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時候,韓國在幹什麼?

美國掏糞研究中心主任


二戰時,韓國在幹啥?

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九一八為起點),韓國已經做了日本21年的殖民地,還有14年殖民地可做。

韓國是1910年被日本吞併的。當時,日本逼迫韓國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大韓帝國和大日本帝國合併為同一個國家,對這件事,韓國人表示很憤怒但無可奈何。所以1910年是韓國的國恥年,被稱為“庚戌國恥”。從這一年算起到1945年日本向中蘇美等國投降,韓國做了日本35年的殖民地。35年時間中,韓國人沒有自己的文字,沒有自己的文化,日本化相當嚴重。

真正導致日韓合併的導火索,是韓國民族英雄安重根的一次成功刺殺。安重根曾組織韓國義兵運動(總兵力200人),失敗後被當做英雄但他自己卻深以為恥辱。安重根等四人在哈爾濱火車站成功刺殺日本駐朝鮮總理伊藤博文,被俄國憲兵抓捕,引渡到旅順日俄監獄後被絞死。

安重根殺死的伊藤博文,是日本朝鮮政策的溫和派,如果伊藤博文不死,韓國大概率會繼續延續“保護國”待遇多年。事實上,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韓國就早已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但是,任誰也想不到,韓國的某些二戰地圖,把日本標成了韓國殖民地,而大半個中國,被韓國所佔領。

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一樣,韓國民眾在成為亡國奴之後,既有甘心做奴隸的韓奸,也有堅持抗日的革命鬥士。

韓國電影《暗殺》就講述了一個韓國抗日鬥士刺殺朝鮮駐軍司令官以及本國的賣國賊,這些行為也許對大局沒什麼用,但依然表現了韓國人英勇頑強的反抗精神。片中韓奸在日本投降後被處決錢,他十分委屈地說“我怎麼會想到,韓國會勝利?”

的確,中國東北幾十萬的東北抗聯都被日軍掃蕩乾淨了,韓國那裡還有機會?那麼,韓國人在二戰期間有哪些抵抗,有哪些抗日英雄?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韓國抗日的基地一開始是東北,因為那裡有很多韓國人。從甲午戰爭開始,韓國人和山東河北等地的中國人,同時“闖關東”。中國內地闖關東是因為人地矛盾,而韓國人闖關東則是因為在半島活不下去。韓國人在吉林東部的移民超過漢族人,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韓國人距離東北更近,交通更方面。

到1919年,在中國東北站穩腳跟的韓國僑民,在“三一運動”的鼓舞下,先後成立了義軍府、大韓正義軍政司、大韓義民府、大韓新民團、大韓獨立軍備團、大韓獨立團、北間島國民會等多個抗日組織,1920年建立了新民團、正義團、義成團、大韓決死隊、大韓光復會等20多個組織。這些組織,大都人數少規模小,和半島的抗日鬥爭沒有什麼配合。甚至,身在中國,卻沒有和中國的抗日組織合作,反而和漢人搶奪土地發生衝突。

1931年11月,李青天領導的韓國獨立軍,與中國抗日義勇軍李杜、丁超、馬占山等部聯合,進行反日鬥爭。自此,中韓兩國成了抗日的隊友。東北抗聯第一軍就是由朝共李紅光領導的磐石抗日遊擊隊擴編而成。汪清遊擊中隊,由金哲擔任隊長,90名隊員全是朝鮮人。以韓人為主體的東滿四縣游擊隊,僅1932年 10月的反討伐鬥爭中,就與6100多日偽軍交戰10餘次,雖然傷亡很大,卻使日偽軍付出了數倍的代價。1934年初,東滿四縣游擊隊已發展到700餘人。有近一半朝鮮同志的南滿游擊隊,僅1933年1月至5月,就連續粉碎了日偽重兵的4次圍剿,大小戰鬥oo餘次,打死日偽軍100餘人,繳獲大量彈藥物資,使游擊隊從不足百人發展到200餘人。

據抗聯主要領導周保中將軍回憶,1930年代東北抗日政權的縣委書記差不多都是韓國同志。韓國共產黨解散後,有2000多人加入中共,比我們原來的黨員多好幾倍。東北抗聯總共成立了11個軍,在抗聯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中,韓國人佔了一半。

韓國人曾與中國人並肩作戰反對日本侵略者,這種鮮血凝成的友誼不該忘記。

不過,韓國人公認的國父,卻並不是抗聯的鬥士,更不是美國關係深厚的李承晚,而是流亡中國29年的金九。

金九曾參加東學黨起義,日韓合併後逐漸建立了韓國獨立黨,擔任總裁。後來金九的韓國獨立黨改成了韓國國民黨,先後在中國的長沙、重慶等地活動。1944年金九被選為韓國臨時政府主席,1949年金九被朝鮮親日分子刺殺。

金九成立的韓國臨時政府,在上海市盧灣區馬當路306弄4號,被韓國前總統金泳三譽為“韓民族獨立運動的聖殿”。金九的獨立黨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便是製造虹口爆炸案。這一次,炸死日本駐上海陸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等日本軍政要員。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雖未喪命,卻成了殘疾。對此,金九聲明此案是他一人策劃,於是日寇懸賞60萬要金九的命。整個抗日戰爭,懸賞最高的軍統王戴笠也只有20萬,金九竟然是他的三倍!

韓國為什麼堅決反日?因為當亡國奴的時間太久了!


歷史知事


全世界軍隊中,把陸軍師稱為“師團”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我們知道的小日本,另外一個就是早期的韓國軍隊,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當時給韓國留下的殖民烙印有多麼深刻。二戰期間,韓國主要負責為日本軍隊提供士兵、爪牙、WAF、鐵礦石和大米,因為它已不是個獨立的國家。

(李承晚)


嚴格來說,二戰期間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韓國”這個國號,在1897年之前它稱為“朝鮮王國”,是必須受清廷冊封的屬國。甲午戰爭大清國戰敗後,被迫簽定的《馬關條約》中承認CX是自主國家,其實背後就是日本人在操控,1897年正式改國號為“大韓帝國”。

日本人為了獨霸CX,擊敗清朝後又通過日俄戰爭打敗了俄國,清除了所有障礙,所以1905年強迫“大韓帝國”簽署了《乙巳保護條約》,使其淪為“被保護國”,其實就是殖民地。1910年日本人乾脆成立“總督府”掌握實際權力,同時還組建了專門的駐軍部隊“CX軍”,下轄第19和第20兩個常設師團。

(麥克阿瑟和李承晚)

所以從歷史上說,日本在半島駐軍還要早於“關東軍”(1919年正式出現番號),當然,控制CX半島的不止這兩個師團的幾萬日本兵,在各地區各城市還派駐了大量的警察和憲兵隊,其控制的嚴密程度比後來的“偽滿洲國”有過之而無不及。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關東軍的兵力只有16000人,而沒有得到軍部命令擅自越境增援的CX軍多達30000餘人。

既然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所以日本兵當中也招募了一定數量的韓國人,根據戰後日本厚生省的統計,韓國籍日本兵共242341人, 其中有22182人在二戰中死亡,並且死硬分子也不少,這部分人成為日本侵略軍的爪牙和幫兇,戰後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韓籍日軍中,被列為B、C級戰犯有148人,其中23人被判處死刑。



美韓曾經合拍過一部電影《登陸之日》,裡面幾個韓籍日軍先在諾門坎戰役中被蘇軍俘虜,關進戰俘營,然後蘇德戰爭中又被德軍抓獲,最後居然去了諾曼底抵抗盟軍的登陸,反正一塌糊塗,事件的真假不去討論,總之是日軍中確有韓籍士兵的真實寫照。

再有就是日本人強徵韓國女子為WAF,戰後統計的人數在140000到160000之間,二戰期間,,日本法西斯為了解決其國內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還曾從半島擄掠了近百萬勞工到日本從事勞動,主要是工程建設和礦山開發等重體力勞動,被徵者抗拒就會被殺或者被燒房子,因此,當時的境況也是非常悲慘的,戰後日韓兩國為此沒少打官司。

(韓軍士兵)

除此以外就是經濟掠奪了,半島盛產的大米成為日本軍隊的軍糧,鐵礦石等礦產成為日本製造武器的原料,從1910年到1945年的三十五年間,日本在這裡確實犯下了滔天罪行。1945年8月9月蘇聯對日宣戰,不久日本宣佈投降,但仍然有部分關東軍向半島逃竄,蘇軍跟蹤追擊進入CX境內,這下美國人慌了,經過緊急磋商著名的“北緯三十八度線”橫空出世。

也就是說,以三八線為界美蘇兩軍完成了各自的軍事佔領以及軍事管制,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美國人先是單獨軍管,後來又扶持了李承晚政權,於1948年8月15日正式宣佈成立“大韓民國”並沿用至今。在美軍的幫助下,李承晚很快組建了八個師團約15萬人的政府軍,美軍在大部分撤離後,給南韓軍留下了美式、日式步槍150000餘支,火炮2000餘門,並且這支軍隊中有很多軍官,都是日佔時期的爪牙或者日本軍隊中的韓籍軍官。

(韓軍憲兵)


度度狼gg


現如今的韓國可以說是最仇恨日本的國家,在仇恨的影響下,他們國內的人基本不買日本車、基本不使用日本的電子產品,偶爾還會因為各種摩擦出現反對日本的遊行。

而這一切仇恨的根源,主要來源於日本曾經對他們進行過的統治。

日本吞併韓國

日本對韓國的統治最初起源於甲午戰爭,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清朝之後,他們就替代清朝的地位、成為了韓國的新宗主國。

成為了韓國的宗主國後,因為有著俄國的制衡,所以日本沒有直接控制韓國。

接下來,他們一共等了10年時間,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後,才徹底控制了韓國。

不過為了消減吞併可能會造成的反抗,日本當時並沒有直接一口吞下韓國,他們為了吞下韓國,總共花費了5年多的時間慢慢消化,直到1910年的時候,才褪去一切溫情偽裝、張開他們血淋淋的大口吞下了韓國。

吞併了韓國之後,日本派駐了一名總督前往韓國對韓國進行統治,而作為他們統治韓國的治所,他們的總督府則修建在了韓國原本的王宮中。

為了讓韓國人認可他們自己國家,日本人特意在韓國境內全面推廣了日語、日文,另外,他們為了加速韓國人對自己的認同,更是把魔爪伸向了韓國人的學校,通過對韓國學生們的洗腦,讓韓國的新生代們對日本產生了認同感、漸漸把自己當成了日本人。

同時,他們也在韓國境內修建了不少基礎設施。

比如學校、醫院都是他們當時展開的重點,日本當時之所以會這樣做,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想讓韓國人看到他們的發達、先進,好更加在內心裡接受他們。

二戰中有不是韓國人為日本人賣命

從歷史發展的真實狀況來看,日本人這些“努力”是有回報的,在時間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大多數韓國人已經接受了被日本吞併的事實,其中一些學生更是打心底裡把自己當成了日本人。

這點在日本人展開侵華戰爭和參與進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表現得特別明顯。

在戰爭中,除了大部分人是被徵調進入軍隊中或者拉去幹苦力的之外,還有著不少自願主動加入日本軍隊、幫日本展開侵略活動的韓國人。

在這些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人物案例就是朴槿惠的父親、韓國前總統朴正熙。


作為帶領韓國走向經濟騰飛的重磅級人物,朴正熙在韓國近代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在說到他這樣的人物時,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和日本的親密關係。

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曾在日本開辦的軍校中讀過書、在日本的軍隊中服過役。

他為了報考日本人在東北開辦的軍校,曾使用了高木正雄這樣的日本名字以及在請願書中寫下了自己是日本人之類的話語。

從這個案例,我們就可以知道當時韓國人為日本人賣力是一種多麼廣泛的現象,因為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朴正熙這樣嚴格意義來說屬於“韓奸”的人物才可以毫無阻礙地走到了那樣的位置上。


反抗日本人

而除了朴正熙這些沒有絲毫負罪感為日本人賣力的人之外,韓國國內也有一部分反抗日本人的先進人士。

只不過這些人太過力量單薄,根本無法對日本人造成太多影響,很快就被日本人鎮壓了。

在日本人的強力鎮壓下,這些韓國人為了繼續展開他們反抗日本的使命,只能把主要活動範圍轉移到了沒有被日本控制的國家,當時,我們國內就來了不少韓國人。


在我們國家,他們完成過兩次重大的刺殺,第一次就是1909年在哈爾濱刺殺伊藤博文、第二次則是1935年在上海刺殺日本大將白川義則。


孤客生


二戰那會韓國被日本佔著呢

從19世紀末開始捋吧,當時的朝鮮王朝還是清朝的小跟班,但是兩場鴉片戰爭打下來之後,朝鮮覺得你大清也就這麼回事兒,外加外國勢力一系列的忽悠,這朝鮮就開始造反了。

1882年和1884年,朝鮮搞了兩次事情,後來被稱之壬午兵變和甲申政變。清朝為了告訴朝鮮你爸爸總是你爸爸,這兩次都被直接按下去了。但是等到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的實力被逐出了朝鮮半島,擺脫了清朝控制後的朝鮮開始膨脹了,於是一個叫高宗的朝鮮君主獨立稱帝,將朝鮮改名為大韓帝國...

然而到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的日本勢力大增,直接按著當時韓國內閣的手指頭簽署了《乙巳條約》,從此韓國淪為日本的保護國,再到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簽署。然後就沒韓國什麼事兒了,其主權全部割讓給了日本。

接下來就是日本給韓國人洗腦了,整天鼓吹什麼日韓同祖啊,語言都是阿爾泰語系之類的。目的就是讓韓國人給日本人死心塌地的賣命。當然,日本人肯定也是把韓國人當牲口用,比如大量強徵勞工

當然,兵力短缺的日本也會徵召韓國人入伍,整個抗戰期間,朝鮮籍日軍總數在24萬人左右。戰後129人被定罪,14人被處於死刑。


總的來說,韓國在整個二戰時期原則上屬於日本的一部分,所以大多時候都是充當狗腿子的角色。


瘋狗的輕武


二戰的時候韓國在幹什麼?這是一個悲傷的問題,因為當時整個朝鮮半島都是日本的殖民地,根本就沒有韓國這個國家。

現在的朝鮮半島以三八線南北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其實這種分裂狀態到現在只持續了70年時間。在此之前,兩者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處於朝鮮王朝的統治之下。

朝鮮王朝是明朝和清朝的附屬國。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擊敗清朝後,逼迫清朝簽訂《馬關條約》,朝鮮脫離清朝獨立。1897年,朝鮮高宗改國名為大韓帝國。1905年,日本發動日俄戰爭擊敗沙俄,完全獨佔了朝鮮。

1910年,日本逼迫韓國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將朝鮮半島吞併,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為完全掌控韓國皇室,日本將韓國皇室納入日本華族,還讓韓國王世子李垠與日本皇室之女結婚,確保其後代為日韓混血。

日本在韓國實行警察憲兵統治。朝鮮總督為韓國最高長官,其下設有警察維持社會秩序,以血腥手段打擊民族獨立運動。同時,日本在韓國大力推廣殖民教育,抹殺本民族文化。日本強迫韓國人學習日語,改日本名字,每天早中晚面向東方唱三次日本國歌。

經過20多年的殖民統治,二戰時的許多韓國人已經深深被日本人所洗腦,許多人參軍入伍,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幫兇,比如韓國總統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許多韓國女性被強徵為慰安婦。戰爭後期,日本物資供應緊張,日本人吃飯都成問題,韓國人更是餓著肚子度日,許多人因為搶糧食而被日本人處決。

也有一些韓國人走上了武裝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道路。一部分投靠蔣介石,在中國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對日本高官和韓奸從事刺殺活動。一部分則投靠蘇聯,在東北地區進行遊擊戰爭。

日本投降後,在蘇聯和美國的影響下朝鮮半島南北分裂,在北部成立朝鮮,南部成立韓國,很快引發朝鮮戰爭。戰爭結束後,朝韓以三八線南北分裂,這種狀態一直延續至今。


石頭說歷史


二戰的時候德日意法西斯發動了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日軍是侵略亞洲的急先鋒。當時亞洲各國都在反抗日本侵略者,我國人民更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

那時候半島人民在幹什麼呢?

半島人民也拿起了槍桿子奮不顧身奔赴前線,不過他們不是保家衛國,而是為虎作倀給日本軍國主義當炮灰去入侵別的國家。你沒有看錯,這是千真萬確的。朝鮮當時的皇太子李垠被授予了日本陸軍中將軍銜,他在不同場合大聲疾呼國民踴躍參軍,為大日本帝國效忠,號召起十幾萬半島籍日本士兵,死心塌地做日本侵略中國的幫兇和馬前卒。

據說,這些半島籍日本兵在大陸戰場上非常"愛國",他們打起仗來奮不顧身,甚至比日本人還要拼命,半島籍的日軍士兵往往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在侵略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別看現在韓國民族自尊心那麼強,對日本軍國主義恨之入骨,對日本政府的倒行逆施那麼排斥;每次日本官員參拜靖國神社,半島人民都是率先抗議,不遺餘力清算日軍侵略老賬。但那時候半島人的所作所為真的很令人費解,荒唐至極。

說到這裡,不能不說說日軍的洗腦手段,連傳銷組織都自愧不如。日本侵略者佔領一片土地後,不是像俄羅斯對當地人進行種族滅絕或勒令遷徙,而是對他們進行殘酷壓榨和剝削。對於反抗的人民,日軍當然要進行血腥鎮壓,但越鎮壓越容易遭到反抗,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日本侵略者就改變策略,一方面對當地人民進行奴化教育,一方面在掠奪資源的同時又在當地進行適當投入,發展當地經濟。

比如在半島地區和中國臺島等地,除了各種工廠,日本殖民者還修了不少公路、鐵路和發電廠。早在一百年前,韓國和臺灣就有了電話,電報和汽車,普及了自行車,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

日本殖民者在施以小恩小惠的同時,對當地人加強了日化、奴化教育,修改教科書,強迫他們學日語,給他們灌輸天皇是偉大人神的概念,教育他們要忠君"愛國"。對於反抗的人嚴懲不貸,對於配合當奴才、當順民的人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加以表彰。就這樣一來二去,中國臺島和半島地區有好多人被洗腦,忘了自己的祖國,忘了亡國的恥辱。

當日本打響侵華戰爭後,日本的宣傳工具在半島掀起了戰爭狂熱,半島青年踴躍報名參軍,半島各界積極支前。

當然裡面還有好大一部分青年是被強徵入伍,並不願意當日軍炮灰;但日軍裡有很多半島人民在積極向前卻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在二戰中,日本發起的侵略戰爭中,到處都有半島青年的身影。

毋庸諱言的是,在日軍隊伍中除了半島人還有不少我國臺島人。在中國戰場上, 侵華日軍最精銳最殘暴的師團中,臺島人的比例平均達到了三成,最高的竟然接近一半左右。因為日本殖民臺島比半島還早,他們對臺島人的洗腦程度更甚。

當時許多臺島人以日本人名義參軍,他們之間多數人是被迫的。

日本也對臺島人加入日軍的事諱莫如深,戰後選擇性遺忘,所以這段歷史鮮為人知。

但中國軍隊對此早就有所察覺,因為我軍在被擊斃的日軍士兵的物件中,發現大量來自和準備寄往臺島的信件和其他證明材料。

尤其是中國的緬甸遠征軍將士發現在緬甸殘殺他們的竟然是他們準備解放的臺島人時,都非常憤怒。可見日本對征服地區的奴化教育多麼成功。

但當時的國民政府出於種種考慮,對國內外封鎖了臺島人參戰的事實。

甚至在日本戰敗後,半島地區都有部分當慣了順民的人接受不了日本戰敗的消息,他們如喪考妣,就像末日來臨那樣痛不欲生,有的人還選擇了切腹自殺。

據戰後的統計,日軍中有半島籍的日軍24萬多人,2萬多人戰死,戰後的國際軍事法庭認定為B、C級戰犯的有148人,23人被判處死刑。

知恥而後勇,一個民族只有勇敢面對歷史,才能變得所向無敵。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牢記那段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韓國才能更加強大。


歷來現實


二戰時還那有韓國?韓國日俄戰爭後就被日本吞併了。

韓國王室也趕時髦的將王室子弟送到日本培養深造,並加入日軍部隊,王室成員李拓曾任日本陸軍大將,李拓的弟弟李堈也被封為日本陸軍中將。

韓國皇太子李垠(高宗皇帝的第七子。)日本軍校畢業,進入日本軍隊服役,從尉官做起,一直晉升到日軍中將,任日軍第一航空軍司令。

韓國王室如此,韓國老百姓也就將自己認為是韓籍日本人,所以有二十多萬韓國人加入日本軍隊。

南京大屠殺就有許多韓國二鬼子屠殺南京平民。

當然了,韓國也有愛國反日鬥士,日本的伊騰博文就是死在了朝鮮愛國志士的槍下。

朝鮮的金日成委員長在二戰時,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一名營長。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二戰可以說是人類近代以來發生的最大的一場戰爭了,其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但是似乎關於韓國人的消息確實很少,大部分人所熟知的大致情況就是在二戰的結束,韓國也是作為勝利國以及受害國向日本索要了幾個億的賠款。

其實不然,在當時來說有關韓國的消息還是不在少數的,只不過早在二戰很早以前韓國就被日本所侵略,一直持續到二戰的結束。在國家被統治結束以前甚至被逼迫簽訂了合併條約,在此期間內幾乎是失去了國家自主權的。

儘管是國家已經確實是被日本人侵略了,但是韓國人在二戰中的表現的確是相當令人費解!日本人在東方戰場上進行侵略的時候,竟然有高達30萬人的韓國人幫助日本人發起侵略。作為被侵略的國家反過來助紂為虐實在是匪夷所思。

雖然說是處於戰爭年代,很多人為了換取性命或者是其他的利益會選擇走極端之路,比如說出賣國家、出賣良心。但是那也不至於30萬人一起吧,況且在日本戰敗以後,有很多協助過日本侵略的韓國人還因此選擇了剖腹來表決心。

有關人士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有一部分韓國人已經被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教育同化了。或許在他們的潛意識當中自己的國家已經是日本的一部分了,自己也是日本人。據說在二戰中,曾有位韓國人為了表忠心協助日本人戰鬥還寫了血書。

就當時的30萬人數,曾幫助日本人在中國進行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戰鬥,其中最慘無人道的就是南京大屠殺了。二戰的結果眾所周知,日本敗了,協助過日本戰鬥的人是有部分選擇了自殺,但是更多清醒過來的人自然是跟隨者美國的腳步,作為受害國的身份讓日本索賠咯。

二戰結束後,韓國也作為受害國向日本索要賠償,那麼,二戰時期的韓國都做什麼?

事實上,很多人說二戰時,韓國國內大量婦女被日軍強徵成為慰安婦,他們是受害者,也有人說,南京大屠殺中也有很多的韓國士兵,他們也是加害國。

那麼二戰時期的韓國到底是怎樣的呢?事實上,二戰時期韓國的經歷遠遠比我們所想的要豐富,當時的韓國也成了日本的殖民地,然後大量青壯年被強徵入伍,成了日軍的一員。

當初日軍實行南京大屠殺的時候,第一批進入南京城的有一半以上的是韓國兵,1939年,很多韓國兵被日本編入關東軍,去試探蘇聯的軍事實力,但是沒想到,一下子就折在裡面了。

這些韓國兵成了蘇聯的俘虜,後來蘇聯和德國打仗,德國端了蘇聯的戰俘營,這些韓國兵既然是日軍的旗下一員,那就是德國的盟友了,所以這些韓國兵又為德國打仗了,可是,最後韓國怎麼會成了受害國的呢?

大家有沒有想過,二戰的時候日本在中國與國共兩黨打得不亦樂乎,盟軍在歐洲與德國互有勝負,那麼當時的韓國在幹什麼呢?答案是當炮灰。當時的韓國早已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全國上下牢牢掌握在日本人手中,奴化教育都進行了好幾代了。所以當時有許多韓國人進入了日本軍隊服役,隨著日本軍隊打遍了世界各地。侵華戰爭爆發後也有很多韓國人或自願或被強徵入日本軍隊,這些韓國人在日軍中也是低人一等,處處受虐待、歧視。

有些韓國人被徵召入關東軍駐紮中國東北,按照戰前軸心國的密盟,日本打算從東面進攻,和德國兩面夾擊快速擊敗蘇聯。1939年雙方在中蘇邊境的諾門坎地區爆發大戰,日蘇共計20萬兵力參戰,歷時135天,大炮500餘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戰役最後以蘇聯慘勝結束,儘管雙方傷亡數字相差不大,但面對蘇聯優勢火力,日本還是被嚇破了膽,自此再不敢有進攻蘇聯的念頭。上文中所說的那群韓國人就參加了這次戰役,並被蘇聯俘虜。

被俘的韓國人和日本戰俘一起被押往冰天雪地中的戰俘營強制勞動,很多人病死凍死,甚至屍體也被焚燒。蘇德戰爭爆發後,這群韓國人又被當作炮灰送上戰場,結果他們又被德軍俘虜。德軍一看這也算日本軍隊啊,那應該是友軍啊!所以這群韓國人並沒有被送進集中營而是被編入德軍,後來又被調往諾曼底守海岸線。

後來盟軍諾曼底登陸,這場對韓國人毫無意義的戰爭當然也不值得拼命,所以倖存下來又當了盟軍的俘虜,盟軍查了半天也弄不清他們是敵是友,但既然是韓國人,那就是被軸心國侵略壓迫的人民,所以也沒怎麼難為他們,最終他們還是回到了韓國。也許就是因為被日本殖民奴役,被列強當作棋子的悲慘遭遇,才使得韓國人形成了如今敏感自大的性格。


鐵桿軍迷


談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定會讓眾人想到喪心病狂的納粹德國希特勒,是他發動的非正義閃電戰閃擊波蘭,以極速重擊德國剛剛聯盟的國家,所以後人評說德國人不厚道,沒有道德底線。但實際從全球大局觀來開,歸根結底戰爭的起因於是資本主義社會體系中政府對經濟無干涉性,相對社會主義體系的不足性。

所以由於國家沒有預算干涉市場供需分配,所以才會在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發生“黑色星期五”經濟危機,股市崩盤,並且席捲全球資本主義國家。這樣西方經濟也受此影響而極速蕭條,趁亂而動的法西斯主義登上歷史舞臺,法西斯為解決國內經濟動盪向外征戰,把資本主義經濟供需矛盾推向對國外的經濟掠奪和喪絕人性的殺戮侵略動向。


一、二戰參戰兩大陣營——軸心國陣營和同盟國陣營。

隨著納粹德國的試水成功,日本天皇帝國主義開始蠢蠢欲動,開始了法西斯第二大戰場——侵華戰爭,隨後軸心國陣營漸漸發展到意大利、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等國家,法西斯主義半年時間後又波及三十以上個國家。

當然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於此相對抗的國家組成同盟國陣營英國、中國、法國、新西蘭、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希臘、蘇聯、美國、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多米尼加、海地、尼加拉瓜、危地馬拉、古巴、菲律賓聯邦、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等49個國家,其中有受到殖民統治壓迫的,有受到非法侵害本土人民的,還有受國家主權被迫交於列強的,比如說韓國的國家主權就被日本強行剝奪,強行實施日韓合併方案。


二、二戰中的韓國怎樣成為多國俘虜。

二戰前夕韓國就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並重的日本發動非正義戰爭,入侵韓國。而當時的韓國如同中國一樣處於落後的封建主義小農經濟發展條件下,在日本入侵之際,韓國曾求助於它昔日的受封國中國,但落後腐敗思想腐朽的清朝政府絲毫不理會,於是韓國很快在日本軍刀下服軟。

韓國領土被侵佔不說,韓國男兵被日本利用去征戰中國,蘇聯,在征戰蘇聯的時候韓兵又不幸被蘇聯俘虜,又被迫在冰天雪地休息,有幸生存下來的韓兵又加入蘇聯兵營。由於韓兵的征戰能力有限,又被德國俘虜,幾種不同的身份讓這些俘虜者飽受折磨。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他們幸運的迴歸家鄉。


三、為何韓國兵如此不堪一擊。

當一個國家喪失國權,當一個男人失去保護國家的能力,我個人認為此時的韓兵的負罪感較強,無力抵抗外來侵略者的罪惡之行之時就已經失去戰鬥意志了。從大局考慮,無論是那方勝利,對韓國的剝奪是很難減少的。所以對於韓國來說,沒有見到陽光的那天,就是這樣的無奈與絕望,還要被強迫去管其他國家的戰事,如果是我們的話,我想我們的戰鬥力同樣很難發揮出水平,所以共處和平的我們應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國家。


小鎮月明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朝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該條約不僅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也導致朝鮮脫離清朝的藩屬國體系。《馬關條約》第一款為: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決。從此清朝與朝鮮的宗主國、藩屬國關係終止。

1897年,朝鮮國王高宗李熙在俄國的支持下稱帝,建立大韓帝國,意圖中興朝鮮。1904年,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取勝,韓國與日本簽訂《韓日議定書》、《韓日協約》,韓國被日本控制。1905年,《日韓保護協約》簽訂,韓國淪為日本的附屬國。1907年高宗李熙被逼退位,日本接管韓國,太子李拓純宗即位。

1910年8月29日,大韓帝國與大日本帝國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大韓帝國王室移居日本本土,朝鮮半島正式併入大日本帝國,成為日本領土。朝鮮總督府設為京城府(今韓國首爾),日本正式全面接管韓國政權。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大韓帝國結束帝制,在中國的支持下,大韓民國成立。也就是說二戰期間韓國本土受日本人管,韓國臨時政府在中國繼續抗日。

日本政府對朝鮮實行殖民主義統治,限制朝鮮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掠奪朝鮮的資源,日語被定為國語並限制朝鮮語的教學。日本政府對韓國學生實行奴化教育,提出“日韓同祖”之說,並試圖以此同化朝鮮人。二戰時期日本大量掠奪朝鮮勞動力、大量強徵慰安婦,為侵略戰爭服務,並向學生灌輸軍國主義思想,招收很多朝鮮籍日本兵。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在朝鮮半島大力興建基礎設施,韓國人口得到大量增長,識字率不斷上升,還廢除了朝鮮社會的等級制度,廢除了朝鮮露乳服飾。

二戰期間,許多韓國青年被日寇徵召入軍作戰,韓國士兵作為日寇的重要組成部分隨日本四處征戰。南京保衛戰時,第一批衝入南京城的日寇,大部分都是韓國士兵,韓籍日寇在中國犯下的罪行跟日寇一樣嚴重,可謂罄竹難書!日寇關東軍精銳加入太平洋戰爭後,大量韓國人被補充進關東軍,後被蘇聯紅軍擊潰,不少人做了蘇軍俘虜。這些韓國俘虜被蘇軍派到蘇德戰場對德作戰,後被德軍俘虜,又為德軍效力。

1919年3月1日韓國爆發獨立運動,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同年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在中國上海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得到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以及法國、波蘭等國的承認。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後,臨時政府幾次遷移,最終於1940年9月遷至當時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重慶。此時,中國重慶成為兩個國家的首都,分別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和大韓民國臨時首都。

在中國政府幫助下,朝鮮復國運動人士在中國成立“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12月9日向日本宣戰。1942年5月15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武裝合併為韓國光復軍,交由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直接統轄。1945年11月23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由中國遷回韓國,光復軍也於次年返國。

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半島南北地區先後成立韓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把三八線以北的行政權移交朝鮮人民共和國,到12月蘇軍全部撤離。半年以後,美軍也宣佈從南部撤軍,但留下了文官和“軍事顧問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