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温暖的豆腐干:父母亲经常来采购,送给在外地想家的孩子


秋日的上午,四川乐山夹江县华头古镇的老街巷子里,一块块白嫩的豆腐将在厨房灶台上,开始了另外一场美食蜕变的旅程。华头古镇有一宝,不仅历史悠久,闻名四方,还曾上过央视,说的便是华头豆腐干。

数百年前人们挑着豆腐干沿着稚川溪一路叫卖,沿溪而下的外地商人总是要到镇上带几包豆腐干,给家中的妻儿尝尝。如今的华头古镇已不复昨日的繁荣,但留存在舌尖上的味道,却一直保持着不变。

镇上做豆腐干最多的是学前巷,过去巷子两边的街坊有四分之一是从事制作豆腐干。今天作坊的数量不比往日,但能够坚持留下来的作坊都已是当地的老店,如今这里已是当地知名的豆腐干一条街,许多邻里乡镇的村民,或者乐山城里的人们都喜欢远赴于此购买。

各家对豆腐干的做法其实算不上什么秘密,都是遵循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独门配方,那就是当地盛产优质的黄豆,烹制使用的是天然的山泉水,连灶火的柴火都有讲究,剩下的便是老一辈们掌握在脑海里铭记于心的流程。

镇上的孩子皆是吃豆腐干长大,许多远去的人们,每当回想起童年的时光,最思念的就是这一块块的豆腐干。每逢节假日返回城里工作、学习时,人们行李箱里带着最多的特产,便是老店里的豆腐干。若是许久不曾回去,馋了想起了豆腐干,也就想起了故乡。

镇上的父母亲知道,关怀在外奔波的孩子,除了一句“好好吃饭”,寄一箱家乡的豆腐干是安慰孩子最好的礼物。所以前来购买的顾客当中,老人总是占大部分,这一来一往熟了下来,每次开口就是“又为孩子买豆腐干啊......”


一家铺子一天做1千块都不够卖,有时还没到下午,就被哄抢一空。但尽管保持着供不应求的热需,豆腐干的价格也平均保持在1元1块,老街上的作坊似乎都十分默契地,保持着这一种“物美价廉”的态度。

而,正是这一种朴实的价格,古法制作的地道,让许多外地游客特意驱车到镇上选购。在人们看来,相比较工厂包装的豆腐干,古法制作的华头豆腐干价格便宜,也没有防腐剂吃得安心。所以周末的时候,镇外路边总是会看到停在路边去老街上选购豆腐干的外地车辆。

我们今天看到了太多著名的“特产”,但商业化时代的今天,许多特产失去了“初心”,成为了一件没有灵魂的商品。那么何谓特产?那是遵循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智慧和对生活的创造,也是寄托着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味道。


摄影师胡东进。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就职于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现已联合去驴行,专注乐山等四川地区民间旅游文化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