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五個!福州或再添一座萬達!前仆後繼,福州是不是「飄」了?

伴隨著福州第五座萬達落戶白湖亭,近日,有微博傳出福州將籤第六座萬達廣場的消息,引發熱議。彷彿每一座商業綜合體的落地,都能收穫一片鮮花和掌聲。然而,福州的商業環境真的如看上去這般美好嗎?

不止五個!福州或再添一座萬達!前仆後繼,福州是不是「飄」了?

這十年,福州進入了城市大開發時期,強大的發展需求讓福州商業開足了馬力。據統計,近十年福州成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就建設超過30個,其他中小型購物中心更是難以計數。然而,浮華的表象下,通常隱藏著大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福州商業繁榮下的另一面。

01

正當福州人為第六座萬達要落地的消息歡迎鼓舞時,朋友圈卻傳出臺江萬達店面降價拋售的消息。該信息宣稱,臺江萬達廣場2樓93平的店面繼續降價10萬,一口價150萬亟待出手,換算下來單價只有1.6萬/平左右。即便如此,似乎還是難覓買家。

不止五個!福州或再添一座萬達!前仆後繼,福州是不是「飄」了?

無獨有偶,中防萬寶城爆發關店潮,曾經部分區域關店率高達八成,到處掛滿“清倉促銷”、“本店轉讓”等字樣。這個曾經號稱福建首個地鐵商業城的巨型地下綜合體,即使直接和地鐵連通,似乎也無法把顧客留住。

不止五個!福州或再添一座萬達!前仆後繼,福州是不是「飄」了?

然而,商業綜合體留不住客,並非是特例,在福州已經成為通病。中央第五街、曾經的APM等一大批商業綜合體,生意慘淡、店面空置的消息也從未斷絕。福州的商業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02

商業綜合體能否持續發展,靠的是自身的修煉與市場博弈。影響福州商業市場發展的,主要是四大因素。

其一,商業與消費者規模不匹配。近十年,福州城市快速外拓發展,從東二環、五四北,再到海峽奧體、三江口,熱點區域層出不窮。然而,城市邊界拓展的速度很快,人群的集聚成形卻要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大型商業綜合體需要依靠大客流支撐發展,現如今,福州的商業綜合體數量龐大,或早已超出消費群體總量。綜合體在建設時都號稱要成為福州商業的標杆項目,最終享受的也往往只有開業時的片刻榮光。

不止五個!福州或再添一座萬達!前仆後繼,福州是不是「飄」了?

其二,商業綜合體同質化嚴重。客流總量有限,但商業綜合體越來越多,就勢必要互相爭搶客源。你那有的品牌,我都要原樣來一套,長此以往,導致各家綜合體雖然外觀長得不一樣,但內容都千篇一律。為了爭奪對方的客源,就不可避免要互相廝殺肉搏,今天你搞一個大降價,明天我弄一個大清倉,然而,紅海模式下,惡性博弈的終點並非是你死我活,而是大家一起沉淪。

其三,消費者行為模式化。對於商業綜合體來說,口碑名氣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福州,東街口、萬寶蘇、東二環、浦上合稱四大商圈,這四大商圈幾乎已經包攬了四個區大部分的客流群體。這四大商圈在多年的經營發展中,幾乎已經塑造出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定式。想要改變原有的消費習慣,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業綜合體,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其四,消費者圈層不匹配。為了體現格調,現在很多商業綜合體都打出輕奢的名頭,宣傳自己有多少家大牌進駐。彷彿用大牌提升檔次後,就能讓大量的消費者慕名而來。然而,周邊的消費圈層是否匹配,卻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分析。未來真正在你這持續消費的,永遠是周邊臨近的消費者,他們需要的,也許只是超市和餐館,對於樓上在賣多少昂貴的商品,很少人會真正駐足。

03

福州的商業發展到頂了?當然不是。商業的發展永遠與城市的發展相適應,福州城市外拓紅利正在持續釋放,福州商業的前景仍大有作為。

我們不妨把福州商業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主要圍繞鼓樓為核心,形成了以東百大樓、東方百貨、南街為核心的東街口商圈。當時的福州城市範圍小,人口也少,商業只需要滿足區域基本需求。

不止五個!福州或再添一座萬達!前仆後繼,福州是不是「飄」了?

第二個時期,城市逐漸外拓,人群外溢至沿江區域,臺江對於商業配套需求迫切。這時建成了萬寶和元洪城兩大綜合體,服務於臺江南部片區。這時三大商圈三足鼎立,各自服務片區大客流,形成良好的競爭模式。

不止五個!福州或再添一座萬達!前仆後繼,福州是不是「飄」了?

第三個時期,先是臺江、倉山兩個萬達落地,成為福州東西兩大商業堡壘;再到東二環泰禾開業,一躍成為福州“網紅”綜合體,帶火東二環片區。於是,眾多企業聞香而至,迅速在福州開起無數綜合體。然而,無序發展當然不會造就商業奇蹟,卻演變成為如今的困局。

不止五個!福州或再添一座萬達!前仆後繼,福州是不是「飄」了?

要想突破困境,差異化經營十分關鍵。消費者早就已經對千篇一律的綜合體疲倦不已

,需要新鮮的東西刺激消費感官,這也正是為何宜家和SM廣場項目受到普遍關注。宜家走的是體驗式購物模式,這是一個新的路子,是目前市場上所不具備的。而在消費總量有限情況下,前撲後擁的綜合體,勢必稀釋商圈的購買力。

一座城市五座萬達還不夠,第六座萬達或正趕在路上,“飄”了的福州商業,如何重新腳踏實地,值得我們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