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流高中考二本是什麼感覺?

Seven_樂樂


其實這個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即使是衡水這樣的超級高中,也很難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考上一本。原因不在乎有如下幾個原因:

1.大學本身就是一場人才選拔性考試,名校本身招生的人數就不多,很難保證所在的高中考生都能考上名校,一本,其實這跟你所在的高中無關,是現實的問題。

2.現在很多地區都在採用指標到校招生,其實本身是為了保障各個地區之間的教育資源的平衡,但不可否認,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整體的生源質量。

所以不要去糾結說,我是重點高中畢業的,我一定就得上名校,傾盡全力,不讓自己後悔即可。盡人事知天命,一切靠努力支撐。加油,少年,奔跑吧


高考內參


在一個一流的高中學習,都是被寄予厚望的,但是卻考上了一個二本學校,真的是五味雜陳。

其實對學校來說這個也是正常的現象,一流的高中一般來說一本上線率都在80%以上,也就是說還有20%的同學,是上不了一本,也只能讀二本,就算頂級的高中也不可能一本上線率100%,但是對個人來說,能夠考上一流高中,擁有最優秀的師資,但是卻沒有考上一本,確實是辜負了父母的期望。



那麼我們來看下具體情況。

高考發揮失常的

有些同學平時成績比較優秀,但是每逢大考,會心裡很緊張,影響水平的發揮,成績不穩定,心理素質不過硬。

這類學生在高考的時候,由於肩負著父母和學校的期望,造成心理壓力過大,容易緊張,失去控制,進而會影響水平的發揮,從而導致高考成績不理想,這類同學非常可惜。

平時成績就不好的

有些同學平時成績就不怎麼好,中考的時候由於超水平發揮考上了一流高中,但是原來的基礎不怎麼好,跟不上重點高中的學習節奏,從而導致成績往往容易墊底。

這類同學自己心裡清楚,也對自己十分了解,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雖然平時也是比較努力,但是對自己也不寄予厚望,而且心態比較好,也能夠坦然面對高考成績。

對以上同學高考沒考好,上了二本院校已成定局, 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四年大學甚至是研究生階段,有些方面還是需要有所改變和加強。



第一類同學

這類同學心理素質不過硬,情緒波動很大,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鍛鍊,在大學裡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或者是加入學生會,儘量的多接觸一些形形色色的人,儘可能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和處事應變能力 ,儘快的讓自己成熟起來。

同時多參加體育鍛煉,多運動,讓自己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身體強健了,底氣足了,慢慢的也會有魄力,人生都是需要鍛鍊的。

第二類同學

這類同學可以說是天資不夠聰明,只能靠自己勤奮努力,俗話說勤能補拙,還是有點道理的,在大學裡還是要勤奮努力,努力地學好專業知識。

雖然說二本大學不怎麼理想,但是隻要自己肯努力,在大學裡好好學習,到時候可以參加考研,可以選擇一所重點大學,照樣還是可以做到逆襲人生,很多二三本的學生,通過努力考上了985、211大學研究生。



結束語:一流的高中卻考了二本院校,可以說是很不理想,但是未來的路還很長,痛定思痛,需要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變或者加強,有一些同學需要多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和處事應變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有些同學需要持續的刻苦努力,同時對自己要有信心,如果覺得二本不夠好,也可以參加考研,爭取考上985、211大學研究生。


一輪明月6966


在一流中學讀高中的學生,一般平時的成績都是很好的,但很不幸一本沒考上,考入二本院校,這個感覺肯定是心裡不是滋味。現在的二本院校與一本院校差別很大,二本的學費比一本院校貴了很多,每年都是一萬多,而一本的只要四,五千,而且二本的一般是民辦的,師資力量比一本的差了很多,學習環境也不能與一本院校相提並論,畢竟二本的學生本身學習能力不強,學習自覺性也差一點,有的到了大學,對學習更加不重視,以為只要60分就可以了,導致很多學生出現考試不及格掛科現象。而一流的一本院校就不一樣了,那些能考入985,211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是優秀生,在大學期間能一如既往學習。我覺得,如果在一流中學讀高中,學習基礎是紮實的,可分析高考失敗的原因,繼續努力學習,爭取進一流本一院校深造。




林老說教


即使是所謂“天字一號”的高中,也不見得百分之百考上一本。你考了個二本,也許是基礎弱一點,也許是高中學得隨意一點。大學是個新起點,以後努力就行了。還有考上三本之後頓悟的,拼命學習,考碩、考博都順利過關的。

要是考個二本就自卑,無心向學,得過且過,那才是大悲哀。

有志者不怕今天起點低!


五穀堂108837131


剛開學不久後退學的想法可能會出現,這種想法可能持續到大一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