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被親媽養成“啞巴”:讓娃語言發育好,家長要做好這6點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

3歲的鵬鵬被媽媽養成了“啞巴”,智力也有些落後,連爸爸媽媽都叫不清楚,只能用手做比劃!

相比同齡孩子的語言能力,小朋友的差距有點大哦。

▽0~3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圖,摘自《美國兒科學會》

3歲兒子被親媽養成“啞巴”:讓娃語言發育好,家長要做好這6點


別人都說孩子要贏在起跑線。鵬鵬媽,這是親媽嗎?

沒錯,還就是親媽。

在瞭解到鵬鵬的家庭環境發現:

鵬鵬父母都只顧著做自己的事,加上鵬鵬媽內向不愛說話,每天與孩子說話也不超過100句。成天與鵬鵬作伴的也只有手機和電視...

3歲兒子被親媽養成“啞巴”:讓娃語言發育好,家長要做好這6點

看到這裡,讓人唏噓不已。而類似鵬鵬這樣的孩子,在我們門診也接診了不少。

面對寶寶說話晚,還一些家長總說:寶寶長大點兒就說話了。但殊不知,很可能是家長自己拖了孩子的後腿。

比如:家長少言寡語或語速過快;對孩子有求必應,太周到;家長過於焦慮;嘲笑寶寶的發音;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雖然每個孩子的學習語言有個體規律,在語言發育的敏感期,無需經過特殊培訓,都會在生命最初三年掌握一門母語。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正確的引導。

如果一味靜待花開,不僅錯過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孩子的語言無法再有快速的提升,而且智力也會落後一截。



那家長如何提高

寶寶的語言能力呢

★首先,針對家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建議要先找到原因,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再配合進行家庭干預。

單純只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在2-4歲期間,通過一對一的語言訓練課,結合家庭建立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刺激,以及加大同伴之間的交流。

一些情況比較好的孩子,在一二個月內,他的語言基本上能重新建立起來。



★其次,再分享6個家庭訓練小方法給大家,幫助寶寶提升語言能力。


1


教寶寶說話要用正常的詞語和句子

目標定位要恰當

★採用緩慢的長音、高音來說話,句子要簡單,並配上誇張的表情。

比如:吃飯,可以放慢我們說話的速度“chi--fan”,並把嘴巴張大,作出誇張的面部表情,這樣來幫助寶寶理解語言並學會說話。

3歲兒子被親媽養成“啞巴”:讓娃語言發育好,家長要做好這6點


★另外,教寶寶說話,要略微超過寶寶的實際語言表達能力,這個能力要在家長的幫助下才能夠完成。

比如寶寶會說一個字,家長引導兩個字的學習,寶寶會說兩個字,家長教三個字,這樣才能逐步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2


結合圖像、實物

教說話

孩子天生能把圖像和聲音配在一起,能很快地在語音和圖像之間建立牢固聯繫。

在教孩子說話的過程中,家長要善於抓住孩子的關注點,在他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實物再配合著用語言描述,效果更好。


比如:寶寶在超市裡,盯著橙子看。

你可以跟寶寶說:“在看這個橙子啊,橙子是橘紅色的,圓圓的橙子很好玩,你聞聞,還有香味。”

除了結合圖像、實物來教,還要注意將物體放到孩子的視覺區域中間。

3

利用好音樂和遊戲


家長還可以挑選一些簡單的兒歌,再配上動作,和寶寶一起反覆唱。

比如識別身體部位的遊戲,“你的耳朵在哪裡?”“這是你的嘴巴嗎?”。


3歲兒子被親媽養成“啞巴”:讓娃語言發育好,家長要做好這6點



大一些的寶寶還可以玩角色扮演遊戲,比如做飯、看醫生等場景。

在遊戲中,如果沒聽懂他的意思,你可以要求他再重複一遍,這些遊戲都很值得推薦。

4


給寶寶讀書

閱讀能夠帶給寶寶更多的詞彙量,可以從最簡單的紙板書、卡片書開始,隨著寶寶的成長,逐漸增加故事的長度。

同時,讀完故事,還可以詢問寶寶一些選擇性問題,比如“小狗去洗澡了還是吃東西?”...

這樣孩子參與度高,也能培養引導寶寶主動思考,說出更多詞語。

3歲兒子被親媽養成“啞巴”:讓娃語言發育好,家長要做好這6點

5

鍛鍊孩子的構音器官

寶寶能開口說話,需要口腔肌肉、發音器官的支持。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鍛鍊咀嚼能力,比如改善食物質地,從軟向硬。

另外,還可以通過吹泡泡、吹喇叭、用吸管吸食,模仿動物叫聲、用舌頭舔酸奶等,鍛鍊孩子的口腔協調運動。

3歲兒子被親媽養成“啞巴”:讓娃語言發育好,家長要做好這6點


6

不要對孩子做消極暗示

多給鼓勵他表達


不要嘲笑寶寶的語言錯誤,另外在當著陌生人,也不要說我的寶寶不愛說話等,那樣寶寶更加不會開口。

家長要注意尊重寶寶,多多表揚、讚美孩子,給孩子信心。

3歲兒子被親媽養成“啞巴”:讓娃語言發育好,家長要做好這6點


另外,當寶寶想要某種東西,有需求時,家長要延遲滿足,但切忌“逼話”。要給寶寶足夠的時間,耐著性子鼓勵他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