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17—20課)教學簡案

17.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默寫《望天門山》。

3、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體會詩人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古詩大意。

教學難點:體會古詩表達的意境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望天門山》

超實用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17—20課)教學簡案

天門山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抽生說一說你對題目意思的理解。

3、課件出示天門山的圖片,簡介天門山。

4、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圈出本課生字“楚”“斷”“至”“孤”“帆”,查閱工具書,將讀音標在課後田字格上。同桌之間互相認讀。

3、抽生認讀生字。

4、教師教讀古詩兩至三遍。

5、指導學生讀好古詩的節奏及韻律,劃分節奏。

6、同桌互讀,正音。

7、全班齊讀,分小組讀。

8、抽生朗讀,正音。

三、理解詩意,體會意境

1、自由朗讀古詩,標出不理解的字、詞。

2、課件出示古詩內容,抽生說說自己哪些字、詞意思不理解。

重點理解:“中斷”“回”“孤帆”的意思。

3、結合註釋及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4、抽生說說詩句的意思。

5、全班同學一起說說詩句的意思。

6、課件出示詩句意思,反覆朗讀理解並想象畫面。

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碧綠的江水到這裡突然轉了個彎,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隻小船從太陽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7、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本文通過對天門山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河的壯麗雄偉,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8、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9、默寫這首詩。

四、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抽生認讀生字。

2、給生字口頭組詞。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重點指導:“斷”“楚”“孤”。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飲湖上初晴後雨》

超實用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17—20課)教學簡案

西湖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抽生背誦《望天門山》。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抽生讀課題兩遍,思考:你知道題目是什麼意思嗎?

2、教師範讀古詩。

3、老師教讀古詩幾遍。

4、學生自由朗讀古詩,注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5、圈出這首古詩的兩個生字“飲”“初”。

6、在課後田字格內給生字注音。

7、識記生字並口頭組詞。

8、指導書寫生字。重點指導“初”字,左邊是“布衣旁”,不要少寫了一點。

三、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1、劃分古詩節奏,同桌互讀,讀好古詩的節奏和韻律。

2、採用多種方式朗讀古詩。

3、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4、抽生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5、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6、課件出示詩句的意思,學生反覆朗讀體會。

7、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感受——飽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8、熟讀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望洞庭》

超實用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17—20課)教學簡案

洞庭湖君山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背誦《望天門山》和《飲湖上初晴後雨》

2、抽生認讀生字。

二、學習第三首詩《望洞庭》

1、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3、播放朗讀錄音,學生邊看插圖邊聽。

4、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5、試著劃分節奏,感情朗讀。

6、老師教讀,學生跟讀。

7、採用多種方法熟讀古詩。

8、圈出生字,把讀音標註在課後田字格中。

9、識記生字並組詞。

10、區別形近字:

鏡——境 未——末 遙——搖 盤——盆

11、結合註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12、抽生說說詩句的意思。

1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諧。 

鏡:銅鏡,比喻洞庭湖水面。

鏡未磨:未被磨拭過的銅鏡。

遙望:遠望 。

14、思考回答:為什麼把湖面比喻成未經磨拭的銅鏡呢?想象畫面。

15、重點指導理解“白銀盤裡一青螺”。(比喻句)

詩中的“白銀盤”是指什麼?“一青螺”又指什麼?

16、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三、熟讀背誦

18.富饒的西沙群島

超實用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17—20課)教學簡案

西沙群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有許多地方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今天我們將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去領略那裡的美麗風光和豐富的物產。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

3、圈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及帶生字的詞語。

4、同桌互讀互認,相互檢查生字新詞認識情況。

5、課件出示生字新詞,抽生認讀,正音。

6、採用多種方式認讀生字新詞。

7、開火車練讀,齊讀。

8、區別形近字並組詞:

優——憂 淺——錢 挺——蜓

9、區別同音字“寶”和“保”並組詞。

10、指導學生書寫字詞。重點指導:“挺”“鼓”“厚”。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新詞。

2、齊讀課文。

二、繼續學文

1、圖文結合,思考:本文從哪些方面講了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2、齊讀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體會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3、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讀一讀並畫出來。

4、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從地圖上指出西沙群島的具體位置。

5、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給小組同學聽,相互評價並說說喜歡的原因。

6、抽生朗讀第二自然段,其餘思考:這段主要講了什麼?(風景優美)

7、齊讀第三、四、五自然段,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寫了什麼?(物產豐富)

8、仿照句式寫話: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9、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三、口語訓練

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在小組內向同學介紹西沙群島。

19.海濱小城

超實用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17—20課)教學簡案

海濱小城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臂”。

2、學習作者觀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練習積累語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海濱小城幾個場景的特點,

4、瞭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海濱小城的美麗的場景及其特點,從中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方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上一課的生字新詞。

2、前面我們瞭解了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去欣賞南國美麗的海濱小城。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思考:

(1)海濱指的是哪裡?課文寫的是什麼地方?

(2)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觀察圖上都有些什麼?你看到哪些景物?

3、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邊讀邊思考: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海濱的,哪幾自然段是寫小城的?

4、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3)海濱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再讀課文,識記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和帶生字的詞語。

2、在課後的田字格內給生字註上拼音。

3、先自己拼讀生字,然後同桌之間互相認讀。

4、抽生認讀生字詞語,正音。

5、採用多種方式認讀字詞。

6、給生字口頭組詞。

7、區別形近字:

濱——賓 漁——魚 遍——編 載——栽 踩——彩

8、認識多音字“臂”並組詞。

9、課件出示新詞,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識記。

10、指導學生書寫字詞。重點指導:“遍”“躺”“靠”。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詞語。

2、齊讀課文。

二、繼續學文,理解課文內容

1、抽生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海濱的哪些景物?用“橫線”標出來。

2、自由讀1-2節,畫出體現大海美麗的詞語。

3、自由練讀——互讀——指名讀(要求讀出顏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4、分男女朗讀第三小節,讀出海灘的寧靜與喧鬧氛圍。

思考:這段主要寫了什麼景物?(貝殼 船隊)

5、過渡:剛才學習了1-3節,瞭解了海濱是美麗的,下面用同樣的方法自學4-6節。

(1)課文寫了小城的哪幾個地方?用“ ”標出。它們各有什麼特點?用“┄┄”標出。

(2)這幾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分別是哪幾句? 畫出來並讀一讀。

(3)抓住關鍵句體會:它們美麗在哪裡?

庭院——樹多 花園——樹茂 街道——乾淨

(4)指導朗讀:作者把小城寫得這麼美、這麼整潔,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讚美之情,要通過你的朗讀,讓別人也體會到這種情感。

6、自由練讀,齊讀。

三、總結拓展

1、齊讀全文,體會作者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2、找出描寫海濱小城景物特點的詞句讀一讀,把描寫得好的詞句抄寫下來。

3、學習本課觀察景物的方法,課後選擇一處你喜愛的景物進行觀察。

20美麗的小興安嶺

超實用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17—20課)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讀中品詞品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4、初步認識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覆品讀,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問題導入

1、課件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指出小興安嶺的位置,並說說自己是怎麼知道的。

2、提問:你知道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是怎樣的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3、思考回答:本文是採用了什麼結構方式來介紹小興安嶺的?是按什麼順序介紹的?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並作上記號。

5、默讀課文第2~5自然段,想一想:在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中,你認為哪個季節的景色最美?劃出有關的詞句。

6、讀一讀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季節的段落。

7、課件播放課文情境朗讀,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優美。

三、再讀課文,識記字詞

1、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小興安嶺四季的美景。

2、圈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和帶生字的詞語,同桌互相讀一讀。

3、在課後的田字格中標出生字的讀音。

4、採用多種方式認讀生字。

5、給生字口頭組詞。

6、區別形近字並組詞:

線——錢 材——柴 刮——亂

7、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和四字詞語,抽小老師教讀。

8、觀察字形,想一想怎樣才能記住這些字。

四、課堂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照例寫詞語和句子。

(1)蔥蔥蘢蘢(AABB):

(2)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真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仿寫比喻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新詞。

2、齊讀課文。

二、繼續學文,感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美麗

1、指導學生觀察課文結構,除了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中間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寫,各自成段,是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2、你喜歡哪個季節呢?把自己喜歡的季節的段落讀一讀。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抽生朗讀,思考回答:這一自然段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春天的美?

(2)理解“樹木抽出新的枝條”一句中“抽出”的含義。

(3)指導學生朗讀,想象畫面。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男、女生各讀一遍。思考:這一段寫了夏季的哪些景物?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夏天的美?

(2)畫出本段的比喻句,並說說是把什麼比作什麼。

(3)課件出示小練習(填空):

( )的枝葉 ( )的天空 ( )的濃霧 ( )的金光

( )的野花 ( )的大花壇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用同樣的方式自學四、五自然段,想想找找: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裡?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討論。

四、總結拓展

1、討論:我們一起遊覽了小興安嶺,作者是怎樣把小學安嶺寫得如此美麗的?

(作者仔細觀察,抓住景物特點來描寫的) (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的)

2、如果到小興安嶺旅遊,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去?說說理由。

3、你的家鄉哪個季節最美?為什麼?寫一段話和同學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