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技術並不先進,卻把仿製藥輸送全球,為何還不受制裁?

暈暈的Honeybaby


說起印度的仿製藥很多人會想起前段時間熱播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抗癌藥品,其實印度一直有著“世界藥房”之稱,在於其仿製藥產業是十分發達的,以其價廉物美的特點流行全球。印度仿製藥歷程已 40 多年,印度政府對於跨國藥企專利的漠視以及強制許可制度,使得印度仿製藥產業從無到強,走出了一條扭曲而獨特的道路。數據顯示,印度醫藥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從 2011 年的 210 億美元增長至 2016年的 28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 5.64%。隨著印度中產階級人口比例增加,社會醫療基礎設施與保障體系的完善,預計到 2020 年印度醫藥市場規模將突破 500 億美元。政府的默許以及政策的支持使得印度藥企仿製風氣濃厚,而本土研發能力相對較弱。以2015 年為例,仿製藥佔比達到 70%, OTC 藥物佔 21%,專利藥僅佔 9%。

印度仿製藥的世界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印度是全球主要的藥物出口國家,印度的藥品銷往全球包括美國、英國、德國等在內的數十個國家,更是美國仿製藥的最大進口來源國。

根據相關數據, 印度有超過 500 家經過美國 FDA 認證的製藥工廠,數據顯示,從 2012 年至 2016 年,出口總額由 101 億美元增長至 169 億,年複合增長率 13.73%。從出口國家佔比來看,美國是印度總體藥品的主要出口市場, 2017 年佔印度總體出口的38%, 2016 年醫藥出口佔印度全國出口總額 4.9%。

美國作為印度醫藥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其醫藥進口規模對印度醫藥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根2002 年,美國共進口 216 億美元醫藥,其中從印度進口約 2 億美元,佔比 1%。從 2002 至 2016 年,美國進口醫藥年複合增長率為 10.9%, 總額達到 920 億。其中從印度進口占 8.1%,總額 74 億。 2002 至 2016 年印度出口至美國的醫藥總額年複合增長率為 28.5%。

從仿製藥角度,數據顯示,印度仿製藥在美國仿製藥市場比例逐步提高,從 2006 年的 4.5%增長到 2016 的 11.5%。

印度被稱為“世界藥房”,其仿製藥銷往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歐美、日本等高端市場表現出色。

印度在上世紀70年代頒佈專利法,規定對藥品的產品專利不保護,只保護生產過程方法專利,同時,印度還頒佈了藥品價格管制法規,從而限制跨國藥企,間接的保護了本國的仿製藥企業。

我認為印度的仿製藥品能被那麼多人認可主要是因為物美價廉,你說是嗎?



淞哥隨手拍


人們都說,世界上有一個窮人的藥房,那就是印度,因為全世界都在這裡買藥,這裡面的藥,主要是一些仿製那些特別高效的抗癌藥物或者是一些價格非常高的特效藥。

印度的這些藥,能比那些正版的藥物要便宜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比如說在《我不是藥神》當中,正版格列寧要4萬元一瓶,而印度仿製藥只要不到500元,價格相差80倍,藥效竟然差不多。

為什麼印度可以製造這些仿製藥?他們沒有專利權嗎?他們沒有專利法嗎?

在歷史上,印度是有的,比如說歷史上的印度,有超過99%的藥品專利掌握在外國藥企手中,他們為了賺錢,賣的價格非常之高,當時剛剛獨立出來的印度窮困之極人數也多,尤其是窮人非常之多,他們買不起藥。

無奈之下印度就制定了一個專利法,這個專利法允許印度製藥公司仿製生產所有的藥品,而不必要去獲得西方國家藥品的專利。所以在印度就沒事了……

所以印度的醫藥公司只要去仿照就行了,他們只有製造成本而沒有研發成本。

那難道國際上會不管嗎?

尤其是那些有這些正版藥物生產廠家的國家會允許他們這樣濫用別人的知識產權嗎?

當然不是。

一開始世界上有許多有藥品專利的國家都對印度這種行為表示憤怒,甚至揚言要制裁它,但是印度就始終以自己國弱民窮為理由,不斷向這些國家耍賴,向國際社會耍賴,然後繼續從事方製藥的工作。

反正也沒加入WTO。

這也使得了印度國家的仿製藥,獲得了很快的成長,價格低廉,質量過硬,是印度仿製藥的代名詞。

但是由於印度仿製藥越來越衝擊外國正版藥物企業的利潤,跨國藥企給他的還是非常沉重的壓力的。

1995年印度進入WTO,給自己爭取10年專利豁免權。

醫藥專利的商業和道德困境

在印度進入WTO相關知識產權協議過渡期滿之後的2006年,就遭遇了第一起藥品專利跨國訴訟,藥業巨頭諾華公司就印度專利局的決定向印度高等法院提出訴狀,表示知識產權被侵犯……

從知識產權的角度,跨國藥企諾華公司的做法並沒有任何不當行為,因為印度要寫作為模仿者抄襲者,是侵犯了跨國藥企的知識產權的,是等同於侵害了別人辛勤勞動成果。

一個藥企要完成一起特效藥的研發費用,是一個天價成本,經濟成本極其高昂,對於諾華公司來說,如果印度以極其低價的成本來侵蝕正版的市場,跨國藥企無疑是虧損巨大的……

仿製藥對正版藥,等同於劣幣驅逐良幣,總有一天,跨國藥企紛紛倒臺,沒人研發藥物了……

所以無論從知識產權還是製藥行業的良性發展前景上來看,諾華無錯。

但是即便如此,諾華公司在印度高等法院的訴訟中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2006年,諾華公司訴訟印度專利局開庭的當天,有超過150個國家近30萬民眾,包括許許多多的無國界醫生全球健康運動組織,國際樂施會等組織,衛生全球獲取項目組織,和第三世界網絡聯合發出呼籲,要求諾華終止對印度政府的法律行動。

原因自然也是不言自明的,對於全球大多數的衛生系統和大多數的不發達國家來說,對於像無國界醫生組織這樣的跨國非營利組織的政策來說,昂貴的正版藥就代表會有無數人命因此流失……

這些無數人都是買不起正版藥的窮人……

所以這些跨國藥企也遇上了一個道德難題,他們的專利訴訟請求完全是正當的,即便是在WTO下也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他們繼續把這場訴訟進行下去,那麼他們將得到的不僅僅是勝訴,還會是第三世界國家的連聲討伐,全球輿論的共同譴責,以及許許多多,像無國界醫生這樣的跨國非營利組織的口誅筆伐。

對於像諾華公司這樣的跨國企業來說,要麼矇頭掙錢,啥也不管,任其所謂的買不起正版藥的窮人自生自滅,最終在世界輿論等我口誅筆伐下倒閉……

要麼保持現狀,損失一定的世界市場給印度仿製藥,雖然在此期間會造成跨國藥企的大幅損失,但起碼尚能在短期內根基不毀……

得到輿論贊賞,和美化品牌價值……

跨國藥企終究是企業,他們是以盈利為前提的,就必須要取信於人,就不能得罪最大的受眾,而這個最大的受眾肯定是由世界輿論場決定的。

印度的專利強制許可權

除了有廣大的民意支持之外。

印度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候,就曾經專門為印度仿製藥留了一個後手。

那就是印度政府可以對藥品專利強制許可和授權限制,當然廣大的民意支持以及全世界的主流輿論的支持是這個強制許可條款得以順利在WTO中得到公認的一個關鍵所在。

這個強制許可,一個關鍵的前提就是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強制許可。


就是說如果在大型的公共利益面前,印度政府可以強制要求跨國企業公司把其專利授權,或者是允許印度本土的仿製藥企業進行製造。

這樣仿製藥企業就可以製造比較廉價的藥物,治病救人。

而這種強制許可被世界所接受,所以印度即便是侵犯了法國公司藥企的專利,也不會受到制裁。

當然,隨著印度仿製藥的坐大,跨國藥企自然不可能允許更多的印度出來,否則它就坐等倒閉吧,WTO也知道,它必須也維持跨國企業的生存權,一旦跨國企業無法有足夠資金研製,那麼對醫藥行業萊山區,也是災難性的。

跨國藥企若是倒了,連仿製藥也不會有未來。

所以在印度之後加入的國家,想都不要想有像印度這般專利待遇,WTO力行保護專利……


歷史好奇怪


高藥價之痛:為什麼印度通過仿製藥成為第三世界的藥房,而我們卻不能?

印度雖然工業不算髮達,但在仿製藥方面卻做到了極致。同類藥品印度的仿製藥價格,可以做到原版藥的十分之一。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印度的仿製藥可不是“假藥”,它的藥理、療效和原版藥沒有區別。

有不少人認為印度做仿製藥是西方國家的默許,其實是個誤區。每種藥品都有專利期限,過了期限任何國家都可以仿製。

而且國際間還有個“藥品專利強制許可規則”,意思是當一個國家發生公共健康危機時,可以強制獲得藥品生產權,這裡就有空子可鑽。

其實印度和我們都是發展中國家,有些規則執行沒那麼嚴格,印度在仿製藥方面做得比我們好,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一、印度做仿製藥是由政府主導,有專門的機構負責關注世界各種藥品專利到期時間,同時藥品專利到期後,印度政府會第一時間和生產廠商商討降價事宜。

而我們是生產企業各自為戰,消息面窄、效率也不高,至於與廠商砍價環節缺失。

二、仿製藥雖然是仿製,但要做到藥理、療效一致,研發能力同樣重要。而一般藥企很難有那麼多資金和技術力量投入研發,所以印度在研發上,主要是由國家機構完成。


政府掌握了研發和審批權,就自然控制了藥品定價權,“不法廠商”和“無良醫生”就沒有存在的土壤,而這方面我們就呵呵……

三、藥品審批分兩個環節:生產許可和上市許可。生產許可方面印度有幾千專職人員負責,同時還肩負跟蹤責任。

而我們只有百把個人,工作量太大,於是監管變成了怎麼想辦法“打回”。當然有“紅票子”例外,不過加上500萬~1000萬的審批費,就不是一般企業能承受得起的。


四、印度仿製藥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而我們除了百強企業外,普遍是中小企業,而且還是各自為戰,在生產原材料、輔料的全球採購上拿不到優勢價格。

材料、審批及醫院環節,導致我們仿製品價格與原版藥差別不大,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企業就缺乏仿製的動力。

五、藥品上市需要通過臨床試驗環節,印度建立了不少臨床基地,而我們則由三甲醫院承擔。三甲醫院資源有限,又不缺錢,因而缺乏配合的積極性,所謂臨床基地形同虛設。

總之,雖然印度不足的地方還很多,但在仿製藥方面確實取得了重大成就。希望我們能加足馬力追趕,藥價能向印度看齊,也是一件造福百姓的事,功德無量!



花木童說史


一直以來,印度都有第三世界藥房的稱號。而在前段時間熱播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讓我們再次聚焦印度的仿製藥。都已經說是仿製藥了,肯定是模仿的別人。難道沒人管嗎?

你還別說,還真的沒人管。在印度,政府反而會支持這種行為。對於一些西方國家來說,雖然是想管,可是印度政府不配合。那麼具體是什麼情況呢?

一般一種新藥的研製,都會有配備的專利申請。有關於印度藥品的專利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國殖民時期。不過由於當時的印度屬於殖民地,所以印度人民是花費者高昂的代價購買了一般的藥品。

直到1947年,印度終於獨立,開始了對專利法的修訂。從1949~1959,這十年時間裡面,印度各階層人員花了大量的精力、財力和物力,來進行前期的調研工作。

後來在調研報告的基礎上,又經過了漫長的討論。直到1970年的時候,才出版了新的《印度專利法》。和殖民時期使用的專利保護法有什麼區別呢?

相對於殖民時期的專利保護來說,新的專利是工藝專利,比如說對一些食品或者藥物只能授予工藝專利,沒有產品專利。換句話說,印度的專利法只能保護藥品的工藝,不保護藥品的成分。


通俗來講,對於一種新研製出來的藥物。未經授權,印度製藥公司禁止使用相同工藝和相同成分來製造該藥物。但是倘若採用不同工藝,稍微修改不重要的成分,在法律範圍內是被允許的。

而這種藥物,就是被稱為仿製藥物。在這樣的法律規定下,印度的一些製藥公司,根據成品倒退工藝和流程。然後對工藝和流程進行稍微的改造,加入一些活性成分,從而製造出更低廉、更高效的藥物。

為什麼要出臺這樣一項專利呢?我們來看一下甘地是如何說的:“我心中更美好的世界秩序之一就是醫學發現不再享有專利,人類不要再用生命和死亡來盈利。”

這裡要解釋一下,其實很多藥的製造成本可能只有幾百幾千塊錢,但是要賣上幾萬甚至幾十萬,主要的花費就是專利。正是因為高昂的專利費,造就了高昂的藥品費。

因此自從印度專利法改革以來,印度本土的一些仿製藥藥商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不過由於印度本土的製藥業不夠發達,只能去仿製一些西方國家的藥物,勢必會觸動西方國家的利益。


因此自從印度仿製藥業發展以來,西方國家一直沒有間斷過自己的申訴。不過俗話說的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印度仿製藥總能變著法的去防治。

比如說,老藥可仿。其實那些專利期已經過期的老藥,任何國家都可以仿製。所以對於這一部分的仿製藥,誰都沒有辦法。

再比如說,對於一些符合規定的特定新藥物可以仿製。根據印度的專利法,他們只保護在1995年之後發明的新藥。而且對於那些在新藥基礎上的衍生藥物,還不在保護的範圍內。

再比如,對於那些完全符合印度專利法規定的藥物,印度還出臺了一臺強制許可仿製的辦法。如何理解?

這一部分藥物是指那些公眾無法用合理價格購買的藥物,該藥物的發明專利沒有在印度範圍內使用,該藥物的專利需求無法滿足民眾的需要。


(解釋上一段)拆開來講,就是印度民眾買不起,那麼印度本土仿製藥公司可以仿製。該藥物發明專利沒有隻在印度使用,印度仿製藥公司可以仿製。該藥物產量少需求大的時候,印度仿製藥公司還可以仿製。

也就是說,不管你的專利過沒過期,不管你的專利在哪使用,也不管你的專利在不在法律保護範圍內。但是隻要印度仿製藥公司盯上你,都難逃被仿製的命運。

為此西方國家不斷抗議,但是抗議是抗議的,基本上都是無效。不過最後被說煩,印度終於同意本國的專利與國際社會接軌。

然而從同意到正式實施,還是經歷了10年時間。(1994年同意,2005年實施)

這10年時間,給了印度仿製藥黃金時期的發展。也是在10年時間裡面,讓印度想出來了一條強制許可的招。

因此縱觀印度仿製藥,就好像是一個地痞無賴。不管你什麼專利不專利,只要你敢來印度開公司,他們就敢仿製。就算你不來印度開公司,他們還是敢仿製。


但是話說回來,有的外國公司看到印度開始仿製自己的藥物,於是跑到印度打官司。然而聽了我上面的介紹,大家也能看出來,印度政府對於仿製藥保護力度非常大,所以官司基本上全部敗北。

比較出名的一件案例,是在2005年的時候,印度的藥品專利和國際接軌後。來自美國的製藥公司蘭博西,在2006年和印度一家仿製藥公司對簿公堂。

但是這家印度仿製藥公司說蘭博西公司製造的藥物成本太貴,印度群眾買不起,符合強制許可法。結果這場官司打了7年,最後還是以蘭博西敗訴告終。


史之策


首先,印度仿製的藥品有很多都是已經過了專利保護期的,任何一家藥品生產企業都可以光明正大的仿製生產,不存在侵權的問題。

其次,印度政府對本國製藥業的保護。雖然咱時不時的調侃印度,但咱必需得承認,印度在製藥業方面是領先我們的。全世界的藥品,只要你告訴他配方和生產流程,他都可以仿製出來。如今有很多外國的製藥企業為了減少生產成本,很多藥品都是委託印度的藥廠生產的。這些年來,印度已經不滿足給外國藥品研製廠家當代工,不滿足仿製外國藥品了,而是開始研製具有自己專利的新藥了。

第三,我們都知道,印度有80%以上的人都是窮人,外國公司生產的正規藥品他們是消費不起的。所以,外國公司想賺印度人的錢也是很難的。可印度人對這些藥品又有剛需,畢竟人生病了就得吃藥打針,就得治病。人家印度政府就說了,雖然仿製別人的藥是不對的,但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我的國民病死啊?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受到病痛的折磨啊?你那些正規廠商生產的藥那麼貴,咱們消費不起,咋辦?只能自己仿製了。這仿製藥少了進口的關稅環節,少了中間商賺差價,少了研製成本和時間,價格就親民很多了,保證窮人也用得起了,而且療效和正品藥是一樣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外國製藥企業虧欠印度人的太多,他不好意思和印度提專業保護這事。這怎麼說呢?大家要知道,一種新藥從研製到上市是要經過好多個環節的。其中有個環節最重要最關鍵也最令人頭疼,那就是試藥。可能有人說,試藥有什麼難的?弄一群小白鼠來餵它們吃就行了。親,你想得太簡單了。有些藥在小白鼠身上管用但並不代表用在人身上也管用。最好的方法就是拿病人來做試驗了。可要找活人來做試驗可不容易啊。是藥三分毒,何況還是一種剛研製出來的藥呢!它有沒有療效啊?有沒有什麼副作用啊?對下一代有沒有什麼影響啊?這些通通都是未知數。鬧不好一把藥吃下去就見鬼去了——如果是見鬼去了可能還好,一了百了,但要是弄了個半死不活的,那就慘了。再說了,有些慢性病是要長時間不間斷的服藥的,如艾滋病、乙肝、糖尿病、癌症等,這些藥吃多了又有什麼影響啊?所以說,如果不是走投無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是沒有人願意拿自己的身體來做試驗的。為了找到自願試藥的患者,製藥企業可以說是費盡心機焦頭爛額。一方面給他們免費提供藥品,另一方面要給他們一筆辛苦費,還要籤合同,如果試藥試死了,得給一大筆經濟補償。可即便如此,願試者還是寥寥無幾。正在製藥企業焦頭爛額之際,咱們印度政府挺身而出了。他向製藥企業表示,可以在印度試驗他們的新藥,但試驗成功後,必需允許印度藥廠仿製它。當然,印度政府也向他們保證,這些仿製藥只在印度境內銷售,決不出口國際市場去搶他們的飯碗。據報道,這些年來外國藥企在印度試驗了三百多種各類新藥,但最後能成功上市的只有十幾種。而參與試藥的則有七百多萬人,男女老少都有。這其中被治好的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其他的人不是病情惡化就是沒有療效,要不就是見鬼去了。而這些參與試藥的人得到的報酬跟西方國家的試藥者比起來簡直可以忽略不計。正是如此,很多外國藥企得知印度在仿製他們的藥後,往往是非常大度的表示“賺錢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把藥研製出來是為了更好的造福全人類的。”唉!人家都用自己的生命來幫你試藥了,你還好意思和人家提什麼專利保護嗎?


血染戰旗紅


雖然對印度沒什麼好感,但不得不誇讚印度在製藥方面的成就,特別是在仿製藥物方面,它可以說做的相當成功,因為他們居然能夠把自身國家仿製的藥物輸送到全世界。

其實在我國,也有仿製西藥,而且基本上我國和印度在這一方面是同時起步的,但是早在05年的時候,印度就已經成為了“世界藥房”,可見差距。


而至於其中原因,無外乎兩個,一個是政策扶持,一個是自身努力。

在政策方面,印度對仿製藥物達到了全面開放,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印度政府就“開放”了藥物專利,規定製作藥物在原料方面相同不屬於違法行為,在製藥的設備和方式上相同才是違法行為。

這種政策實際上就是對印度偽造藥物的一種包庇,原料相同的情況下,依著現在的科技,基本上所有藥物都可以被仿製出來。

在這種政策推出之後,印度曾一度遭到了國際社會的聲討,但是印度政府頂住了壓力,堅決將這種政策實施了下來。


之後,大量的西藥退出了印度市場,很多外企製藥公司也倒閉了,印度人用上了“自己的”西藥。這是印度製藥行業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印度人甚至成立了很多自己的製藥公司。

不過,雖然製藥風靡,但在印度搞製藥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大多數人都是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婆羅門,“婆羅門”是印度國內最高的種姓,一般在印度享有相當高的社會地位。

而且印度政府也信任他們,畢竟他們這些人,普遍英語水平很高,和西方人交流不成問題,這也便於他們得到西藥的製藥技術。

所以他們仿製西藥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同時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也更容易發現西藥中的秘密,在藥效方面,跟正版的西藥沒有什麼差別,能夠幫助印度仿製藥走上了國際舞臺。


但是,後來由於迫於國際上的壓力,印度還是不得不重新修訂政策,在2005年,重新引進了西方製藥公司。

在這些西方製藥公司再一次進入印度之後,他們完全看傻眼了,在製藥水平方面印度和他們幾近相同,而且在工藝方面印度也做的相當出色,在成本方面,印度更是要遠遠低於他們。

於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製藥公司就把詳細的製藥工序交給印度人,讓印度負責製藥,把那些藥物貼上他們的商標就可以了,因為印度製作成本低,勞動力成本也低,那些西方製藥公司得以從中獲取更多的利潤。

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西方製藥公司都開始找印度代工,十幾年過去了,不僅是西方國家,很多其他國家也開始找印度代工製作西藥。

雖說從根本意義上講印度就是仿製,但是印度在各個方面都做的很好,相比那些其他國家的西藥公司,給印度最大的優勢就是降低了成本,交給印度代工會讓他們獲得最大的利潤,所以只要在藥物質量方面不出問題情況下,印度是不會遭到制裁的。


夏目歷史君


印度的製藥技術雖然不先進。但是不意味著無法生產特效藥,因為只要弄清楚了藥物的成分。就能進行仿製。簡單點說就是印度雖然沒有足夠的製藥技術進行創新,但是有基礎的製藥技術進行復制,也就是生產“山寨藥”。不過印度仿製的高效藥不但效果與正版藥相差無幾,價格還十分低廉。

發達國家生產的特效藥為什麼價格昂貴,主要都貴在了專利費上,但是印度生產的仿製藥本身就是盜版,所以也無法收取專利費,價格自然也就不高。印度聖人甘地曾說過:“我心中更美好的世界秩序之一就是醫學發現不再享有專利,人類不要再用生命和死亡來盈利。”



甘地這句話說的十分有情懷,也為印度針對製藥方面的專利法產生了重大影響。印度在上個世紀專門出臺了關於藥物專利的法律,法律規定藥物的專利僅僅只是工藝上的專利,也就是說只要不用相同的製藥方法,那麼即使藥物成分相同、功效相同,也不算侵權。印度就是憑藉著這條法律名正言順的耍賴皮,不過這正是因為這條法律,很多印度人才能吃得起救命藥。


當然,印度這樣做肯定會觸發西方國家的利益,西方國家也一直在為此提出抗議,印度經過長期的抗爭,也開始向西方妥協,嚴禁生產仿製藥,並最終在2005年以法律的形勢確定下來。在《我不是藥神》這部劇中,主人公前期能夠買到仿製藥,後面再去印度卻發現藥廠老闆不再生產仿製藥了,原因就是新法律的也出臺,因為印度政府扛不住西方國家的威脅。

不過仿製藥在印度並沒有絕種,仍然有地方在生產山寨藥物,因為沒有辦法,正版的藥太貴,人們願意吃山寨的藥。有了這種情況,自然也有人願意鋌而走險繼續生產仿製藥。不過印度部分地區的政府仍然對此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這種藥關乎性命,實際上是關於情和法的抉擇。


國際視角淺說


你只知道印度仿製藥,卻不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藥人體試驗場。作為默許仿製藥的代價,那些在歐美不能進行的人體試驗被在印度大範圍實施,通過免費醫療,大量新藥被應用於臨床並採集數據。

有些藥物甚至直接跳過動物試驗。

從這個角度,印度這個國家為人類醫藥事業貢獻巨大,獲得一點點特權也是應得的。


Jerryli63267726


梓菱閣回答。

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國家,但是這個國家卻很貧困,至少我們能從一些報道中得出,雖然印度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還不錯,但是嚴重的貧富差距,也反應出其還有較多的貧困人口。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貧困線指的是每人每天的生活支出低於1.9美元(約合人民幣12.7元左右)。近日,美國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發佈了最新研究報告。數據表明,印度目前的貧困人口為7300萬,貧困人口數量排全球第二。

印度缺乏製藥先進技術,經濟實力不足,對外採購藥品的藥價昂貴,也讓百姓頭疼,印度為了解決百姓患病急需平價藥物治療,讓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只能另闢蹊徑,鼓勵發展本土藥企生產仿製藥,解決印度眾多窮人看病吃藥的難題。

但是我們要反思印度這種行為的其他影響。一是雖然這種方式可以極大解決就醫費用,但是政府對這種行為的默許也會有其他方面的連帶反應。如果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政府都和印度政府一樣的態度,那還有哪些大的醫藥公司願意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去研製新的藥物,醫藥行業是不是就停止不前。

二是過度醫療問題。每個人都有生存下去的權利,這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基本權利,可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所有的東西都是有限的,醫療作為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當然我們都不希望生病。完善的醫療制度,較好醫療環境,技術高超的醫療團隊,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培養的,如果每個人生病住院都去這樣好的醫院,這算不算對醫療資源的過度浪費。中國有太多這種現象的人群,得了絕症,每個月的醫療費用上萬,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去治療,就賴在醫院或者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他們覺得社會不公平。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更好的活著,生命只有一次。

這也許就是一個矛盾,沒有什麼事絕對的對與錯。製藥公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研發新藥,這些最後都會轉嫁的銷售的藥品中,這樣製藥公司才能延續和發展。而社會大多數人卻沒有足夠的錢去支撐自己的醫療費用,但是我們都想好好的活下去,這是人最基本的需求。這種矛盾關係的存在才有了今天印度的出現,但是印度的這種行為是好是壞,這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你覺得呢?


梓菱閣


因為印度較完美的執行了“我窮我有理,我爛我驕傲”策略。

印度人英語好,和西方世界溝通機會多,表達能力也較強。西方國家充分理解,確實是個爛國家,確實窮人多。理解萬歲!

印度精英百年來在西方世界受教育和工作,西方世界自認對他們(以及其母國)有較充分的認識和理解,並表示認可和同情。

中國這方面情況較不同,西方很難理解我們。有時候國家又做出驚人的成就,且在各個領域。但西方世界無法理解,所以“肯定是魔鬼”,只要是魔鬼的一切都是可疑可害的。

製造恐懼的是未知,而不是恐懼本身。

特別是宗教的原因,中西的理解溝壑非常大。

慢慢來吧。反正個人是不希望國家變成印度那樣,即使整個世界都做出“理解,愛惜,呵護”你的樣子。

補充一個。

中國有沒有能力做仿製藥?我猜有。

能不能做?不能。

為什麼?1,因為西方世界會往死裡打,而且會有數不清的經濟制裁和賠償。然後經濟會萎靡,大部分人兜裡錢會變少。2,會打擊國內藥企本來就不先進的研發創新能力(現在差,更要培育創新的環境和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