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高質量發展

隨著消費不斷升級,近年來,各類全新升級的消費產品和消費服務不斷豐富,新的消費形式和形態也不斷湧現。金融科技與消費市場的對接,則催生了消費金融的創新。消費金融發展10年來,行業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諸多問題也不斷暴露。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呼籲,消費金融行業需要高質量發展。

以金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高質量發展

金融科技為消費金融注入活力

當前,消費升級形成了萬億級的消費金融市場。消費金融的發展促進了消費需求的升級,提升了社會資源的流動性,同時也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使社會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發展,從而推動整體經濟向前發展。

“消費金融近年來發展迅速,表現出金融科技探索持續活躍、市場競爭格局逐步清晰、服務客群不斷下沉、助貸聯合貸模式普遍等明顯特徵。”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財務總監易琮分析道。

在和信貸相關負責人看來,金融科技的創新使場景化服務更加細化,能夠滿足人們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科技發展也推動了風控能力的提升和產品的優化;同時,高效、便捷的金融科技服務使消費金融能夠下沉到更多有金融需求的人,實現真正的普惠金融。

無疑,在科技賦能下,金融同時滲透到了消費生活的各個領域。當前,互聯網消費金融正處於快速發展期,它的技術和業務模式等方面的持續創新,將為消費金融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行業問題需各方予以重視

目前,整個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其中的問題也不能忽視。

從2009年中國銀監會頒佈《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至今,消費金融已經發展10年。10年來,行業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門檻降低會催生行業快速發展,也會給行業帶來諸多問題,如不斷被曝出的高利貸、套路貸、軟暴力催收、隱私洩露等。

薛洪言認為,現階段,居民槓桿率快速提升帶來的可持續問題、特定群體以貸還貸的風險問題、個別金融機構無風控放貸問題、超利貸的禁而不絕問題以及行業快速發展中伴隨的個人信息洩露、數據非法交易及暴力催收等問題,均屬於消費金融行業的潛在隱患,需要各方予以重視。

“消費金融行業充分競爭,市場機制在資源調配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從政策引導的角度看,可著重夯實行業基礎設施,如徵信體系完善、反欺詐數據共享、打擊惡意逃廢債等,同時嚴厲打擊違規違法行為,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淨化行業競爭環境。”薛洪言分析道。

和信貸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看到國家相關部門在頻繁出臺政策進行遏制,通過前一階段打擊逃廢債和多頭借貸現象,行業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未來還需要監管部門、平臺方和消費者共同努力,加強風險教育,提升風險意識,完善相關制度。

談及行業高質量發展,和信貸相關負責人建議,首先,應該堅持科技驅動發展,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讓服務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滿足消費者的金融需求;其次,在行業的創新發展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潛在風險,應該注重新環境下的風險識別和風險控制;第三,要堅持普惠原則,以更廣泛的消費需求為落腳點,實現場景化差異化服務。

場景金融或成突圍之路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消費金融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把握消費金融升級機遇,發力場景金融,轉型小微金融,是消費金融未來發展的突圍之路。

和信貸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金融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看到消費金融市場還有很多消費需求沒有被滿足,通過下沉服務滿足中低收入人群的小微需求,使場景服務更加細化,才能真正實現普惠金融。和信貸一直專注於場景化消費信貸業務,而短期、小額借款標的也是機構資金比較喜歡的項目,這也為和信貸轉型助貸的戰略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未來和信貸也會繼續堅持發展消費金融,堅持場景化創新。

“消費金融屬於基礎金融業務,需求廣泛而持久,市場空間廣闊,對參與者而言,只有週期性波動,而絕無市場大幅萎縮之憂。”薛洪言告訴記者,“在業務模式上,消費金融大致分為現金貸、場景貸和信用卡三大產品線,從週期波動的視角看,當前現金貸和信用卡處於增速由快變慢的拐點期,場景貸則仍處於上升期,在政策引導下,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主要創新方向。”

據瞭解,蘇寧消費金融自成立以來就積極響應國家消費升級政策,圍繞消費金融“結合場景、用於消費、小額分散、簡便易得”的本質要求進行探索發展,深耕蘇寧線上線下零售場景,購物貸投放佔比高,服務精細度高,真正做到了“服務中低收入人群,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的發展要求。

“消費金融在我國發展仍處於初期,場景消費金融發展之路還在探索發展過程中,‘收益少、週期短、投放大、餘額小’也是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由於普惠性高、利潤薄,容易受經濟週期和行業風險影響,因此,相關公司應不斷加以總結研究,把握好發展節奏,平衡好成本效益,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蘇寧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