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舊光影:法租界影像記錄


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攻佔了天津和北京,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北京條約》,除了承認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完全有效之外,還增開了天津為商埠 圖為19世紀80年代紫竹林大街

英、法兩國雖然在軍事上共同進退,但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內容卻有一定的差別,反映了兩國不同的利益訴求。與中英《北京條約》相比,中法《北京條約》強調了法國在華傳播天主教的自由以及教會在華隨意購買土地並進行建設的權力。 圖為第一代法國駐天津領事館

這充分證明了法國天主教會勢力的強大,同時也表明佔有土地是教會在華活動的一項重要任務;而法國天主教會的地產經營對於天津法租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圖為清季津海關

19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由於法國的政客和商人並不看好天津法租界的發展,因此除了幾座醒目的公共建築以外,法租界還沒有什麼明確的發展規劃或可觀的發展勢頭。與英租界的中街相接的大法國路當時和一條小道也沒什麼差別。 圖為巴黎路

在最初劃定的紫竹林法國租界內,除少量士地歸法國領事館和工部局直接管轄以外,大多數士地都掌握在天主教遣使會和耶穌會的手中,他們是1870年“天津教案”爆發後,租界內士地的首批購買者。 圖為清季法租界

當時,耶穌會利用清政府的賠款購買了法租界內2.2公頃的土地,並在法、英租界的邊界建起了一座崇德堂作為辦事處。1873年,教士們開始在崇德堂內經營房地產,並利用房租和股票的收入支持教區的傳教活動。 圖為法租界內的烏利文洋行

與法租界內士地的大量空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越來越多的居民沿著法租界的西南邊界建房、築路,從而形成了一片較為雜亂的居住區。 圖為20世紀初的大法國路

法租界當局、投資者和居民開始通過越界築路的方式向租界以外尋求土地,邁出了法租界擴張的第一步。就民間團體而言,在租界中被相對邊緣化的華人和以公理宗、福音堂、美以美會為代表的英、美新教教會是越界築路的主力軍。 圖為20世紀30年代的大法國路

這些新教教會往往是法國天主教會的競爭對手,因此很難在法租界內購買土地,只能在租 界邊緣建立教堂,也就成為了法租界擴張的有力支持者。 圖為與水師營路交會處的大法國路

從官方來看,法租界當局更是希望能和英國一樣,不斷擴張租界的範圍。他們跨過海大道,向牆子河修築道路,並在道路兩側購地建房 圖為東方匯理銀行

1907年,法租界工部局開始有計劃地將界內的土質公共道路逐步改築為更為優良的碎石路 面。 圖為中法儲蓄會

碎石路面的載重量可達9噸以上,能夠承受貨車的碾壓。法租界早期修築的大法國河 壩、水師營路、大法國路、領事館路( Rue deConsulat,今解放北路以東的承德道)和巴黎路成為了最先鋪築碎石的道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圖為裕中飯店

在鋪築碎石路面的同時,法租界工部局還在路旁砌築了高度接近1米的磚結構下水道,並將主幹 下水道連接在一起,以達到快速排水的目的。 圖為法國擊劍俱樂部

1908年,法租界工部局在竇總領事路(RueG. Deveria,今大沽北路以西的長春道)、畢格海路( Rue Piquerez,今興安路)與泰偉路( Rue Treve,後來的菜市街)合圍而成的三角形區域內建造了一座混凝土高臺作為露天的公共市場,人們稱之為“法國菜市”。 圖為“法國菜市”

20世紀初,法租界當局在公墓的一頭立起了一座方尖碑,以紀念1900年侵華戰爭中陣亡的法國士兵。這座法國陣亡將士紀念碑簡潔、素穆,四角各有一個方尖碑形短柱,並用鐵鏈相連,將紀念碑主體合圍在當中。 圖為法國陣亡將士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