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城濮之戰贏的是楚國,那楚國會不會提前稱霸中原?未必

城濮之戰,晉軍巧用奇謀,退避三舍,打敗楚國盛極一時的鐵軍。此戰之後晉文公踐土會盟,登上春秋霸主地位,建立了晉國百年的強盛基業。

反觀楚國,楚成王稱霸中原的夢想破滅,楚國一蹶不振,自此沉寂了二十多年,直到楚莊王揮師北上問鼎中原,楚國才實現了多年的霸主夢。

那如果當時城濮一戰獲勝的是楚軍,是否楚成王可以趁機橫掃中原,了卻楚國多年稱霸的夙願呢?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即使楚國在城濮之戰中獲勝了,楚成王也未必敢繼續北上因為城濮之戰的發生,正恰恰證明了楚國內部存在的巨大問題。

若城濮之戰贏的是楚國,那楚國會不會提前稱霸中原?未必

先回顧一下城濮之戰的過程。

事情起因要從晉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說起,晉文公回國即位後,高舉“尊王”的大旗,勵精圖治,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漸強盛,成為當時中原一大強國。

晉國的強大讓當年在泓水之戰敗於楚軍的宋國看到了希望,果斷背楚即晉,希望依靠晉國來制衡楚國。

楚成王當然不樂意,公開反叛這種事必須處理,否則楚國如何立威?於是聯合幾個諸侯國包圍了宋國。

宋成公深知自己不是楚軍的對手,急向新老大晉文公發告求救。

小弟有難,當大哥的豈能坐視不管?但晉國和宋國之間還隔著曹、衛兩國,恰好這兩個國家是“親楚分子”,又恰好晉文公在流亡期間受過這兩個國家的無禮對待,於是新仇舊帳一起算,先把曹、衛給滅了。

接下來面對宋、楚兩國晉文公卻犯了難。

若城濮之戰贏的是楚國,那楚國會不會提前稱霸中原?未必

當年晉文公在外流亡的時候,宋楚兩國都幫過他很大的忙,現在這兩個對自己有恩的國家打了起來,晉文公很是難辦。

這時先軫給晉文公出了個主意:就讓他們打吧!現在曹、衛的控制權在我們手上,可以放話出去說準備把這兩個國家的土地分給宋國,這樣我們既不必與楚國正面交鋒,又能夠報答宋國的恩情。

這下犯難的就是楚成王了。不攻宋國不解氣,但即使攻下城池,宋國依然擁會有曹、衛的土地,而且楚國也會因此失去兩個同盟諸侯國。權衡利弊之下,楚成王決定撤兵。

如果當真就此撤兵,城濮之戰就不會發生,這時候,有人站出來出來反對了。

若城濮之戰贏的是楚國,那楚國會不會提前稱霸中原?未必

提出異議的時楚國的令尹(楚國最高官銜,相當於楚國二把手)成得臣。

成得臣,若敖氏後裔,字子玉。他的父親鬥伯比是楚國的第一任令尹,輔佐熊通稱王;哥哥鬥谷於菟也是楚國著名的令尹,幫助楚成王平定楚子元內亂,並在楚國為難之際毀家救國,深受楚成王和百姓的尊重。

這成得臣也非常有能力,在對外的討伐戰中屢次立功,也是因為戰功被他哥哥鬥谷於菟推薦成了令尹。

再說他背後的若敖氏,更是了不得。

若敖氏的鼻祖鬥伯比是楚國國君楚若敖的兒子,到成得臣這一代,有四任令尹都是若敖氏家族的人,成得臣的弟弟斗子良則是楚國有史可查的第一任司馬(掌管軍事的最高領導)。同時,若敖氏還擁有屬於自己家族的私人武裝“若敖六卒”。

指認令尹、掌管軍隊、擁有武裝,軍政大權攬一族之手,可見若敖氏在楚國的地位之高。

若城濮之戰贏的是楚國,那楚國會不會提前稱霸中原?未必

說回楚晉之爭,對於楚成王撤軍的決定成得臣很不樂意,他認為天下莫強於楚,沒有害怕晉國的必要,堅決要求出戰。

對於成得臣的執意要求,楚成王什麼反應?

《左傳》載:“王怒,少與之師,唯西廣、東宮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

楚成王很生氣,但是還是讓成得臣去了,給了他很少的軍隊,其中大部分還是若敖氏的私有武裝。而三位主將成得臣、鬥宜申、鬥勃,也都是來自若敖氏。

楚成王認為這一戰勝不了,所以他讓成得臣用若敖氏的力量去與晉國拼,這其中的意圖明顯就是為了削弱若敖氏的力量。

相比於晉國的日益強大,楚成王更擔心的是楚國內部若敖氏勢力的不斷膨脹。成得臣戰功不斷累積,越來越居功自傲,如果他依靠若敖氏的背景和自己作對,恐怕要比外面那些諸侯國更難對付。

春秋時期小宗內亂代替大宗的事情不是沒有過。公元前678年晉國曲沃武公打敗晉侯緡成為國君不過才過去40多年,面對楚國內部若敖氏的強大,楚成王怎能不心憂?

若城濮之戰贏的是楚國,那楚國會不會提前稱霸中原?未必

果然,一切如楚成王所料,成得臣率領的楚軍在城濮之戰中敗於晉軍。楚成王派使者對成得臣說:“您要是這麼回到楚國,怎麼向楚國的父老們交代?”成得臣聞言羞憤自裁,當時身為司馬的鬥宜申也被貶為商公。

城濮之戰對楚國軍隊的影響其實並不大,但若敖氏在楚國的勢力卻被大大削弱了。

晉文公對於這個結果的評價是:“我擊其外,楚誅其內,內外相應。”說晉軍雖然打敗了楚軍,卻是幫了楚成王大忙,所以晉文公認為這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戰後,楚成王沒有再讓若敖氏家族接任令尹,而是選擇了在戰前曾經反對過成得臣的蒍呂臣。終結了楚成王時期若敖氏對令尹32年的掌控。

然而這位新令尹僅僅才上任一年,就在若敖氏家族的一片反對聲中去世了,令尹之位由鬥勃接任,軍政大權再次回到若敖氏的掌控中。

此後,楚成王也沒有選擇繼續北上,楚國的戰略重心也從對外擴張轉移到處理內部矛盾。

若城濮之戰贏的是楚國,那楚國會不會提前稱霸中原?未必

而關於若敖氏和楚國王室之間的矛盾,一直到了楚莊王時期才徹底平息。也就是在平定了若敖氏之亂後,楚國才恢復了北上的步伐,楚莊王得以問鼎中原,成就一時霸業。

城濮之戰雖說是楚軍敗了,但楚國也在這次大戰後得以調整,避免了與晉國最盛時期的交鋒,為以後楚國的霸業奠定了基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