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和開灤中共黨組織的建立

李大釗和開灤中共黨組織的建立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在他的影響下,開灤工人運動蓬勃發展,開灤工人階級隊伍迅速成長壯大,開灤黨組織在1922年6月誕生。開灤黨組織的誕生,標誌著開灤工人階級從自發鬥爭向自覺鬥爭的轉變。而促成這種轉變的重要人物,當首推李大釗同志。

李大釗作為中國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知識分子,對建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和工人運動的發展非常關心,對自己的故鄉——唐山開灤煤礦的工人狀況更是關注。他深入研究工人群眾勞動和生活狀況的方方面面,研究啟發工人階級覺悟和組織工人群眾的有效方法,為馬列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作不懈地探索。

早在1919年初,李大釗同志就曾發出過“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氣”的號召。而李大釗最早反映勞工階級生活狀況的一篇文章則是《唐山煤廠的工人生活》,這是他在1919年3月9日出版的第十二期《每週評論》上發表的。《每週評論》是李大釗和陳獨秀共同發起創辦的。俄國十月革命以後,國內革命形勢發展很快,李大釗感到需辦一個小型的政治刊物,與發表長篇論著的《新青年》互相配合,在群眾中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每週評論》在1918年12月應運而生。《每週評論》的出版,密切配合著當時的政治鬥爭,鼓舞了群眾的鬥志,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19年春,李大釗從開灤煤礦來的朋友那裡聽到了礦工的悲慘境況以後,立即撰寫了題為《唐山煤廠的工人生活》的文章。李大釗懷著滿腔的激憤,向世人發出了心底的吶喊:“他們終日在炭坑裡做工,面目都成了漆黑的色,人世間的空氣陽光,他們都不能十分享受。這個炭坑彷彿是一座地獄。這些工人彷彿是一群餓鬼。有時炭坑頹塌,他們不幸就活活壓死,也是常有的事。”“他們每日工作八小時,工資才二角,夥膳還要自備。”“在唐山的地方,騾馬的生活費,一日還要五角。萬一勞動過度,死了一匹騾馬,平均價值在百元上下,故資主的損失,也就是百元之譜。一個工人的工銀,一日僅有兩角,尚不用供飲食。若是死了,資主所出的撫卹費,不過三四十元。這樣看來,工人的生活尚不如騾馬的生活,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騾馬的生命。”李大釗同志懷著對勞工階級的同情和對資本主義剝削的憤怒,以生動的事實,鮮明的對比,無情地揭露了資本家和包工殘酷剝削的本質,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五四運動以後,李大釗同志曾親自到唐山進行過社會調查,他訪問了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即後來的唐山交通大學),又和京奉路唐山製造廠工人鄧培等人親切見面談話。而後,李大釗又親自到開灤林西礦區,和礦工王瑞來、李景春等親切交談,詳細瞭解工人生活狀況。後來,北京大學的一些進步學生響應李大釗的號召,到開灤礦區進行社會調查。他們和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的學生一起,寫出了《唐山勞動狀況》的調查報告,發表在《新青年》上。調查報告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與黑暗,提出了改良工人待遇和組織強有力的工人團體等問題。

192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李大釗發表紀念文章,號召“中國的勞動同胞”把今年的五一節“作一個覺醒的日期”。這篇文章除在《新青年》上發表,還印成小冊子寄往唐山等地。並派羅章龍等人專程到唐山,在開灤礦區活動,發動組織紀念五一的活動。經過充分準備後,唐山礦工人於5月1日召開工人群眾大會,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會上,工人高呼“勞工神聖”等口號,提出“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的要求。這是中國煤礦工人運動史上第一次慶祝五一勞動節活動,對促進馬列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具有重要意義,對開灤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則起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1920年11月,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在李大釗的領導下,創辦了向工人進行社會主義宣傳的通俗小報《勞動音》週刊。每期出刊後,除了在長辛店等地發行外,他們還派專人送往唐山,在工人中散發。《勞動音》第一期用大量篇幅,以“礦務局利八倍於資本”、“幾十分鐘內死工人五六百”、“工人一命只值六十元”的驚人標題,詳細報道了1920年10月唐山礦發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憤怒揭露了資本家殘酷剝削和壓迫工人,視工人的生命如蟲蟻的罪惡。開灤工人讀了這些報道,加深了對黑暗社會的仇恨,提高了階級覺悟。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加強了對北方工人運動的領導,並加快了在礦廠中建立黨組織的步伐。為了對工人群眾進行革命理論的啟蒙,並儘快把他們組織起來,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京區委、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連續派出幹部深入開灤礦區,傳播革命思想,發動和組織工人群眾。1922年,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首先在唐山鐵路工廠建立了工人圖書館,傳播馬列主義理論。開灤的一些工人也前去學習。這個工人圖書館建立不久,為便於開灤工人的活動,又在唐山礦北門東側成立了“大同社”。它的活動對象主要是開灤工人,活動目的則是通過文化補習的形式來團結聯絡工人群眾,啟發工人團結起來,向資本家進行鬥爭。大同社不但是教育團結開灤工人的學校,而且成為開灤黨團組織誕生的搖籃。當時到大同社學習的骨幹有唐山礦的工人只奎元、李星昌等,他們在這裡接受了革命理論教育,思想覺悟提高得很快。經鄧培等人介紹,李星昌、只奎元等6人加入了共產黨,成為開灤第一批黨員,並建立了唐山礦黨支部。從開灤第一批黨員和第一個黨支部誕生的過程看,李大釗同志領導的北方區委和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開灤黨組織建立不久,震驚中外的1922年開灤五礦大罷工爆發了。李大釗作為北方區委的負責人領導了這次罷工。罷工前,他曾親自同工人代表談話,研究情況,決定罷工鬥爭的策略。在罷工中,開灤黨組織通過工人俱樂部領導3萬工人直接與資本家及其僱傭的軍隊、保安隊展開了殊死搏鬥。反動軍隊在礦區宣佈戒嚴,並實行血腥鎮壓。在和軍警的搏鬥中,無辜的礦工被打死打傷60餘人。礦區儘管處在血雨腥風之中,而礦工們卻毫不退縮,寧死不屈,宣告“除非把我們全體工人都打死,不然,還留我們一人活著,也要為死者報仇,和他們決戰。”

在開灤黨組織領導工人鬥爭最困難的時候,李大釗影響下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晨報》上刊登了一個篇幅很大的啟事,譴責鎮壓罷工的劊子手,號召全國的同胞援助開灤罷工。之後,又組織了“北京開灤礦工罷工經濟後援會”,向各方面發起募捐援助罷工工人,並向全國發布宣言,揭露和譴責資本家和軍閥的種種罪行。李大釗同志還聯絡了一部分當時的國會議員,聯名向政府當局提出質問:“京畿近地,竟發現如此暗無天日之慘劇,實難緘默。試問政府,究竟如何處置。”當時的《晨報》迅速作了報道,在國內外擴大了罷工的社會影響。11月7日,李大釗領導北京各進步團體在北大三院舉行“蘇俄十月革命紀念會”,到會的有3000多人。被公推為大會主席的李大釗請唐山工人代表在會上介紹了開灤罷工情況,向國人請命,要國人起來幫助。當時,與會人等“無不感動,掌聲動天”。這次罷工雖然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但它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使工人群眾看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希望,堅定了與黑暗社會、資本家進行鬥爭的信念。

這次罷工結束後,李大釗和新遷到北京的中共中央進行了認真地總結,研究了北方工人運動的發展方向,決定繼續領導工人鬥爭,再接再厲地爭取組織和罷工的自由。

1925年,“五卅”運動以後,李大釗領導的北方區委決定利用“五卅”運動形成的大好形勢,以唐山開灤煤礦為重點,發動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1925年8月18日,趙各莊礦工會成立,這是開灤礦區成立最早的工會,也是我黨建立並擔任絕對領導的工會。但工會成立不久,便遭鎮壓。這時,李大釗派北方區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趙世炎同志來唐山,領導開灤礦工鬥爭。趙世炎到唐山後,緊緊依靠開灤黨組織,親自參加發動趙各莊礦工人罷工,營救被捕工人代表和恢復工會。鬥爭進行得十分激烈。後來,我黨領導建立的工會雖然轉入地下活動,但建工會的鬥爭是開灤工人運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反映了開灤工人運動開始進入成熟期。開灤黨組織的建立和工人運動的勃興,和李大釗同志的革命影響和革命實踐密不可分。李大釗同志啟蒙開灤工人運動,影響和推動開灤建立黨組織的革命實踐,無論是在開灤工人運動史上,還是在開灤黨的發展史上,都佔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文:楊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