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淄博 百歲老人

盛世出人瑞,淄博壽星多。據瞭解,我市現有480多萬人,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約102萬人,百歲老人超過200人。

2006年,《淄博晚報》曾策劃過一次尋找百歲老人的系列報道。那時,全市約420萬人,百歲老人76人。13年過去了,全市人口總數增長了六七十萬人,增幅約15%,百歲老人卻增長了近2倍。

與13年前相比,百歲老人不僅數量大幅增加,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有些百歲老人能夠完全自理,多數能夠半自理。有些百歲老人現在依然能算賬、做針線、讀書看報,耳聰目明,思維清晰。2006年那次採訪,常年臥床、不能自理的百歲老人很多。這些變化都反映出這些年來,生活水平、醫療條件、生態環境的提升和改善。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新時代,好年景,讓我們一起弘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一起盡享生活的美好。

就愛吃冰糖 一週吃一斤

走近淄博 百岁老人

姓名:李學新

年齡:106歲(1913年10月26日生)

住址:周村區南郊鎮徐家村

生活習慣:每天早6點起床,晚6點休息,愛吃冰糖,一週吃一斤

記者在周村79歲的市民韓其水家中見到了他的母親李學新老人。韓其水是老人的三兒子,他告訴記者,老母親是個熱心人,愛管閒事;平時就愛吃冰糖,一週能吃一斤。

她的兒媳吳玉芬問到:“娘,你中午想吃啥?”李學新把雙手拇指和食指環在一起比劃著說:“吃大包子,吃火燒。”吳玉芬告訴記者,婆婆每天早晨6點就起床,晚上6點休息。早晨中午一頓能吃一個大包子或火燒,晚上一般喝一碗稀飯。肉啊魚啊的也都吃,不挑嘴。她還特別愛吃冰糖,平時那兜裡就都揣著,一天到晚嘴裡含著冰糖不住下,一個禮拜能吃一斤。

談話間記者瞭解到,李學新以前一直在南郊鎮的徐家村老家生活,100來歲了還在院子裡種著絲瓜、扁豆,能自己做飯。後來兒女們就把她接到城裡來住了。韓其水告訴記者,老母親的腦子一直很好使,小輩的來給她過生日,連她侄女女婿的名字她都能記得住。家裡買點菜,跟她說這菜多少錢一斤,她還能算出來花了多少錢。“我母親八個子女,我四弟弟那股子聰明勁就隨了我母親了。”韓其水說,我四弟弟原來在村裡幹會計,年底算賬時數他算得最快,別人算不完還來找他幫忙,用算盤的還不如他捻捻手指頭算得快。韓其水笑著說,老母親很熱心,愛管閒事。原來村裡人家裡鬧矛盾都願意來找她調解。但也有些暴躁,小時候有一回我四弟弟犯了錯誤,老母親就關上家門用鞋底子揍他,一直揍到胳膊都累得抬不起來。最後還是我父親回來用石頭砸開了大門,才把我四弟弟從母親身邊拉過來。

這時老人起身要下床,韓其水和77歲的老伴吳玉芬趕緊過去扶她。“閒不住啊。”韓其水說,“坐一會就得下來在屋裡走走,有時還想著下樓去遛遛。這些年我有了暈病背不了她了,都是週末我兒子來家裡揹她下樓去玩。”

記者一行準備離開時,李學新抬手招呼道:“你們再來啊。慢著點走。”(記者李凱)

一天一壺茶 一喝六十年

走近淄博 百岁老人

姓名:孫李氏

年齡:104歲(1915年11月3日生)

住址:淄川區將軍路街道辦事處賈官村

生活習慣:每天從早到晚喝茶,已經堅持了60多年

孫李氏由兒女們輪流照顧,如今跟73歲的四女兒孫翠英住在一起。孫翠英告訴記者,母親喜歡喝茶,從早晨就泡上,一直喝到晚上,60多年了一直如此。

記者問起老人的身體狀況,孫翠英告訴記者,母親的腿腳還算利索,2012年做過白內障手術後認人看東西問題不大,就是有些耳背。談到老人的生活習慣,孫翠英說,母親的飲食比較有規律,早晨吃幾口煎餅、喝點粥;中午能吃五六個水餃;晚上喝大半碗稀飯,有時候會吃一塊雞蛋,每頓吃的都不多。母親喜歡喝茶,已經喝了60多年了,從早晨就泡上,一直喝到晚上。

“母親年輕時是個幹活的好手。”孫翠英告訴記者,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加上父母,還有我們兄弟姊妹六個,十來口子人吃飯都是我母親張羅,從來沒耽誤過。那一年家裡做床,她都八十多歲了,還幫著我父親推鋸。“一般有活的人也有脾氣”,孫翠英告訴記者:“我母親的脾氣很要強,也很急,小的時候沒捱過打,但活幹得不好了也捱過訓。”

說到孫李氏要強的脾氣,他的三兒子今年76歲的孫即忠告訴記者,我父親生前在村裡幹木匠活,後來老人年紀越來越大了,我們做子女的也不願意讓他們再幹了。我當時開著個廠子,就想把他們接到我身邊來,結果老兩口說啥也不同意。我母親說:“我們有手有腳,能養活自己,為啥要來給你添麻煩?”

孫翠英告訴記者,母親孫李氏在她的兄弟姊妹4人中排行老二。如今在世的是我們的小姨,住在山張社區,今年也有96了。母親的腿腳還算利索,走路沒問題。今年2月份時母親還去給我們小姨過生日。當時那鄰里鄉親的還都說,你看稀罕不,這100多歲的姐姐來給90多歲的妹妹過生日啊。

記者一行即將離開時,孫李氏執意要送記者出門,老人拄著柺杖,每一步都走得很穩當。(記者李凱)

每天倆雞蛋 散步半小時

走近淄博 百岁老人

姓名:崔懷媛

年齡:104歲(1915年11月15日生)

住址:臨淄區齊都鎮河崖村

生活習慣:每天早晨兩個開水衝雞蛋,每天在院裡散步半小時

我們來到老人家中時,老人正坐在沙發上,注視著門外。望著眼前的百歲老人,頭髮已經花白,還扎著一個小馬尾。老人面容慈祥可親,見到我們,臉上露出微微的笑容。雖已年過百歲,老人看上去好像只有八十多歲。

崔懷媛老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王全祿今年80歲,小兒子王全忠今年70歲。老人是由兩個兒子輪流照顧。小兒子王全忠告訴記者,老人現在眼不花,只是耳朵有點聾,身體健康,除了血壓遺傳有點高,其它指標都很正常。老人平時不怎麼長病,自己也可以獨立行動。

談起老人的飲食生活習慣,王全忠說:“母親性情溫和,沒有脾氣,從沒有和人發生過爭執。母親早上6點起床,早飯很固定每天用熱水衝兩個生雞蛋喝,再吃兩塊桃酥。吃完早飯,去村頭坐著曬太陽。午飯一般吃菜、饅頭、喝稀飯。午飯吃不多,但母親從不挑食。晚飯吃得比較簡單,只喝一碗稀飯。7點多就睡覺了。”

104歲的崔懷媛老人,體形瘦小,穿衣、梳頭、行動都能自理,每天堅持散步半小時。說話功夫,老人一手拿起一根拐仗,前後交替輔助著自己一步步蹣跚行走。老人要到門口坐會兒,這是每天必備的娛樂項目。老人走得很慢,每走一步都很小心。王全忠告訴記者:“母親曾三次摔倒骨折,最後一次摔倒骨折時已經90歲了。但母親身體的恢復能力極強,骨折後只貼了膏藥,1個月後就能下地走路了。現在母親雖然行動緩慢,但不用人攙扶。說話間,老人走到臺階前,雙手扶著欄杆一步一步慢慢走下三層臺階。“今天天不好,風大,我們只在門口坐會兒吧。”兒子王全忠大聲對母親說,母親點點頭。在大門口坐下,王全忠又趴在母親耳邊問:“中午想吃什麼?”“油條!”母親回答。

王全忠對母親能活到這個年齡,心裡感到很高興。家有一老勝過一寶,他希望母親能健康平安,活得更長久些。(記者王珏)

一天四兩酒 從不吃剩飯

走近淄博 百岁老人

姓名:孟廣付

年齡:103歲(1916年9月2日生)

住址:臨淄區稷下北生活區

生活習慣:每天午飯、晚飯各二兩白酒,從來不吃剩飯

記者來到孟廣付老人家時,老人正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看到記者來,很迅速地自己坐起,動作非常麻利。

一直照顧老人的女婿鮑永欽告訴記者:“老人現在的意識有時清醒,有時迷糊。但精神和身體都很好,各項指標很正常。行動自如,自己能上下三層樓。老人喜歡喝茶、抽菸,更喜歡喝酒。都說抽菸喝酒損害身體健康,可老人從十五六就開始抽菸,抽了一輩子煙。那時是抽旱菸袋,現在兩天抽一盒煙,每次只抽半支。酒更是每天喝四兩,中午二兩,晚上二兩。多一點不喝,少一點不行。酒是藥酒,泡著人參、蛇、靈芝等中藥材。”鮑永欽覺得,雖然老人愛喝酒,但因為酒裡泡著很多對身體有益的藥材,可能是老人長壽的一個方面吧。

“老人的生活非常有規律”,鮑永欽說:“老人有塊手錶,每天都按時間作息。”這時記者看到老人手腕上戴著一塊石英錶,便問:“現在幾點了?”老人低頭看看錶回答:“10點半。”鮑永欽告訴記者:“老人每天7點起床,起床後先泡上杯紅茶喝,再吃早飯。早飯吃一個煮雞蛋搭配一包牛奶或煮雞蛋搭配方便麵,兩種搭配隔天一輪。午飯吃半個饅頭,吃點菜、肉,再喝二兩酒。午休是必須的,下午1點至3點,老人必定美美地睡上一覺。晚飯只喝一碗稀飯,再喝二兩酒。”鮑永欽告訴記者:“老人對吃很認真,飯菜熱了不吃,涼了也不吃,從來不吃剩飯剩菜。”

說話間,老人68歲的兒子孟昭森外出買東西回來了。對記者的來訪很意外,說起父親長壽的原因,孟昭森說:“父親雖然幹了一輩子農活,鋤地、割麥、趕車,樣樣都做過,但沒有下過大力氣,沒經歷過坎坷。父親年輕時愛發脾氣,但脾氣發洩完就好了,從不往心裡記,心態很好。父親生活規律,飲食注意,從不吃剩飯菜。”對於喝酒,孟昭森開玩笑說:“都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這可能是菸酒對父親沒有產生不良影響的關鍵吧。”(記者王珏)

豁達又知足 常念黨的好

走近淄博 百岁老人

姓名:郭良英

年齡:102歲(1917年7月26日生)

住址:淄博高新區保稅園區衛固村

生活習慣:喜歡吃雜糧、野菜,每天早晨兩個開水衝雞蛋

郭良英老人如今跟小兒子王傳利在一起生活,老人的小兒媳告訴記者,婆婆性格豁達,吃飯從不挑食。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知足,千好萬好,不如共產黨好。

記者見到郭良英時,老人正在村頭的空地上曬太陽。談話間得知,老人的丈夫已去世多年,有四個子女。郭良英告訴記者:“我的四個孩子都很孝順,對我都很好!”“您跟兒媳婦處得好嗎?”記者問道。“好不好的吧,都這麼大年紀了!”老人說完哈哈大笑。

問起老人的飲食習慣,老人的小兒媳告訴記者,婆婆吃飯從不挑嘴,做啥吃啥。我們一般是早晨給她用開水衝上兩個雞蛋,放上幾塊餅乾;中午喝稀飯,吃半塊饅頭就點菜;晚上主要是喝稀飯。菜有時就用絲瓜炒個雞蛋,或者燉個茄子。平時也喜歡吃雜糧和野菜,都是給她做得爛乎乎的。人上了年紀,就願意吃口軟和的。

郭良英告訴記者,原來條件不好,除了那松樹葉子,啥樹葉子都吃過。“有一回家裡沒東西吃了,我妹妹家給了我一袋糟糠,我就扛回家用簸箕簸了,拍成餑餑蒸了吃。簸的時候光那老鼠屎和蟲子就簸出來一大把……”說到這裡,老人忍不住擦著眼淚:“原來的日子提不得啊。現在有地種,有宅子住,吃也不愁,穿也不愁。我就成天在想,這種社會還有啥不知足的呢?千好萬好,不如共產黨好啊!”

老人的小兒媳告訴記者,老人年輕時就是一把幹活的好手。她結婚嫁進來時老人都60多了,還跟小青年一樣篩沙子,垛麥糠。直到1997年老人磕到了腿,大夥才都管著不讓她幹活了。老人的脾氣很要強,為人處世很正派。家裡的人,還有鄰里街坊之間的,有處得不團結的,老人怎麼著也能給他們說和好了,她說話講理、公道,大夥也服她。街坊鄰居的也都願意來串門看她。一年到頭家裡都不斷人。 (記者李凱)

天天看新聞 一天三頓粥

走近淄博 百岁老人

姓名:董典成

年齡:101歲(1918年5月10日生)

住址: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楊樓村

生活習慣:一日三餐喜歡喝粥,天天看新聞讀報紙

記者走進董典成的小院時,老人正從廚房走出來,剛熬了一鍋熱乎乎的粥。老人告訴記者,一天三頓飯我基本上都是喝粥,買來的海帶啊木耳啊,弄碎了放進去,做成粥摻和著喝。我的牙還行,但這麼些年習慣了,就是喝粥。據瞭解,老人是轄區內的低保戶,兩個女兒都已出嫁且年事已高,有個兒子2007年遇交通事故離世。老人告訴記者,我打年輕就是在村裡種地,對國家也沒有多大的貢獻,現在政府和大夥都這麼關心我幫助我,我別的想法沒有,就琢磨著身體好好的,別鬧病、別給大夥找麻煩就行。

董典成12歲時,先後跟4位先生學習,上了4年的私塾。“我是沒念過多少書,沒有多少文化,但是見了有文化的,咱也不怯陣,不怵頭。”董典成笑著說,我有個習慣,就是天天看新聞,看書看報。每天早晨的《朝聞天下》,中午的《新聞30分》和晚上的《新聞聯播》,我都是專門拿出時間來看,就是不做飯不吃飯也得先把新聞看完了。看書看報也是,有學習意義的、有養生知識的我就看。有的鄰居上了年紀喜歡到街頭上去聊天散心,我每天都是看完了新聞、看書看報學習完了有功夫才出去。

談到自己的性格脾氣,董典成說,其實我也不算是脾氣多麼好,但是再不好的事也不要太拿著當回事,大家能過得去我就能過得去。不論什麼時候,保持健康是第一位的。所謂“藥補不如食補,治病不如防病”就是這個道理。那藥補食補,又不如心補。在家庭中,在生活中,你這個不舒心,那個不滿意,你抱著這種態度,生活水平再高也不行。無論遇到什麼問題,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你責備對方的時候,先考慮一下自己做得對不對;你自己說錯了做錯了,你自己心裡能過得去,那對方說錯了做錯了,你就不能忍讓嗎?記者臨行時,董典成一直將我們送到院門口,他的談吐和樂觀給記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祝老人身體健康。(記者李凱)

幹盡力氣活 最愛吃鍋餅

走近淄博 百岁老人

姓名:耿毓營

年齡:101歲(1918日9月15日生)

住址:桓臺索鎮鎮耿橋村

生活習慣:喜歡吃鍋餅、千層餅、紅燒肉

耿毓營老人現在腿腳不是很靈便了,耳朵也有點聽不清,家裡人和他說話基本是用筆寫在大紙板上,老人看後再回答。老人有4個子女,在長子16歲的時候,老人的妻子去世了,一個男人拉扯著四個孩子,生活的不容易可想而知。

老人目前住在自己老宅子裡,兒孫們輪流照顧他。老人的長孫耿慶悟告訴記者,老人的身體很健康,2015年去查體的時候,連醫生都驚歎,“老人的心臟太健康了”。“爺爺這一生目前只去過一次醫院,就是2017年感冒了,去醫院輸過一次液。以前他都是自己一個人做飯吃,從2017年我父親去世後,我們才不讓爺爺一個人做飯了。”耿慶悟告訴記者。老人的一個孫子用筆把記者要問的話寫在了紙板上,老人含糊簡單地介紹了下他年輕時候經歷的事情。最早的時候是在濟南扛麻包、出大力,之後是趕大馬車,在濟南拉貨。後來去了濰坊,老人趕著大馬車拉沙料、日用百貨等。那個時候往馬車上裝卸貨物都是馬伕的事情。“爺爺身體的健康,跟那個時候從事過的工作也有關係。”老人的長孫說。

農村每家每戶的院子大,老人每天都會拿著馬紮在院子裡曬太陽,然後繞著院子走一圈。“他還能自己去外面藥店買藥呢。”老人的一個孫媳婦說,“爺爺的生活習慣也很簡單,他現在裝的是全口牙,我們吃什麼給他吃什麼,還喜歡是鍋餅和千層餅。千層餅老是吃一家的,要是給他換了,立馬就能吃出來,那就不樂意了。”孫媳婦的話一落,一屋子的人笑了起來。老人小的時候,家裡是比較富裕的,老人兄弟姊妹四個,現在96歲的弟弟、92歲的弟弟和一個89歲的妹妹依然健在。因為家裡生活富足,所以老人上過私塾,認識很多字。老人的長孫在村裡開著一家小商店,訂著報紙,而這份報紙最忠實的讀者就是102歲的老壽星了。“我每天都給爺爺拿報紙,他一天能看兩三張。”老人的長孫說。(記者鞏佳寶)

愛做針線活 天天閒不住

走近淄博 百岁老人

姓名:畢玉華

年齡:101歲(1918年12月8日生)

住址:周村區王村鎮欒古村

生活習慣:很少吃肉,愛做力所能及的農活、家務活

畢玉華老人現在跟兒子兒媳住在一起,走進這個農家小院,老人坐在屋簷下,笑盈盈的一臉慈祥。得知記者是從張店趕過來的,老人拉著記者的手問到:“你看,你們還都從張店過來看我,天冷了,你們都多穿點衣服了嗎?”“穿了穿了。”記者答到。老人的手很涼,記者問起來老人笑著說:“我剛洗了洗臉。”兒媳畢秀蘭告訴記者,婆婆很愛乾淨,身上穿的衣服,屋裡的傢伙什兒都見不得一點髒。看著那桌子凳子髒了,她還常常拿著布子去擦。

說到一日三餐,畢玉華仰了仰頭說,早的時候吃煎餅啊,都是些粗糧不好咽。現在比以前強多了,頓頓都有白麵吃,饃饃啊,麵條啊,吃著軟和。兒媳畢秀蘭告訴記者,老人喜歡吃野菜,喜歡吃豆腐,有時給她做點莧菜啊,苦菜啊,拌個豆腐啊,她都很喜歡吃,“婆婆很少吃肉,說那肉腥氣不願意吃。”

和記者說著話,老人拿起針線縫起了手套,隨著手中銀針的上下舞動,整齊緊密的線腳就在手套上一個個排列開來。畢玉華說:“縫不難,就是眼睛看不大清,給針穿線全靠碰,碰上了就穿進去了,碰不上就得穿半天。”

老人的孫媳婦馬淑榮說,奶奶是個做針線活的好手,她八九十歲的時候還給重孫子做衣服。現在老人上了年紀,我們剛開始也不願意再讓她動彈,怕她再累著,結果她就趁我們忙起來或者出去幹活的時候“偷偷”地幹。問起來她就說我閒著幹啥,還怪悶得慌。後來也就由著她了,她願意縫點乾點就隨著她吧。秋上家裡收了玉米,奶奶就幫著我們在院子裡一起剝;是個一天到晚都閒不住的人。院中繩子上的玉米,金黃色一串串掛得整整齊齊。聽到我們談起玉米,畢玉華老人拄著柺杖,邁著碎步走近指著說:“今年這玉米長得好啊!”

眼前是金黃的玉米,像一盞盞燈籠,映照著收穫的喜悅;旁邊是和藹的老人,一頭白髮,臉上寫滿了笑意。這個畫面,很美! (記者李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