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繼堯是怎樣被趕出雲南的?

段勇賓


北伐戰爭的時候站錯了隊,選擇跟北洋軍閥聯手對抗國民政府。滇軍高層龍雲、胡若愚等人為求自保,就發動兵變趕走了唐繼堯。



唐繼堯是同盟會的老黨員,1905年9月就加入了同盟會。

武昌起義爆發之後,他在雲南跟隨蔡鍔發動起義。此後,他又先後參與了護國戰爭,討伐張勳復辟,護法戰爭。其“革命”履歷在老同盟會員之中,屬於大佬級別。

正是因為其資格高,履歷牛,所以孫中山先生病死後,唐繼堯就起了歪心思。

1925年3月19日,即孫先生病逝一週後,唐繼堯在昆明發出通電,他說自己是孫先生任命的副元帥,現在孫先生不在了,他這個副元帥就應該遞補元帥的缺位。(孫中山確實任命了唐繼堯為副元帥,但是唐繼堯此前沒有正式就職)

唐繼堯的言外之意,就是嫌棄廣東軍政府的胡漢民、汪精衛、許崇智等人都是垃圾,只有他這個同盟會大佬才配有資格接手廣州軍政府。

胡、汪等人收到唐繼堯的逼宮通電後,氣的要死,遂即通電譴責唐繼堯,說他是背了孫先生的遺命,並通電討伐唐繼堯。

唐繼堯見到廣東方面與自己強硬對抗,於是他就發動了討伐戰爭。準備以武力接收廣州軍政府。


不過,唐繼堯遠在雲南,他想討伐廣州就得經過廣西,那是桂系的地盤。所以,唐繼堯在出兵之前,就先派人去廣西通氣。

當時,廣西已經改旗易幟,舊桂系陸榮廷被消滅,取而代之的是以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為首的新桂系。

這三人都擁護廣州軍政府。因而當唐繼堯的特使來到廣西后,李宗仁、白崇禧斷然拒絕了唐繼堯的拉攏,並表示滇軍如果敢來,便就地消滅之!

PS:唐繼堯當時盛氣凌人,仗著自己兵強馬壯(十萬多人馬),給新桂系下通牒,說給他們三條路選:歸順、讓道、開戰。李宗仁和白崇禧覺得唐繼堯就是欠抽,於是就斷然選擇了開戰。

唐繼堯見李宗仁不買自己的仗,遂即就派出三路大軍,共七萬人,氣勢洶洶的殺向了廣西百色。按他設想,桂系也就兩萬來人,他以三倍兵力攻之,桂系立馬就要崩。

然而,唐繼堯點背,他的對手是白崇禧。桂軍在白崇禧指揮下,以兩萬克七萬,將三路滇軍全部擊潰。


滇軍慘敗回雲南後,士氣一落千丈,這支由名將蔡鍔一手訓練、裝備精良的勁旅,至此不再是民國的主要勢力之一。

而新桂系藉助此戰,一戰成名,晉身為民國地方強權之一,同時也使廣州軍政府對新桂系刮目相看,認為可以拉攏。

1925年7月,廣州軍政府改組為廣東國民革命政府後,新桂系“帶資入股”,成為國民政府的大股東。粵桂至此合作。

新桂系和廣東政府合流後,他們覺得滇軍一蹶不振,而且唐繼堯這個太裝,於是他們就不帶唐繼堯一起玩了,在新的廣東國民政府中,沒有唐繼堯這個同盟會前輩的位置。

自己明明是大佬,可是現在卻被一幫後起之秀甩在一邊,不帶自己玩了,唐繼堯自然是不能忍。

於是,他就在1925年跟陳炯明玩,兩個人一西一東,夾擊廣東國民政府。

不過,後來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消滅了陳炯明、楊希閔、劉震寰等部,唐繼堯扼殺廣東國民政府的美夢破滅。

跟廣東方面徹底鬧掰後,唐繼堯乾脆破罐子破摔,他在1926年7月,廣東國民政府誓師北伐後,選擇與吳佩孚、孫傳芳聯手,共同跟北伐軍作對。

按照唐繼堯的設想,北伐軍也就十萬人,吳佩孚和孫傳芳有四十萬大軍。他傍上北洋軍閥這條大腿,吐口唾沫也能淹死國民黨。

然而,唐繼堯又站錯了對。北伐大軍從誓師開始,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從珠江流域殺到了長江流域,打下了半壁江山。而吳佩孚和孫傳芳都被打的苟延殘喘,奄奄一息。



面對高奏凱歌的北伐軍,各地的軍閥紛紛派代表去南京或武漢求歸順,就連一向跟外界交流不多的川系各路軍閥也在此時集體投靠了國民政府。(除了楊森)

革命形勢可謂是一片大好。

面對此情此景,唐繼堯有點坐不住了。此時讓他去跟國民政府和解,他做不到,拉不下那張老臉。可是繼續對抗,他又不敢。於是他就想到了一個歪招——“反共”。

在雲南高唱“反共”、“討赤”的調子。

實事求是的說,唐繼堯選擇反共,確實可以緩解他跟國民政府的矛盾。但問題是,他反共的時間選擇得不對。

1926年底,他在雲南“討赤”,可當時國共正在合作,雙方還沒決裂。唐繼堯此時祭出反共大旗,無疑是找死。整個滇軍也極有可能被他坑死。

基於此,1927年2月,滇軍高級將領,胡若愚、龍雲、張汝驥、李選廷四人便結成了反唐繼堯聯盟。

他們認為,唐繼堯連番決策失誤,不僅導致滇軍被邊緣化,而且還導致滇軍跟國民政府走到了對立面。如果再讓他這麼繼續作死下去,大家都要玩完。既然如此,那麼大家就聯手趕走他好了。

1927年2月6日,胡龍張李四人發動兵變,威逼唐繼堯去職。統治了雲南14年的雲南王唐繼堯就此下臺。

三個月後,5月23日,唐繼堯病逝,雲南當局為他舉行了公葬。


(龍雲和蔣介石)

唐繼堯死後,胡若愚和龍雲又爆了內戰。國民政府對他們兩人都拉攏,都委以正規軍番號,但對他們的內戰並不干涉。

最後,龍雲擊敗所有的對手,於1929年7月統一雲南,並出任雲南省主席一職。


Mer86


1921年,滇軍高級軍官顧品珍從四川前線倒戈,回昆明發動政變,曾迫使唐繼堯流亡香港;但一年後,唐就捲土重來,把顧殺死,自己重新做“雲南王”。 1927年初的胡若愚、龍雲政變,的確徹底結束了唐繼堯的政治生命;但唐繼堯還是生活在雲南昆明,一直到死,並沒有因為失勢而被趕出省去連立足之地也沒有——龍雲等人對他下臺後的居住環境、保護措施等還是想得很周到的,他們不想讓自己的老主公、提拔自己的恩人太難堪。 相比還能死得其所的唐,另一個同時代的西南巨頭陸榮廷則是真正地很慘,下臺後在自己廣西老家都沒法呆,最後客死在上海。


憶如煙煙如夢


唐紀堯,一個偉大的低調的人,被孫中山追認為唐國公。

說起他用幾句總結,首先治滇無善政,護國有奇功。其實認為這是有些相左的反話,昆明近代工業幾乎是他創建,不是無善政,而是謙虛,護國有奇功?其實口號喊得響,而打頭陣的是蔡鄂,朱德。

其次,致公天下,會澤百家。畢竟是文化人家,此名句源於雍正賜會澤縣名,大概是,百富為先,會澤天下吧!記不清了,大概意思富饒之地,出有志之士吧!這既是他個人志向,老同盟會員,與孫中山有輩,資深元老,既成立黨派,也培養人才,東陸大學校訓,講武堂創始人,人才輩出,不多列舉。

如此偉人,如何被逐出政治舞臺,令人噓噓,可惜可嘆,無奈。讓人想起名句,城頭變幻大王旗。歸結於政體的不成熟,畢竟民國時期是開放而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時代。


平歌88


民國軍閥混戰中,雲南的軍閥中只有兩位是比較有雄心壯志,這兩位就是蔡鍔和唐繼堯,蔡鍔是民族英雄,自不必說,而唐繼堯卻是一位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人。

1913年唐繼堯繼蔡鍔出任雲南都督,成為雲南的第二位當家人,在袁世凱稱帝之後,聯合孫中山、蔡鍔等人發動革命,最終袁世凱被迫下野,而蔡鍔也由於身體原因到日本治療,此時的唐繼堯成為了雲南真正的老大。

唐繼堯不像後來的龍雲等人,甘於安守雲南,他是一心想做西南的老大哥,所以唐繼堯控制滇黔,並組織靖國軍。此時的唐繼堯坐擁雲南、貴州,但是他的目標是西南王,所以1917年8月,唐繼堯即以靖國軍總司令的名義,發佈了《入川討賊通電》,準備攻佔四川。

8-11日唐繼堯組織靖國聯軍,自任總司令,將所部編為六個軍,以顧品珍、趙又新、庾恩暘、黃毓成、張開儒、方聲濤分任靖國第一、二、三、四、五、六軍總司令,大舉入川。但是進攻四川的戰鬥並不是很順利,雖然期間唐繼堯還在重慶召開了川、滇、黔、鄂、豫五省聯軍會議,加上後來的陝西、湖南、福建三省加入,唐繼堯乃以八省靖國聯軍司令而自命。

唐繼堯攻佔四川,四川的軍閥可不願意,四川軍閥打著“川人治川”的口號,對唐繼堯進行反攻。滇軍在四川打了4年,也不能拿下四川,而且原來說是聽孫中山命令護法北伐,現在卻成了搶地盤,所以厭戰情緒很濃。他們請求回雲南休整。

第一軍軍長顧品珍把大家的情緒反映給了唐繼堯,唐繼堯回答很乾脆,不拿下四川,不要回來。到1920年爆發,駐川滇軍第二軍軍長趙又新被打死,駐川滇軍第一軍軍長顧品珍如是率部返滇,顧品珍返回雲南當然不是為了保護唐繼堯,而是趁雲南空虛想趁機佔領昆明。

唐繼堯大驚失色,佈置三路大軍阻擊顧品珍。然而這些軍隊並不擁護唐繼堯,他們紛紛要求唐繼堯下野。

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唐繼堯通電辭職,第一次下野。1921年2月8日,唐繼堯離昆赴港,顧品珍於2月9日進駐昆明,以滇軍總司令名義統治雲南。

唐繼堯在逃離雲南前便把佽飛軍改成團,由龍雲帶領去往滇南,一年以後,趁著顧品珍響應孫中山北伐,龍雲帶佽飛軍捲土重來,將顧品珍驅逐出雲南,龍雲等人控制了雲南。唐繼堯也回滇任職,重新掌控雲南政局。

唐繼堯重回雲南後還是想出兵佔領四川和兩廣,卻屢戰屢敗。1927年2月6日,胡若愚、龍雲、張汝驥、李選廷四鎮守使聯合起來,對唐繼堯實行兵諫,威逼去職。同年5月23日,唐繼堯病逝,享年44歲,雲南當局舉行公葬。


帝國烽火


唐繼堯在歷史上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在北洋政府時期,能在地方形成一定勢力的軍閥,或多或少都還是有些野心的,不說要逐鹿中原,至少是想要不斷擴大自己的地盤,唐繼堯是雲南會澤人,後來通過考試公款留日,因為甲午戰爭日本的勝利,當時日本成了很多中國人去學習,怎樣救國,強國的對象,像周恩來總理,魯迅等人都曾前往日本學習。

唐繼堯

唐繼堯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學業完成之後,在中國遊歷了一圈後,回到了雲南搞革命。1912年,唐繼堯率滇軍攻佔貴陽後,被推舉為貴陽的都督,專管一省軍務。唐繼堯開始掌管雲南的軍政大權是到了1913年,是蔡鍔將軍到北京之後的事情了,我們必須要先說明,唐繼堯是堅決的反對封建統治的。也因此袁世凱準備稱帝時,唐繼堯和滇軍是最先反對《二十一條》,聯絡各省準備反袁的人。

當時的滇軍並不算強大,並且雲南也地處中國的西南邊陲,經濟也不算髮達,所以唐繼堯開始在雲南等地擴軍,並試圖將滇軍的地盤逐漸往外擴張,1915年唐繼堯,蔡鍔擁護共和,發動了起義,這便是著名的護國運動。不久之後,唐繼堯宣佈雲南獨立,唐繼堯也是在這個時期,逐漸掌握了雲南的軍政大權,這個時期的唐繼堯很容易被當成是共和的擁護者,雲南也逐漸從蔡鍔時代過渡到了唐繼堯統治的時代。

會澤唐繼堯銅像

之後護法運動爆發後,唐繼堯也堅定地擁護著共和,支持孫中山先生討伐逆黨,在這個時期,甚至連孫中山先生,都一度十分的推崇唐繼堯,屢次讓他擔任靖國軍元帥一職,但是唐繼堯最後對孫中山的排斥,也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唐繼堯和舊軍閥並無太大的區別,1921年滇軍將領顧品珍入兵昆明,唐繼堯第一次在雲南倒臺了。

唐繼堯從日本回來後,始終在雲南培植自己的勢力,所以雖然顧品珍趁著唐繼堯想要將四川納入滇軍的控制範圍時,短暫的推翻了唐繼堯,但是好景不長,僅僅一年後,唐繼堯就買通了雲南的土匪吳學顯,襲擊了顧品珍的部隊,顧品珍自殺身亡。不久之後唐繼堯回到了雲南,再次重掌了雲南的軍政大權,這種情況,在北洋政府時期時有發生。

吳學顯

如果唐繼堯經過了這一次的事件後,就老老實實的待在雲南,鞏固自己的統治,那麼唐繼堯的滇軍派系或許可以一直支撐到抗戰結束,新中國建立,但是唐繼堯的野心顯然不只是在雲南這個西南邊陲,1925年,唐繼堯乘著桂系軍閥陸榮廷倒臺,率領滇軍出征廣西,畢竟兩廣可比咱們雲南更加富裕,將兩廣納入滇軍控制範圍,那麼以後就有機會向北方出軍,擴大滇軍的勢力範圍。

但是滇軍卻在出兵廣西時大敗了,在當時軍閥們統治其實並不穩定,唐繼堯出兵兩廣的失敗,也間接動搖了唐繼堯對雲南的控制,1927年2月6日,龍雲、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等人發動兵變,唐繼堯被迫將雲南的軍政大權交了出來,至此唐繼堯再次倒臺,從此也失去了對雲南的統治權,三個月後唐繼堯在昆明病逝了,唐繼堯統治雲南的時代就此結束了。

民國初期各派系軍閥控制範圍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唐繼堯是怎樣被趕出雲南的?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提起滇系將領,我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龍雲,因為他是民國時期的雲南王嘛,也許大家還會想到盧漢,因為他是龍雲被迫下野後在雲南的繼承者。

但是我非常想告訴大家,如果各位一直覺得滇軍裡面就這兩個人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滇軍的開始,就是從唐繼堯開始的,但是他又是如何被趕出雲南的呢?大家還是聽我娓娓道來。



唐繼堯的資歷非常老,當年是雲南重九起義的骨幹,因此他頗受蔡鍔將軍的信任,從辛亥革命到北伐開始後,唐繼堯在中間這十幾年裡面,幹過不過大事,也幹過不少齷齪事,算是功過各有。例如他參加護國護法運動,並且在護法運動中,擔任過當時反對段祺瑞的八省靖國軍總司令,可見其威望。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唐繼堯又和北洋政府相互勾結,對廣州國民政府愛理不理,為了給自己謀取私利,他甚至帶領滇軍,外出擴張,尤其以川滇戰爭的爆發最為激烈。不過也因為川滇之戰,唐繼堯被迫下野,但沒過多久,唐繼堯又捲土重來。

可是當時的唐繼堯已經不是辛亥革命時期的唐繼堯了,他變得自私自利,一心為自己謀取利益,使得雲南百姓民不聊生,由此他的很多門生故吏都開始反對他。最終他手下的四位鎮守使聯合兵諫,終於使得唐繼堯下野,而在這個過程中,四位鎮守使中的一個人脫穎而出,成為了新晉雲南王,他便是龍雲。



其實唐繼堯這個人和陳炯明就是一類人,兩個人的人生軌跡也頗為相同,他們從革命的支持者最終變成了革命的反對者,這也使得他們都沒有好的下場。而唐繼堯在下野之後,便於同年去世,終年只有四十四歲,可謂是悲哀。


西北老張看世界


唐繼堯沒有被趕出雲南,是因兵變下臺而死

從唐繼堯的一生來看,他和張作霖一樣都是實用主義者:

1、唐繼堯是雲南人,1903年考上秀才,1904年留學日本,就讀東京振武學校;1906年6月從振武學校畢業,進入日本陸軍金澤第九師團炮兵第九聯隊見習,為二等兵;

2、1907年6月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1908年10月畢業;

3、1909年,離開日本回北京,經考核後回雲南任督練公所參謀處提調、昆明講武堂教官、陸軍第十九鎮管帶;

4、1911年,辛亥革命時,受蔡鍔派遣率軍前往貴州支援立憲派,被推舉為貴州都督;

5、1913年,支持袁世凱攻打孫中山的二次革命,率軍攻打四處的熊克武軍;10月,因蔡鍔被袁世凱調走,繼任雲南都督;

6、1915年,和蔡鍔宣佈雲南獨立,發動護國戰爭,自認中華民國護國軍總司令;

7、1917年,和孫中山修好,支持孫中山的護法運動,1918年被推舉為護法軍總裁之一,並任滇川黔鄂豫陝湘閩八省靖國聯軍總司令;

8、1921年2月9日,被駐川靖國滇軍第一軍軍長顧品珍驅逐,被孫中山邀請到廣州出任廣州軍政府第四位總裁,前三是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

9、1922年3月,顧品珍貝農民軍吳學顯包圍自殺,唐繼堯回雲南復任雲南都督,並表示不支持國民黨北伐;

10、1923年,創立東陸大學——雲南大學前身;

11、1924年,孫中山要求唐繼堯為廣州大元帥府副元帥,但唐繼堯沒有接受;

12、1525年,孫中山去世後,唐繼堯宣佈接受廣州大元帥府副元帥——意圖在孫中山死後,成為廣州軍政府的最高領導人,但國民黨不承認,唐繼堯於是派遣龍雲等率領7萬滇軍東出,意圖滅了廣州國民政府,但在廣西被李宗仁的2萬桂軍擊敗。

13、1927年2月6日,龍雲等發動兵變,逼迫唐繼堯退位,5月23日死於昆明,終年45歲。

紅河是雲南獲取外部支援的最佳途徑

關於唐繼堯

年紀輕輕就擔當重用:28歲就被推舉為貴州都督,30歲成為雲南都督,32歲就成為護國運動領袖。這就難怪1925年唐繼堯在孫中山死後想要以廣州大元帥府副元帥身份接管廣州國民政府了。

熱愛電影:1926年在張普義導演的電影《洪憲之戰》中扮演自己——本色表演。

和民國大部分軍閥一樣並無治理才能:唐繼堯所處的雲南雖然是內陸,但可以利用紅河和法屬越南進行溝通,從而獲得購買法國武器、獲得法國投資,或者利用法國信貸建設雲南的條件;在通過法國援助壯大後,可以吞併貴州、四川二省,或者向東吞併廣西,獲取出海口。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一般來說,民國時期,雲南一共誕生了四任雲南王,分別為:蔡鍔、唐繼堯、龍雲和盧漢。不過,第一任雲南王蔡鍔只主政雲南一年多的時間就離開雲南,統治雲南的時間很短。

而最後一任雲南王盧漢不但只當了三年多時間的雲南王,而且,自身的權利也受到了蔣介石的巨大桎梏,因此,他並不能完全算得上完全獨立的雲南王。所以,民國曆史上,真正能稱得上雲南王的人,其實只有兩個,分別為:唐繼堯和龍雲。

唐繼堯

唐繼堯的運氣很好,上位的時間也很早,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全國各省紛紛舉行起義響應。此時,位於雲南的新軍第19鎮在蔡鍔等人的領導下,也發動了重九起義。起義成功後,蔡鍔等人成立了雲南都督府,並宣佈雲南獨立。

此時,在雲南新軍中擔任管帶一職的唐繼堯也參加了重九起義,併成為起義的領導人之一。重九起義成功雲南光復之後,蔡鍔擔任雲南都督,並很快率領軍隊北伐,決定光復全國。

蔡鍔

而唐繼堯則被蔡鍔派往貴州,唐繼堯率領的部隊在貴州士紳的幫助下順利光復貴州,唐繼堯被推舉為貴州都督。此時,已經掌握一省軍政大權的唐繼堯,年僅29歲。

然而,此時遠遠不是唐繼堯的巔峰。民國二年,即1913年,蔡鍔北上北京,唐繼堯繼任雲南都督一職。因此,年僅30歲之時,唐繼堯就已經成為了掌握雲南、貴州兩省的大軍閥。

隨後,唐繼堯又利用北伐之機,將諾大的四川省納入了統治範圍,由此,唐繼堯成為統治西南三省的大軍閥,成為民國赫赫有名的西南王。成為西南諸省的統治者後,唐繼堯並沒有滿足,他開始整飭地方、大肆擴充軍隊。

稱霸西南的滇系軍閥

唐繼堯先後參加了護國戰爭、護法運動、 並多次參與軍閥混戰,而唐繼堯參加的所有戰爭出發點,都是自身的利益和野心。很顯然,成為雄踞一方的大軍閥之後,唐繼堯不再是重九起義之時熱血的革命志士,他開始將自身的野心和慾望,凌駕於國家和民族利益之上。

雖然成為跨越數省地盤的大軍閥,但眾所周知,西南地區地處橫斷山脈、山多地少、土地貧瘠、經濟落後。西南地區的人民生活本來就十分貧困,然而,唐繼堯根本不考慮當地的經濟狀況,他窮兵贖武,一次次巧取豪奪、瘋狂擴充軍隊,參加軍閥混戰。

唐繼堯的倒行逆施,自然引起了麾下部將和普通民眾的巨大不滿。1920年,由於對唐繼堯入侵和壓迫四川的不滿,川軍將領組成聯軍,發動了驅逐唐繼堯的靖川之戰。

唐繼堯

靖川之戰,以唐繼堯的滇黔聯軍退出四川境內宣告結束。唐繼堯的一系列軍事失敗,也引起了麾下實力派將領的不滿。

入川滇軍將領顧品珍在退出四川之後,趁其他滇軍將領反對唐繼堯之際,突然進軍昆明,使得兵力空虛、無力抵抗的唐繼堯逃至蒙自。老巢被佔據的唐繼堯最終被迫逃往香港,唐繼堯第一次失去了雲南的統治。

然而,唐繼堯在雲南的根基依然十分雄厚。沒過一年的時間,唐繼堯糾集部將擊敗並殺死了顧品珍,返回昆明,重新掌握了雲南的軍政大權,此時的時間是1922年3月。

唐繼堯發行的銀元

重掌雲南軍政大權之後,唐繼堯並沒有放下自己的野心。他開始將滇軍進行大擴編,並自任川滇黔鄂豫陝七省建國聯軍總司令,並趁貴州軍閥內亂之際,再次將貴州納入統治範圍。

隨後,1925年1月,野心勃勃的唐繼堯將目光轉向富庶的兩廣地區,試圖出兵佔領兩廣。很快唐繼堯就等到了機會:趁桂系軍閥陸榮廷下野之際,唐繼堯派兵進入廣西,第一次滇桂戰爭爆發。然而,入桂滇軍卻在廣西遭遇慘敗。

滇軍從廣西敗退雲南之後,對於滇軍一無所獲卻損失慘重的現狀,雲南各界十分不滿,對於唐繼堯窮兵贖武的行為也愈發不滿。與此同時,廣州國民政府於1926年7月誓師北伐,革命的焰火迅速席捲全國。

北伐戰爭

北伐軍勢如破竹,飲馬長江之後,任何一個有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北洋軍閥的滅亡已經指日可待。受到北伐軍輝煌勝利的鼓舞,雲南各界對於唐繼堯的不滿也愈發強烈。

與此同時,唐繼堯為了加強自身的統治,開始裁撤各軍番號,加強自身親信部隊。他排斥異己的行為,也引起了滇軍實力派的強烈不滿。在種種因素作用之下,1927年2月6日,雲南四大實力派:蒙自鎮守史胡若愚、昭通鎮守使張汝驥、昆明鎮守史龍雲、大理鎮守使李選廷,聯合發動了著名的雲南二六政變。

龍雲

面對麾下實力派的聯名反對,唐繼堯根本不是對手,他被迫同意了四大鎮守使的一系列要求。最終,進軍昆明之後,四大鎮守使裁撤舊省政府,成立了新的政府。原來將雲南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的唐繼堯成了有名無實的總裁。

也至此,唐繼堯對雲南14年之久的統治宣告結束。起兵“兵諫”唐繼堯的四大鎮守史,都是唐繼堯一手提拔的親信部將,他們的倒戈行為令唐繼堯氣憤交加,再加上失去了最為重視的權利,僅僅過了兩個月,唐繼堯就因病去世,年僅44歲。


鳶飛九天2018


會澤唐公繼堯,是民國初期雲南的護國運動、重九起義的重要領導者之一,1913年,蔡鍔北上後,唐即主政雲南併兼管貴州,年僅30歲,堪稱少年有為,併為雲南在水利、教育等方面做出過開篇的貢獻,可由於野心澎漲,背離了革命主流,1920年被下屬顧品珍追逃至香港,但僅一年後,即反殺顧重新掌政,可惜不知反省,仍凌駕於國家民族大局之上,民怨頗大,1927年又被雲南四大鎮守使張汝驥,胡若愚,龍雲和李選廷聯合趕下了臺,在位共14年。新雲南王龍雲即位後,對唐公還是很不錯的,可惜唐公失權後不到一年即憂鬱而亡,年僅44歲。。龍雲主政雲南共17年,與唐繼堯堪配雲南王之名,蔡鍔和盧漢稱雲南王,感覺名份有所不足。




塞外失馬翁


唐繼堯沒有被趕出雲南,是被手下發動兵變趕下臺了,下臺後5個月就鬱鬱而終,死亡地點仍是在昆明。他之所以被趕下臺,與當時的南方局勢有密切關係,也與雲南本地歷史地緣有關。


唐繼堯類似南詔:東大陸主人

由於同治時期雲南爆發了劇烈的內亂,清朝派遣重兵平亂且駐紮在此,加之清朝末年的新軍建設,尤其是昆明陸軍講武堂開辦,雲南在辛亥前後已經是一個軍事文化氛圍特別濃厚的地方。1913年,總統袁世凱建立“將軍府”,用以牢籠各地都督、廣收兵權,蔡鍔被困京師,唐繼堯正式掌握雲南實權。


唐繼堯自稱“東大陸主人”,有詩集《東大陸主人言志錄》行世,其本意為東亞大陸的地緣政治平衡者。他之所以會有這個定位,是借鑑古代南詔的地緣政治歷史,又結合近代國際形勢進行了翻新。這種思想沒有明確文本敘述,僅能從詩歌中看到一些痕跡,例如《乙巳夏日偶成》中寫道“鑄造蒼生新模範,安排黃種舊河山;澄清事業尋常舉,歐亞風雲亦太和”。黃種、歐亞等詞彙暗示他還在留學日本時就已經具備世界史眼光。


1913年以後,唐繼堯最為突出的地方,是他對外積極干預局勢的動作,令人想起古代的南詔,確實實現了他東大陸主人的抱負。1915年,他料定袁世凱必然“將不安居於總統,必有盜國之日”,私下積極籌備,1915年12月迎回蔡鍔發起“護國戰爭”,從此將滇軍觸角延伸到了西南諸省,包括四川南部、湖南西部、廣東廣西,與古代南詔的擴張軌跡大體類似。西南諸省人民有童謠說到“頭戴紅邊邊,到處戳通天;身穿二尺五,如狼又似虎”,控訴滇軍的地緣戰爭。


唐繼堯實現個人野心最突出的動作是屢次發起“靖國戰爭”,利用北洋出現的危機事件,干預南北局勢平衡,充當了“仲裁者”腳色。如1917年入川作戰,破壞了段祺瑞、梁啟超的武統方略;同時又對孫中山貌合神離,一旦孫中山在南方坐大,他就立刻反水;如此這般,目的都是平衡南北局勢,不讓南北任何一方產生壓倒性的優勢。他最頂峰的時期,在廣州駐紮滇軍,導致國民黨北伐遲遲不能展開。


唐繼堯下臺的背景

唐繼堯下臺,真正導火索就是他的駐廣滇軍對孫中山和國民黨的壓制。他於1923年派遣滇軍楊希閔部打敗了陳炯明,從此駐紮廣州,名義上支持孫文,實際上諸般掣肘,不讓南方護法勢力坐大,執行著他的“平衡者”角色。


但是1924年開始,國民黨已經逐步坐大,黃埔軍校成為一股新勢力,對楊希閔部構成了嚴重壓制。隨著國民黨在廣州站穩腳跟並逐步控制全局,唐繼堯及其駐廣滇軍成了眼中釘、肉中刺。1925年孫中山死後,北伐已經迫在眉睫,5、6月間,黃埔軍開始攻擊楊希閔部,將其殲滅。唐繼堯聞訊後發起滇軍傾巢而出,但在半途被新桂軍打敗。至此,國民黨勢力掃除了最後的障礙,北伐長驅直入,打敗了北洋軍閥。兩年後的1927年初,胡若愚、龍雲、張汝驥、李選廷四大鎮守使集體發動兵變,將唐繼堯驅趕下臺。同年7月,唐繼堯鬱鬱而終。


這裡有兩個背景,一是龍雲等人對唐繼堯的“東大陸平衡者”角色已經不滿,不贊同唐的窮兵黷武政策,且早已加入國民黨體系,1927年政變後不久,龍雲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軍長,胡若愚為第三十九軍軍長,正式加入了蔣介石體系。另一個背景則非常深刻,與雲南古代歷史有關,東、西兩個地緣勢力集團存在著長期矛盾。雲南在中古時期崛起,分為東西兩個地緣集團,西部為白蠻,東部為烏蠻。南詔國是西部白蠻建立的,一向以武力統治東部。這個格局在大理國時期才稍稍改變,公元937年,南詔節度使段思平與東部烏蠻三十六部會盟,回師大理奪得權力,從此東部烏蠻開始崛起。以後經過明清兩朝的統治,西部白蠻已經大為削弱,東部烏蠻在人口、經濟實力上超過了西部,成為雲南勢力最大的族群集團。


龍雲就是烏蠻中的彝族,他奪權後,彝族將領基本掌握了全局,形成一個特殊宗親勢力。而唐繼堯,雖然是東部的曲靖會澤人,但祖上是白蠻派駐在昭通地區的地方官長。曲靖會澤唐氏,按照其族譜敘述,是湖北公安人,但“因屯墾軍受皇帝檢閱,從江蘇應天府高石砍柳樹灣起程出發,西進雲貴。為表示永不回原籍,虛指應天府為祖籍地”。這種族譜敘述在雲南非常普遍,但多數其實是白蠻冒為華東、華中漢族的。來到雲南屯田的軍戶,其祖籍地往往並不是“虛指”,而是有具體籍貫地址的,那些“應天府高石砍柳樹灣”為祖籍的,大多是雲南本地的白蠻。因此,唐繼堯家族更可能是南詔大理派駐在曲靖的地方長官。


因此這種矛盾就深藏了。清朝後期同治回亂,東、西兩大集團再次火併,各自支持西部的杜文秀和東部的馬如龍,最終以東部勝利而告終。唐繼堯的下臺,也有這個背景因素。東部烏蠻是更加緊密的彝族封建勢力,而唐繼堯身後並無一個親信和宗親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