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有人講國產車怎麼怎麼不好,合資車什麼都好?

尋著找方向


中國人崇洋媚外的思想一直很嚴重,其實合資車現在已經不比國產車好了,甚至一些車型還不如國產車。



啵囉油子


不黑不噴,我本人也是買了自主品牌長安的車,買之前,跟我老爹商量,我老爹就說車還是買合資的,以後開著省心,我說現在國產車也不差,性價比高,而且現在的質量也可以跟合資拼一拼的,縱觀車的歷史發展進程,都是在試錯中行進積累經驗,前幾年的國產車大底是會有些小瑕疵,小問題,但是我國的國企才發展多久呢,以前日產車進口我國的車型都是日本國內淘汰了再進口我們國家的,新車剛出來,出現大面積問題需要招回也是其他的國家先招回的,對著我們國家還要在看反饋,現在是國家強大,市場變大,外國企業才會重視點,但是我們也需要本國的車企能夠站出來,跟合資車做比拼,走出國門,不要老是說國外車企的研究投放多少多少錢,這個是要慢慢來的,尤其是核心技術更需要時間的積累,而且車企是企業,需要賺錢的,沒有錢賺又哪來的錢研究呢,那些說外企投進研究多少多少錢的,這裡面又有多少是我們從我們口袋拿出來給他們的研究的呢,所以即使你對自主品牌看不起,但也請不要去黑,去噴。因為你把你自己兜裡的錢都拿去支持外企了,也就沒資格去評論自主品牌了,買了自主品牌的車,有問題就更要提,因為這是讓自主品牌知道自己的缺陷,更能去做出調整和改進


愛爾信尼


一張圖區別國產與合資。



車的外觀好看,合資車叫時尚典雅,自主車叫山寨嫌疑。

車的外觀難看,合資車叫前衛新穎,自主車叫歪瓜裂棗。

發動機功率扭矩高,合資車叫激情、運動、性能,自主車叫急功近利不可靠。

發動機功率扭矩低,合資車叫夠用、環保、低碳,自主車叫動力不足技術差。

混動電動,合資車叫環保理念,自主車叫安全隱患。

變速箱只配手動擋,合資車叫精英操控駕馭,自主車叫土鱉低級原始。

變速箱使用6AT,合資車叫行業水準業界標杆,自主車叫勉強及格沒競爭力。

變速箱使用雙離合,合資車叫引領時代潮流,自主車叫做卑鄙逆向工程。

換擋/渦輪介入早,合資車叫靈敏,自主車叫浮躁。

換擋/渦輪介入晚,合資車叫沉穩,自主車叫遲鈍,

底盤調教軟,合資車叫做舒適度高,自主車叫太飄啦。

底盤調教硬,合資車叫做路感清晰,自主車叫太顛啦。

內飾配置低,合資車叫簡約,自主車叫簡陋。 內飾配置高,合資車叫業界良心,全是亮點,自主車叫媚俗取寵,全是噱頭。

合資車售價十萬出頭,叫做價格親民。

自主車售價十萬出頭,叫做脫離群眾。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還有很多類似的調侃,說這些話的人也往往被當做憤青,雖然說國產品牌造車技術良莠不齊,但是像吉利比亞迪長城奇瑞等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人們調侃的“德原朗”銷量依舊高歌猛進,我是從事汽車配件行業的,沒有那家供應商會做賠錢的買賣,同樣國內生產,我始終不覺得朗逸要比帝豪成本高在那裡,可能有朋友反對我,會說國產車看的見的地方用好的看不見的地方用的全是垃圾,這得多麼的無知,車企不是慈善家,也不要和商家談良心,如果有良心速騰也不會有當年的事情,從事汽配行業有十年的時間,給我的感覺是看得見的沒有好物料,看不見的就更不值得一提了,一分錢一分貨我只想著兩個同樣的東西,如果拿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去講一分錢一分貨我覺得沒有意義。




前兩天捷達VS5上市,可以說是從媒體到網友一片好評,截了兩張上市新聞的評論,我真不覺得這車比長安的CS55好在那裡,到底怎麼完爆同價位的國產車,有朋友會和我說質量了,當然不可否認大眾質量確實不錯,但是我也沒聽說咱們中國主流品牌出過什麼大問題,而是作為一個新車型怎麼得出質量好這一結論的?

當然也得承認中國品牌與外國品牌有差距,但是我覺得差距會越來越小,而是像奇瑞長城吉利等很多車型也暢銷海外,這是值得我們去鼓勵的,不知道如何網上會出現諸如出口的和內銷的質量不同,都賣的亞非拉窮地方了。同樣的東西對於大的車企最少要四五家供應商,你覺得為了出口會重新找供應商?供應商為了一個月一個車型幾千甚至幾十輛的銷量重新開模具?我工作的單位也從事汽車配件的出口外貿,聽他們說非洲大眾豐田也不少。

其實很多人對中國品牌汽車的觀點,很多都受到了無良媒體的引導,也有一些投機取巧的品牌拉低了整個中國品牌的影像,至於那些品牌我覺得大家也都知道,如果是我自己買車十幾萬以下絕對首選國產,只有價位在往上的合資車才值得選擇。

但是像奇瑞比亞迪長安等品牌即使我不選擇它,但我絕對不會去詆譭它,用一句時髦的話講:不愛請別傷害。


幸福在幸福裡


我就是那個噴國產車垃圾,合資車更靠譜的人(當然也不是所有合資都靠譜)。自欺欺人不是強國之道,想彎道超車,至少要像華為一樣拿出點做實業的誠意來,放兩張圖感受下,注意貨幣單位。




對方第六人


如今的國產車,已經今非昔比,比如在外觀和配置及電子科技上,國產車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做工和質量有很明顯的提升。


說國產車不好,有一部分人壓根就沒開過國產車,都是在道聽途說,還有一部分人還停留在以前的思維觀念,思想沒有與時俱進,當然也有部分崇洋媚外,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但無論怎麼講,也否定不了自主品牌這麼些年的進步和發展,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國產這些年出了很多爆款車型和優秀車型,這就是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最好認可,比如長城哈弗H6 ,廣汽傳祺GS4,五菱宏光神車應該也算吧?高端品牌,領克,長城魏派,比亞迪唐混動四驅等。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晚,能發展到現在的局面,已經很好了,如果沒有自主品牌這些年的努力,合資車能降價,只怕現在一輛桑塔納還要二十多萬吧?國產車再怎麼不好,也是中國自己製造的產品。中國人就應該堅決要支持自家產品,這就是作為國人的骨氣,自己國家的汽車工業強大了,我們國人才有面子,你不支持我不支持,那國產車還怎麼發展?難道等國產車企都倒閉了,去買貴的合資車,進口車?嫌棄國產的人,怎麼就不嫌棄自己也是國產的,合資車好,但現在咱們國產車也不差。



國慶閱兵就是展現國防力量,如果祖國不強大,只怕我們走哪裡都人給你好臉色吧?


阿福談車


遠處的和尚會念經

👉合資車不帶屏幕,自帶手機支架,說是體貼客戶

👉國產車,這麼做,太廉價,無底線,等等

噴子一大堆

👉國產車,弄個語音功能什麼的,被噴的是不好好造車,競弄這些花裡胡哨的沒用東西

👉合資,來個語音功能,就成了引領科技潮流,好先進哦?

主要原因還是自主品牌,發展時間較短,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買第一臺車,可能預算有限,買了國產等,後來發現小毛病一堆,

換車或者朋友買車時,就換成了合資車

👉國產品牌太多,大多數消費者第一臺車,認識不足,

國產品牌,發展時間較短,技術,品控等確實與合資有那麼一些差距,不過現在,自主一線品牌基本已經不輸合資車型,,

👉品牌價值,房產看地段,汽車看品牌,

品牌價值,不是一天塑造成的,自主品牌長期定位中低端品牌,消費者消費升級時,想買自主,發現沒的選擇,好在現在自主,出了不少好的高端品牌,比如,紅旗,領克,WEY,蔚來等等,但品牌高端不是價格高就是高端,品牌是需要時間積累,產品沉澱,的一項長期的工程。

隨著自主品牌技術不斷進步,品牌價值越來越高,產品優勝劣汰中,

會有更多更好的優秀自主品牌走向終端,積累越來越多的忠實客戶



老席說


不能片面認為國產已經好於合資,也不能認為合資什麼都好國產都不行。

個人認為,國產20萬以下同價位同級別的車國產不比合資差有些還超越合資車。

差距主要是在材料上、配件上,造車經驗、整車調教上還有品牌認可度上。說技術上基本沒差距,普通的1.5,2.0家用車發動機,底盤,變速箱國內幾個大廠做的也不錯,你合資用什麼技術我也用什麼技術,組裝工藝也不差,我們的主機廠組裝生產線那是國際一流現代化生產線怎麼會差呢?

合資和國產好比兩個人過沼澤地,合資在前面探索前進,獲得一手技術經驗,國產在後面緊追,追的總比探索的速度快,你用一年走的路我一個月就可以走完。所以說外國百年造車我們難道也需要百年嗎,不需要的,我們幾十年足以。但在經驗上稍有欠缺,不過追的時間長了經驗也會越來越多。探索者有風險,所以要的佣金貴,而國產沒有什麼風險跟著你走就可以了,佣金低。隨著跟隨經驗的增加慢慢的開始自己探索新的道路,以實現超越的目標。


用戶4277187534867


實事求是的說國產車在家用中低端車級別上與合資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而且國產車還擁有在配置,價格,售後保養,日常維修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可以說國產車已經足以滿足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用車需求了!可是很多人仍然寧可多花很多錢也要去買合資車,其中最主要原因並不是出於質量和性能,而是糾結在面子消費上!中國人好面子,更好攀比,世人皆知,買車時不去考慮自身的實際需求和性價比等因素,反而要想著如何不在親戚朋友同事面前掉身價和丟面子,特別是當週圍熟悉的人都買了合資車時,那種維持面子的想法就更加強烈了!更可笑的是有些人為了掩飾自己幼稚的選擇,就不斷黑化國產車和吹捧合資車,以展示他們選擇的合理性正確性!比如很多人說日系車省油,可是他們沒有計算過省的那點點有油錢遠遠不夠多花的車錢和後期維修保養費!而且國產大牌車的維修率也並不比合資車高多少。他們多花的那些錢只是為了那個可以給他們更多心理安慰的合資車車標罷了!


暗色的情緒


事實就是如此啊,如果你一年才跑一萬公里,或者一萬五,我覺得可以買國產車,沒必要花更多的錢買合資車,如果一年跑三四萬公里,五六萬公里,你千萬別買國產車,基本上兩年都跑廢了。


半矮的玉米


無知的中國人,吃低保的人笑乞丐,卻不知道都是窮人,一樣生活在社會底層。老熊當然也是,買東西卻知道買性價比,知道為什麼要買車:因年齡大了,釣友們怕帶我釣魚,迫不得已才於61歲學車,62歲買CS95頂配版,選車標準:舒適,四驅,尾箱大。與漢蘭達對比我省下十幾萬,夠我餘生加油。老熊至今不買房租房住,為什麼不把買房的錢花掉?為什麼要為兒子做牛馬?老熊敢40歲自已給自已退休,夫妻倆拼命花錢,可不想小瀋陽人死了錢沒花完,中國有車一族有幾人敢如此逍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