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進口的石油大多來源於中東和非洲?

解焱


從上世紀90年代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以來,中國一直都是全球主要的石油進口國之一,而2018年更是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而我國的石油進口,主要來自於三個地區:北方的俄羅斯、世界石油寶庫中東,還有非洲。

今年上半年,我國一共進口原油超過2.6億噸,而位居前十名的原油來源地中,除俄羅斯、巴西與委內瑞拉,其他七個主要的原油進口地都位於非洲還有中東地區。一來,中東與非洲石油資源高度豐富,是全球主要原油供應地;再者,相對於美洲等地,這兩個地區原油進口成本比較低,而品質也更好。


中東自然就不必說,這個世界聞名的“石油寶庫”自工業化時代以來,一直就是全球石油儲量最大、輸出量最多的地方,尤其是波斯灣與其周邊。因為其名氣太大,如今世界上如果發現了油氣資源儲量也非常巨大的地方,一般都會冠以“第二波斯灣”的稱謂,比如裡海、南海等水域。國際上主要的石油進口國,大多數都以中東為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地。

按照目前的儲量現狀來說,中東的石油儲量幾乎佔據了全世界的一半,產量的三分之一,出口量的44%以上。沙特、伊朗、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埃及、阿塞拜疆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出口國。這些國家本身並沒有太多工農業基礎,自然環境也比較惡劣,所以中東不少國家的經濟都嚴重依賴於石油的開採與出口。


中國的十大石油進口來源中,“石油王國”沙特阿拉伯位居第二,僅次於俄羅斯;其他位於中東的主要石油進口地,分別是伊拉克、伊朗、阿曼、科威特、阿聯酋。由於今年情況變化,原本作為第四大石油來源地的伊朗,對華原油輸出量銳減;值得一提的是,中東的阿曼,其石油產出幾乎全都向中國出口。中東的沙特等國,非常重視中國的巨大需求市場,在琉球群島、新加坡等地建有大量儲油庫,隨時應對對華石油出口。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目前全球石油已探明儲量僅次於中東、拉丁美洲的第三大原油富集區域。尤其上世紀70年代以後,非洲出現了眾多原油出口國,比如尼日利亞、加蓬、赤道幾內亞、剛果、蘇丹、安哥拉等。不過目前僅有安哥拉對華原油出口量最大,僅次於俄羅斯與沙特位居第三。其他如尼日利亞、蘇丹等,雖然對華石油出口量也不小,但與中東地區的原油主要供應國根本不能相比。


雖說非洲離我們也很遠,但相對於拉丁美洲卻也還好,而且非洲與我們關係向來比較親密,各種資源與經濟開發仍舊處於發力期。在非洲合作開發原油,受到的限制相對比較少,而且成本也更低,同時依託於原油開發,還能進軍更多當地產業市場。非洲與中東不同,當地對華出口的原油中,有很多都是國內企業前去投資開發之後,再對華進行出口的。

由於過去國內大多數進口原油都來自中東與非洲,非常不利於能源供應安全,所以長久以來國內都致力於原油進口多元化。比如擴大陸上從中亞、俄羅斯的原油進口,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巴西與厄瓜多爾對華原油出口不斷上升,為了繞開馬六甲海峽,又在緬甸、巴基斯坦建立新管道線路。不過,無論是原油品質、進口成本等,中東與非洲原油的各種優勢一時半會都是難以取代的,今後很長時間內,這兩個地方也一直都會是最主要石油進口來源。


澹奕


1993年,我國石油進口首次超過出口,成為能源淨進口國。1/4世紀以來,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上世紀90年代越過10%,到2007年突破50%,2018年達到72%。

2018年我國石油開採量為1.891億噸,進口量4.619億噸(約值1.59萬億人民幣),合計達到了6.5億噸。2018年平均進口原油量為924萬桶日。

而從原油進口來源地看,中東佔比第一,俄羅斯和中亞、非洲及南美都是重要來源地。

中國原油進口主要來自海灣,概因那裡是世界原油儲量最豐富、產量和出口量最高的地區,而從地理看,它通過海運距離我國較近,同時能最大限度滿足我國需求。圖表中10個國家中海灣國家佔了6個,再加上天然氣出口大國卡塔爾,海灣8國中只有最小的巴林不在冊。

第二點,非洲國家何以大量原油供應中國?因為中石油、中石化等在安哥拉、南北蘇丹等國有巨大的戰略性投入,換得原油權益,上述國家沒有現匯(委內瑞拉亦然,我政府給予它不少於250億美元的貸款,它也只能以原油最為主要償還手段),只能靠石油出口供應償債,所以我國必須保持相當數量的非洲原油輸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