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消失的边境小城:樟木镇「图集」


中尼边境线上,有一座风光秀丽的山中小镇樟木镇,也是中国与尼泊尔之间最大的陆路口岸。这一座位于西藏南部聂拉木县的不起眼的小镇,东南西三面皆与尼泊尔接壤。然而,2015年4月那次举世震惊的8级大地震将这里毁灭,不仅多人伤亡,90%的房屋也在这次灾难中倒塌。政府在震后将镇上的居民全数永久转移,口岸也就此关闭,再也没有开放,美丽的樟木小镇,可能就此成为传说。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地震之前的樟木口岸是什么样

樟木口岸位于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与尼泊尔巴格马蒂专区毗邻,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有120公里,是西藏最大的陆路通商口岸,也是中国通往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樟木”藏语意为“邻近的口岸”。在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后,樟木口岸、吉隆口岸以及尼泊尔的对接口岸均受到严重损失并关闭,此后中国和尼泊尔陆上的贸易和旅行几乎全部中断,受损较轻的吉隆口岸于2015年10月重新开放,而樟木口岸则关闭至今。

中尼友谊桥在聂拉木县樟木口岸附近中尼界河上,海拔1


800米,1964年建成。是一座横贯东西的钢筋混凝土大桥,连接羊八井至加德满都的中尼公路。桥头中国一侧建有友谊室和八角形友谊亭,供过往边民和观光游览者住宿休憩。

由于樟木镇是依坡而建,街道拐弯很多,整个镇的房屋布置比较随意,樟木中尼友谊桥高低错落明显,层层紧挨,全由街道和石阶相沟通。大多数屋顶都有小花园和铁皮屋顶,各种风马旗,运气树等布满屋顶,将整个城镇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在周围青山绿水和白云的环抱中,显得非常醒目。

西藏境内的1

000多夏尔巴人,在地震之前,这些夏尔巴人主要居聚在樟木镇。

在地震之前,樟木镇常住人口3

000多人,外贸、边贸公司20余家,日流动人口超过千人,对内辐射西藏及相邻省区,对外辐射尼泊尔及毗邻国家和地区。图为樟木镇的民居。

中尼公路是中国西藏通尼泊尔的公路。这条拉萨开始的中尼公路全长943公里,西藏境内829公里,此线在1965年建成通车。

2011年10月5日拍摄的西藏樟木口岸,尼泊尔的小洋车也可以开到这里。曾经的樟木口岸作为一个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镇里车水马龙,常常水泄不通。

从樟木海关到中尼友谊桥头这段地方,尼泊尔边民出入可以不用办任何手续。在两国政府的协调下,双方自发地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市场。桥头市场的商品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多是一些大路货的日用品,如皮鞋、香皂、电筒、家用电器、衬衣和电饭锅等等,但对尼泊尔边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价格不贵,加之边贸市场免税购物,来一趟很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