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拼多多,卻虧損超十億,淘集集為何失敗?

沈孟棟


淘集集上半年淨虧六個億,淨資產負六億元,平均每月虧損超兩億元,至今,淘集集已經虧損了近十二億元了。

從上文《財經》報道的數據可以看出,淘集集虧損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有趣的事,淘集集再融資為得到確認的情況下,選擇繼續虧損來獲得更多用戶。見過燒錢的,沒見過燒了這麼多錢還沒佔有市場的,不知道這錢還能不能堅持燒到淘集集盈利那日。話說回來,如果淘集集的血真的有那麼厚,拼多多的地位將岌岌可危。

說它模仿拼多多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走量為主的運營模式和四處拉新的玩法與早期的拼多多簡直如出一轍,首先,淘集集選擇用簡單粗暴的價格戰來挑戰拼多多,上線不到一年,狂瀾了超四千萬的用戶,而這批人正是在朋友圈發拼多多鏈接讓你幫他砍價的那批人。對於消費者而言,當然是相同的產品質量下選擇價格更便宜的那個。可是淘集集在壓低價格的同時並沒有掌握價格更低的供應商渠道,這直接導致了淘集集“只出不進”的尷尬境遇。

CEO張正平曾對淘集集的虧損作出過公開回應,說是7月因為內外部的一些因素,公司業績增長收到了極大的影響,銷售額出現停滯。

我想這些因素一定包括上海淘集集辦公大樓下聚集的上百位維權商家吧。

上述一系列原因讓淘集集的迅速衰敗成為意料之中的結果,9月11日,淘集集已經和商家協商,將會在收到某大型集團公司支付的收購價款後償還20%的債務金額剩餘貨款將等到重組後達到 20 億美元上市時以股權質押借款或股權套現方式償還。只是不知道到底誰有勇氣接手淘集集呢?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你好!我是康哥!

拼多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咎於天時地利人和,因為之前移動互聯網拼團低價的這種模式拼多多屬於首創。當時尚無人和他競爭,於是他成功了!

而淘集集上線後對標拼多多,很多商家入駐淘集集,首先的要求就是在淘集集上的產品價格要比拼多多低。

薄利多銷無可厚非,問題是沒有利潤還要持續補貼,投資機構的錢遲遲沒到賬,導致資金鍊斷裂。

淘集集的前期打法就是價格戰。以低價獲取更多用戶,換取漂亮的數據,進而讓風投投資更多的錢繼續燒錢換用戶和市場。

而在淘集集上很多商家實際都是在拼多多上沒有趕上紅利的商家,淘集集為了做大給予免費流量和扶持換取商家的入駐。

實際上淘集集的社交電商模式與拼多多並不完全相同,拼多多是多人一起砍價的模式裂變,而淘集集則是依靠分享獲得助力紅包的模式擴散。

商家在拼多多上平均獲利也就10%,如果要做到在淘集集上比在拼多多上更低,淘集集燒錢補貼的成本,已經超過平臺獲得的收入。只有持續融資,才有存活的機會。但是最大的問題是資金鍊斷了!

618大促後燒錢的趨勢突然暴增,但是補貼又無法跟上。淘集集目前僅融資到A輪。燒錢速度跟不上融資額度,回款日期,一拖再拖,商家開始慌了,集體維權就此爆發!

那麼說到重點了為什麼淘集集會失敗,因為要急著上市:

1、這個社會有時候也靠拼爹,拼多多背後有“阿里爸爸”足夠的資金鍊。而淘集集從公開資料顯示僅僅獲得了A輪融資。

2、錯把羊毛黨當成忠實客戶,錯把補貼當成是客戶復購。淘集集也是用的渠道下沉策略,但是卻忽略了一個問題,有些用戶根本就不是你的用戶,就是擼羊毛的。

3、運氣不佳:碰上商家擠兌,集體維權索要回款。

淘集集命懸一線,如果融資成功幸運上市,那麼很可能造就另外一個拼多多!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刪除,謝謝!)


康哥說新商業


張正平創立淘集集的夢想在於超越拼多多。可惜了,如今的社交電商平臺淘集集卻慘遭虧損,拖欠了平臺數千名商家近四個月的貨款加商家保證金。

淘集集從開始到至今也就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有人說它模仿了拼多多的模式,想複製拼多多卻沒黃崢的背景。這家曾被看做“拼多多第二”、一度被認為市值或超百億美元的電商平臺會在僅僅一年後,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倒下。

商業模式或是正確的,不過也問題多多。

淘集集與拼多多“邀請好友砍價”模式相比,淘集集的獲客方式似乎更為簡單粗暴,通過邀請好友一起拆“助力紅包”的方式裂變。這種拼團的商業模式本身應沒錯,淘集集也憑藉這一模式實現用戶數量和各方數據飛快增長的目的。據瞭解,淘集集僅上線9個月就有了超4000萬月活用戶。

拼多多能夠實現低價的關鍵,在於注重極簡供應鏈。但淘集集有所不同的是,它可能純粹地以為了這種模式單靠燒錢和補貼就能做起來的?“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其實大家都能理解,但打著另一些“特殊招牌名號”出售的產品,比如“新用戶首單補貼1元包郵”之類的做法。即便價格再低,大家可能也不願意買件垃圾產品回來。

經營模式有所欠缺,靠一些小恩小惠“拉攏”用戶並非是長遠之計。

拼多多有一套算法機制,可以確保獲客成本很低。加上時間的領先優勢,也並非淘集集可以輕易複製。

反觀淘集集,用戶量有超過一億,但這似乎並無任何實際意義。說難聽一點這些用戶都是花錢買來的,靠平臺給的一些“小恩小惠”在維繫著。淘集集缺乏技術能力,靠營銷玩法來“拉攏”用戶也並非長遠之計。

市場下沉有優勢,不過也恰恰是弊端所在。

主流電商平臺像淘寶、京東這類,它們目前的核心可能就在於爭取下沉市場。對於這類電商巨頭它們來說,四五六線城市的“滲透率”恰恰是不夠的。

拼多多的主力在下沉市場,而淘集集似乎要比拼多多還更要“下沉”。在市場的觀點去看,下沉化市場可能也是淘集集尋求出路的一種方案。但下沉市場一樣弊端多多,這類人群可能對網購興趣不大,要調動它們的積極性就必須要用“更好的打動方式”。“以補貼換市場”的模式似乎也令淘集集吃不消。

傳統互聯網“燒錢”的打法,現在也大概行不通了!

隨著網民數量逐漸見頂、使用時間日趨飽和,中國的流量紅利時代已經結束了,線上平臺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開拓市場的空間也極其有限,因此原有的靠燒錢來換取流量、換取市場的方式已經逐漸失靈了。


IT小眾


1.淘集集因上百商家欠款堵門把淘集集推上了風口浪尖。電商市場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已經近乎飽和紅利期已經過了,阿里巴巴、京東以將市場瓜分,拼多多通過裂變模式在夾縫中獲得生存並且上市,淘集集在進入市場之後模仿拼多多,希望能夠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但事與願違雖然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雖然也收穫了可觀的增長,但在2019年秋天,淘集集由於融資不順,數千家平臺商家的貨款和保證金,被淘集集挪移用於填補缺口。



2.打開淘集集首頁,上面的內容涵蓋了以主流代表的主流電商增長方式,包括一元拼團、限時秒殺、補貼拼購等,通過低價來完成客戶轉化,補貼和低價的力度甚至比拼多多還要更強勁。據極光大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19年6月,淘集集月活躍用戶數已超過4000萬。 但是這種操作方式帶來的是瘋狂燒錢,幾乎每一次新用戶的加入都需要進行一次的成本投入。而且下沉市場的最殘酷之處就在於用戶基本沒有忠誠度可言。



3.拼多多前期的高速發展是阿里巴巴和京東對於下沉市場的不重視,給了拼多多發展的機會而且加上騰訊大量的流量扶植才有今天的拼多多,網絡流傳騰訊將從拼多多撤股大力扶植京東,這也是對拼多多的不看好。最近因為“二選一”政策拼多多面臨阿里巴巴的圍剿。四通一達也在雙十一臨近期間集體宣佈漲價,這也是對拼多多的一個大考驗。

接下來會怎麼發現,我們拭目以待。


kuangfei


半年多時間在拼多多里面買了二百多件商品,合格率97%,滿意率90%以上,總的來說還可以!而淘集集買了一次東西就卸載了!什麼玩意?拿我當小孩子哄著玩就太尷尬了!商品不是一般的差!這無疑是當頭一棒,唉呀媽呀!現在想來都覺得好笑!

淘集集虧十億算什麼,不尊重消費者就算虧得傾家蕩產也木有人稀罕!


大夢驚天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1.淘集集因上百商家欠款堵門把淘集集推上了風口浪尖。電商市場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已經近乎飽和紅利期已經過了,阿里巴巴、京東以將市場瓜分,拼多多通過裂變模式在夾縫中獲得生存並且上市,淘集集在進入市場之後模仿拼多多,希望能夠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但事與願違雖然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雖然也收穫了可觀的增長,但在2019年秋天,淘集集由於融資不順,數千家平臺商家的貨款和保證金,被淘集集挪移用於填補缺口。

2.打開淘集集首頁,上面的內容涵蓋了以主流代表的主流電商增長方式,包括一元拼團、限時秒殺、補貼拼購等,通過低價來完成客戶轉化,補貼和低價的力度甚至比拼多多還要更強勁。據極光大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19年6月,淘集集月活躍用戶數已超過4000萬。 但是這種操作方式帶來的是瘋狂燒錢,幾乎每一次新用戶的加入都需要進行一次的成本投入。而且下沉市場的最殘酷之處就在於用戶基本沒有忠誠度可言。

3.拼多多前期的高速發展是阿里巴巴和京東對於下沉市場的不重視,給了拼多多發展的機會而且加上騰訊大量的流量扶植才有今天的拼多多,網絡流傳騰訊將從拼多多撤股大力扶植京東,這也是對拼多多的不看好。最近因為“二選一”政策拼多多面臨阿里巴巴的圍剿。四通一達也在雙十一臨近期間集體宣佈漲價,這也是對拼多多的一個大考驗。

上面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好的心情,明天有一個好的開始,愉快的上班,升職加薪在等你。謝謝!



我愛華為雲


呵呵,第一,沒有口碑。第二,宣傳不夠燒錢。第三,我還以為是假冒淘寶的釣魚網站。

就這低不成高不就的app還有商家?聽名字就知道是拼團,那麼現在淘寶跟天貓的質量上去了,拼多多的人上去了,京東唯品會其他的照舊。現在擠進來的本來就是做低端市場,那麼問題就來了,拼多多已經做大了低端市場,已經很有地位了,你一個不知名的app,廣告打不響,名字接近淘寶還以為是假冒的感覺,你不死誰死??

策劃就不對,強制彈窗算什麼?還真以為那些網絡推廣彈出來你的網站就行了???不知道還以為是病毒,本來點的淘寶網出來了你這個。頭條不說燒了10個億我還真不知道淘集集是真的。作為10年的網購骨灰級選手,見不到淘集集任何一點的競爭力。想爭贏拼多多,要不就是燒錢燒到人盡皆知,要不就是用平臺合作的方式加入直播的元素再加分享優惠,還有一個就是做高質量的團拼打天貓,問題是質量能把好關嗎??


歐皇葉良辰


想要 做起來 就要有 拼多多的價格 京東的品質 京東為什麼模仿淘寶 能做起來 那就是 賣真貨 比商場便宜 所以商場關門了 京東火了 商場都是做老年人的 生意 因為 老年人 不太會 網購 以前的年輕女人 都逛街 現在的女人 都去 網購了 我們男人 是 這幾年 看 網購 比較 安全了 才 去 網上買的




新年快樂4202


畫虎類犬,模仿是門學問,想成功必須要在模仿基礎上🈶️改善的地方,否則很難成功。

成功很難,失敗卻很容易:任何一個環節沒做好,就🈶️功能失敗。像之前的百團大戰,共享單車,大家都是一擁而上,最後的結果就是慘烈。

拼多多玩的是拼團,它的補貼是為了把用戶和交易量做大,等大到一定規模,補貼取消,它就可以慢慢地實現盈利。但淘集集呢?它通過“不玩拼團玩紅包”的裂變方式擴增用戶規模,用戶是增加了,但商家呢?商家及其商品質量如果不行,那都是空的。好比是扶貧,拼多多是補貼方式幫助他們創業,而淘集集卻是給錢假脫貧,所以犯了本質上的錯誤,失敗是必然的。


周宇松2019



淘集集不是個案!2018年到2019年這兩年,起來倒下的社交電商平臺不計其數,被拖欠貨款的商家也不計其數!淘集集只不過是一個放大鏡,把這種變態的商業模式推向了風口浪尖而已。


為什麼會有社交電商

2018年初,隨著拼多多的崛起,社交電商一下子就火了,成了創業圈子裡面不可缺少的話題。所謂的社交電商,無非就是利用微信這些社交平臺,採取返傭的機制,吸引用戶轉發拉人頭進來,從而實現帶貨的機制。出現這種情況無非有以下幾種原因導致:

第一個是微信小程序的誕生,微信作為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幾乎每部手機都裝了APP,每個使用手機的人都在用微信,於是小程序這種依附於微信生態內部,帶有營銷和轉發機制的工具,為社交電商打下了基礎。

第二個是供應商賣貨困難,經濟下行,競爭加大,供應商想要依靠傳統的電商渠道賣貨變得越來越困難,至少你想要從0開始做一家淘寶店鋪是極度困難的。而且找主播、自媒體帶貨,大號提成高,小的帶不動,於是社交電商平臺成為了另一個選擇。

第三個是電商渠道的下沉,拼多多打開了三四線城市電商渠道的大門,身處一線城市的創業者都瘋了,原來老家的人才是網購能力最強的!加上智能手機普及度很高。於是紛紛踏入開店帶貨的行業裡面來,七大姑八大姨薅著平臺的羊毛,自己靠七大姑八大姨賺佣金。

為什麼淘集集會迅速成長

淘集集的前身,閃電降價,也是一家主打特賣的電商平臺,所以淘集集團隊其實是有電商經驗的,光是這一點,幹掉99%做社交電商的團隊。從2018年8月份上線開始,迅速增長成為行業第二名,估值達到10億,僅次於拼多多。淘集集是怎樣做到的?

第一個就是超低價的商品,淘集集早期的用戶能夠知道,價格低到你要說不是補貼的我直接去死,一塊錢可以買各種東西,我也是做電商的,知道供應商根本給不了這麼低的價格。

第二個就是產品的裂變機制,淘集集的產品拉新機制非常符合人性,如果說拼多多的拼團機制是圍繞“人”來設計的,那麼淘集集的機制就是圍繞“錢”來設計的,這一點用一下就知道。

第三個就是精準的流量投放,這一點是淘集集老員工自己說的,去到各個平臺買流量,做精準投放,淘集集的目標用戶定位很明確,就是三四線城市,1.3億用戶裡面一線城市只佔4%。

這種成績,說實話,一般團隊還真的幹不了。

什麼毀了淘集集

為何淘集集會落入這個地步?就兩個字:太快!中國的互聯網創業有門檻麼?有個P的門檻。拼多多早期做特賣模式,技術團隊,招商,用戶運營,這些角色很難做麼?都是後期發展起來過後才擴充了技術團隊,風控團隊等等;滴滴打車,早期做一個打車軟件很難麼?司機都沒多少,還得程維他們自己裝作乘客去打車,吸引死機使用,後期發展起來過後,才加入了AI算法,進行智能派單。

中國的互聯網創業,核心就是快!!!不快你100%被抄襲,然後被那些比你更有資源的人搞死,競爭就是這麼殘酷。所以說淘集集有多快?

從模式來說,直接跳過了拼多多早期用拼團的形式培養種子用戶的階段,而是一出生就來到了價格補貼的環節,沒有種子用戶,來了就是家人,瘋狂撒幣,每個月燒2個億。比起拼多多動不動百億補貼不同,拼多多是家上市公司啊,可以割美國人的韭菜來補貼用戶啊;但是淘集集不行啊,全是投資人的真金白銀啊!用戶也沒什麼感情,都是奔著低價來的,哪天價格不低了,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從模式的跳躍,使得淘集集很快就來到了燒錢的戰場。從目前爆出來的數據顯示,淘集集欠供應商8個億左右,欠廣告代理方8給左右,總計欠款16億。按照淘集集官方說法每個月燒2個億,這樣計算下來,其實在今年年中的時候淘集集融資就已經燒完了......還敢繼續把貨款往裡面燒,只能說有投資人給了協議但是最終反悔了。運營和風控就更捉急了,看看網上多少投訴客服的帖子,風控方面居然仿真槍和涉黃的圖片都被上傳發布出來了......


《讓子彈飛》裡面湯師爺說: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邁大了,咔!容易扯著D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