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在這次參加受閱的空降兵戰車方隊裡,一面佈滿了381個彈孔的戰旗,伴隨著官兵和戰車一起通過了天安門。就是這面戰旗在閱兵訓練中,始終激勵著受閱官兵攻堅克難,迎接挑戰。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面戰旗背後的故事。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這是空降兵戰車方隊裝備停放場,這位受閱隊員叫黃士祥。空降兵某旅“上甘嶺特功八連”一班班長。這次受閱,黃士祥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他的戰車裡,將承載著一份與眾不同至高的榮譽。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空降兵戰車方隊隊員 黃士祥:剛剛我送上戰車的是兩面象徵我們部隊精神的戰旗,放在上面的是一面有381個彈孔的戰旗,象徵著我們部隊一直傳承至今的上甘嶺精神,下面一面是我們為了迎接閱兵制作的新戰旗。我們要帶著這兩面象徵部隊精神傳承的戰旗駛過天安門。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在1952年11月的上甘嶺戰役中,八連官兵將一面寫著“英勇前進 將紅旗插到解放的陣地上”的戰旗插上了上甘嶺主峰。在那場慘絕人寰的戰役中,八連官兵在缺水斷糧情況下堅守坑道14晝夜,3次打光3次重建,最終殲敵1700餘人,贏得了戰役的勝利。這面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戰旗上,留下了381個彈孔,但屹立不倒。這面戰旗保留至今,而它其實是這個連隊的第33面戰旗。多年來,每逢重大戰役和重大任務,都會製作一面新的戰旗,至今已有70面 。

正在組訓的這名四級軍士長叫劉瑋,他是八連第42面戰旗的護旗手。2008年汶川大地震,空降兵部隊千里馳援災區,八連的第42面戰旗始終飄揚在最危險的地方。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空降兵戰車方隊教練員 劉瑋:戰旗在哪,我的陣地就在哪。我是一名老隊員了,閱兵經驗豐富,無論多苦多累,我都會帶領隊員們完成好閱兵任務,以優異成績為連隊戰旗爭光添彩。

與劉瑋訓練的課目不同,第三排面基準車駕駛員張松的任務是駕駛408戰車。這臺戰車曾隨張松執行過“和平使命-2014”聯合軍演。在那次演練中,張松和戰車同機空降,成建制實兵空中進入、實裝帶彈空投,隨隊出征的第59面戰旗見證了中國空降兵與世界強手同臺競技的風采。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空降兵戰車方隊隊員 張松:在那次聯演中,我們打著連隊第59面戰旗出征,在外國同行前展現了中國空降兵的過硬實力。這次閱兵訓練,我們實現“米秒不差”的目標,為連隊第70面戰旗再添榮光。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成立週年大閱兵,註定是寫進這支英雄部隊史冊的神聖時刻,為此,連隊製作了屬於這個神聖時刻的第70面戰旗。

空降兵戰車方隊政委 李天松:我們開展向戰旗宣誓等一系列活動,就是要激勵官兵“爭當英雄傳人、接受祖國檢閱”,在閱兵場上展示空降兵官兵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作風形象。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新時代,新風貌。在改革強軍征程中,空降兵重構新型作戰力量體系,戰場立體機動、空地火力突擊、快速支援保障等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聯合作戰中的一柄尖刀利刃。


戰旗背後的故事|一面佈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伴隨著官兵和戰車通過天安門


空降兵戰車方隊領隊 邱火林:此次閱兵,空降兵作戰戰略性力量和重要的突擊力量,一併納入聯合作戰模塊,予以綜合性的展示。這是空降兵獨有的兵種特質所決定的。因為空降兵可以在各個戰略方向,與各軍兵種在各個戰場立體作戰。是聯合作戰體系下的刀尖利刃,可以這麼說,只要是一聲令下,部隊隨時能夠拉得出、降得下、打得贏,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各項使命和任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