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得近視?記住這6點很重要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研究報告稱,目前中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幾乎是總人口數量的一半,預計到2020年我國近視患病人口將超過7億,其中青少年是“重災區”。中國人近視患病率如此之高,是因為中國人的眼睛太忙了?人為什麼會近視呢 ?

什麼是近視?

廊坊洛基眼科醫生解釋道:眼睛像個照相機,眼睛的整個透明介質包括角膜、晶體、玻璃體加在一起相當於鏡頭,視網膜相當於底片。光線被眼睛的透明介質匯聚後落在視網膜上我們就看到了清晰的圖像。近視的眼睛眼軸過長,導致遠處來的光線不能到達視網膜,因此看到了模糊的圖像。


孩子為什麼會得近視?記住這6點很重要


矯正近視可以在眼睛前面放個凹透鏡,這樣使得光線重新聚集在視網膜上。無論是框架眼鏡片,還是隱形眼鏡片,都是用這個原理矯正近視。嚴格來講,這些方法只是矯正,但不是治癒近視,因為眼軸的長度並沒有變短。

高度近視(大於等於600度近視)的一個後患,就是由於眼軸增長導致視網膜脫離的風險增加。因此近視矯正以後雖然能看清楚,但是視網膜脫離的風險並沒有絲毫減少。

廊坊洛基眼科醫院醫生順便說一下,低度近視指300度以下,中度近視為300到600度之間。低度和中度近視的人視網膜脫離的風險大於正視(既不近視也不遠視)的人,但是低於高度近視患者。


孩子為什麼會得近視?記住這6點很重要


上面為正常眼底,下面為高度近視患者的眼底

為什麼眼軸會增長?

眼睛的生長是由視網膜局部的信號來調節的。

當眼睛清楚得看到一個物體時(也就是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的時候),眼睛得到的信號是:一切正常,不需要生長。

當長期注視近距離的物體時,光線會稍微聚焦在視網膜後邊一點的位置上,視網膜得到的信號是:現在清晰度不是最優,我要稍微往後靠一點才能逮住這些光線。這樣眼睛就稍微長長一點,長此以往近視就會不斷加深。而且眼睛收到信號之後要麼不變,要麼生長,沒有逆生長,換句話說,眼軸要麼不變,要麼變長


孩子為什麼會得近視?記住這6點很重要


人類的眼睛本來就不是設計來看近處的。

遠古的人類需要好的遠處視力以便能夠找到哪棵樹上有果子,哪裡有隻兔子可以去捉住,或者那地平線上是不是有隻獅子跑過來了。遠古人類的平均壽命假如按照40歲算的話,還沒來得及老花眼就死了,所以看近處從來不是問題。更何況,基因早在生育年齡就流傳下去了,所以老花眼在進化中沒辦法被淘汰。總之,人的眼睛生來就是用來看遠的。

需要看近處的時候,動用一下眼睛的調節力,也就是睫狀肌發力讓晶體變凸從而讓光線繼續聚在視網膜上。不過,人的眼睛傾向於不過分工作,也就是有個輕微的小折扣,實際上光線沒有正好在視網膜上,而是在視網膜後邊一點點。問題就在於偶爾這麼幹還行,一天10小時看著書或者手機,這種信號就是讓眼軸長長長。

哪些因素會影響近視的發展?

近視是由基因和環境相互作用造成的。近視發展的風險因子包括:

1.家族歷史。父母雙方都近視,孩子的近視風險是父母雙方都不近視的孩子的2倍還多。這個很好理解,基因的作用不容忽視。另外還有一些環境因素,比如近視的父母一般看書時間長,孩子也容易更喜歡看書。

2.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工作性質、教育程度等等,這些不言而喻。


孩子為什麼會得近視?記住這6點很重要


3.7-9歲時的眼睛屈光度

乍一看這點很奇怪。

事實是,嬰兒剛剛出生時的眼睛平均屈光度為200度遠視,注意是遠視而不是近視。

然後隨著生長髮育。這種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區別就基本消失了,大家都差不多穩定在125度遠視,這一過程叫做正視化。正視化是指眼睛生長髮育達到正視,眼睛的聚光能力和眼軸的長度吻合的狀態。

不幸的是,文字出現,書籍出現,ipad出現。現代人類的近視大概從7-9歲開始,每年增長100度;或者如果從10-13歲開始,則每年增長較慢,大約50度。近視的增長一般在17-23歲停止,但是成年人也可能會有緩慢的近視發展——多謝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統計發現,7歲時候的眼睛屈光度如果是75度遠視,那麼將來近視的風險大為降低;相反,如果低於75度遠視的話,則近視風險升高。

4.種族。近視青睞係數亞裔大於白人大於黑人。具體和基因還是文化、環境的差異有關,不得而知,可能都有關係。

5.戶外活動時間。最新的研究表明,戶外活動,不管是運動還是靜坐,不管是遠眺還是讀書,都會減少近視發展的幾率和程度。


孩子為什麼會得近視?記住這6點很重要


6.晝夜節律。規律的晝夜節律對眼睛的正常發育和正視化是非常必要的。兒童期晚上睡覺開夜燈會增大日後近視的風險。研究表明那些開著夜燈睡覺的孩子後來有34%的近視;而那些開著正常燈睡覺的小孩後來的近視率有55%。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