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格勒戰役”為何如此經典?“老子的意大利炮”根本不是重點

宜興蔣較瘦 2019-09-19 14:15

在攻打平安城的戰役中,李雲龍率領八路軍某旅的一個團,竟然有一萬人馬,帶了一門意大利炮攻打平安縣城,很多人覺得一萬人真的很多很多了啊,竟然用了兩天時間才打下了平安縣,究竟是何原因呢?

“平安格勒戰役”為何如此經典?“老子的意大利炮”根本不是重點

“平安格勒戰役”為何如此經典?“老子的意大利炮”根本不是重點

“平安格勒戰役”為何如此經典?“老子的意大利炮”根本不是重點

其實很簡單。首先,雙方兵力對比,李雲龍部一萬人,但是這一萬人不可能全部鋪開了攻打縣城,保守估算正面與縣城的敵人接戰的應該最多有一千多人。而守城的日軍有山本大佐率領的八百名特戰隊員,還有至少一個團的日偽軍,應該還有一個小隊以上的常駐日軍。從正面兵力來說,雙方並沒有誰有兵力的優勢。

其次從武器來說。看過電視劇的應該都知道,八路軍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很多戰士都是沒有槍的,他們拿著大刀長矛作為武器,甚至有的拿著鋤頭鐮刀上戰場,用的炸彈更多的是土法手榴彈,即便有槍的戰士子彈也是限量的,作為攻城戰,彈藥物資嚴重限制八路軍的實力。當時八路軍李雲龍部只有一門野炮,還是一營長僥倖繳獲的意大利炮,炮彈也更是隻有幾發而已,所以一發不中之後當時炮手很緊張。再看日軍和偽軍的裝備,常規情況下都有迫擊炮部隊,有機關槍部隊,有空中支援,個人武器裝備方面,可以說彈藥充足,手榴彈儲備豐富。

“平安格勒戰役”為何如此經典?“老子的意大利炮”根本不是重點

“平安格勒戰役”為何如此經典?“老子的意大利炮”根本不是重點

“平安格勒戰役”為何如此經典?“老子的意大利炮”根本不是重點

在戰鬥經驗上來說,八路軍部隊更多的是靠著一種信念,這種信念支撐著無數人前赴後繼的衝向戰場,也給自己的部隊造成極大傷亡。第一波攻勢下還可以有實彈的交火,到了後來很可能缺少彈藥而帶領部隊衝鋒血拼。直到最後不心疼的用上了意大利山炮轟開了縣城的城門,才算大局已定。而日軍部隊肯定是由特戰部隊的山本大佐指揮,其畢業於德國陸軍軍官學校,一身的野戰理念尤其是特戰理論其實已經開始收穫到戰果,如果放任其繼續特種戰鬥的話,對八路軍指揮系統將造成嚴重破壞。所以說從戰爭理論和水平來說日軍要佔有優勢。

最終還是武器和人數說了算。李雲龍部用山炮紅燒了山本大佐和平安縣城城門,與日軍展開巷戰,獲得一定戰果之後果斷撤退,其實連八百日軍特戰隊員都沒有完成消滅。但是這場不成功的攻打縣城戰鬥,帶動了整個晉西戰場,消滅了有生的一萬餘日偽軍部隊,給其以重創,使日軍再不敢在這一地區大肆開展掃蕩,讓敵後革命根據地得到了強有力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