防守等環節全面提升的情況下,足以撐起朱婷的對角,曾春蕾退役之後,張常寧將逐漸由主攻轉向接應,甚至成為首發接應。

張與龔相比,一傳保障相差不多,但就進攻來說,張常寧的力量還是要比龔翔宇強出不少。張常寧改打接應是遲早的事,因為無人可用,龔翔宇各方面已達極限,有朱婷、李盈瑩、張常寧三門大炮同時在場的話,中國隊2號位進攻力坍塌的問題,或許才能有所緩解吧。大家支持張常寧改打接應,李盈瑩作為朱婷對角首發,龔翔宇替補張常寧嗎?


騎馬寺的少年


哪有什麼暗流洶湧啊?接應位置都要無人可用了,人荒!除了龔翔宇就是曾春蕾,還有個杜清清?一問年齡還比龔翔宇大一歲,真的是轉不開了,龔翔宇大賽小賽都要參加,勞模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

中國女排接應球員一直不錯

回看中國隊近年來的接應,黃金一代的周蘇紅,一傳較好,多以二三號位戰術球見長。上一個奧運週期的楊方旭、老將曾春蕾也都依然參與接一傳,楊方旭以背平見長,曾春蕾二號位進攻力較前者有所提高。現在的主力接應龔翔宇,有一傳任務,在進攻能力方面一直尋找突破,進步雖然有目共睹,但仍存在不少進步空間。

郎平希望能夠培養出強力接應

從一代一代中國女排接應位置上的新老交替可以看出,郎導也有意向歐洲強力接應方向轉變。對於現在的主力接應龔翔宇,郎導也是著重訓練她的進攻。我從扣球力量、揮臂速度上看出小宇也有很大提高。反觀歐洲隊伍接應強,主攻弱,而我們國家兩個主攻位置進攻力較強,所以從現階段來看我們接應保障的任務還是要重一些。

目前接應位置上無人可用

對於郎平指導來說,現在龔翔宇連續兩年沒有休息,大賽小賽都參加,可以說是接應位置人員青黃不接的體現,龔翔宇一個人不可能參加所有比賽,無論是杜清清,還是陳佩妍,或者是吳晗還有楊藝,都要儘可能的成長起來,希望龔翔宇不再成為勞模!

歡迎關注小蘇侃球!與您分享與體育有關的一切新聞與資訊!如果您覺得小蘇侃球說的有幾分道理,就請關注我吧!

小蘇侃球


首先給出我的意見,我不贊同,至於道理麼,請聽我慢慢述說。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中國女排在接應位置上,試驗了很多的人,你比如劉晏含、鄭益昕等球員,但是通過臨場的發揮來看,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現在實際上,我們真正的接應球員有三名,正牌接應龔翔宇、替補老將曾春蕾、以及必要時可以客串2號位的張常寧。

說實話,所謂的暗流湧動是指什麼?我不是很理解題主的意思,是接應位置上還有變數,還是有什麼其他的不確定的因素?

其實在我看來,現在中國女排的陣容裡,接應位置上的選擇餘地,並不大。大家可以仔細想想,這些年郎導每次集訓,總是大規模的選拔、篩選,但是到最後還是這幾位球員所主打。以前說的一些有潛力的新星,大多數都是如流星一樣,曇花一現。沒了下文。

我們中國女排戰術體系中的接應,其實更多還是偏防守型的居多,無論是龔翔宇還是曾春蕾,她們在比賽中,承擔的任務主要還是以保障為主的。因為我們主要的攻擊點就是在主攻這側的4號位,那麼接應更多的還是在進攻上屬於錦上添花類型的。可能這也是跟歐美主打接應位置,是有本質區別的。

所以,最後再一次重申我的個人觀點,郎導在接應位置上的取捨或者說變化,應該不是很大。要調整應該是在其他位置上。目前來看,龔翔宇和曾春蕾的正印接應組合,被取代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散兵有勇


中國女排的高度

  1. 中國女排成績定位,如果只是要求一個好成績,這個觀點就不會存在,如果想要東京奧運會登最高領獎臺,接應位置實則不平靜,這是一個實實在在要解決的問題。
  2. 亞錦賽名單一出,接應位置是奧運冠軍龔翔宇和山東小將杜清清,很顯然教練組,有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女排的接應位置,要儘快強大起來,時間非常緊急。
  3. 從里約奧運會這個位置慘烈的競爭,到如今三年過去了,依然沒有重大改變。主力與替補能夠共同扛起這支大旗嗎?教練組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考察、強化訓練、突擊加強仍在繼續。

背水一戰,絕不允許退縮

  1. 今年中國女排首秀,雖然主力隊員在世聯賽第一階段幾乎所向無敵,從往日的苦主意大利女排身上也找回了顏面,但是從比賽過程中發現就有結構性問題,右翼偏弱,這是個致命的問題。排球講究攻守平衡,同時攻擊力方面講究左右均衡。
  2. 中國女排主力接應龔翔宇和老將曾春蕾共同支撐的2號位,跟朱婷隊長帶領主攻負責的4號位攻擊力是差距明顯。從里約奧運會至今三年過去了,奧運冠軍龔翔宇,不可謂不努力,從年頭到年尾馬不停蹄的訓練,馬不停蹄的參賽,從未落下一場。如今一個無足輕重的亞錦賽,所有主力隊員都在休息、訓練、恢復。而她還要去提升、突破技術瓶頸。
我們只有祝福她早日成功,讓中國女排早日左右平衡。屆時中國女排實力又會上升一個層面。

同意觀點請關注


遲到的好評


中國女排看似非常穩當的接應位置,實則暗流湧動,隨時都有可能更迭。

里約奧運週期中國女排接應位置有曾春蕾、楊芳旭和龔翔宇三人競爭,當時確實有點激烈,只是最後由於曾春蕾身體狀況出現問題,奧運出徵前夕被拿下。怎奈比賽過程中,楊方旭又再次受傷,到了里約奧運會結束,中國隊實際上就只剩下龔翔宇一名接應。

進入東京奧運週期,龔翔宇開啟勞模模式,中國女排的大大小小比賽都離不開她,龔翔宇也基本用一己之力承擔著中國女排的接應重擔。這期間,中國女排也考察過多名接應新秀,但基本上都沒能培養出來。

如今到了東京奧運週期的關鍵時刻,世界盃馬上就要開打,中國女排的接應仍然是由龔翔宇主打,老將曾春蕾擔任替補。龔翔宇的進攻和一傳防守相對均衡,技術比較全面,擔任首發沒有問題。一旦發揮不好,由老將曾春蕾頂上。

總的來說,這一老一少擔任接應位置還是比較合適的,基本上也能夠讓接應位置穩定下來,但是,在這平靜的背後也存在諸多問題。曾春蕾由於年齡和傷病的影響,進攻下滑,一傳防守倒是不錯,替補的話,也只能在後排起到大的作用,進攻方面有點吃力。

為了解決這個隱患,郎導也是想盡辦法,本賽季讓主攻劉晏含和副攻鄭益昕改打接應,就是想有所突破。瑞士賽做了試驗,鄭益昕表現中規中矩,劉晏含則表現不夠適應,世聯賽香港站對陣意大利時,除了兩位正牌接應,郎導不得已還派出了張常寧和劉曉彤輪番擔任接應。江門站對陣土耳其時,朱婷也曾經出現在接應位置。

中國女排全民接應的打法,對偏弱的接應位置是個補充,而如果哪位隊員能夠在接應位置上衝出來,對中國女排就是個大利好,或者說,接應位置看似競爭人才不多,實則邊攻手都是潛在人選。

中國女排目前接應位置只有兩人,看似平靜,實則主攻都能客串,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水文2018



中國女排接應位置相比其他位置確實要弱一些,但是我們發現郎導並沒有發急跡象,今年各位置在遴選隊員,像主攻、副攻、二傳、自由人都有至少多一人的配置,但是接應位置開始大名單隻選擇了龔翔宇、曾春蕾、杜清清。其中杜清清很快被退回省隊,只是有比賽臨時招募來打一打替補,似有充數之嫌,而曾春蕾隨著年齡和傷病問題,她的彈跳和力量都有明顯下降,現在只能說用技巧和經驗得分,所以可堪大用的接應也就龔翔宇一人。

今年龔翔宇從排超聯賽結束後,弛援天津打了亞俱杯,之後世聯賽連續四站比賽,到了總決賽主力都休戰了,只有她繼續帶領中國女排去打總決賽,可以說從省隊到國家隊全程無休,堪稱中國女排的勞模,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叫咱們接應缺人呢?很多球迷抨擊接應位置郎平不培養新人,關鍵是無人可用啊,今年從小將毛鈞怡到鄭益昕再到劉晏含,都嘗試改到接應位置,但是效果不理想,最後都不了了之。



里約奧運會郎平在接應位置選擇了楊方旭和龔翔宇,龔翔宇太嫩,楊方旭有傷,所以很多人擔心該位置太過冒險,之後奧運會龔翔宇受制比賽壓力,難有穩定發揮,楊方旭傷病復發,所以在關鍵的八進四淘汰賽上,郎平把張常寧推到接應位置,卻收到很好效果,事後張常寧說在備戰中她也練過接應位置。之後半決賽對荷蘭龔翔宇出色發揮,決賽楊方旭保障,國家隊也通過三位接應輪換來相互彌補撐起右翼。


所以我覺得郎導在這個週期,絕對不會把寶壓在龔翔宇和曾春蕾身上,像張常寧、鄭益昕這兩人很可能也會在接應位置磨練,尤其張常寧,在世聯賽期間,她就在接應位置打過,而朱婷和李盈瑩搭檔主攻線,這被球迷稱為中國女排最強火力組合。現在隨著小將李盈瑩崛起,劉晏含狀態回暖,主攻組人員並不短缺,也為張常寧在打接應位置多了一份可能,張常寧可以在主攻和接應兩個位置切換,就會讓我們的戰術組合多一種選擇。從去年傷病後,有部分球迷對張常寧能力提出質疑,但是奧運資格賽最後一場我們看到了張常寧滿血歸來。另外鄭益昕雖然調整攻不強,但戰術快攻和一傳還是可圈可點,她如果替補出場也並非不可能。再就是國家隊刻意培養主攻接應二四號位不換位打法,來磨練隊員在二四號位都能打的能力,這也為主攻客串接應埋下伏筆。


接應位置肯定有我們沒看到的戲,郎導也肯定不會過多暴露她的戰術意圖,作為球迷在這猜測一下,各位覺得可能性有多大?


排球那些事


即將開賽的女排亞錦賽上龔翔宇應不應該參賽的消息成為球迷爭議的焦點。世界盃開賽在即,各級國家隊打滿全場,全勤王需要休息,新球需要適應的過程。韓國女排全主力參賽,中國女排上一屆僅獲第四,收復失地,奪亞錦賽第14冠是球迷的期望,龔翔宇不參賽,中國女排接應位置無人可用。龔翔宇的重要性凸顯中國女排在接應位置上的青黃不接。


接應位置在中國女排的戰術體系中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進攻端二號位右翼的發揮分擔著四號位進攻的重擔,二號位啞火會導致四強位的強攻會遭到對手的重點攔網。接應球員與兩大主攻和自由人撐起了中國隊的一傳體系,還肩負著中國隊後排防守的重任。此外攔網和發球環節的發揮也影響中國隊的整體發揮。

龔翔宇憑藉穩定的一傳、頑強的防守、頗有威脅的發球、靈光一現的攔網鎖定了中國隊的主力接應位置,唯一被球迷所質疑的是進攻端的起伏不定,尤其是對陣強隊時習慣性的啞火。艾格努強力接應橫行的當下,中國球迷一直呼籲尋找屬於自己的“艾格努”,擁有時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知道小宇宙的珍貴!綜合能力上龔翔宇高出艾格努一籌,龔翔宇在隊內的作用是數據無法體現出來的。

里約奧運會週期龔翔宇、楊方旭、曾春蕾三接應交相呼應,楊方旭因傷退役,曾春蕾不服當年,杜清清實力偏弱,龔翔宇一人肩負起中國女排接應位置的重擔,勤勤懇懇,在一、二隊來回穿梭。進攻端的偶爾起伏,不僅與自身狀態有關,也與二傳的發揮息息相關。綜合能力最為突出的龔翔宇卻被球迷認定為中國女排最薄弱的一環,這樣的結果也讓網友們始料不及。

當然龔翔宇連續參賽,狀態總會有所起伏,狀態出現波動時為龔翔宇尋找一個合適的替補成為中國女排的頭等大事。但目前的杜清清的能力還達不到小宇的高度,曾春蕾一傳穩健,但進攻實力不足。面對即將到來的世界盃和奧運會,中國女排接應位置上人員不會產生變動,基本由龔翔宇和曾春蕾支撐。但戰術上會做出一定的調整。首先龔翔宇會從自身上挖潛力,提高進攻的穩定性和與二傳的默契度。



此外中國隊也採用了全員接應的策略,反輪不換位來減輕龔翔宇的壓力。當然關鍵時刻中國女排也有自己的備案,同類型的張常寧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與土耳其的關鍵一役中,進攻端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但張常寧在主攻位置上的不可或缺,需要李盈瑩能快速成長,肩負起朱婷對角!

有郎平戰術大師的運籌帷幄,中國女排已經為東京奧運會做好了各種預案,接應位置並不沒有所謂的暗潮湧動。


櫻木花道615


要問中國女排現在最薄弱的環節是哪個?相信很多人會認為是接應位置。為什麼?接應位置缺人啊!一個產生不了好球員的位置,還暗流湧動,怎麼可能了。

中國女排現在拿得出手的接應就只有龔翔宇。其他如曾春蕾,曾經實力不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傷病影響,實力大不如前。但就是這樣,依然能夠進入國家隊一隊名單。至於杜清清、鄭益昕、劉晏含都曾經作為接應人才培養,效果都不理想。中國女排甚至排過全員接應陣。



為什麼要這樣?因為中國接應缺人啊!

別看龔翔宇現在坐穩了主力接應位置,能力並不令人滿意。球風偏軟,發揮不穩定,與歐美強隊的強力接應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看看艾格努、博斯科維奇在球隊的作用就知道了,龔翔宇達不到她們的高度。至於其他隊員,更比不上,差距更大。


所以,我倒是希望中國女排的接應位置能夠做到暗流湧動,可惜沒有出現這樣的現象。一個龔翔宇現在都是勞模了,各種比賽都缺不了她。這絕對不是好現象!


湘楚風雲


這就是純粹的褲襠裡面拉二胡——扯蛋!目前接應位置除了龔翔宇就沒有人啦!目前為止唯一能接班的一個,僅從身體素質來看,還是2004的小隊員!其他的各隊都被拉過來練過了!結果,全國球迷都看到了!還“暗潮湧動”?恐怕是某些球迷為了自己的人選而“心潮湧動”吧?這個位置,真的目前沒有人能當替補!


光線來了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接應位置有“暗流湧動”這一說,離奧運會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新的人選、新的打法,恐怕很難實現。

因為:



一、接應位置對球員的要求必須是“攻防俱佳”,目前這樣合適的球員也不好找。

我們中國女排的接應位置很特殊,這個位置的球員不僅要能攻、進攻下球,而且,還要能防、能夠做一傳保障,也就是說:接應球員乾的活比較多、比較雜,屬於多面手,要根據比賽的要求隨時變換你的角色——或者攻、或者守,必須具備這個靈活應對的能力,不然,我們的這套攻防體系就可能運轉不流暢。

所以說:這個位置對球員的要求,往往並不只體現在“進攻扣球”那一下,而更多地是體現在“靈活應變上”——畢竟,主攻才是我們球隊的核心,一切要圍繞這個核心來運轉。

這個位置、這些球員,我們教練組已經培養和運作多年了,已經形成了一套體系,不只是換一個球員那麼簡單,這牽涉到一個體系重建的問題。



二、離東京奧運還有不到一年時間,估計:大的調整好像很難,但估計會有“應急策略”。

因為:離東京奧運越來越近,對於教練組來說,再重新考察球員、重新構建體系估計很難了,也很冒險,為了穩妥起見,應該還會繼續使用目前這一套“基本還過得去”的陣容,然後再加一份“應急預案”,以實行“雙保險”。

個人認為,這個“應急預案”大概是:

1)危急時刻,張常寧可客串接應,利用她的進攻能力和全面性、來頂過眼前的危機,為龔翔宇或曾春蕾贏得調整和喘息的機會,但是,這隻能是“非常時期的應急措施”,不會作為常態來使用,因為:主攻位置還需要張常寧。

2)就是,僵持時刻,鄭益昕也可能會客串接應,利用她的速度來改變比賽節奏,撕破對方的防線,為球隊打破僵局、贏得先手,並且,鄭益昕也很全面、攻防都可以。但這也不能作為常規手段來使用,只能作為奇兵,等打破僵局之後,仍然需要龔翔宇或曾春蕾來頂上。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

接應位置太特殊,不能只從一個人來看,而要從一個體繫上來看待這個位置,所以說,近期可能很難有大的改變,但是“應急預案”應該還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