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孫殿英盜慈禧墓時,遺棄了一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轟動考古界,是什麼?

福垊


這件寶物是被孫殿英自己刻意丟掉的,因為在孫殿英的眼中,這件寶物就是一件一文不值、晦氣的裹屍布。

這件裹屍布在歷史中被稱之為緙絲陀羅尼經被,是清朝的一種特殊裹屍布。

在清朝時期,所有的陀羅尼經被上都繡有專門的佛家經文,在清朝的傳說中,如果人在死的時候披上了這種特殊裹屍布,那麼人在死後就會受到特殊的庇護,在地府中也能繼續當特級階層。


而雖然陀羅尼經被受到了許多清朝人的崇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使用這種特殊的裹屍布。

在清朝時期,這種特殊的裹屍布只有皇族或者得到皇帝許可的大臣們才可以使用,其他普通人是想都不能想的,如果民間有人逾越使用了這種裹屍布,那麼罪名就如同私穿黃袍一樣,很有可能會丟掉腦袋。

最珍貴的陀羅尼經被

在那個時候,其實陀羅尼經被也分等級,在陀羅尼經被中,最高的等級是緙絲陀羅尼經被。

緙絲陀羅尼經被採用的工藝非常繁複,通常兩名熟練的工人得需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才能把這種最高品級的陀羅尼經被織造出來。

緙絲陀羅尼經被所採用的材料也非常珍稀,是採用藏羚羊和獐子身上最柔軟、最稀少的一部分絨毛慢慢織造而成,根本不是那些普通的布料可以相比擬的。


這種最高等級的陀羅尼經被,在清朝能使用的人非常少,只有皇帝或者少數如同慈禧這樣的江山執掌者才可以使用,至於其他低一等次的皇族成員或者大臣,則只能使用其他的陀羅尼經被。

而且相比於其他普通的陀羅尼經被,緙絲陀羅尼經被還有著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緙絲陀羅尼經被都受到過西藏活佛的賜福,被認為比普通陀羅尼經被擁有更神奇的力量。

被孫殿英丟棄的兩件緙絲陀羅尼經被

在孫殿英盜清東陵的時候,他就從乾隆的屍身上看到了緊緊包裹在乾隆身上的緙絲陀羅尼經被。

只不過當時孫殿英並沒有發現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的價值,在看到這件東西的時候,直接將其當成晦氣的裹屍布,隨意丟在了早已被他們搬得一乾二淨的陵墓地宮中。


其實不止乾隆的緙絲陀羅尼經被被他們隨意丟棄了,在他們盜完慈禧陵墓之後,他們同樣也將慈禧身上的那件緙絲陀羅尼經被給丟在了地上,絲毫沒有注意到這裡面的價值。

這兩件緙絲陀羅尼經被在被丟棄後,經歷到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結局。

其中慈禧的緙絲陀羅尼經被一直被完好保存在陵墓中,直到近些年,才被轉移到博物館中展覽。

而乾隆的緙絲陀羅尼經被則不知道被什麼人給收了起來,一直藏在一件民國的袈裟中,直到近些年的一次拍賣會,才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在現如今引起轟動的緙絲陀羅尼經被

在乾隆緙絲陀羅尼經被重新現世的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這件民國袈裟中竟然藏著這樣的寶物,好在那時候一名叫做秦先生的拍賣者眼尖,在燈光照射下發現了袈裟裡面的隱秘痕跡,所以在他花了幾萬塊錢買下袈裟後,才得以讓乾隆緙絲陀羅尼經被重現在了人間。

乾隆緙絲陀羅尼經被的出現,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在接下來,這件緙絲陀羅尼經被重新以翻升了上千倍的身價進入拍賣場中,最終,被秦先生以6500萬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另一名藏家。


沒幾年的時間過去後,這已經被轉手一次的緙絲陀羅尼經被再度進入了拍賣場中,被以1.3億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另一名土豪。

這多倍翻升的價格,在當年確實造成了很轟動的效果。

誰又能想得到,這麼一件被孫殿英丟棄的裹屍布竟然能在現在賣出這麼高的價格?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佩服某些人對收藏的熱愛,畢竟,那緙絲陀羅尼經被是孫殿英這樣的盜墓賊都覺得晦氣的東西。


孤客生


這件孫殿英遺棄的、獨一無二的、轟動考古界的寶貝,現如今便存放在清東陵管理處的金絲棉被。

公元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打開了慈禧的陵墓,隨即以野蠻無比的手段對清東陵的文物進行了為期七天七夜大肆盜撅。獲取了無數的金銀財寶,這其中最珍貴的當屬慈禧太后口中所含的夜明珠。

但在孫殿英搜刮清東陵的金銀財寶的同時,卻忽略了另外一件更加珍貴的東西!

這件價值連城的寶貝便是陀羅尼經被。

陀羅經被,又稱為陀羅尼經被,是一種織有梵字經文的隨葬物,是慈禧太后的裹屍布。這塊布約三米見方,上面繡有佛經、佛塔等花紋,可以說是尊貴而不失皇家威嚴。

《愛月軒筆記》記載:“太后未入棺時,先在棺底鋪金花絲褥一層,褥上又鋪珠一層······”

據說慈禧太后為了彰顯自己尊貴的身份,在這經被之上繡上珍珠800餘顆,當時孫殿英覺得不方便帶走,就將上面的珍珠盡數取下,在拆除珍珠後,孫殿英原本還想將裡面的金絲,但發現並不是太好下手,於是便將這條看起來“沒啥價值”的“棉被”隨手給丟棄了,孫殿英不知道這條陀羅尼經被才是整個地宮之中,最珍貴的那個便是著“陀羅尼經被”,他的價值科可比他帶走的那些珍珠,珍貴多了。

隨後,溥儀再次將慈禧重新安葬,這個被孫殿英所丟棄的陀羅尼經被,也隨著在一次被放進了慈禧太后的地宮中的香冊寶座之上,再一次封存於地宮之中。

一直到了1979年,這條陀羅尼經被,被送到了故宮博物院進行修復,在修復完成後,便一直放在清東陵文物管理處。

直到2013年9月28日,慈禧的這條陀羅尼經被在遵化清東陵保護區展出,沉寂了一個世紀後,首次在人面的面前展示它的面貌。

至於為何說它價值連城呢,可以參考另外一條同款經被,也就是乾隆皇帝的那一條,直接拍出了1.3億的價格。這也是為什麼說孫殿英所丟棄的這個東西,轟動考古界。


像素說歷史


這件被遺棄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正是陀羅尼經被,陀羅尼經被,是一種織有金梵字經文的用來陪葬的東西,現代社會的普通人在入葬的時候,也可以用陀羅尼經被,但是,慈溪那一件不管是從收藏價值上還是從寶物本身的價值上,都不是一般東西可以比較的。

當年孫殿英盜取了慈禧墓,並未將裡面真正之前的東西全部盜走,曾經被其隨手丟棄的一件破被子,誰能想到竟然是一件稀世珍寶呢?

這件陀羅尼經被,珍貴異常,價值連城

這件織金陀羅尼經被約三米見方,上面全部由金線織成,除開這些金線,這件陀羅尼經被上面還應該有八百二十顆珍珠,被子上面繡滿了佛經,佛像,佛塔,花紋等,這種東西是佛教專用品,也只有皇帝,皇后和太子死的時候才能用這種織金陀羅尼經被。

這件被子本身的價值就已經十分驚人了,據說單單是上面的珠寶,單獨售出就價值幾個億,它的製作過程更是需要一個人花費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真正製作而成,由此可見這件被子是多麼的珍貴。

陀羅尼經被隨時寶物,但卻沒有被孫殿英看中

孫殿英當初趁著國家格局混亂,打開了大清皇帝的陵墓,其中就有慈禧墓,在慈禧墓中他收穫了不知道多少寶貝,相對的,有些看起來就很破破爛爛的東西孫殿英就沒有收取了,比如這件陀羅尼經被,這件被子蓋在慈禧屍體之上,下面還有眾多的珍寶孫殿英只顧著拿下面的珍寶,忽略了這床被子。

即使如此,孫殿英還是將這件被子上面的所有珍珠一卷而空,使這件寶貝嚴重受損。

到了1979年的時候,工作人員進入陵墓之中,發現了這件寶貝,起初工作人員還不認識這件寶貝,但是隨著隨行專家的深入研究,才發現了這件被子的真實價值。

如今的這一床被子,早就被送往了故宮博物館,並且在那裡得到了修復,從此陀羅尼經被就被存放在清東陵的庫房中。

而幾年來,這件被子才被河北遵義清東陵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拿了出來,而這,也是這件被子歷經了一個世紀以後首次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中。

這件被子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被子本身的價值和上面的珠寶之上,還體現在這件被子的歷史價值上,陀羅尼經被本是皇室御用的,從元朝時期就應該存在,但一直到了清中期的陵墓中才發現了陀羅尼經被,陀羅尼經被正是喇嘛教的密宗聖品。


魏青衣


1908年11月15日,統治了大清48年的慈禧太后走完了她74年的人生旅程,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人間。按她生前的遺願,死後需陪葬各種寶物,總價值大約在6000萬兩白銀。她恨不得讓整個大清都為她陪葬。為了蒐集天下奇珍異寶給慈禧陪葬,宮內各部人等準備了一年才把慈禧下葬。當時有一份《愛月軒筆記》,是晚清大太監李蓮英口述,由其侄子執筆記下的。它詳細記載了慈禧地宮中陪葬的各種無價之寶,有興趣的朋友可查一下。

慈禧太后把自己的陵墓看為是她靈魂轉世的場所,她為建自己的陵墓耗銀227萬兩,持續了14年,直到她死前才完工。1909年11月慈禧被風光大葬,正式入駐在裡面。


孫殿英帶兵盜墓丟棄寶物:“陀羅尼經被”

1928年,軍閥孫殿英盯上了清東陵這塊大肥肉。他藉著軍事演習的名義,戒嚴清東陵。然後又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名,向遵化縣徵調30輛大卡車準備裝寶。一切準備就緒,他埋好炸藥,炸開了慈禧陵墓入口。



1、經被第一次被扔到一邊。士兵們蜂擁而入,他們被金碧輝煌的地宮驚呆了,陵墓的奢華程度,堪比皇宮紫禁城。孫殿英一夥把慈禧的金棺蓋撬開,刀砍斧劈外棺令其碎裂,挪走後,驚現一具紅漆滇金的內棺。他們撬開棺蓋,看到慈禧太后像睡著一般,她的屍身雖歷經20年而不腐。然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270釐米見方的經被蓋在慈禧的身上,瘋狂的士兵們一把抓起金被扔到一邊。



此時此刻棺內立刻光芒四射,一片奇光異彩,原來慈禧的屍體以及那些價值連城的寶物都被陀羅尼經被完全覆蓋,掀開經被後這些珍寶立即暴露在大家眼前。他們顧不了那麼多了,已經眼紅的士兵們一哄而上搶奪著寶物。他們最後突然發現慈禧的嘴巴鼓鼓的,撬開慈禧的嘴巴,從慈禧的嘴裡扣出一顆夜明珠,把慈禧的屍體拋出棺外。這個夜明珠是個無價之寶,分則成兩塊,透明無光;合則成圓球,瞬間會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



2、經被上的珍珠被拆除再次被扔一邊。等他們把慈禧墓搜刮的差不多了,他們發現經被上還綴有好多珍珠(820粒,估值十六萬兩白銀,價值連城)。他們就把經被上的珍珠全部拆走,又把被子拋到一邊,然後匆匆離開又轉身投入到乾隆的陵墓。孫殿英帶領一干人等,用了7天7夜的時間才把這兩座陵墓基本洗劫一空,整整裝了50大箱。那件不起眼的被子被遺落在一邊,它在那裡靜靜地躺了40多天。孫殿英一夥怎麼也沒想到,當年覆蓋在層層珍寶上面的被子,是慈禧陵中一件真正的稀世珍寶。隨後清東陵被盜的消息震驚中外!



3、經被被重新封存在地宮。40天后,22歲的溥儀在天津寓所聽到這個晴天霹靂,悲憤異常,他對著他的列祖列宗發誓:“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他派滿清遺老遺少和民國政府人員對慈禧重新入殮。當時有入殮現場人員寶熙寫下的《於役東陵日記》,詳細地記載了慈禧被重新安葬的情形。

……慈禧的遺體倒伏在殘破棺蓋上。長髮散而不亂,扎辮子的紅頭繩猶在。當翻轉她的屍身,發現遍體長滿白毛,口角處有殘破痕……

這些重新入殮慈禧的人員,將經被放在地宮的香冊寶座上,走出地宮。陀羅尼經被從此又被封存在地宮中整整51年。

4、經被被專家修復保存後展出。1979年,慈禧地宮對外開放,這件經被已經受潮破爛,為了搶救文物,工作人員把經被送往北京故宮博物院修復裝裱並存放於清東陵文物庫房內,關於這件被子有沒有轟動考古界,在這裡就不得而知了。

2013年9月28日,慈禧的這件遺物陀羅尼經被在河北遵化清東陵保護區首次展出,公開在世人眼前。



這件經被是一件很寬的織品。金黃色,約三米見方,明黃緞底,由捻金線織成。被面上織有眾多佛經、佛像、佛塔、花紋等裝飾,給死者一種神秘的色彩。它是根據慈禧的身高及她身體各器官的佈局按照和經被圖案相對應的規則而量身定做,它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在清朝如果沒有皇帝的旨意,這樣的經被不許任何人使用,因此它又不失皇室的威嚴。另外,它有幾個特別的名字,一名陀羅經被”又名“往生被”,亦稱“陀羅尼衾”


慈禧信佛教,她相信佛教的說法:經被有無窮的威力,用它給死者覆蓋身體,能令亡者“罪滅福生”,消除生前一切罪業,如果披了陀羅尼經被到了陰間,閻王見了都得站起來,恭敬三分。慈禧生前應該相信這塊經被能給自己洗刷罪孽,自作主張用此被蓋身。

另外孫殿英還遺留另一件寶物,是慈禧的“香寶香冊”。它是用檀香木做的,它的貴在於上面的文字,記載了慈禧的封號,慈禧的這些封號與歷代皇后不同,超出了清規。清朝規定的皇后死後只能用16字封號。慈禧的大臣們認為,慈禧的功績最大,僅僅用皇后的16字功德已經囊括不了她一生的功績。給她用了22個字。


有專家說,幸虧孫殿英這些匪徒沒有文化,有眼不識“金鑲玉”,才使這些稀世珍寶得以倖存。

事後孫殿英對盜墓的解釋:

在孫殿英盜掘慈禧墓之後曾自辯:

“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並說:我發掘滿清東陵,有3個好處。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象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屍,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

曾有人對孫殿英說:

“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咱們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對清廷這一點,我乾的是活的,你乾的是死的(指盜陵)。”

單憑孫殿英的話,讓人感覺有一種民族大義氣節在裡面,但是盜墓歷來為人所不恥。他的盜墓更是遭到一些滿族人士的憤恨,由於他的盜墓使我國的文物大批的流向國外,國寶損失嚴重,孫殿英無論怎樣解釋也很難置身其外。1947年孫殿英在人民解放軍解放河南湯陰的戰役中被抓,後來病逝於戰犯收留所。


小姐姐講史


孫殿英作為民國時期的一位“名人”,他並不是因為做過什麼偉大的事情,而是他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是他曾經偷盜過清東陵,他是一個讓慈禧都蒙羞的人,他略奪了中國的無數的歷史文化的寶藏,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罪了。

其實早期的孫殿英並不是如此,相反他確實是一個對國家有著貢獻的人。孫殿英在1931九一八事變之後,便當上了國名黨的軍長,他奉了張學良的命令前去抗日前線抗日。他也是確確實實的在做事,在他前往熱河援助之前,駐守熱河的東北軍湯玉麟部和萬福麟部與敵一觸即潰,日軍成了一支無人可敵的隊伍在我們中國的領土上肆意妄為。



當孫殿英趕到之後,他們軍隊的實力與日軍相比確實相差甚大,可是孫殿英並沒有逃跑,而是在赤峰這個地方與日軍展開著狙擊戰,他們連續七個晝夜日夜作戰,堅持前線,最終到了第十天的時候的確是因為實力的不濟而戰敗,孫殿英也就談逃走。說到這裡孫殿英也還算是一個對國家有著貢獻的人。之後偷盜清東陵就另當別論。


孫殿英偷盜清東陵

當時蔣介石派孫殿英前去清東陵附近殲滅當地的一個土匪,孫殿英將土匪趕走以後便心存歹念,為了錢他偷盜了慈禧的陵墓。慈禧生前的生活都是奢侈無比的,所以她死後墓中的陪葬品更是價值連城,孫殿英曾經用了20多兩大卡車去裝運慈禧墓中的陪葬品,可見寶貝是多麼的多。

但是孫殿英當時卻將蓋在慈禧身上的一個被子隨手就給扔了,後來專家對於這床被子的估價簡直是天文數字。這個被子就是“陀羅尼經被”,這是當時喇嘛送給慈禧六十大壽的禮物。據說死了以後如果用這個被子裹著下葬,到了陰間以後,閻王都要禮讓三分,這個被子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我想孫殿英知道這件事後肯定是無比的懊惱,他拿走的那一堆的東西中竟然比不過件他隨手扔掉的被子。


司徒歷史


這件獨一無二的東西叫做織金陀羅尼經被,這種被子在佛教上常用,現代依然有,只是慈禧太后的這件比較特殊,造工精妙,非常華貴,畢竟慈禧太后生前“有權又有錢”。

織金陀羅尼經被是什麼?

《陀羅尼經》是佛教的一種經咒,按佛教說法,這個經咒能讓死者在來世免於墮入六道輪迴。人在死亡的時候,將這個經咒寫在被子中,再蓋在死者身上,死者就可以解脫,不再受六道輪迴之苦,一般他們把這被子叫做往生被。在現代,在佛教儀式中,這種被子往往是用紙來做成,並且會隨死者火化時而燒掉。

織金陀羅尼經被,就是指用金絲織成的被子,而且被子中的《陀羅尼經》經文,也是用金絲織寫的,相當於現代的刺繡。因為慈禧太后生前“有權又有錢”,而且她信仰佛教,所以她的往生被就與眾不同,得用金絲來做成。



這件獨一無二的織金陀羅尼被為何能倖存下來?

其實慈禧太后的這件織金陀羅尼被,原來裡面有八百二十顆珍珠的,孫殿英偷盜慈禧太后陵墓的時候,覺得裡面的珍珠值錢,於是摘掉珍珠就扔了它,至於被子裡面的金絲,他才懶得花時間抽出來,還有它本身的文物價值,他更懶得研究,因為大把的金銀財寶等著他去拿。

這件被子被扔到地上,後來的偷盜者再進入到慈禧太后陵墓的時候,覺得它又髒又舊的,估計不值錢,也就沒有理會它,所以它一直在陵墓中,得以保留了下來。

織金陀羅尼被作為文物,它有什麼意義?

一、這件被子裡的經文,每個字只一釐米大小,而且是用金絲織成,表現了當時高超的金絲製造技術與刺字技術。

二、被子中的佛像、經文、圖案、對研究佛教歷史具有非常大的意義,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三、它對研究清史的皇室習俗有幫助,一般的清朝太后的封號不會超過16個字,而這被子中,慈禧太后的封號達25個字“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這很令人無語。


我就是竹韻


這件至寶,名叫“陀羅經被”。此物確實是獨一無二的東西,也是無法估價的東西,但是孫殿英確實將它遺漏了。


所謂的陀羅經被,究竟是什麼?簡單來說,這是一條被子,只是這被子非常特殊。首先,這是給死人蓋的,就是裹屍布;其次,這被子非常華麗,上面的材料、工藝,極為精貴。

那麼,這條被子究竟貴在哪裡?

  • 1、材料貴重

這條被子的底子是白綾,然後用黃緞子(因為是皇后,所以使用的不是正黃色)織就,線是用的金線,不是合金,是純金。為了增加華貴的水平,還在上面織了820刻名貴的珠子。

  • 2、上面的經文無價

這個被子上繡滿了圖案和文字,那都是些什麼字呢?這是給死者祈求吉祥、往生的經文,這些經文有五種文字,十分複雜,織完以後還要由西藏的喇嘛禱告,禱告很久放才能用。

圖:慈禧陀羅尼經被展示,織有25000多個漢字

因為有了經文的加持、有了高僧的祝福,所以這被子有了不可思議的能力,據說披上這被子以後,即使是去了陰間,都是極為尊貴的人,連閻王見了都要起來問好!

所以對於很多生前做了壞事或者又篤信佛教的人來說,這樣的東西簡直就是仙家寶貝,沒法用錢來估量的寶貝!

  • 3、工藝價值

金絲織就被子,這是一門極為複雜的手藝,因為只有帝王之家才有這能力培養這種人才。這種手藝很早就開始興起,但是直到清朝才發展到了最高的水平。

在慈禧之後,再也沒人能夠奢侈到使用這種東西,於是這麼手藝自然也就失傳了。所以,現在看到這條被子,那可不僅僅是一件文物,還是一件藝術品,是一門失傳的工藝!這種東西,才是價值升級的根本原因。

  • 4、只此一件

這種東西雖好,但是很少見,清朝從康熙開始才有了這種東西,前面的皇帝都是火化了。現存的這種杯子,除了乾隆的那條外,就是老佛爺這一條了,天上地下就這麼一件,寶貝得很!

所以,我們綜合來評價一下這條被子,就能得出一個結論:這件被子本身用料就極為珍貴,再加上精湛的工藝、特殊的歷史背景,以及吉祥的寓意,使得它的價值極高。但是這樣的一件寶物,孫殿英團伙竟然沒有帶走。

這事情傳出後,考古界確實感到轟動了,一來說他眼瞎,二來說他糟蹋文物。孫殿英當時明明是去盜墓了,為何卻不拿走這件珍貴的東西呢?其實,那個時候很多的軍閥其實都是一些文盲,這些人對於各種東西價值的評估,簡單地描述一下,就是咬一口吹一下,看看是不是金子的。

進了慈禧墓裡也是這樣,他們只想把裡面的金子、玉器和首飾搬完,對於這條被子,扒光了上面的珠子以後,誰會帶著它出去呢?在常人眼裡,這就是一條白綾做的被子,還被死人蓋過,帶出去又有誰會買呢?

就這樣,一件極為珍貴的寶物,就這樣留在了墓裡,直到後來人們清理墓葬,重新把它整理出來。


小小嬴政


1908年,統治了大清朝48年之久的無冕女皇慈禧皇太后終於走完了她的一生,在北京中南海的宮殿內戀戀不捨的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享年74歲,她死後,大內總管太監李蓮英和朝廷主持了一場空前絕後的盛大葬禮,把這位皇太后的棺材內幾乎用寶物裝填滿,(整個葬禮的過程,被李蓮英的侄子記載到了“愛月軒筆記”中),這些寶貝個個價格不菲,以瑪瑙,玉石,翡翠,碧璽等居多,但其中還有一件不起眼,卻價值連城的寶物,這件寶貝在孫殿英盜墓之時,竟然神奇的被不識貨的盜墓賊隨意扔在的地宮內,僥倖逃過一劫。這東西到底是什麼?您聽我下面揭秘。

這件寶貝叫做《織金陀羅經被》,它是用捻金線織成,在其上織有梵文經咒,各種藏傳佛教的密文及各路菩薩名號,在其邊緣部分全都是佛教特有的功德花紋和寶器紋,在被上面綴有820粒珍珠,它的最大功用是可以保佑死者滅罪生福,可以將其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之中,免除一切之魔障之難,並得大歡喜!此物是皇家專用,據史載,此物價值16萬兩白銀!


1928年,孫殿英用炸藥轟開慈禧墓地宮後,迫不及待的搶奪棺槨內的金銀細軟,對此被並無興趣,後來一個貪心的小兵見其有珍珠,便用刀全部把珍珠割了下來,更為之前的金被確被扔在了地宮一角,在清宮善後小組來地宮收拾殘局後,看到了金被,他們把此物原樣放置在了慈禧棺材中,爾後,在清東陵管理所清理地宮之時,此物被取出,修復後保存在了清東陵管理所的庫房之中,下面是此物的照片,各位請上眼~


(此為織金陀羅經被上面的梵文,經咒等花紋)


老豬的碎碎念


1908年10月22日未時三刻,74歲的慈禧病逝,23日8時05分葬入耗銀500多萬兩的菩陀峪定東陵地宮。

1928年7月4日至10日,河南軍閥孫大麻子(孫殿英)以剿匪為名,炸開慈禧墓道,將墓室中的珍寶搜刮一空,唯獨慈禧蓋的一條陀羅尼經被遺留墓中,結果轟動全球考古界。

陀羅尼經被的經濟價值

慈禧入葬時,蓋在身上的陀羅尼經被被面綴有820粒珍珠,估值達16萬兩白銀,可謂價值連城。雖然,經被上的珍珠被盜匪取走,但孫殿英卻被後世考古界稱為有眼不識“金鑲玉”,才使這件稀世珍寶得以倖存。後來,考古界將陀羅尼經被稱為世界唯一的珍寶。

陀羅尼經被的工藝價值

陀羅尼經被,明黃緞底,捻金織成,幅寬274釐米,幅長280釐米,主要以織金緙絲為主要工藝,每條絲線纖細程度僅有零點零幾毫米,織法緊密。經被上的梵文圖案織法,既有經緯十字穿法,也有纏絲斜紋織法,通體的織金工藝更是精湛無雙,異常罕見。

據考證,這種織法是明朝宮廷特有的工藝。由於大清實行的是“重農抑商”政策,對於手工業者多有打壓。

所以,到了雍正年間,陀羅尼經被這種高端工藝徹底失傳。

陀羅尼經被文化價值

陀羅尼經被,又稱“陀羅經被”,該經被通體遍緙梵、臧、滿、漢四種文字,共二十二個功德文字,二萬五千字的陀羅尼經文、諸佛菩薩真言密咒及諸佛菩薩、金剛力士的功德名號,遍飾龍鳳吉祥、瑞獸、金剛杵等圖案,緙絲部分緙有梵文和藏文的密宗經文法咒。經被還配有佛經、佛像、佛塔等花紋裝飾,既顯佛教的莊嚴神聖,又不失皇家的威儀風範。同時,陀羅尼經是密宗佛教的一個經咒,而陀羅尼經被的使用,在清朝也有嚴格的規定,沒有皇帝旨意,任何人不得使用。由此可見,當時慈禧權勢之盛。

慈禧病逝當日,有大臣們認為,如果延用以往皇后死後只有十六個字的封號,則不能完全體現慈禧太后的“豐功偉績”,所以特對她用了二十二個字。看來,慈禧籠絡人心的手段還真是不一般啊,死後還有大臣想著為她唱讚歌。

此外,在佛家中陀羅尼經被也稱“往生被”,蓋經被亡魂可往生人間天上,通過修行善道,能獲得菩提之果。

所以,陀羅尼經被有極高的文化研究價值

陀羅尼經被重見天日

“東陵大盜”事件後,在天津的溥儀非常憤怒,一邊向國民政府提出抗議,一邊招集大清遺臣與國民政府協商重新安葬事宜。在安葬慈禧過程中,工作人員將陀羅尼經被放在地宮的香冊寶座上,之後將地宮入口密封。

1979年,慈禧地宮再次對外開放,考古人員這才將受潮殘破的陀羅尼經被小心收藏,隨後送到北京故宮博物院進行修復裝裱。此後,該經被一直存放於清東陵文物庫房內。

2013年9月28日,慈禧遺物陀羅尼經被在河北遵化清東陵保護區展出,從而倍受世人關注。


祥子談歷史


十幾年前,在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上,一位姓秦的先生以9萬元的價格拍得了一件陀羅尼經被,這件陀羅尼經被是乾隆皇帝的陪葬品。

五年之後,秦先生將這件陀羅尼經被經交給拍賣行拍賣,最後的成交價格居然達到了驚人的1.3億!

秦先生本來是個工薪階級,在短短五年時間裡,他就跳上枝頭變鳳凰,一夜暴富了!


陀羅尼經被是何物?

陀羅尼經被是一中織有梵字經文的絲織品,在清朝的時候常常作為皇室人員的隨葬品,一般只有貴人以上級別才可以享用,作為去世之後蓋在死者身上的被子。

現在世人所知的陀羅尼經被一共有兩件,一件就是前面所說的乾隆陵墓出土的那件,另一件則是出自於慈禧太后的陵墓。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的大致經過。

1928年,孫殿英為了籌集軍餉,便以軍事演習為名,再在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將部隊開到了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

孫殿英就是二愣子和土包子,他不懂陵墓的構造,本來可以將陵墓大門的自來石推開來打開大門,但是孫殿英選擇了粗暴的方式:直接用炸藥炸開大門。

孫殿英期初炸開了康熙皇帝的陵墓,但是康熙皇帝的陵墓積水嚴重,孫殿英轉而將目標鎖定在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東陵。

孫殿英最先進入是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在炸開陵墓地宮的大門後打開了慈禧太后的棺槨,裡面躺著慈禧太后的屍體,雖然二十多年過去了,但慈禧太后的屍體卻沒有腐爛。在慈禧的棺槨裡,陪葬品琳琅滿目,其中最上面是一床陪葬的被子,就是前面我們所說的陀羅尼經被。

但是在眾多的陪葬品當中,陀羅尼經被並不顯眼,那些翡翠白菜、翡翠西瓜、碩大的夜明珠和其他金銀珠寶吸引了孫殿英的眼球。

孫殿英將慈禧棺槨裡面的寶藏洗劫一空,將陀羅尼經被上鑲嵌的珍珠取下來,然後將陀羅尼經被扔在了一邊。因為在孫殿英眼裡,陀羅尼經被只不過是一件普通的被子,並不值錢,還難以運輸。

據說,慈禧太后的陵墓裡面的陪葬品一共裝滿了四五十箱,孫殿英用了幾輛卡車才全部拉走。據李蓮英口述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陵墓的修建耗時14年,花費了二百多萬兩白銀才修建完畢。慈禧太后陵墓裡的陪葬品五花八門,都是稀世珍寶,總價值大約在六千萬兩白銀左右。而且很多東西都是孤品,價值連城,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孫殿英從慈禧陵墓出來之後,馬上又將乾隆皇帝的裕陵給盜掘一空。據孫殿英口述,乾隆陵墓裡的陪葬品也裝了幾十箱,其中最值錢的是乾隆皇帝御用的108顆串起來朝珠,以及一把鑲滿寶石的九龍寶劍。而乾隆皇帝身上的那件陀羅尼經被,也遭到了孫殿英的遺棄。

孫殿英盜墓之後的事情。

孫殿英在盜掘清東陵之後,不僅將金銀財寶洗劫一空,還將慈禧和乾隆的屍體扔在了地上。最可憐的是乾隆,由於當時裕陵積水,乾隆的屍骨不得不泡在冰冷水中。可憐生前堂堂帝王,死後屍骨竟然被泡在水中!

孫殿英將財寶封存運回軍營後,一部分財寶用來賄賂國民黨高層,以消除自己盜掘清東陵的罪責。據說,連蔣介石、宋美齡、戴笠等人都接受了孫殿英的賄賂;一部分財寶被孫殿英賣了還錢,用於自己勢力的擴充。由於孫殿英不懂行,很多價值連城的寶物竟然被賤賣。這些寶物流入市場之後,有些流失到國外,有些則被私人收藏,直到現在都沒有現身,實在是文物史上的一大遺憾。

溥儀在得知孫殿英挖了自己的祖墳的之後,悲憤交加,一面想民國政府控訴孫殿英的罪行,一面派人將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屍體重新入殮。

想控訴孫殿英可沒那麼容易,孫殿英早就買通了一切關係,連下來調查此事的調查員都收了他的賄賂,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而溥儀派去清東陵的人,在將乾隆和慈禧的屍體重新入殮之外,還偷走了其中一些遺留的財寶,而乾隆陵墓裡的那件陀羅尼經被也被人拿走,只有慈禧太后的那件陀羅尼被經被則被重新蓋在了她身上。

陀羅尼經的後續。

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在被清理之後就被封存,直到五十年後的1979年,國家決定對裕陵和定東陵進行清理,並將陵墓對外開放。

專門對裕陵和清東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慈禧太后的陀羅尼經被被送往故宮博物院進行修復。2013年,陀羅尼經被在清東陵首次展出,它一面世就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據專家介紹,陀羅尼經被長寬約為三米,整體呈金黃色,由捻金線編織而成,十分珍貴。但是陀羅尼經被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它上面還編織著梵文經書和佛塔、佛像和許多花紋。

陀羅尼經被上面的經書是陀羅尼經,是藏傳佛教裡面的一種咒語,有往生的含義,所以又被叫做“往生被”。陀羅尼經在清朝的時候是一種皇室專用的經咒,沒有皇帝下達的聖旨,任何人不得使用。

據說,慈禧在身前將陀羅尼經被送往西藏,請高僧唸佛經給它開光之後方才送回來。慈禧信佛,她知道自己省錢有罪惡,所以期待想用這種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罪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定東陵被孫殿英遺棄的寶物還有一件叫做香寶香冊的東西。香寶香冊材質是檀木,並不名貴,但是上面的22個字卻讓它變得名。

因為香寶香冊是用來記載死者封號的,皇帝一般只有16個字,而慈禧死後,大臣們卻用22個字來記載她的封號,因為大臣們覺得慈禧功勞太大,16個字不足以記載全面。

乾隆的那件陀羅尼經被<strong>在被人偷走之後就流入了黑市,直到被秦先生拍得。秦先生在賣了陀羅尼經被之後,就過上了富人的生活,而買走陀羅尼經被的那個人則沒有留下更多的信息,陀羅尼經被也隨之消失,至今未露面。

所以現在面世的慈禧陀羅尼經被是現在僅存的一件,這也是其價值高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