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先說說木石鎮的由來:

相傳,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阮、胡二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分別建阮莊、胡橋二村。明初,華姓遷至兩村之北建村名為華莊。三村逐年擴大,至明代中期已連成一體。據《李氏家譜》載:明萬年間(1578-1619年),該氏由陳村遷入,以三村居目夷亭側,將三村統稱木義亭。明末,改稱木時,後演為木石。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木石鎮建置沿革頻繁,據考,自古以來,木石轄區隸屬古滕國領域。春秋時期屬小邾置狐駘。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該地屬所置藩縣,兩漢屬之。本境設有秦漢時期基層行政單位"目夷亭"。自隋唐以來,木石區屬滕所轄。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6年—1449年)滕縣置九鄉八十七社。今木石轄區北部峭村,安上等村屬安樂鄉。南部隸屬義河鄉。

清因明制,道光《滕志沿革》載,康熙八年(1969年)縣令葉時秀均徭分社,社法一變而鄉之名廢,十一年縣令任璣,定保甲法。按八卦名分八方統七十二保,縣東南方統屬巽,統九保,木石轄區隸屬巽三保,至嘉慶癸酉年(公元1813年)縣令唐晟始以"仁、義、禮、智、孝、弟、忠、信"易八卦名統七十二社,時木石境屬巽三保孝三社,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易社為區,仍按舊編。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民國以來,軍閥混戰,以軍勢割據為其勢力範圍,無固定政區。1931年韓復榘(時任山東省主席)率師至,設區部,部九區,時木石鎮轄區為滕縣第二區義和鄉。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3月滕縣淪陷,轄區仍沿舊制。1939年2月中國共產黨滕縣委員會在趙莊(今屬羊莊鎮)成立。建兩區(山亭、羊莊)分委會,木石屬羊區分委。時為黨政合一的抗日政權。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建國初期,北部5村屬桑村區,大部分村莊屬官橋區。1957年,此地建木石、連水兩鄉,1958年6月撤區,建木石鄉,同年9月建勝利人民公社。次年更名為木石公社。1965年撤木石公社,原管區建小公社,均屬官橋區。1968年撤官橋區,恢復木石公社及各管區建制。1984年3月社改鎮。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木石鎮最大的村莊谷山村,位於前木石西南3.8公里,孤山東麓。南宋祥興年間(1278—1279年),尹姓遷來孤山前建村,時杏樹遍山,取名杏花村;元末(1341—1368年),因連年戰亂,盜賊出沒于山間,村移至孤山東麓今址,更稱孤山。今谷山,取五穀豐登之意!

現在,谷山村又要搬遷了,搬遷到美麗的鳳翔小鎮。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鳳翔小鎮設有高標準小學幼兒園、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並專設紅白理事場地,集商住醫教文娛遊於一體,水電訊氣熱等設施齊全。

這是原來的村中小院子,住了半輩子,有點依依不捨: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原來村裡有了自來水,水缸就不用了,改造成了魚缸,搬家帶不走,現在已經低價賣給別人了: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原來的房子,趕緊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還有小鸚鵡,也沒法帶走,賣給別的愛鳥人了: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最後開張自家桃樹上結的桃子,每年都滿滿一大盆,純天然,綠色無汙染,自己家留著吃,從不出售,親戚朋友每年也都送他們一大包,一飽口福啊。

山東省滕州市木石鎮這個村要搬遷,懷念一下農村小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