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楊冬因為物理學是不存在的而自殺,為什麼說“物理學是不存在的”?

溪石風格


經典偵探小說告訴我們,赤裸裸的擺在你眼前的,往往不是真相。

本文其實並非想去探究第一個發現黑暗森林法則的地球人是誰,而是想抽絲剝繭的去探求楊冬的死因,而黑暗森林法則,可能就是懷璧其罪的根本原因,也是她必死無疑的殘酷真相。

是的,第一個發現黑暗森林法則這一宇宙魔咒的地球人,既不是葉文潔也不是羅輯,而是楊冬。

所以她的死,充滿了謎團。

你真覺得她是自殺的?當然,《三體》第一部剛開始就鮮明的擺出了直接的證據:

名單上的這些物理學家,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自殺。常偉思說。

晴天霹靂,汪淼的大腦一片空白。後來這空白中漸漸有了圖像,那是他那些黑白風景照片,照片中的大地沒有了她的身影,天空抹去了她的眼睛,那些世界死了。

是……什麼時候?汪淼呆呆地問。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常將軍重複道。

你是指最後一位吧。坐在汪淼旁邊的大史得意地說,然後壓低聲音,楊冬是最後一位自殺者,前天晚上,服過量安眠藥。她死得很順溜,沒有痛苦。

汪淼從信封中抽出一片散發出清香的東西,形狀不規則,不是紙,竟是一片白樺樹皮,上面有一行娟秀的字:

一切的一切都導向這樣一個結果: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連簽字都沒有,她就走了。

其實自始至終,所有讀者包括我都認為楊冬並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她的存在貌似只不過是為了牽出葉文潔,丁儀,汪淼甚至是第二部的羅輯,所以一直以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楊冬自殺這個結論,直到那天重讀《三體》第一部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段:

申玉菲的話讓汪淼愣了一下,他對這個問題沒有準備,於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以免落人圈套。收起你那套把戲吧。大尺度又怎麼樣,你們同樣可以玩魔術!可以向天空投映全息圖像,就像上一次戰爭中北約做的那樣,強力激光甚至可以將圖像映滿整個月球表面!射手和農場主應該能夠玩弄人類力不能及的更大尺度,比如,倒計時能夠顯示到太陽表面嗎?話剛說完,汪淼吃驚地張大了嘴,他竟在下意識中說出了那兩個這時應十分忌諱的名詞,還好,沒有說出更忌諱的那個。他想爭取更多的主動性,於是接著說,考慮到某種我還沒想到的可能性,即使在太陽的尺度上,你們那個可恥魔術師仍有可能耍魔術,那種力量要真正令人信服,顯示的尺度還需更大些。

問題是你能承受得了嗎?我們是朋友,我想幫你,別走楊冬的路。

請注意最後一段的最後一句:“我們是朋友,我想幫你,別走楊冬的路。”

問題來了,二十多位優秀的物理學家先後自殺,汪淼都認識,身為地球三體組織ETO核心人物之一的申玉菲,既不知道汪淼對於楊冬的情愫又不知道汪淼與葉文潔的關係,僅僅只是為了要求汪淼停止研究納米材料,卻為什麼單單提到了楊冬?

我們再往前看一段:

汪淼拿出那團膠捲,開始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詭異事件。申玉菲注意聽著,對那些膠片,只是拿起來大概掃了幾眼,並沒有細看,這令汪淼很震驚,現在他進一步確定申玉菲對此事並非完全不知情,這幾乎令他停止了講述,只是申玉菲幾次點頭示意他繼續,才將事情講完了。這時申玉菲才說出了他們見面後的第一句話:你領導的納米項目怎麼樣了?

這不著邊際的問題令汪淼十分吃驚。納米項目?它與這有什麼關係?他指指那堆膠捲。

把研究停下來。申玉菲說。

什麼?汪淼認為自己聽錯了,你說什麼?

申玉菲沉默著,沒重複自己的話。

這裡必須解釋一下為何申玉菲要求汪淼停止納米方面的研究,納米材料是製造太空電梯的基礎,而太空電梯是人類大規模邁向宇宙的第一步。三體星人想要防止人類邁向宇宙然後逃亡。所以要對付納米技術。

好的,聯繫這兩段我們可以形成一個證據鏈,“如果你繼續研究納米材料,那麼你會走楊冬的路。”

楊冬的路,到底是什麼路?請看這一段:

楊冬想救自己,但知道希望渺茫。

以前,楊冬有一個基本信念:生活和世界也許是醜陋的,但在微觀和宏觀的盡頭卻是和詣完美的,日常世界只是浮在這完美海洋上的泡沫。現在看來,日常世界反而成了美麗的外表,它所包容的微觀和包容它的宏觀可能更加混亂和醜陋。

這太可怕。

其實不想這些就是了,沒有物理學她是能活下去的,她可以選擇一個與理論物理無關的行業,結婚生子,像每個女人那樣平靜地過完一生。當然,對她來說,這也只有半條命了。

另一件事是關於母親。楊冬一次意外發現,母親電腦中收到的信息有極高的加密級別,這引起了她很強的好奇。但解密後的信息沒有放進文件粉碎機,只是刪除。同所有上年紀的人一樣,母親對電腦和網絡都不熟悉,不知道即使把硬盤格式化,上面的信息也可輕鬆恢復。楊冬做了有生以來第一件揹著媽媽的事:把部分刪除的信息恢復了。信息量很大,她讀了好幾天,知道了母親和三體世界的秘密。

楊冬幾乎被震驚所擊倒,相依為命的媽媽原來是另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她之前甚至不敢相信這世界上可能存在的那種人。她不敢去問母親,永遠不敢,因為一問,母親就真的永遠變成另一個人了。讓母親保留自己的秘密,楊冬則假裝媽媽仍是原來的媽媽,生活也能繼續下去。當然,這生活對楊冬來說,也只剩半條命了。

用半條命生活其實沒什麼,據她觀察,周圍的人相當一部分都是生活在半條命中,只要善於忘卻和適應,半條命也可以活的很平靜,甚至很幸福。

但這兩件事加起來,就是一條命了。

她知道已經救不了自己,就停止了思考,努力把思想變成黑色的虛空,但仍有一個最後的問題頑固地留在潛意識中:

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

請各位注意最後一句話:“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其實這句話已經比黑暗森林法則走的更遠了,已經涉及到第三部死神永生中關於宇宙死亡和高維存在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看到了終極。

"所以,現在的地球,是生命為自己建的家園,與上帝沒什麼關係。"綠眼鏡對著大屏幕做出擁抱的姿勢,顯然對自己剛才的口才發揮很滿意。

以楊冬現在的精神狀態,她本來根本沒有心思談這些和看這些,但就在綠眼鏡去掉數學模型中的生命選項時,她的思想突然有了震撼的一閃念,現在,她終於問出了那個可怕的問題。

"那宇宙呢?"

"宇宙?宇宙怎麼了?"正在關閉模擬進程的綠眼鏡不解地問。

"如果有一個像這樣的數學模型來模擬整個宇宙,像剛才那樣,在開始運行時把生命選項去掉,那結果中的宇宙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當然還是現在這樣子了,如果結果正確的話。我剛才說的生命對世界的改變僅限於地球,宇宙嘛,生命就是有也極稀少,對演化過程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楊冬想說什麼但終於沒說出來,於是再次同綠眼鏡告別,並努力向他露出一個感激的微笑。她來到大樓外面,仰望初現的星空。

從媽媽的那些信息中可知,宇宙中生命不稀少,宇宙是很擁擠的。

那麼,宇宙現在已經被生命改變了多少,這種改變已到了什麼層次和深度?

從這個角度去反推黑暗森林法則,僅僅只有一層窗戶紙的距離了。而結合“三體”與葉文潔之間的交流的材料,以及她和綠眼鏡之間關於地球與人類,宇宙與生物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討論,最黑暗的結論呼之欲出。

所以她必死無疑! 雖然“楊冬想救自己,但知道希望渺茫。”

至於她是怎麼死的,這個其實很值得深究。

如果按照剛才楊冬所掌握的細節和內容,按照她的智慧和才華。其實最值得懷疑的反而是她的遺書,按照正常邏輯推導出的怎麼可能是“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這樣一個滑稽的結論呢?

而這個結論是誰最希望得出的?那無疑就是三體組織。《三體》第一部開頭的智子和三體組織所有的詭計其實都是為了引導地球上的精英物理學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從而使其放棄研究。

綜上所述,楊冬的確有可能是自殺的,但是疑點也很多。

更大的可能是,她死於地球三體組織之手,而劊子手,很有可能就是她最親愛的母親,葉文潔,或者是葉文潔默許的。

多年前,為了保守這個秘密,她不惜殺死自己的丈夫。

多年後,為了守護更大的秘密,她必須要做出選擇。

我們再次回到《三體》第二部的序章,想象著葉文潔將羅輯約到楊冬墓碑前這樣荒誕而儀式感十足的行為,以及那馬上與女兒團聚的欣喜和懺悔的複雜心情:

葉老師,我成不了歐幾里得,但會記住您的話,試著去做做,以後我可能還會去請教您。

怕沒有機會了,或者,你就當我隨便說說,不管是哪種情況,我都盡了責任。好,小羅,我走了。

葉文潔在暮色中離去,走向她那最後的聚會。

我的女兒,楊冬,我來了!


高維宇宙觀


這其實是三體裡的一個硬傷——從根本上來說,你其實無法證明一個東西是沒有規律的。

在《三體1》中,作者用打檯球的故事,來說明了什麼叫「物理學是不存在的」。假設有好幾桌檯球,球的擺放位置都完全一樣,而你擊球的動作、力度、角度……一些細節都一模一樣。那麼按道理說,結果應該也是完全一樣的。但如果每一次都很不一樣呢?比如一次球入了洞,一次又飛上了牆呢?

在《三體》中,粒子加速器中又上演了同樣的事情。粒子完全看不到任何規律。

但由此推出「物理學不存在」仍然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一個東西完全無法預料,或者很難預料,你會首先認為「物理學不存在」嗎?不會。比如一個人的行為難以預料,你會覺得物理學不存在嗎?不會。一個正常的想法,是認為現象背後存在「隱藏的變量」,對於人來說,就是人體內的各種器官的變化。

即便沒有隱變量也沒有關係。在量子力學中,貝爾實驗與貝爾不等式論證了局域隱變量不存在,但「隨機」其實本身仍然是規律。只要你從更大的尺度去看,「不可預測」本身仍然是可以預測的,這取決於你感興趣的範圍是什麼。


章彥博


《金剛經》有云,“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為何稀有?能夠真正敢於面對慘淡甚至是虛無的人生的勇士,肯定稀有。楊冬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罷了,當她心裡的希望熄滅之後,就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支撐她繼續活下去。楊冬的母親葉文潔說,她太早接觸物理學了,而且深入到女人本不應該到達的地方,以至於她的生命裡只能有物理學來支撐,女人應該像水,什麼坎坷都能流淌過去。但是當楊冬知道媽媽葉文潔是地球三體組織的總首領之後,已經丟了半條命,當她確信物理學不存在的時候,另外半條也丟了。葉文潔可能不知道,是她這個背叛了全人類的母親以及三體人對地球物理學研究的干擾共同殺死了她的女兒。

物理學為什麼不存在?這個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楊冬認為物理學不存在?表面上是因為三體人用智子干擾了地球人的核子對撞機,讓人類的研究手段根本無法在粒子的微觀領域認知宇宙規律,而楊冬錯誤的認為,物理學在微觀領域本質上就是混亂的,沒有規律的,既然沒有規律可循,那麼物理學就是不存在的。這一點,丁儀用檯球做了形象的解釋。但是根據小說裡的描述,楊冬早就偷看了母親的電腦資料,三體人早把一切告訴了地球三體組織,作為球奸頭子葉文潔的電腦裡不可能沒有這個重要的信息,楊冬絕對知道了智子對她的核子對撞機的干擾,所以楊冬絕對不會真的認為物理學不存在。

楊冬是因為絕望而自殺,這種絕望直接來源於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殺死了她的父親,背叛了整個人類,扼殺了她的物理學研究,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悲慘境地?楊冬作為一個涉世不深而且非常單純的女孩子,肯定是無法承受的,只能用死來擺脫這一切。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根據《三體》,之所以楊冬會說物理學不存在,並且最終選擇自殺,這都與三體文明對地球文明的科技封鎖有關。

三體文明知道存在更為落後的地球文明之後,他們派遣出星際艦隊飛往地球。但三體文明的科技有限,他們的星際艦隊經過長時間加速也只能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飛到四光年外的地球需要大約四百年的時間。考慮到三體文明的發展速度是線性的,而人類發展文明的發展則是爆發式增長。雖然三體文明的科技領先於地球文明,但他們忌憚地球文明發生技術爆炸,在四百年內超過三體文明,那時殖民地球都將化作泡影。因此,三體文明想辦法鎖死人類的科技,使之無法出現突破性發展。

由於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物理的研究,而基礎物理的研究離不開高能粒子加速器,因為只有高能粒子加速器才能揭開物質的本質。為此,三體文明利用質子開發出了一種智能微觀粒子——智子,這些粒子被率先送到地球上。智子會混入粒子加速器中,讓粒子加速器產生無規律的結果,使地球上的物理學家在基礎物理領域無法獲得實質性突破,從而使人類的技術爆炸變得不可能。

由於智子的干擾,對地球上的很多物理學家造成了巨大困惑,逐漸瓦解了他們的意志,使得他們懷疑基礎物理學,這其中就包括葉文潔之女——楊冬。在物理學研究受挫的同時,楊冬又發現自己的母親竟然是三體文明入侵地球的始作俑者,這更讓她懷疑人生。於是,她最終選擇了自殺,並在自殺前說出了“物理學不存在”這樣的言論。

有關物理學不存在的說法,《三體》中還提到了很有意思的“農場主假說”:在一個生活著一群火雞的農場裡,農場主會在每天十一點準時來餵養它們。於是,一隻聰明的火雞通過觀察,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宇宙定律,那就是每天十一點就會有食物出現。最終有一天,這隻火雞向其他同類描述了這一宇宙定律,但那一天它們卻沒有等到食物,而是等到了農場主的油鍋。


火星一號


三體裡楊冬算是三體危機以來死的最早的一個人,相比之下她的未婚夫丁儀一直到幾百年後的末日之戰才被水滴的超高溫融化

書裡對於楊冬的死因描寫的很簡單,就是一句“物理學不存在”然後就死了,可以看出來楊冬這個人是把命都交給物理學了,物理學沒了她也就沒了。

楊冬認為物理學不存在的理由其實就是當時粒子對撞機顯示出的數據完全不吻合實際情況,就好比你高考做數學題公式都用錯了最後算出來的結果卻是對的,而且最後的分數還是滿分。楊冬面臨的就是這個情況,自己奮鬥了一輩子的物理學現在突然顯示出完全的混亂,對楊冬的世界觀是很大的摧殘。


其實楊冬說物理學不存在不僅僅是指粒子對撞機實驗結果混亂,而是她翻閱了母親葉文潔和三體人在電腦硬盤裡的通訊記錄,知道了宇宙中存在數量眾多的高等智慧文明,也知道了三體智子干擾人類粒子對撞機的消息,由三體人都能鎖死人類的物理學這種事,楊冬想到了“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嗎”?

楊冬猜測現在的物理規律其實都是智慧文明操縱的結果,而不是宇宙本來的面目,於是乎作為宇宙真理的物理學也不過是智慧生命操縱的傀儡而已,所以楊冬自殺了。


不得不說楊冬的思維很超前而且完全正確,書中的最後程心聽了關一帆的講解,也知道了宇宙是一座戰爭廢墟,宇宙從高緯度被智慧文明都戰爭一步步拉向低緯度,真空光速也一級級的慢下來,我們人類為光速是宇宙中的常數是宇宙的基本定律,其實也不過是智慧文明之間的戰爭結果而已。

楊冬敏銳的感覺到了現在的宇宙其實並不是自然的而是被智慧生命“改造”出來的,自己研究的物理學也不過是別“人”製造出來的而已,於是楊冬絕望的自殺了。


物理學是不存在的

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嗎?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當代基礎物理的突破方向,是觀察微觀粒子的產生、運動與消亡,以此建立更前沿的科學體系。

而三體文明在侵略地球之前,為了干擾乃至封鎖地球科技進步,防止其艦隊在400年後到達地球時遇到的是一個科技和戰鬥力遠超自己的地球文明,特地向地球發射了一顆代號為“智子”的微觀粒子。

智子實際上就是一顆質子,經過二維展開後,植入人工智能,獲得了自偵查、監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干擾粒子高能加速器。而高能粒子加速器是已知唯一可以產生和觀察微觀粒子的人類裝置。

通過干擾高能粒子加速器,使得地球科學家每次實驗獲得的數據都是無規律、反物理學的結果,從而鎖死地球理論物理的發展,甚至對已有理論物理造成顛覆性的破壞,使大批頂級物理學家對自己終生從事的事業產生懷疑,極端者三觀破滅,信仰崩塌,當時如楊冬一樣自殺的物理學家在《三體》中出現了一大批。

最終地球文明雖然通過汪淼、大史等人的努力,知道了三體人的陰謀,但文明層次低於三體的地球人對“智子”卻毫無辦法,任由其鎖死地球理論物理的進步直到三體艦隊到來。

以上。


老貝


物理學的存在在於物理規律的可重複性,這也是目前各領域科學研究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科學研究將舉步維艱,甚至可以說沒法研究。

而《三體》裡描述當時物理學界就是處在這樣一種狀態下,在加速器的對撞實驗裡,對撞的結果完全沒有規律,甚至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規律,楊冬的男友丁儀描述的例子就相當於一個擺在袋口的檯球,用白球在10釐米外撞它,它有的時候入袋了,有的時候跑偏了,有的時候直接飛上天花板了,有時候近光速飛車地球了,完全沒有規律可循。

沒有規律就沒有物理學,因為物理學就是研究物理規律的。一個矢志研究物理的人發現物理規律是不存在的,這打擊確實是毀滅性的,我們能拿個什麼來比喻呢?大概就像一個男的愛上一個女的弄得魂牽夢縈神魂顛倒茶飯不思非她不娶最後發現那女的居然是個摳腳大漢假扮的.......這好像有點重口味了......雖然打擊很大,但總不至於自殺吧......

雖然在《三體》裡,楊冬並不是唯一一個自殺的物理學家,但他們也並不是僅僅因為物理學不存在而自殺,也許迫使他們放棄生命的是哪個令人極度恐懼和絕望的死亡倒計時,嗯,就是汪淼看到的那個,我當時看書時都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太恐怖了,那可是比被醫生診斷為癌症晚期還恐怖的事情,因為死亡倒計時一直在跳,精確無誤地跳,那些都是地球上的頂級物理學家,最強的大腦,能不明白那是意味著什麼嗎?那不把人搞崩潰就見鬼了。。。除了這兩樣,楊冬還有一個沉重的打擊,就是發現了母親葉文潔的秘密。。。。所以楊冬最終選擇了自殺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多事堆在一起一個弱女子怎麼承受。


星宇飄零2099


看了前面不少回答,許多人說楊冬自殺是因為地球的基礎科學研究被智子封死,讓身為物理學家的她看不到希望的緣故。我個人認為並不是那麼簡單。

在《三體》叢書裡,一出場就是死者身份的楊冬雖然從來沒有真正現身過,但卻不止在一個地方出現。隨著閱讀的深入,我覺得,書中安排楊冬的每一次出場,都是對她的死因的進一步詮釋。

一、半條命+半條命=一條命

其實在《三體》的第三部《死神永生》裡,大劉說得很明白,楊冬是被兩件事擊垮的。第一件是她的物理學信仰的坍塌:

沒有物理學她是能活下去的,她可以選擇一個與理論物理無關的行業,結婚生子,像每個女人那樣平靜地過完一生。
然而對她來說,這也只有半條命了。

第二件是她發現了母親的秘密:

楊冬幾乎被震驚所擊倒,相依為命的媽媽原來是另一個人,而且是她之前甚至不敢相信這世界上可能存在的那種人。
……
這生活對楊冬來說,也只剩半條命了。
用半條命生活其實也沒什麼,據她觀察,周圍的人相當一部分都是生活在半條命之中,只要善於忘卻和適應,半條命也可以活得很平靜.甚至很幸福。
但這兩件事加起來,就是一條命了。

二、物理學是不存在的

這是楊冬簡短的遺書裡的話,原文是這樣的:

一切的一切都導向這樣一個結果: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其實這幾句話信息量很大,後面的章節裡,作者劉慈欣幾次通過其他人物和情節來對“物理學不存在”進行了解釋。

1.無序的檯球運動:不存在普適的物理規律

第一次解釋,是《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裡。得知楊冬死後,汪淼去找了她的男朋友丁儀。丁儀邀請他打了五次檯球,汪淼每次都用白球把黑球擊入洞。

然後丁儀告訴他,現實中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世界各地的高能加速器粒子試驗中,在一切都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沒有規律的試驗結果。這就好比打檯球的時候,每次的結果都不相同,而且匪夷所思:第一次白球把黑球打入洞,第二次黑球走偏了,第三次黑球飛上了天花板。第四次黑球在房間裡亂飛,第五次黑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出地球,飛出太陽系……

這就意味著,科學家們發現沒有規律可循,這不就宣告了物理學的死亡麼?要知道,所謂物理,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的就是物質運動最一般的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既然物質運動沒有規律可循,哪裡還有物理學的存在?

原文是這樣的:

“這意味著物理規律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均勻。”
……
“這就意味著宇宙普適的物理規律不存在,那物理學……也不存在了。”

顯然,楊冬也是發現了這個現實,作為一個基礎物理學家她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但又無法推翻“事實”,於是只好自殺了。

當然,讀者再讀下去,會發現這只是智子干擾造成的假象,這時可能會覺得楊冬死得太早,被假象迷惑了。

但,真的只是假象嗎?

2.葉文潔:女人應該像水,什麼樣的地方都能淌過去

第二次解釋比較隱晦,是汪淼去拜訪楊冬母親葉文潔的時候,葉文潔發的感慨。她說自己對楊冬的教育是失敗的。

“她的世界太單純,只有那些空靈的理論。那些東西一崩潰,就沒有什麼能支撐她活下去了。”

汪淼安慰她,說現在發生了讓人難以想象的事,面對這樣的理論災難,很多科學家都扛不住,不是隻有楊冬一個。

但葉文潔說:

“可只有她一個女人,女人應該像水一樣的,什麼樣的地方都能淌得過去啊。”

葉文潔是三體組織的精神領袖,說話做事一直很隱晦,書裡也沒有明說她和楊冬之間互相明白了多少,但是我們可以猜測,作為一位精神世界裡容不下一點汙垢的堅強女性,葉文潔對女兒的愛應該是真誠的;作為一切的始作俑者,她也應該是完全瞭解智子的干擾給楊冬造成的精神困擾的。明知女兒會受到這樣的傷害,她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呢?這些話背後是否有什麼用意呢?

葉文潔後來還把黑暗森林理論暗示給了羅輯,其實她是最懂理論的人,為什麼她會用“空靈”來形容物理理論呢?在我看來,那就是暗示那些理論都是假的。

什麼情況下會是假?

一種可能是智子的封鎖,刻意造成的假象。葉文潔對此心知肚明,但卻不能明說,所以只能感慨楊冬太單純,因為一場假象就自殺,太不值。

但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那些理論真的不存在,“物理學”真的不存在,“物理理論”都是假的。葉文潔比楊冬先一步發現了這一點,但她知道以楊冬對科學的虔誠信仰,將會受不了這個打擊,她寄望於楊冬像她一樣堅強,即使面對這樣的可怕事實,也能“像水一樣淌過去”。可惜楊冬沒能做到,葉文潔心痛之餘只能這麼含糊地感慨。

究竟是哪種可能呢?

3.楊冬: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

第三次解釋,出現在《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作者直接讓楊冬出場,在終端大廳和一個正在進行運算地球演化模型的年輕人發生了一場對話。

注意,這時的楊冬已經知道了母親的秘密,已經是“兩件事加起來,就是一條命”了。這場對話,我個人認為,就是壓垮楊冬的最後一根稻草。

年輕人的模型跟一般的模型有所不同,就是包含了生物或者說生命元素。這個選項在楊冬看來本來是微不足道的,因為人們一般認為生命的存在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從宇宙尺度來看,甚至會懷疑只有上帝才能進行這樣的智能設計。但是年輕人的模型演示表明,生命一旦形成,就是影響甚至改變地球的重要(也許是最重要)的力量。生命加上時間的力量,會使地球的演變走向和當初截然不同的滄海桑田、面目全非。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

“現在的地球,是生命為自己建的家園,與上帝沒什麼關係。”

楊冬受到啟發,詢問如果把這個模型擴展到對整個宇宙進行模擬,結果會怎樣。年輕人說就跟現在差不多,因為宇宙中沒有生命嘛,就算有也極少,不影響演化的結果。

但楊冬知道不是這樣。

從媽媽電腦上的那些信息中可知,宇宙中的生命並不稀少,宇宙是很擁擠的。
那麼,宇宙現在已經被生命改變了多少,這種改變已到了什麼層次和深度?
後一個問題尤其令楊冬恐懼。
她知道已經救不了自己,就停止了思考,努力把思想變成黑色的虛空,但仍有一個最後的問題頑固地留在潛意識中:
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

書中關於楊冬的情節到此為止,但我覺得,楊冬的死因已經呼之欲出了:她是完全明白了一切,真正絕望了。

明白了宇宙是一座人煙稠密的大森林,明白了那些神級生命完全可以操縱所謂“物理規律”(智子製造假象只是低端做法,改寫數學規則才是真正的上帝手筆),明白了從過去到未來都不存在獨立客觀的“物理學”,明白了一切都是黑暗森林裡獵手的武器,而像地球這麼低端的文明,幾乎不用考慮必然會被覆滅,就像一隻螞蟻被拍死那麼隨意……

作為地球上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楊冬看清這一切之後也明白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只能“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在我看來,書中安排這幾次楊冬之死的解釋,正如一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過程:

一開始,楊冬就是發現物理規律不存在了,物理學不存在了,她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看山是山。

再後來,讀者發現原來基礎物理規律的紊亂是智子搗鬼而已,雖然沒法解決,但至少證明了這是假象,並不是真的不存在物理規律。——看山不是山。

到最後,又發現宇宙之大,生命之豐富,已經突破地球人類想象的邊際。高級生命如此神通廣大,連物理規律都能製造和改寫,還有什麼不能做到?——看山還是山。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一起了解各種海闊天空、有趣有益的事物。(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這樣能看到問答之外的全部文章和視頻。)


海闊天空詩酒花


物理學界流傳有一句話,就是說,越能掌握微觀層面的東西,越可以接近真理。這就是基礎物理研究的重要作用。現在,很多科學家希望建造越來越大的對撞機,以探索粒子的性質。這些大設備需要耗費巨資,動輒幾十億幾百億美金。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要我們納稅人花大價錢去搞這些大工程?可以當飯吃嗎?實際上,基礎科學研究絕大多數都是看不見經濟效益的,但物理學又特別需要基礎研究。沒有基礎研究,就沒有應用。很多後來引用廣泛的科學成果,當初就是實驗室裡面一個不起眼的基礎研究。在基礎物理研究之中,高能物理研究是一個很重要的大方向。我們通過高能量的粒子以接近光速互相撞擊,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撞擊的能量越大,越可以得到匪夷所思的東西。一些物理模型預言了新的粒子,或者解釋了重力的本質,或者預言了宇宙大爆炸的早期情景,這些都可以在實驗機器裡面被模擬出來。物理學家通過高能粒子的互相碰撞,檢驗了物理模型,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不斷刷新認知。物理學就是這樣在實驗之中得到了進步。

而在科幻小說《三體》中,外星人三體星人為了霸佔地球,就組建了一支龐大的遠征艦隊。考慮到好幾百年後才能抵達地球,為了防止地球人科技大爆發,以至於地球可以反制三體星人,所以派出"質子"來干擾地球科技的發展。質子可以隱藏在大型高能對撞機之中,擾亂數據,讓計算結果與模型不同。由於高能物理的重要性,這樣,就等於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發展,讓地球人無法繼續在科學是進階。所以,一些物理學家看不開而做出傻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懷疑探索者


楊冬之死,其實從小說的角度上來說,是不得不死的。


我們從寫作小說的角度上來分析,楊冬這個角色的作用是什麼?

第一:當葉文傑發現太陽作為發射天線,併成功“出賣”地球人,實施了她對整個社會的報復之後,發現自己懷孕了,此時的葉文傑沒有家庭,母親妹妹都已經跟她走到了對立面上,沒有生活,紅岸基地只是她的工作,一個配偶也是單位發的,沒有所謂的愛情,她是一個對生活無所牽掛的人,死都不算什麼。

對於這樣一個角色,做了這麼大的一件事,哪怕被全人類判死刑,都可以笑著一揚眉毛,故事便失去了張力,甚至,連葉文傑自身也沒有了存活下去的必要,懷孕,有下一代,是她重新與故事發生聯繫的惟一手段,也是懲罰她這一舉動的最有效方法,所以可以說,從懷上楊冬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她必然要成為懲罰母親錯誤的工具,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她必須為了這個目標去死,至於中間楊冬成為什麼樣的人,都不重要。

楊冬就是拷問葉文傑良心的一把尺子,她的死是最好的也最犀利的刀。

第二,楊冬之死對於-故事開篇人物汪淼的作用。

汪淼進入作戰中心的時候,是被“邀請”進去的,甚至有點脅迫的味道,他並不想為此承擔什麼,更對人類面臨的危機沒有太大興趣,為了快速讓他(和背後的讀者)對這件事建立起興趣來,就要用一個橋段拉他進去。

比如他很感興趣的一個漂亮的女人,一個有所成就的科學家,一個他YY的女性對象的死,就是很好的辦法,楊冬的死在這個時候起的作用是埋下個懸疑點,讓汪淼這個角色有了行動動機,側面推動劇情。

其實這種喜歡也是很無足輕重的,後面也沒有過多的描寫,是個過渡情節,汪淼對楊冬的喜歡也是空穴來風,至多算是男性衝動的某種暗示,並不深刻。

第三,楊冬這個人到底為什麼死?

這一點我覺得大劉並沒有給出很好的鋪墊,或許因為她出生就註定死亡的命運,大劉並不怎麼在意這個角色,也沒有給她立體的性格,豐滿的角色塑造,很扁片化的一個人,她就是為了死而死的,故事既沒有交代她對為止赴死的科學有怎麼樣的“瘋狂”和付出,也沒有寫她到底崩潰到什麼地步就跑去死了,個人覺得,遠沒有故事後面寫那個瘋狂的跳入黑洞的科學家那麼精彩。

所以無須糾結楊冬為什麼死,為了科學的信仰?她又不是承擔著人類科學發展的重擔,那麼多科學家說白了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沒有死的理由。

為了母親贖罪?楊冬發現了母親的另外一個身份之後崩潰了,那她得是一個道德高尚到什麼地步的人呢?至少要胸懷天下,道德感極強,要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說話,可實際上我總覺得按照三體小說裡“知識越多越反動”的理論,以及楊冬在紅岸基地長大,必然同情母親當初被迫害的經歷,自己支離破碎的童年和殘缺的家庭帶來的種種,導致她應該不會那麼高大上,不至於對全人類的未來發展抱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其實我覺得,真仔細去想的話,楊冬這個角色知道真相之後,加入三體組織的可能性,或許比自殺更大。

因為故事說她是因為知道人類科學發展沒有前途了而自殺,但實際上她同時也看到了造成這種“沒前途”的背後原因,還有一個科學更發達,技術更昌明的三體文明的存在,她有什麼自殺的理由,真的為了科學瘋狂,應該等著看三體人來,看看真正的神級文明的科學理論發展到哪一步才對,她更應該興奮,而不是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