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10萬,每個月給你2000的利息,3個月後返還本金你會接受嗎?

望小舒的信箱


如果你有10萬,每個月給你2000的利息,3個月後返還本金你會接受嗎?能不能接受,咱們先做一下分析。

一是收益分析。10萬每個月給2000的利息,3個月後返還本金,就是說月息2分,期限三個月,年化收益率24%;就是10萬年收益2.4萬元,如再將利息存入,一年做四期,那麼收入更高。單純從收益率角度看,完全應該接受。

二是風險分析。首先,作為民間借貸,年利息24%是受法律保護的,利息不超過年36%,都不算“非法高利貸”,法院也不支持退回高於24%的利息請求的;只要你不是涉嫌非法吸收存款、高息轉貸、“職業放貸人”,法院都是保護的,這個行為本身沒有法律風險。

第二是信用風險。錢給誰,他信用狀況如何?錢用於什麼?他有無不良信用記錄等。如他沒有信用意識,本息就不可能按時收回;如他錢用於賭博、吸毒、非法放貸等,本息都有“玩完”的可能。

第三是,還債能力風險。目前經濟下行、各行各業都不好乾,有的利潤下降,有的虧損嚴重,企業息後收益率能達到10%的就很不容易了;你這個投資收益達到24%,企業是否能夠承受?借款人還本付息的資金來源是否有保障?保證措施是否落實?不要落一個本息皆無!

第四是投入方式風險。是借款?吸收固定回報的短期股本?是否是參與的非法集資?必須弄清楚,否則,本金就有收不回的可能!

第五是催收行為風險。資金投入了,你就有收不回的可能,本金損失 的幾率很大。面對損失你可能會“心有不甘”,可能會採取一些措施要回本金,可能會觸犯“暴力追債”、“非法上訪”、“非法集會”等,存有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風險。

你看這樣的“生意”你可以接受吧?

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投資要慎重,所有投資都要把風險防控放到第一位,不能只看“收益”、要明白你看“收益”、他在看你的“本金”。筆者建議你到專業、規範的機構去理財,不要參與民間借貸、非法集資,沒有保障的理財活動。

你對我回答還滿意麼?


失敗者的思考


有10萬元,每個月給2000元的利息,當然不會接受了。


10萬元能有每月2000元的利息,相當於年息24%,要拿回全部本金,起碼要四年多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你轉眼間跑了怎麼辦?


你看重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你的本金,結果就是利息還沒拿到多少,本金全部打了水漂。


就國內金融市場現狀來說,但凡超出6%的年收益率,都有可能損失部分或全部本金。


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經常掉陷阱。實體生意不好做,很多人把歪心思用在了坑錢騙錢上。


真正創造財富的行業是製造業,但是國內製造業的利潤率只有5%左右,遠達不到24%。


世界上的龐氏騙局普遍採用這種模式,先拿出一大筆錢投入,然後以很高的收益率返還,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只要保持新進的人越來越多,騙局就可以維持下去。還可以通過經營一些實業獲得利潤,更長久的維持騙局。只要有一天新加入的人越來越少,進來的資金已經不夠給前面的人發利息了,這個騙局就到了要結束的時間。


騙子不會做虧本生意,一旦手上資金開始減少,就會理解結束騙局,把資金聚攏起來,開始跑路。因此龐氏騙局短則幾個月,長則數年,最後都是以投資者大幅虧損為結局。也許最早加入的極少數人確實賺到了錢,實際都是後面投資者的血汗錢。


實體行業經營困難,2019年之後賺錢的難度會增加。金融領域魑魅魍魎上竄下跳,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每個人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高收益迷了眼睛,不要看到高收益就失去理智。


即使是千億市值的行業龍頭上市公司,說爆雷就爆雷,曾經的白馬股,轉眼就能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當我們不能判斷誰是騙子的時候,提高警惕,認準最靠譜的幾種理財方式就行了:國債、銀行存款、大額存單、餘額寶。


財智成功


10萬塊錢每個月2000塊錢的利息,相當於年化利率可以達到24%。

年化收益率達到24%到底是什麼概念呢?我們來對比一下就知道。我先來給你列舉一下目前市場上正常的一些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情況。

第1種、銀行存款。

現在銀行存款差異化比較大,不同的銀行,或者同一個銀行不同的存款期限差距是非常大的。不過2019年我看到市場上最高的存款利率也就6%左右,而且這種不是普通存款,而是一種智能存款。對普通存款來說,大部分銀行最高利率基本上都是在5.45%以內。

第2種、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根據風險等級不同,對應的利率也不一樣,比如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大概在4%~4.5%之間,而一些中高風險理財產品年化收益也就在10%左右。

第3種、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就是我們經常看到類似餘額寶這種,貨幣基金相對比較穩定,但最近一年時間貨幣基金的收益並不太理想,目前大部分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只有3%左右。

第4種、國債。

國債也分為多種樣式,有電子式國債,憑證式國債,還有記賬式國債,我們以電子式國債為例,目前電子式國債有三年期跟5年期,三年期的利率是4%,5年期的利率是4.27%。

第5種、保險基金。

現在市場上有一些養老保險基金,其年化收益大概是在百分之4~5%之間。

第6種、信託。

信託是一種中高風險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大概在6%~12%之間。

第7種、P2P

P2P最近兩年並不太好過,在壞賬率不斷提升以及監管不斷加強情況下,目前P2P年化收益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高,一些正規的P2P平臺年化收益大概在6%~10%之間。

第8種、基金。

基金也分為很多種,既有一些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也有混合型基金,不同風險等級的基金年化收益差距也比較大,比股票型基金最近半年時間表現的比較好,很多都可以達到30%以上的年化收益,但對於那些風險偏低的債券型基金來說,年化收益只有5%左右。

第9種、股票。

股票沒有一個固定的年化收益,關鍵還要看大家的技術以及市場行情,如果市場行情總體比較好,遇到大牛市說不定獲得年化收益50%以上也是有可能,但是如果遇到熊市,也有可能會出現50%以上的虧損。

第10種、期貨。

期貨玩的比較刺激,因為可以槓桿投資,有些人運氣好一天就會獲得100%以上的年化收益,但如果運氣不好,也有可能在一天時間內本金全部損失。

通過對比之後,我們可以發現,10萬塊錢每個月2000塊錢利息是一種風險比較高的投資方式。雖然從表面上上看三個月時間可以獲得年化24%的收益率,但是其潛在的風險也是非常大的,如果這個資金是用於投資一些風險型的項目,萬一項目出現風險了,那有可能出現本金都沒法收回的情況,所以這種投資風險是非常大的。

因此對於那些抗風險能力比較弱的朋友來說,大家不要光看著收益,而是要兼顧收益和風險,如果大家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那必須考慮在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再追求收益。

所以即便10萬塊錢每個月給2000塊錢的利息,到期之後償還本金,但我不建議大家做這種風險投資。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投資過程當中不要太貪婪,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息,而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特別是對於那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很有可能把本金投進去之後就拿不回來了,所以面對這種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大家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千萬不要一時糊塗被利益衝昏了頭腦,出現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貸款教授


對不起,我是一個投資人,從來對於風險防範做的非常好!在我長大和經歷的那麼多歲數里,看到了太多的詐騙,欺騙和陷阱,所以我是絕對不會相信“天上掉餡餅”這件事的!10萬元的資金,一個月2000元,一年就是2.4萬元,每年的回報率為24%!這樣的理財,創業,甚至投資,如果不是自己親手去操作的,那麼我是絕對不會碰的!

要知道的是,你盯著的是別人的利息,而別人盯著的卻是你的本金,這樣高的回報率,在市面上是鳳毛菱角的,沒人會給你那麼高的回報率,給你了,他們吃什麼??

要知道,巴菲特炒股至今的平均年回報率才20%出頭,怎麼,你的這個投資和創業項目比巴菲特還厲害??我不會信,我只相信我自己!

舉個例子:

前幾年裡我的一個朋友在某知名品牌的P2P平臺上,購買了一個年回報達到了將近20%的理財產品。在剛開始的1-2年裡,他確實拿到了利息,後來他又加大了投資,沒想到,第三年,這個P2P平臺就跑路了!

我的朋友整整80萬的資金再也拿不回來了,而手裡只有十多萬利息!你說用80萬去換區十幾萬的生意,你會做嗎??

其實大部分的騙子都是利用了人性的一個貪婪的弱點,開始欺騙的!當你發現了自己碰上10萬元每年都有24%利息的時候,一定要問問自己,是不是有那麼好的運氣!記住,天下免費的才是最貴的,高回報率的陷阱不能信!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應該不會接受,因為我心裡認定這是一個有去無回的騙局,像我這麼謹慎的人肯定是不會碰的。

借10萬元,每月給2000的利息,2000/100000=2%,一個月2%,折算成年利率就是24%,已經算的上是高利貸了,你可以想象一下,究竟是什麼樣的項目能有這麼高的回報率,反正我是不相信會遇到這樣的好事,也不敢投。

還有一個問題,我覺得月利率2%,年利率24%不可怕,可怕的是3個月就返還本金,什麼項目回報週期這麼短?3個月回本,做什麼生意或投資能夠有這麼快回本,收益率還這麼高的? 而且,你不會相信這項目不賺錢把收益都給你吧?對方也是要有利潤的,給你24%的年收益率,自己再有利潤,整個項目的回報率得有多高,這樣的好事怎麼就輪到你了?

我一個朋友,被一個平臺高收益宣傳吸引,說的跟題目差不多,每個月給2%的收益,最短3個月就可以退出, 問我怎麼樣,我說風險挺大,別投了,他跟我說,又是這個背書,背後是什麼什麼上市公司,沒問題。結果第一個月如數收到利息,第二個月就開始拖欠,等到第三個月到了,平臺倒了,半年過去了錢還沒有著落呢。

綜上所述,我不敢說一定沒有這樣好的項目,但我覺得這樣的項目風險都很大,而且,我不太相信這樣年化利率24%高回報的項目3個月就能完結回本,這已經超出我的認知,我想不到什麼項目能夠做到,所以我不會投。

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你盯著的是別人的利息,人家盯著的是你的本金,慎重啊。


奇葩財經說


利息高,收益高,人人喜歡,但是本金才是最重要的

1 10萬塊,每月2000利息,年化利息就是20%以上了,高息借貸18%-36%就已經很暴利了。所有的的騙局都離不開一個貪字,高收益背後是本金損失的風險。

2說一個真實故事,一個金融行業朋友,家裡老爸是土豪,自己在借貸公司上班,覺得做融資貸款賺錢,就琢磨著自己做一個借貸公司,給企業主融資,老爸給砸了幾千萬,讓他試試,接的第一彈是個做實體的企業主,需要千萬的資金,朋友沒有經驗和風險意識,覺得資質不錯就借了,開始每個月收到幾十萬的利息,還高興的到處跟人吹牛皮,後面老闆的公司倒閉,跑路了,千萬資金贖不回來了,一下子就涼涼了,可以說是還沒開始就結束。無論是放貸公司和借貸人,高息的背後必定是高風險的。各種平臺的暴雷也都是高息房貸的同時,許諾離譜的高收益理財,走在風險的極端,缺乏風控意識導致的,對於個人來說就是慾望作祟,貪念一起,為了高息而失了理智

3哪怕是朋友之間短期的資金週轉還是企業和銀行之間的插接,都有一個合理的利息標準,這種高的離譜的利息,要麼是題主自己幻想,要麼是騙子覺得你好忽悠。


鑫財經


100000元人民幣的借款,每個月給2000元人民幣的利息。一年就是24000元人民幣的利息。計年息24%,19年現在的這種經濟狀況,絕大多數企業是不可能創造出這樣的經濟效益的。銀行理財產品年收益如果超過6%,你都要警惕風險。24%的年收益率,如果有人說不是騙子騙人錢,都不會有人相信。假設提問者這個前提成例,還用到處亂找錢嗎?社保資金的理財收益頂多不過2%,你要多少錢一萬億,還是兩萬億。只要你靠譜,國家會把可以說用無限的資金投給你,恐怕你都沒有膽量接,嚇死你。現在市場上,從國家到個人閒錢相對來說多得很,可是有保障的投資回報很少。你有這麼好的項目,何愁鈔票,因為你是一個上不了檯面的騙子,所以你只能在陰暗的角落裡,像個暗娼一樣,在招嫖客,騙人家點小錢。如此這般而已罷了。

人要是不貪便宜,就不會被欺騙。如果現在有這麼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許多企業都不用開工幹活了。把公司關了,把錢借出去,收回來的可是純利。現在許多民企,小微企業,淨利如果能夠達到1%就不錯了。淨利潤超過1%的企業都是優秀企業。這種狀態有心的朋友可以去調查一下。看看我說的對不對。艱難的19年如果可以順利的挺過去,就是勝利。未來會怎樣,先過好眼下的日子吧,以後的日子怎麼過,說不好,不好說。但願市場的購買慾望會很快得到改善。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大家說呢?


京豐3


先分析一下題中數據:本金10萬元,月息2000元,月收益率2%,折年化收益率24%;

24%的年化收益率是個什麼概念?

非常高了!高的你的本金有極大的可能性一分錢也拿不回來。

雖說年化收益率達到24%,還沒到高利貸的門檻,因為根據相關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年利率未超過24%,屬於合理的借貸利率區間,及時申訴到法院,法院是可以支持這個利率的!

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超過6%年華利率的風險性就很大了,一旦超過10%,你就該準備做好全部本金損失的風險。

投資10萬,每月返2000元,3個月還你10萬本金,對於從事金融行業的我來說,我肯定是不投的,基本可以肯定,會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當今社會,穩定收益的投資很難,高收益率必然高風險。

理財市場的收益率也僅能達到4%左右,一年期以內的存款收益無非也在2%左右徘徊。前幾年比較火爆的P2P網貸,收益率也在10%左右徘徊,一個不小心網貸平臺暴雷了,你也一分錢拿不回去。

曾經有個朋友,在某知名機構背書的網貸平臺投資了10萬元,預期收益率不算太高10%左右,期初挺好,每月都有收益進賬,累計收益達到3萬元左右仍然不解恨,去年的某一天暴雷了,一年多過去,別說3萬元收益,如今10萬元本金都沒能拿回來,再牛的平臺也倒閉了,維權無門,允諾你高收益,拿不到手上,也是0,更不要提血本無歸了。

你看中的是別人的利,別人看到的是你的本,投資需謹慎,短期投資獲得高額回報的餅雖好,但是一旦風險發生,你一分錢都拿不回來!


財富公元


很多人看到這樣的題目,以為非常划算,當然會想到接受。實際上,我們投資不僅要考慮收益,也要考慮到安全性和流動性。



收益性。我們絕大多數人投資的時候要看收益,收益越高越好。如題目所說,投資10萬元,每月2000元利息,如果最後一個月將本金和利息10萬2000元一起給付,相當於一年利息24%。

這屬於民間借貸的最高利息,只要我們有正常的借條,通過法院訴訟,法院一般會支持我們的要求。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民間借貸的利息是民間行為,只要無人通過司法尋求幫助,司法不會干涉。也就是說,大家只要相互認可利息約定多高都行,50%、200%都可以。但是隻要有人向司法部門提起訴訟,法院只會支持24%的最高年利率。如果已經支付,法院只支持利率超過36%的部分返還。


安全性。很多人會考慮,一年24%的利率靠譜嗎?這就是考慮的安全性。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當你惦記別人的利息的時候,別人惦記的是你的本金。

投資這10萬元會不會虧損,總是有可能性的。雖然借款人有可能會通過各種擔保方式打消你的疑慮,但一般也是有一定的風險。比如重複抵押,資不抵債等等。沒有人傻到再給你10萬元現金做抵押,然後每月還給你2000元利息,這屬於行賄了。股票、房子、車子都是有一定風險的,不一定會全額償付給你。

現實情況中,我們遇到很多龐氏騙局,就是拿本金支付利息,實在支付不下去之後,就卷著剩餘部分跑了。

2018年,河南省許昌警方打掉了一個特大網絡傳銷團伙後,在浙江金華查扣涉案現金時,發現犯罪嫌疑人買下一棟價值千萬的別墅中,藏匿非法所得現金高達13億元。這13億元,以現金形式儲存,怎麼會有任何收益?

目前,安全性最高的還是銀行存款和國債。銀行存款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50萬元以內可以得到最高限額內全額償付。國債是以國家信用相掛鉤,以我們國家現在的良好信用,絕對不可能違約。這兩種理財方式,都是可以實現保本、保收益。

貨幣基金,也被稱為“準存款產品”,主要投資存款、票據、回購等貨幣市場工具,安全性非常高。

結構性存款是銀行理財產品,絕大多數情況下能夠實現保本。

其他的還有債券基金、股票基金、信託產品等等,均有一定的風險,但安全性不一。

流動性。投資資產的流動性,也是應該考慮的問題。比如這10萬元投資,什麼條件下可以提出?什麼條件下可以轉讓?萬一急用錢怎麼辦?

比如我們的定期存單,如果我們急用錢可以取消,定期轉為活期利息計算並提現。只會承擔一定的利率損失。

國債提前兌付需要支付不超過1‰的手續費,同時也要面臨一定的利率損失。

銀行理財產品在封閉期內,多數是不可以提現的。

即使像貨幣基金這樣流動性頗高的理財產品,往往也是承諾兩個小時才能夠到賬,而且每天有限額。超出限額需要2~3個工作日。

人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突發事情的可能,有一定的儲蓄防備風險也是應當的。

綜上所述,投資理財一定要科學的考慮。不僅要只關注收益,還要看安不安全,我們什麼時候急需這筆錢。


暖心人社


收益率

10萬塊,每個月2000利息,一年24000塊,利息收益率達到24%。這個收益在民間我們稱之為“2分利”。如果沒有任何風險,那肯定是利息多多益善,我百分之百的接受;但是能給出這樣利率的估計是小貸公司非法集資之類的金融機構。正常銀行機構能公司出的利率不會超過5%,超過6%的利率你就要考慮資金的安全性了。

什麼行業能支撐這樣的高利潤?

只要是正常的投資者都會考慮到投資收益和風險的平衡問題。既然肯給你24%的收益率,那麼資金的使用者拿你的10萬元肯定要找到一個投資回報率高於24%的行業。沒有人會做虧本買賣,就像前幾年瘋狂時期的P2P理財公司,很多平臺成立初期為了吸引客戶投資,甚至給出了20%的年收益,前幾個月能按時付給你利息,到最後幾個月實在撐不住,資金鍊斷了之後就只剩下一個結果:跑路。

旁氏騙局

<strong>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大多數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舉個例子:假設我開了一家金融公司,為了吸引居民存款投資加入,許諾給24%的收益,利息按月支付。A客戶投資了10萬塊,那麼第一個月公司及時將2000塊的利息支付給你,連續第二個月、第三個月沒有失信,客戶對公司的信任感與日俱增,不斷的增加投資金額,並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同將資金放入這家公司。

即使這家公司什麼都不做,只靠投資者的本身的資金支付利息也可以維持至少4年時間。隨著資金池的不斷增加,償付能力就會越來越強,雪球越滾越大,謊言持續的時間就可以越久。

忽然有一天,因為市場上某個不利的消息被扒出,部分客戶開始要求退回本金,一旦要求退回的本金超過公司剩餘的資金池規模,就會發生不能兌付現象。隨即產生恐慌效應,擠兌規模擴大,惡性循環,謊言支撐不下去了,只有一跑了之。



國家和銀行機構多次向社會宣傳非法集資、高利誘惑的騙局,但是還是有很多客戶尤其是老年人只看中高額的利息收益,完全忽略資金安全,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客戶對此深信不疑,等到多年積蓄血本無歸時,才追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