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深山護林人"張宣:半生逐獸覓草"我盡心盡力盡職了"

這兩天張宣是瘸的。7月他去銀廠溝搞監測,在過河溝時摔了一跤,把膝蓋傷了,至今未愈。他自己沒怎麼放在心上,畢竟上山已經超過千次,摔跤是常事。

從1996年到白水河工作開始,他在這23年一線林業工作中,遭遇過太多比摔跤更嚴重的情況:在山上迷路,沒吃沒喝冒著大雨撐一夜,艱難找到路回返;監測調研中滑下百米山崖,被一棵杜鵑樹攔住,撿回一條命……這些年逐獸覓草,回顧山中半生歲月,他想了一會兒,用“盡心、盡力、盡職”簡單地總結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說,“無怨無悔。”

逐獸

給大熊貓找食堂 為外國攝影師做導遊

張宣是林業一線資深“老人”了。他今年47歲,正值壯年,但他從1996年到彭州市國有林場入行算起,已經把半輩子投入到山野裡。在林場工作巡山護林5年後,他被借調到彭州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除了巡山護林,還要進行生物多樣性監測、紅外相機監測等工作,工作內容增加了。”

在“熊貓四調”時,他的主要工作是對大熊貓棲息環境和植被變化情況進行調查。“大熊貓可以食用的各種竹子有哪些,面積多大,好多數量,質量如何,都是我們需要調研的內容。”憑藉對白水河的熟悉,他參與了多次區內調研,從大熊貓到雪豹,從“撿熊貓屎”到安裝紅外相機,30150公頃的白水河保護區裡,處處留下了他的身影。

2018年5月初的一天,熱愛攝影與熊貓的比利時攝影師塞巴斯蒂安向白水河發出了入山申請,獲批後,時任回龍溝保護站站長的張宣,在當月開展的常規巡護工作中帶上了這位外國朋友。

比利時人是第一次到彭州,他跋山涉水試圖登頂牛坪山頂,但由於氣候原因未能成功,也遺憾地沒有遇見野生大熊貓。但半個月後,一個令塞巴斯蒂安驚喜的消息從白水河傳來——張宣和同事們佈下的紅外相機,拍到了一隻野生大熊貓的蹤影,並記錄下了它調皮搗蛋的過程。

覓草

滑下百米山崖 被杜鵑樹救了一命

雖然追逐動物很多年,但張宣還有一項別的本事——他對植物十分了解,近年來在涉及植物方面的工作也因此與日俱增。2005年底,張宣陪同中科院成都分院搞本地調查和標本採集,前後花了16天時間,行程數百公里。

就在這一趟途中,他遭遇從業以來最驚險的狀況。

“當時海拔3200米左右,我們走到一個崖邊,我一腳踩滑,摔了下去。”懸崖一側是百米深溝,張宣揹著包猛然下滑,心裡一涼,覺得自己這次完蛋了,“真是命大,下面有棵杜鵑樹,勾到我包包的揹帶,把我攔了下來。”隨後,他被趕來的同事拖了上去,坐在崖邊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

即使如此,他仍走完了全程。在這一趟裡,科研隊伍最後一共採集了800多種保護區植物標本,做了數十個樣方。

“我們保護區的一線人員,基本上都有風溼病和關節炎。”10月18日接受採訪時,張宣對自己的膝傷遲遲不能痊癒顯得有點焦慮,“年紀大了,恢復得慢了。”他仍念著進山,有一股閒不住的衝動。

“如何總結這些年的工作呢?”面對這個問題,他想了一會兒,樸實又誠懇地說:“我盡心、盡力、盡職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無怨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