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月廈門GDP增長8.1%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海西晨報訊(記者 蔡櫻柳)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1%,位列全省第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8%,位列全省首位。昨日,廈門2019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

昨日下午,廈門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總體來說,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的良好態勢,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定步伐。

經濟增速含金量較高

國家剛剛公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GDP增長6.2%,其中,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全省GDP增長也呈現小幅回落。

在全國、全省經濟增速回落的情況下,廈門經濟實現穩中有升,GDP增長8.1%,連續三個季度保持8%及以上增幅,近三年來首次超過全省季度經濟增速,這一增速含金量較高。

廈門實體經濟運行穩健。工業支撐穩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27.7億元,增長8.4%;35個工業行業中有25個實現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連續六個月累計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投資增長逐步由房地產投資拉動調整為重大基礎設施和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補短板項目投資拉動。

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廈門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5804元、20592元,繼續保持全省首位。減稅降費深入實施,累計為企業及個人減負超300億元。

“三新”經濟加速領跑

前三季度廈門“三新”經濟加速領跑,為全市經濟較快增長提供動力。高新技術產業增幅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帶動全市工業增長;網絡零售保持強勁增勢,增長41.1%,京東、萬翔和安踏電子等電商增勢良好;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較快增長28.8%,是拉動軟件信息服務業增長的主動力;智能、綠色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零售分別增長2.6倍和1.3倍。

廈門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文化創意、軟件信息服務、平板顯示、旅遊會展等產業鏈群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8%、16.4%、15.1%、15%。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落實招商大會、“三高”企業發展大會、金融產業促進大會、“健康廈門”建設大會精神,招商引資成效初現。首批遴選2079家“三高”企業納入培育庫。

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招商項目965個,總投資6922.4億元,其中500強、大型央企、新銳企業等高能級項目176個,總投資1199億元;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60個。

民生保障不斷改善

廈門民生保障一直都在不斷改善。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投入540億元,佔財政支出的78.1%,重點投向“城鄉社區事務”“教育”“醫療衛生”“社保和就業”等領域。民生補短板教育、醫療項目分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91.3%、93.4%,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數23310個。

特別是教育方面,為滿足新增學位需求,學校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加大,新開工學校項目25個,比去年同期增加14個,計劃總投資增長89.4%。

去年中央提出的“六穩”,穩就業居於首位。前三季度,廈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1.56萬人,失業再就業人數9.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5%,處於控制目標之內,比去年同期下降0.59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同時,社保覆蓋面在持續擴大,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保、失業保險人數分別增長10.0%、6.8%和7.3%。

發展整體性協調性提升

廈門跨島發展持續推進。“島內大提升”全面鋪開,思明區何厝、嶺兜舊村改造和湖里區東部舊村更新提升加快實施,中山路步行街提升改造、廈門之眼、廈門金融大街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島外大發展”紮實推進,馬鑾灣新城加快構建“一環六橫七縱”骨幹路網,濱海休閒旅遊大環灣道逐步連線成勢。環東海域新城全域交通體系加快成型,民生配套同步完善,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泰康之家醫養綜合體等加快建設。集美新城“三大商圈”人氣商氣加快集聚,中交集美城市中心、萬科廣場、IOI及世貿綜合體等加快建設。

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全市88個省重大、88個省重點在建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82.9億元、420.1億元,分別完成同期投資計劃的113.3%、111.6%,軟件園三期、宸鴻科技等11個產業項目和馬鑾灣醫院、廈門大學翔安校區等4個社會事業項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軌道交通2號線進入試運營前的衝刺階段,第二西通道、第二東通道、保障性住房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軟件園三期、士蘭12英寸半導體、士蘭化合物半導體、宸鴻手機觸控等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延江新材料、碳化硅電子器件產業化、中國移動(福建)數據中心等項目竣工。

協同發展不斷加快。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第二次聯席會議召開,協同發展區發展規劃貫徹落實意見、陸路交通互聯互通三年行動計劃等重要文件審議通過。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上存大壩主體封頂,年均可向廈門供水約2億立方米。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都市現代農業收入增長10.2%;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0.8%,連續五個季度快於同期城鎮居民收入。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優化,在全省率先實現所有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