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石碣甘蔗悄然上市,受到市民青睞

哪種水果可以去秋燥?相信不少人會回答:甘蔗。秋天燥,甘蔗俏。當下,又到了甘蔗上市的季節。在中堂鳳衝村和石碣沙腰村,成排成行的甘蔗林矗立在田地裡,顯得井然有序,一派豐收喜人的景象。“鳳衝甘蔗特別甜”“沙腰白皮甘蔗清甜鬆脆”的美名每年都引得無數週邊市民前往村裡購買,就為一飽口福。

鳳衝:沙泥地甘蔗甜中透出清香

每年清明過後,鳳衝村村民就開始種甘蔗,因沙泥地的特殊原因,種出來的甘蔗甜中透著一股清香,吃起來口感獨特,多汁又可口。甘蔗一般是在10月中旬左右成熟,一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每年從10月中旬開始就靠著這“鳳衝甘蔗特別甜”的美名,不少周邊城市的市民,驅車前往鳳衝購買甘蔗,就為一飽口福。

在民間,有句俗話說“秋天甘蔗賽過參”,足以表明甘蔗非常適合秋天吃,不僅新鮮多汁,甘甜解渴,還有滋補清熱又潤燥的養生保健作用。去秋燥,來根鳳衝甘蔗就再好不過了。但是血糖高、脾胃寒涼的就要稍稍忌口了。

在農耕時代,中堂土地肥沃,主要種植稻穀、甘蔗等農作物。據中堂鎮志記載,1935年廣東六大糖廠之一的“東莞糖廠”在中堂槎滘奠基建設,次年1月投產。1992年,以東莞糖廠為核心企業組建的東莞市東糖實業集團公司成立,該集團公司是中國食品製造業50家大規模企業之一。不少老中堂人,都有種甘蔗、送甘蔗到糖廠、排榨期榨糖的經歷,那是抹不去的家鄉記憶。

沙腰:白皮甘蔗清甜鬆脆

中堂、石碣甘蔗悄然上市,受到市民青睐

沙腰甘蔗

石碣鎮沙腰村一直都有種植甘蔗的傳統,幾乎家家戶戶都種,連片的甘蔗林,以白皮甘蔗為主。經過大半年的生長,這些甘蔗陸續成熟,白裡透紅,粗壯高大,有2米多高。沙腰村的甘蔗清甜、可口、鬆脆、汁多,不像黑皮甘蔗那麼溼熱。沙腰甘蔗遠近馳名,每年秋冬季節不少市民都會特意前來購買。

今年,石碣沙腰社區還舉行了第一屆甘蔗文化體驗節活動,將吃甘蔗比賽與社區傳統結合在一起,又脆又甜的甘蔗讓村民想起了兒時的回憶。

■故事

一根甘蔗背後的艱辛

甘蔗是甜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種蔗人的辛苦,卻並不十分清楚。石碣沙腰村有一大片甘蔗林,蘇陳妹就是這眾多種蔗人中的一員。蘇陳妹兩口子,一起經營著2畝甘蔗地,長年累月的勞作,使蘇陳妹看上有些蒼老,皮膚黝黑,話語不多,但言語間透露著農家人的樸實與敦厚。

中堂、石碣甘蔗悄然上市,受到市民青睐

蘇陳妹

蘇陳妹對這片甘蔗林有著深厚的感情,至於種蔗的辛勞,他卻隻字不提。辛苦與勞累都蘊藏在了一壟壟甘蔗林之間。蘇陳妹老伴正忙著選甘蔗種,他說,越是甘蔗稍末越好。

每年二三月份,是育種甘蔗新苗的關鍵時期,來不得半點馬虎。甘蔗生長大約需要半年的時間,遇到雨水充沛,發苗就會快一些。到了六月至十月,要對甘蔗打葉,將蔗杆上的老葉打淨剝去,使甘蔗更好的吸收陽光,有利於生長和糖分的生成。甘蔗打葉是很辛苦的活,人鑽進一片密不透風的甘蔗地,就像鑽進了蒸籠。蘇陳妹說,打葉時,甘蔗林裡悶的透不過氣,穿著長褲長袖,紮緊褲口袖口,經常是打好一壟地出來時,渾身汗水溼透。

中堂、石碣甘蔗悄然上市,受到市民青睐

只有到了收割的時節,蔗林才會像現在這樣空疏。蘇陳妹說,目前甘蔗以零售為主,也有小商小販來收購。每次削完甘蔗,蘇陳妹都會及時將蔗皮清理,不影響道路環境衛生。他笑呵呵地說,要爭做好市民。

蘇陳妹的甘蔗地,每畝收成4萬元左右,兩畝地8萬元,這是對辛勞的農人最好的回報。

全媒體記者 袁健斌 付碧強/文

全媒體記者 袁健斌/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