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協作 敲響客運車輛安全警鐘

近期,由客車非法營運、貨車嚴重超限超載引發的交通安全事故頻繁發生,暴露出當前道路運輸領域存在諸多安全問題。道路交通安全不僅與安全生產息息相關,還與個人安危緊密相連。如今,隨著人們的出行需求不斷增長,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築牢交通安全防線、保障人們的出行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

公路客運在運輸領域承擔著重要角色,是除高鐵和航空之外的重要出行方式,因其便捷靈活的特點,在我國公路運輸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政府各部門、協會、運輸企業的不懈努力下,全國道路客運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趨好,但相比其他領域,客運行業依然是重特大事故的高發領域,客運車輛的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提高客車的安全性能一直是政府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預防和減少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管理要求。

■標準趨嚴 築牢客車安全技術防線

作為客車製造大國,近年來,我國客車的技術水平實現了快速提升。自1928年第一輛國產客車誕生以來,在90餘載的發展中,我國客車行業已構建了相對完備的安全體系,推動了客車安全技術的發展,以及客車產業的變革和升級。

隨著《JT/T 1094-2016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等標準的實施,中國客車主被動安全技術要求更加全面。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發佈和實施的《中國客車安全評價規程》(C-SCAP),更是填補了國內外客車安全測試評價的空白。

安全標準的提升,對客車生產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近年來,國內客車企業為降低事故發生率以及減少事故中的人員傷害,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系統研究事故模式和運營場景,針對交通事故發展的不同階段,構建了完善的主被動安全技術體系。

其中,在主動安全技術方面,針對事故發生前的危險潛伏、危險臨近、即將碰撞3個階段,國內客車企業圍繞車輛狀態監測、駕駛員生理狀態評估、視野安全保障、危險預警、制動安全、操控安全等方面研發了系列主動安全技術,有效提高客車危險預警、預防和避險能力,降低碰撞和側翻事故發生風險。

被動安全技術方面,針對事故發生中防護和事故後補救兩個階段,國內客車企業圍繞碰撞防護、側翻防護、乘員約束、防火滅災、逃生救援等方面研發了多項被動安全技術,有效提高碰撞及側翻防護效果,增加乘員生存空間,減少乘員傷害,提高逃生效率,降低乘員損傷程度和死亡率。

重慶交通大學公共交通學者王健表示:“我國的客車相關標準是參照歐盟技術法規體系制定的,經過借鑑、吸收、再創新,目前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客車安全標準體系,基本達到了客車結構安全和客車座椅安全等方面的相關標準。”

■智能化發展護航客車安全

近年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趨勢的到來,智能網聯技術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已逐步得到行業認可。

目前,國內客車企業緊跟汽車安全技術發展潮流,主動順應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發展趨勢,不斷推動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在客車領域的應用。在智能網聯安全技術方面,我國的主要客車企業如宇通客車、金龍客車、比亞迪等企業分別構建了各自的車聯網應用系統平臺,細分功能包括疲勞駕駛精準識別、違規行為自動巡檢、司機駕駛行為建模分析、車輛狀態風險及時提醒、精準超速告警、路線協同匹配等10多項主動安全功能,為車輛運營企業提供駕駛員監控、車輛監控及道路監控的智能安全服務。自動駕駛方面,宇通客車、廈門金旅、蘇州金龍先後發佈了達到L4級別自動駕駛客車產品,並實現開放道路的試運營。

基於我國客車主被動安全技術、智能網聯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態勢,王健表示:“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髮展,能夠作為客車安全的重要輔助,幫助駕駛員完善容易忽視的安全問題,進而持續提升客運出行的安全性。”

■駕駛人員安全意識尚待提升

雖然有智能化技術保駕護航,但如果駕駛員安全意識不強,仍然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近年來,由於客車駕駛員超速、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導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如2017年京昆高速陝西安康段“8.10”重大道路交通事故、2018年江西贛州“2.20”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等,均暴露了客車駕駛員安全意識的薄弱。

對此,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汽車運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周煒指出:“從技術角度而言,隨著自動駕駛技術和主動安全技術的不斷優化升級,車輛的安全性會有顯著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車輛安全系統升級,不等於駕駛者可以放鬆警惕,只有提升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與提高車輛安全並行推進,才能減少營運客車交通事故的發生。”

公安部對近年來中秋、國慶小長假期間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中顯示,在近三年導致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未按規定讓行、無證駕駛等嚴重違法行為最多,超速行駛、酒駕醉駕、違法超車、違法倒車肇事導致的死亡人數增幅較快。

由此可見,對駕駛人員進行客車安全教育和應急培訓至關重要。“目前,國內考取運營大客車駕駛資格證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但問題是,現在國內還未形成類似歐洲對駕駛員進行能力提升的制度性學習,而且很多涉及車輛運行安全的規定也尚未形成法令,這是很大的弊端,未來這些方面都需要加以改進和完善。”王健說道。

■運營管理需加以重視

客運車輛安全事故頻發也暴露出車輛運輸企業在運營管理、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

客運企業作為道路客運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是防範道路客運事故的重要一環。客運企業對駕駛員管理鬆懈,疲勞駕駛、超員超速、站外攬客、不按規定線路行駛、關閉車載衛星定位終端逃避監管等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對車輛維護修理不及時,安全例檢流於形式,客車帶病運行,由此引發的事故也不在少數。

在王健看來,保證客運車輛運行安全的前提在於客運企業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從歐美客運企業發展經驗來看,它們正是有了先進的管理、監管制度,才使營運客車的安全係數大大提升,每萬億人公里里程的事故率和死傷人數要比其他交通方式少很多。對中國客運行業來說,國外的客運管理經驗值得借鑑和學習。”

客車安全作為一個複雜、系統的工程,其影響因素包括人、車、路以及環境等多個方面,《聯合國道路安全十年行動計劃(2010-2020)》中明確提出要從政府、企業、制度等多方面做好客車安全工作。王健認為:“如今,我國客運行業的相關制度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國內客車司機要做驗票等輔助工作,還要為搶客而改變線路,同時還會因為趕時間產生不規範的駕駛行為,這些都是引發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王健建議,駕駛員的本職工作應該是開車,與開車無關的經濟活動不應該與駕駛員的利益相關聯。另外,客車安全不僅與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密切相關,還考驗交通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因此築牢客車安全的防線還需多方攜手,共同努力。(武新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