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硬槓槓!教育部印發《意見》:大學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針對教育部日前印發的《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中首次明確,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學生和老師們也都有著自己的看法。

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教育部為何對大學生體育“動真格”?

這條規定對體育教育究竟有什麼影響

我省的情況又是如何?

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在體測的現場,來自源清中學的高二學生陳雪正在參加測試,她的體測成績比上一學年有了大幅提升。去年,她因為體育成績拖了總成績的後腿,最終無緣“優秀”。杭州市教育局德體衛育處副處長張丹表示,其實很多學生存有這樣的誤解,認為運動會佔用學習時間,但事實上只有運動和學習齊頭並進,才能成為一個全面的人才

對於教育部的《意見》,張丹表示十分贊同:“這項規定對廣大中學生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只要在中學階段養成習慣並保持規律的體育鍛煉,到了大學自然能堅持下去,更不需要擔心影響畢業。”

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在大學裡情況又是怎麼樣?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要求把體測成績與畢業掛鉤,今年則對體育成績作出明確要求,對此,浙大公共體育與藝術部主任吳葉海表示:“《意見》對體測做了‘剛性’要求,無論對於體育教育還是學生體質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根據《意見》,本科生在校期間,每一學年都需要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考核,本科階段男女生各有7個考核項目,由標準分與附加分之和構成,滿分120分,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畢業時,則按照畢業當年學年總分的50%與其他學年平均得分的50%之和進行評定。

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近幾年,各個高校對於學生體質和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上升。以浙江大學為例,浙大近年來對體育教育進行改革,在2019年教學計劃中,浙大體育必修課學分從原來的4分增加至6分,大學3年總計要完成252個學時的體育必修課,大四通過體能測試,佔0.5個學分。

這一系列改革也帶來了顯著的成效,吳葉海回憶道,2009年,浙江大學開始將體測成績與學位證書掛鉤,當年有近30個同學在畢業之後還回到學校進行體測的補考。近幾年,只有極個別學生會出現畢業時體測不通過的情況。

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雖然合格率提高了,但是優秀率仍然較低,每年體測能達到優秀的學生只佔3%左右。所以,浙大除了硬性體測之外,還有花樣繁多、項目新穎的體育俱樂部供學生們選擇。浙大如此勞師動眾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重視體育教育,養成運動習慣

吳葉海直言:“體測只是一種手段,並不是目的。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增強學生體質、讓學生養成運動習慣,並通過體育教育健全其人格。”同時,他也提到,體育教育更應該從小做起,不能依賴大學期間的體測。

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各項政策,保證中小學生在校的運動時間,並且提出每位學生在校階段要掌握1-2項運動技能。只有在成長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讓體育成為每個人生活的重要“軟性”組成,才是這些“剛性”規定的最終目的。

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又一个硬杠杠!教育部印发《意见》:大学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