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要說愛玩兒、會玩兒那可是老北京人的一種特點。遛鳥、下棋、彈琴、聽戲、淘舊書……各種文化層次和經濟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北京人以特有的耐心和精緻,把這些消遣發揮到極致。它們不但是老北京一道風景,也成為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100年前老北京人怎麼玩,今兒帶您穿越回去一一看過。

老北京人愛玩鳥兒是由來已久的,《燕京雜記》中記載:

“京師人多養雀,街上閒行者有臂鷹者,有籠百舌者,又有持小竿系一小鳥使其上者,遊手無事,出入必攜。每一茶坊,定有數竿插於欄外,其鳥有值數十金者。”以至於一說到北京的紈絝子弟、少爺秧子,都會用到一個詞——提籠架鳥。

然而,提籠架鳥,根本是兩碼事。

“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提籠

是指籠養鳥,主要是為了觀賞和聽音。紅綠鸚鵡、虎皮鸚鵡、芙蓉鳥、倒掛鳥、珍珠鳥等,皆是毛色豔麗的鳥,能使人賞心悅目。畫眉、百靈、紅藍靛頦、字字紅、字字黑等,叫起來百囀千聲,聲音悅耳動聽。這些鳥都被放入籠中飼養,養鳥人以提籠遛鳥為樂。

“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架鳥

是用架子來養鳥,叫亮架。錫嘴、交嘴梧桐之類的鳥,不能在籠中飼養,只能在架上棲止。老北京最常見的架鳥當屬梧桐,經過訓練的梧桐會打彈兒、開鎖、叼旗、開箱等各種絕技。舊時每到北京冬天最冷的時候,時常會看到有養鳥人在冰面上訓練梧桐打彈兒,即養鳥人把一個彈丸扔在空中,梧桐會飛上去接住。

“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當然,玩鳥可不是簡簡單單的拿個放著鳥的鳥籠子就完事的,北京人的玩鳥真的是特別講究的。新得的小鳥,野性未除,必須經由上槓、認食再到認人、學藝,這就是“馴鳥”。上面圖裡養鳥人正在訓練小鳥上槓,這是馴鳥的第一步。將戴好脖套的小鳥用細繩拴到槓上,養鳥人不停用槓子試探,直到小鳥能熟練抓住,自行翻飛到槓上站穩,馴鳥上槓才算完成。


北京人養鳥以“押音”為主,主要是訓練鳥學叫的本領,以百靈、畫眉、靛頦、紅子等居多,各有各的玩法。百靈、紅子、柞子、畫眉、黃鳥、靛頦兒等是叫音兒,另有老西兒、太平鳥、灰兒、皂兒等是打彈叼旗的。要說最講究的就是“養百靈”。“養百靈”分為南派和北派,北京人大多數都是北派的,北派百靈要嚴格遵守“十三套”的鳴法,就是需要玩家能馴得百靈叫出十三種鳥鳴來,行話叫“十三套”,也叫百靈套子。

“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所謂“十三套”,是指訓練百靈鳥模仿十三種不同的聲音,而且必須按照順序,層層變化。一般常見的“十三套”分前後兩套。其中“家雀噪林、山喜鵲、紅子、群雞、胡哨、小燕、貓、家喜鵲、鷂鷹”九種為前套,“靛頦蕊兒、柞子、黃鳥套與畫眉絡兒、胡伯勞交尾兒”為後套。

為了給鳥兒“押音”,玩主會採用一種叫“悶缸”的方法,把鳥兒關在空缸中,與外界隔絕,排除干擾,然後再把它放出來壓口(模仿其它動物或物體發聲)。壓口的方法有很多,或直接聽取動物,或直接聽物體的聲音,還可利用能叫出十三套的鳥兒來壓口。

在玩鳥的行當裡,有一句俗話叫“生玩毛色熟玩口”,之所以大多數人都喜歡玩畫眉和百靈,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們善鳴,可以模仿其它動物或物體發聲。尤其是畫眉,被稱為“活口”,天上飛的,地下走的,草裡蹦的,河內浮的,都能學叫,尤以學小孩哭為最。

“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有句俗話講:“文百靈武畫眉”。意思是說習文的、當文差的人喜歡飼養淨口百靈,能叫出十三種鳥鳴。習武的、當武差的人提畫眉籠,講究大清早起來遛畫眉。如果養鳥人在路上相見,提百靈籠的人要請左腿彎、右腿後撤、半跪的“文式安”,提畫眉籠的人則請左腿微彎、右腿向後微撤、下腰的“武架子安”,各有式樣。

養鳥兒講究“遛”,遛鳥能幫助它開叫和押音。新上手的鳥還不習慣嘈雜的生活環境,不習慣與人相處,就得每天早上趁著清淨帶它到戶外有樹林的地方,讓它回到原生態的環境裡慢慢適應。鳥對於外出還有自己的生物鐘,每次主人帶它走多遠,它心裡都有數,但凡主人走的步數不夠,很多鳥就不叫,甚至像畫眉鳥,每次走的距離還要遞增,方肯開叫。有些鳥遛的時候還要晃著籠子,這是為了讓鳥練習抓槓,使它在籠子裡站得穩。

“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不僅是鳥兒得養的精神,養它的器具也是玩兒的項目之一。比如鳥籠子,那就十分講究,方籠兒,圓籠兒,養小鳥兒的,養八哥兒、百靈的都有不同,籠子還分南北,南籠講究做工精緻,以廣籠為首,而北方講究簡單大氣,以北京為首。另外鳥鉤、蓋板、鳥罐、鳥槓、扁擔什麼材質,什麼年代,什麼出處,都是很有講究的。

老北京玩鳥風行到什麼地步呢,當時全北京所有的茶館都有專門給鳥備的“位子”,大家志同道合、愛好一樣,坐在茶館裡喝茶、聊天、聽鳥哨兒,對玩鳥這件事真的可以說是如痴如醉。老北京人玩鳥,玩的是一種文化,是執著於熱情的終極體現,更是人與鳥的一段段奇緣。

(轉自:北京日報)


各位北京爺們北京大妞,來都來了,就別走了

關注“四九城大磊子”,關注咱四九城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提籠架鳥”是兩個詞?老北京人玩鳥就是這麼講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