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業“一超兩強”格局強化 次高端白酒誰能衝出重圍

雖然,白酒行業的銷量、利潤正在向大單品、老名酒、全國品牌和優勢產區集中,呈現出強者恆強的態勢,但在茅臺、五糧液之下,次高端白酒仍然有可繼續發展的空間和機會。若放眼全國市場,未來次高端白酒的勝算究竟會有多大

《投資者網》劉亮

“高大、寬闊的貴州茅臺(600519.SH)展廳前,企業與參觀者互動不多;而在今世緣(603369.SH)、山西汾酒(600809.SH)等白酒企業的展臺前,則呈現出企業與觀眾的互動,邀請觀眾品酒,發放小瓶裝白酒作為紀念品。”以上是《投資者網》在9月18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上觀察到的情景。

2019年中秋節前後,媒體報道稱,53度500ml裝飛天茅臺的出廠價是969元,官方定價是1499元,但在很多地區,其價格已被經銷商和黃牛爆炒,飆升至在2600元以上,目前市場實際零售價在2600元以上。其實,不難看出,其價格高漲的背後,不僅意味著消費者對茅臺酒的鐘愛有加,更意味著市場對高端白酒需求的持續增加。

茅臺錨定的對象是收入水平高,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的消費人群,喝茅臺早已成為一種高端奢侈消費。不過,對普通消費者而言,茅臺等高端白酒也日漸展露出“高冷”氣質,而這也給市場上次高端白酒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成長空間。

“一超兩強”格局強化

中國酒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白酒產量為890.4萬千升,2016年上升至1358.4萬千升,其後白酒的產量有所回調,2018年全國白酒產量871.2萬千升,2018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銷量854.7萬千升。

國家統計局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白酒企業每年減少一百家左右。也就是說,在白酒產銷量回調的過程中,有大量小酒企被淘汰。

白酒业“一超两强”格局强化 次高端白酒谁能冲出重围

與此相對應的是,高端白酒地位得到了強化,行業“一超兩強“格局已經形成。

資深酒業分析師、海納機構總經理呂鹹遜稱,“價位決定地位”是白酒行業的中長期規律。高端白酒的競爭,核心並非規模之爭,而是產品價位的競爭。白酒企業之間,產品價格超越之後,才有可能在未來形成公司規模的超越。

從這個角度來看,白酒行業的“一超”是指茅臺,一瓶飛天茅臺的零售價格已突破2000元;“兩強”是指五糧液(000858.SZ)與瀘州老窖(000568.SZ)。第八代經典五糧液2019年零售價也已站在千元以上;而國窖1573預計不會晚於2020年的春節前再次提升出廠價,主打產品的單價僅次於五糧液。

事實上,通過A股白酒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白酒行業呈現出“一超兩強”的現狀。根據Wind數據,2018年A股18家白酒類上市公司中按主營業務收入和淨利潤排名,前四位的企業均為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002304.SZ)和瀘州老窖,這四家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35.65億元、398.24億元、231.87億元和128.60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52.04億元、133.84億元、81.15億元和34.86億元;這四家企業的銷售毛利率的分別為91.14%、73.80%、73.70%和77.53%。其中,瀘州老窖的銷售毛利率要高出洋河股份近4個百分點。

2019年上半年,A股白酒上市公司基本維持了以上市場排名。其中,瀘州老窖以79.70%的銷售毛利率躋身白酒類上市公司三強,同期洋河股份的銷售毛利率為70.95%,與瀘州老窖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基於近年來年報和半年度報告的數據可以看出,位列前四名的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和瀘州老窖的淨利潤,與其他白酒企業的淨利潤已拉開較大的距離。

次高端機會在於佈局全國

白酒行業將產品價格位於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之下,目前單價約在200元至600元之間的白酒品牌,稱之為次高端白酒。

次高端白酒的生產廠家包括包括今世緣、山西汾酒、水井坊(600779.SH)、酒鬼酒(000799.SZ)等上市公司,同時也包括劍南春集團、郎酒有限公司和勁牌有限公司等非上市公司,這些企業的主打產品市場零售單價基本上在200元至600元之間。

但近年來,隨著茅臺等高端白酒的價格上行,為次高端酒企打開了提價空間,也給次高端白酒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國泰君安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稱,“白酒價格看高端,高端價格看茅臺。茅臺價格上漲為其他次高端酒企預留了千元價格帶的市場空間,白酒行業漲價將以茅臺價格為標尺,向次高端、中高端品牌傳導,次高端白酒將首先受益。”

而在資深酒業分析師呂鹹遜看來,“次高端白酒提價還僅是提升其業績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在於衝出區域市場,走向全國。”

呂鹹遜介紹,白酒行業“一超兩強”等業績排行靠前的企業,都是全國化品牌。而次高端白酒真正意義上完成走向全國市場的只有劍南春,其他如水井坊、捨得酒、酒鬼酒、習酒等都沒有完成全國化。次高端白酒企業只要持續推進全國化佈局,就存在著增長機會。

事實上,區域市場正在飽和,不少次高端白酒企業已看到拓展全國市場的重要性,正在由區域性白酒企業向全國性白酒企業的道路上積極邁進。

以今世緣公司為例,東興證券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認為,“從產品發展角度來看,目前今世緣次高端產品國緣系列發展態勢良好,年均保持了40%以上的銷量增長;從區域發展角度來看,今世緣在掌控和深耕江蘇省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省外市場。2019年上半年在省外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51.42%;預計2019年全年,公司在江蘇以外的市場,可以保持在50到70%的增速。”

此外,從山西汾酒也可以看出次高端白酒佈局全國的積極性高漲。天風證券近期的一份報告中稱,“2019年上半年山西汾酒重點加強了浙江、江蘇、海南、上海等南方省市的推廣,在營銷層面實現了轉型和突破,省內、省外營收比例已實現了1:1。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為63.77億元、11.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2.30%和26.28%。公司將加速推進省外佈局,劍指2020年省內省外營收比例達3:7。”

毫無疑問,次高端白酒謀局全國版圖的戰略和野心,不僅有助於企業突破重圍,積極應對不斷變化的新消費需求和轉型升級,避開產品同質化、區域化競爭,更是構建未來產業鏈、新白酒生態體系的勢在必行。(思維財經出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