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敗者不亡|諸葛亮五次北伐皆全軍而退,撤退和偉大勝利同等重要

蜀漢丞相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千百年來都是人們心中智慧的化身。從一介布衣,和先主劉備相識於南陽草廬,提出隆中對,準確預判將來天下三分,之後追隨劉備下山,此後終其一生,都在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竭盡一生才智為蜀漢創立立下汗馬功勞。

善敗者不亡|諸葛亮五次北伐皆全軍而退,撤退和偉大勝利同等重要

諸葛亮北伐的前因

諸葛丞相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除了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借東風火燒赤壁外,其中五次北伐,兩出祁山最為人們所熟悉,雖然最終沒能北伐成功,徒留後人感嘆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也是千百年來,人們對諸葛丞相沒能收復中原,完成先主遺願,而感到遺憾。這或許也是因為眾生皆是如此, 畢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北伐曹魏雖然沒成功,但是北伐大業中有一點,值得探討和容易讓人忽略的是,當人們關注焦點在戰爭勝敗,而很少將關注點投放在撤退回蜀的將士們,能做到全軍而退,這其實也同樣是一件了不起的偉大的成就。或許我們對成功,對勝利過度的關注和追捧,使得其實和勝利一樣重要的撤退我們缺乏足夠的關注和認知。

為什麼說撤退也是偉大的勝利

在說道北伐曹魏這事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在戰爭史上,可以稱得上偉大的撤退的案例。一個是英法盟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當時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這就是代號發電機計劃的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撤退行動。

最終英法聯軍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為未來的反攻諾曼底戰役保存了有生實力。最終扭轉了二戰歐洲戰場,取得反法西斯同盟戰線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說回國內,國人最熟知的就是工農紅軍偉大的,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無數的革命先烈犧牲在萬里長征的路上。

以上這兩次撤退,都是彪炳史冊的撤退,都是為了國家民族的復興,保存了有生力量,為了戰勝敵人,有時候要先保存自己,才能更好的消滅敵人。

善敗者不亡|諸葛亮五次北伐皆全軍而退,撤退和偉大勝利同等重要

諸葛亮五次北伐

再說回到的北伐,我們先梳理一下諸葛丞相這五次北伐的簡要過程。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漢軍糧盡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漢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漢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漢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善敗者不亡|諸葛亮五次北伐皆全軍而退,撤退和偉大勝利同等重要

北伐之後

可以看出,五次北伐,兩出祁山,蜀軍除了第一次差點取得勝利,因為馬謖丟失街亭而功虧預虧外,其餘四次都是和曹魏相持多日,而且多勝少負,能全身而退,更是難能可貴。

諸葛丞相在自己的寫的諸葛亮兵法中有這麼一句話,“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為何諸葛丞相這麼看重全軍將士性命,不光是諸葛亮愛民如子,更重要的是國力條件所限。蜀漢地處西南,人口稀少並非密集的中原地區。劉禪投降曹魏時,蜀漢一共才二十萬餘戶民眾,也就是大約120萬人口。

其中蜀漢的軍隊大約18萬。120萬人口(其中包括官、吏、兵、工、商、販、老、幼、病、殘、婦女等),要養18萬的軍隊,這對於蜀漢百姓來說負擔已經相當的重了。其中大約3萬分別保衛梓潼、成都、江州等重要城池,7萬軍隊要駐紮邊境防範曹魏與東吳,北伐大軍只有8萬左右。可想而知對於蜀漢來說,一條人命是多麼的重要。

諸葛亮的謹慎不是為了得到多少戰爭的勝利,而是為了減少多少兵士傷亡。新中國的開國領袖毛主席曾經論“游擊戰”中說道“得地失人,人地皆失。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只要人還在,一切皆有希望

所以,在我們看來,諸葛丞相北伐最希望是收復中原,但是天時地利人和都不站在丞相這邊,所以退而求其次,保全全軍將士,就是丞相北伐取得最大的功德了。

善敗者不亡

善敗者不亡,什麼叫善敗?就是懂得如何處理失敗。

一般人都是怕失敗,拒絕談論失敗,覺得失敗是災難,是羞恥。“失敗”這詞,和“善”這個字眼是萬萬扯不上關係的。可是探索就可能有失敗,有經驗的兵家,會保護最重要的資產,主動下撤。所有的戰鬥都有意義,你親身戰鬥過,就強過所有隻看過兵書的人。

創業也是一樣,阿里就說過一句話,“核心團隊是剩下來的,不是招募來的。”保住自己最有價值的東西。無論是核心團隊,還是品牌信譽,還是你的心裡正能量,認掉損失,承認失敗,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善敗者不亡|諸葛亮五次北伐皆全軍而退,撤退和偉大勝利同等重要

我是史上雜談,一個歷史愛好者,以史會友,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共同探討。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